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判案件

法院判案件

發布時間: 2021-01-19 00:50:35

『壹』 人民法院一個案件可以判決2次嗎

是民事訴訟還是刑事訴訟?
法律對開庭後的判決沒有明確規定,但民事訴訟應當在立案之版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權;刑事訴訟在兩個月內判決 。
一、《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二、《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

『貳』 基層人民法院可不可以審理肯能判處無期徒刑的案件

基層人民法院不能審理判處無期徒刑的案件,相關法律法規如下:

《中內華人民共和容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十一條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刑事案件:

(一)危害國家安全、恐怖活動案件;

(二)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案件。

(2)法院判案件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十條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普通刑事案件,但是依照本法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除外。

第二十二條

高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是全省(自治區、直轄市)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第二十三條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是全國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叄』 民事糾紛法院判決完以後可以不可以追究其刑事責任

不可以,此案不屬於詐騙。法院已經確認事實,應以法院判決為准。你可向法院執行庭申請執行,而不能再依此為詐騙案件,向公安報案,也不會立案!

如果你依法向法院起訴後,法院已經做出判決,要求被告返還櫃台租金,你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不申請是不會自動返還的。

《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法院強制執行的方式:

1、查詢、凍結、劃撥被申請執行人的存款。

2、扣留、提取被申請執行人的收入。

3、查封、扣押、拍賣、變賣被申請執行人的財產。

民事糾紛法院判決完以後,如果對方涉嫌犯罪的,仍可以向公安局報案,要求立案以追究其刑事責任。法院對民事糾紛進行判決的,法院只是就雙方的民事責任進行了處理,但並不能因此而免除對方應負的刑事責任。如果對方的行為確實構成犯罪的,仍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以追究其刑事責任。

(3)法院判案件擴展閱讀

民事案件結案方式有很多種,具體如下:

1、判決,法院依法作出裁判,一方不服可以提起上訴;

2、調解,原、被告雙方經法院調解後,由法院出具調解書,該調解書同樣具備執行效力;

3、撤訴,原告依法撤回起訴。但是撤訴由有幾種分類,如原告未繳納訴訟費、未到庭參加訴訟,視為原告撤回起訴;原、被告達成庭外和解後,原告撤訴等。

民事訴訟當事人主義的強化及受害人防範意識差。刑事訴訟是一種「公權訴訟」,其目的在於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往往與國家的憲政秩序相關聯,而民事訴訟是一種維護民事主體私益的「私權訴訟」,雖然其與「規則之治」也有映射,但主要目的系在於解決糾紛。

現階段民事訴訟當事人主義的強化,倡導意思自治之處分原則,於公共利益及善良風俗無害之情形,法院不主動干預當事人雙方無異議的民事行為,強調民事訴訟的訴判一致性。

『肆』 法院判不出來的該怎麼辦

刑事案件不服一審判決上訴的,對於被告人、自訴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上訴的,原審人民法院應當在三日以內將上訴狀連同案卷、證據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同時將上訴狀副本送交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對方當事人。被告人、自訴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提出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三日以內將上訴狀交原審人民法院送交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對方當事人。雖然《刑事訴訟法》對原審法院移送案卷、證據提出了三天以內的期限要求,但實際上由於各種原因導致一審法院在收到上訴狀後基本不可能在三日以內將案卷移送二審法院。在實際情況中,一審法院往往是在收到上訴狀後的一個月左右才將案卷整理完畢,移送二審法院。而刑訴法並沒有規定二審上訴後要多久開庭,只是規定了審理期限。即應當在二個月以內審結。因此,對於刑事案件上訴後遲遲未安排開庭,這種情況應當多餘二審辦案法官聯系,適當情況下可以催促其盡快安排開庭。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受理上訴、抗訴案件,應當在二個月以內審結。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上訴、抗訴案件的審理期限,由最高人民法院決定。

『伍』 法院判錯案一般會如何處理

認為有錯案的話,只能通過再審程序了。

再審是為糾正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錯誤判決、裁定,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對案件重新進行的審理。提起再審的主體有當事人、人民法院和檢察院。

關於當事人的規定:參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九條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一條規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關於法院的規定:原審人民法院對本院、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法院作出的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可以依審判監督程序再審。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八條規定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的,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三條規定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在認定事實上或者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必須提交審判委員會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5)法院判案件擴展閱讀:

民事再審案件的判決結果有四種,民事訴訟法中是有規定的,如果是原判決是正確的,應該維持原有的判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七十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

(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

(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原審人民法院對發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後,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回重審。

『陸』 一案件到法院多長時間能判下來

是可以做鑒定的。
如果小廖要求法院進行親子鑒定,而小何既不能拿出這個孩子是小廖的骨肉,又不肯去進行親子鑒定。法院可以根據《婚姻法》依法判處小廖與小孩沒有血緣關系。
要是這個孩子不是小廖的親生孩子,那麼

『柒』 法院判決書久久不下 案件久拖不判該怎麼辦

法官懂法來卻不按法律辦案?民間借自貸,普通六個月,簡易三個月,可是一拖兩年,接觸法官十四次,開庭六次卻一次也不定案。我交費九千九百一十元,一毛錢也沒要回來。提供七項詳實證椐!所謂朋友借錢到期後就是不還,信任後的欺騙!維權有難度!公平正義更難獲得!難道這就是懲惡揚善嗎?法律為民!以法治國!空喊口號!黨中央號召:讀法!懂法!守法!守了半天法,需要維權了!法!不-起作用了!…………!!!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的適用范圍 發布:2025-08-26 15:03:10 瀏覽:164
民事訴訟法第七十條的規定 發布:2025-08-26 15:02:19 瀏覽:968
論述民法與商法的關系 發布:2025-08-26 15:00:36 瀏覽:210
他律與道德 發布:2025-08-26 14:43:20 瀏覽:719
勞動法的基本原理 發布:2025-08-26 14:42:35 瀏覽:515
農村合同法 發布:2025-08-26 14:37:03 瀏覽:483
勞務承包協議具備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26 14:35:42 瀏覽:332
東莞法院工資 發布:2025-08-26 14:34:48 瀏覽:893
開展道德經典誦讀 發布:2025-08-26 14:25:40 瀏覽:110
法院五大網 發布:2025-08-26 13:51:15 瀏覽: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