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程序違法
① 程序違法的,二審法院可否多次發回重審
不能。新的民事訴訟法第170條規定,發回重審只能一次。原審人民法院對發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版決後,當事權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回重審。
法條鏈接:《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
(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
(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原審人民法院對發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後,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回重審。
② 法院程序違法,違法公告,缺席判決,我該怎麼辦
只有窮盡其他送達方式才可以適用公告送達,若沒有嘗試其他送達方式,例內如打電話通知、郵寄、直接容送達等,而直接適用公告送達屬於程序嚴重違法。申請再審的期限是從知道自己權益受到侵害之日起算,如果法院確實不受理,可以去找檢察院抗訴、申訴,祝你成功。純手打,望採納。
③ 法院程序違法怎麼處理
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 人民法院經過審理,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以下判決:(一)具體行版政行為證據確鑿,適權用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序的,判決維持。(二)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⒈主要證據不足的;⒉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⒊違反法定程序的;⒋超越職權的;⒌濫用職權的。(三)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的,判決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四)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可以判決變更。所以法院應該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④ 法院程序違法,違法公告,缺席判決,我該怎麼辦
只有窮盡其他送達方式才可以適用公告送達,若沒有嘗試其他送達方式,例如打電話內通知、郵寄容、直接送達等,而直接適用公告送達屬於程序嚴重違法。申請再審的期限是從知道自己權益受到侵害之日起算,如果法院確實不受理,可以去找檢察院抗訴、申訴,祝你成功。純手打,望採納。
⑤ 一審判決程序違法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如果一審程序嚴重違法,足以影響實體公正的,二審法院可以撤銷原判決,發回重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七十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
(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
(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審判程序違法是指在一審的訴訟程序中沒有遵循應當遵循的法律程序,因而導致案件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無法得到保障的情況。
因此,若一審出現嚴重的程序違法,上級法院可以判決撤銷原判發回重審。
常見的程序違法包括:
未給予被告符合法律規定的舉證期限;
未合法送達開庭傳票給被告即在被告缺席的情況下開庭審理案件;
遺漏必須參加訴訟的當事人。
法律上講究保證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程序違法將導致對當事人訴權的侵害,會出現不公平的情況,不利於實現公平正義。
(5)法院程序違法擴展閱讀:
第一審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經濟糾紛案件的訴訟程序。根據審理案件的繁簡程度不同,第一審程序分為普通程序和簡易程序。
人民法院對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自訴人提起自訴的案件進行初次審判時應當遵循的方式,方法。
依照起訴主體的不同,第一審刑事案件可以分為公訴案件和自訴案件。
公訴案件第一審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對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案件進行初次審判時應當遵循的方式,方法。公訴案件第一審程序包括庭前審查、庭前准備、法庭審判等訴訟環節。
參考資料:第一審程序——網路
⑥ 審理案件,程序違法指什麼
比如,需要公開開庭的,法院為公開。需要公開宣判的,沒有公開。需要被告人出庭參加訴訟的,沒有通知訴訟當事人。沒有提前對案件開庭具體情況進行公告。
沒有達到公告期限,案件開庭期間,沒有給被告人最後的陳述機會,沒有告知有申請迴避的權利,沒有在規定期間內出判決。合議庭組成人員違法(未迴避等),應該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卻用簡易程序審理等等。
法院的審理程序,訴訟法都規定的很詳細,只要違法法律的規的,都是程序違法,程序違法的話,上訴到中院,是直接就發回重審。這是一審程序違法的後果。
(6)法院程序違法擴展閱讀
《審理工作和黨紀處分規定》對紀檢幹部的要求
1.要有堅強的黨性原則,嚴謹的工作作風和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堅持原則,秉公辦事,不徇私情,依法辦案。
2.自覺遵紀守法,嚴格保密規定。不準以權謀私,不準泄露案情,不準偽造、篡改、隱匿、銷毀證據。
3.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嚴格掌握政策,做到寬嚴相濟。重證據、重調查研究,走群眾路線,不偏聽偏信,不主觀臆斷。
4.認真學習業務知識,積極參加辦案和審理工作,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辦案能力和審理水平。
5.認真學習黨的各項方針政策、黨規黨法和國家的法律法規,不斷提高自己的政策思想水平和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
⑦ 行政處罰程序違法,法院是撤銷該處罰決定么
法院會撤銷原處罰抄決襲定。因為行政處罰程序違法。撤消此決定後,行政機關按合法的程序對被處罰人重新作出處罰是可以的。
行政訴訟法第七十條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
(一)主要證據不足的;
(二)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超越職權的;
(五)濫用職權的;
(六)明顯不當的。
(7)法院程序違法擴展閱讀
人民法院判決確認違法,但不撤銷行政行為的有:
(一)行政行為撤銷會給國家、社會公共利益造成損害的;
(二)行政行為輕微違法,但對原告權利不產生實際影響的。
不需要撤銷或者判決履行的,人民法院判決確認違法的行政行為有:
(一)行政行為違法,但不具有可撤銷內容的;
(二)被告改變原違法行政行為,原告仍要求確認原行政行為違法的;
(三)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判決履行沒有意義的。
⑧ 法院法官在辦案件中程序嚴重違法誰來管
程序違法是指違反了法律規定的程序要件,包括方式、步驟、順序和期限等等。
如違反法定時限實施的許可、省略、顛倒行政步驟、形式要件不足、缺少程序要求等等。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三百二十五條 下列情形,可以認定為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四項規定的嚴重違反法定程序:
(一)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的;
(二)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未迴避的;
(三)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的;
(四)違法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
(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
(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原審人民法院對發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後,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回重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