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說終審

法院說終審

發布時間: 2021-01-19 13:44:50

法院終審判決

一般來講抄,政府是沒有司法權以及司法監督權的。所以,政府沒有權利推翻法院已生效的終審判決。

但是,按照訴訟法的規定,出現以下四種情況,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訴要求檢察院請求其上一級檢察院向這一法院進行抗訴。1、判決所依據的事實有錯誤;2、判決所適用的法律有錯誤;3、判決中有關程序不符合法律規定;4、法官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有違法行為。

除了申請檢察院抗訴以外,在司法領域沒有其他辦法可以對你提供幫助。

㈡ 民事訴訟二審為終審

民事訴訟二審為終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章任務、適用范圍和基本原則

第十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2)法院說終審擴展閱讀:

案例:

業主索賠被終審駁回

2018年11月23日07:30

2007年1月,西安市民王先生購買了西安北二環龍祥御苑小區的一套商品房,總價45萬多元。根據《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開發商應在2007年7月30日前交房,在房屋交付使用後360日內為業主辦理房產證,但從交付至今開發商一直沒能給業主辦房產證。

去年7月,王先生委託父親起訴開發商陝西嘉利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提出支付違約金152115元(違約金計算至2017年8月31日)、繼續辦理房產證、更換正規大修基金票據以及由開發商承擔訴訟費等4點訴訟請求。

開發商方面表示,在商品房交付使用後360日內沒有為原告辦理房產證確實構成違約,應當支付違約金,但原告到2017年7月18日才提起訴訟,已超過訴訟時效,法院應駁回訴訟請求。

去年10月,法院一審判決開發商於判決生效30日內,將辦理房屋房地產權屬證書需要由開發商提供的資料報產權登記機關備案,駁回原告王先生其餘訴訟請求。當時,包括王先生在內一共38戶起訴了開發商。隨後,這些業主提起上訴。

今年3月,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但由於該項目未取得竣工驗收備案表,業主們仍未拿到房產證。目前,小區業主已經申請強制執行。

法院判決

本案過了訴訟時效期

據《商品房買賣合同》在第十五條關於產權的登記中,對於開發商不能在交房後360日內將辦理權屬登記需要由出賣人提供的資料報產權登記機關,因出賣人原因導致買受人不能在期限內取得房產證的約定共有3條,第三條規定,出賣人從逾期之日起按日支付萬分之一的違約金。

一審法院認為,合同中約定,被告在商品房交付使用後360日內將辦理權屬登記需要由被告提供的資料報產權登記機關備案,被告至今未履行,現原告要求被告履行該義務,應予支持。被告未能履行該義務並非原告造成,亦非不可抗力所致,因此被告構成違約,應承擔違約責任。

但是原告並無證據證實自被告違約之日起至其起訴前存在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被告以原告要求支付違約金的訴訟請求超過訴訟時效為由提出抗辯,於法有據,予以採納。

根據一名張姓業主的判決書顯示,二審法院駁回違約賠償的理由同樣為,開發商違約至今已達十年之久,原告雖然提供證據證明其曾經向開發商主張過權利,但其提供的證據並不足以證明其在這十年裡一直間斷不停地向開發商主張權利,對其認為本案存在訴訟時效中斷的理由,不予採信。

㈢ 法院已終審,一方審訴是否影響終審執行

如果是終審判決的話,對方即使不服,提出審判監督程序即再審。但不影響已經生效的判決的執行。就是說終審裁定之後,就可以去執行了

㈣ 法院終審判決以後,被告可不可以重新上訴

法院終審判決以後,被告不可以重新上訴。因為我國實行的是兩審終審制。既是指經過二審判決後就為終審判決,不能上訴。但是判決生效後2年內有新的證據能證明原先的判決錯誤是可以進入申訴程序進行再審。(所謂二審終審制,就是無論什麼官司,最多經過兩級人民法院的處理便告終結,官司不能再繼續打下去。)

拓展資料

一、法院終審

終審判決,是指法院對案件的最後一級判決。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二審就是終審。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審也是終審。

對一審法院的裁判不服的,可向上級法院上訴,開啟二審程序。二審判決即為終審判決,當事人不得再上訴。對二審判決若有異議,認為程序、實體上有錯誤時,可提起再審(我國稱為審判監督程序)。審判監督程序的啟動有三種形式:當事人申請再審,法院決定再審,檢察院抗訴進行再審三種。

二、二審終審制

兩審終審制是法院審理案件的一種審級制度,指一個案件需經兩級法院審判後方可宣告終結並發生法律效力。在中外法制歷史上,都曾出現過各不相同的審級制度。中國建國初期曾實行三級三審制。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法院組織法》實施後改為四級兩審制,即兩審終審制。中國人民法院分為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以上都為地方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四級。

三、二審終審制的缺陷表現

1、不利於法律適用的統一。因為,終審法院的級別較低、數量龐大,各個終審法院對法律的解釋往往千差萬別、因地而異。

2、一些終審法院的審判水平相對較低,第一審不當裁判難以通過上訴審得到糾正。

3、不利於消除地方保護主義以及法官與當事人之間的人情關系的影響。

終審判決_網路

㈤ 我國人民法院的兩審終審制是什麼含義

兩 審終審 制,就是一起案件經過兩級法院審判終結審判的制度。也就內是說,地方各級法院容對於按照審判管轄 權的 規定對由它審判的第一審(初審)案件做出判決或裁定以後,若當事人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限內向上 一 級法院提起上訴;若同級的檢察院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限內向上一級法院提起抗訴。上一級法院有權受 理針對下一級法院第一審判決或裁定不服的上訴或抗訴,有權經過對第二審案件的審理,改變或維持第一 審法院的判決或裁定。這時,上級法院的第二審判決、裁定,就是終審判決、裁定,當事人不得上訴。審 級制度的實質是要求審判必須按審判程序嚴格進行,不得越級審理案件。

㈥ 強制執行向一審法院申請,還是向終審法院執行

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根據《中內華人民共和國民事容訴訟法》相關規定:

第二百二十四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6)法院說終審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

第二百二十九條 被執行人或者被執行的財產在外地的,可以委託當地人民法院代為執行。受委託人民法院收到委託函件後,必須在十五日內開始執行,不得拒絕。執行完畢後,應當將執行結果及時函復委託人民法院;在三十日內如果還未執行完畢,也應當將執行情況函告委託人民法院。

受委託人民法院自收到委託函件之日起十五日內不執行的,委託人民法院可以請求受委託人民法院的上級人民法院指令受委託人民法院執行。

㈦ 中級法院以終審判決,不服還能上訴嗎

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中級人民法院的民事終審判決在送達後立即生效,是不能再上訴的。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民事訴訟法》第十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九條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法院駁回再審申請或者逾期未作出裁定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當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九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一)人民法院駁回再審申請的;

(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

(三)再審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

人民檢察院對當事人的申請應當在三個月內進行審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決定。當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7)法院說終審擴展閱讀:

我國兩審終審制有四種例外:

1、最高人民法院審理的第一審案件為一審終審。

2、判處死刑的案件,必須依法經過死刑復核程序核准後,判處死刑的裁判才能生效並交付執行。

3、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依照刑法規定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的案件,必須經過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判決、裁定才能生效並交付執行。

4,、民訴中的小額訴訟程序。

㈧ 地方人民法院和市中級人民法院都已經判決過了,不是二審終審制么,為什麼又收到法庭傳票

我國實行兩審終審,但是當事人認為案件有錯誤,可以申請再審。

如果當事人對人民法院作出的已經生效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認為有錯誤可以上向一級法院申請再審,也可向同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九條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一條規定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8)法院說終審擴展閱讀:

1、當事人不服高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一審、二審民事判決、裁定、調解書,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可以向原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的,應當通過原高級人民法院提交申請再審材料。

2、申請再審的當事人為再審申請人,其對方當事人為被申請人。

3、申請再審的民事判決、裁定、調解書應當屬於法律和司法解釋允許申請再審的生效法律文書。

4、申請再審應當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列舉的事由提出;對生效調解書申請再審的,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一條的規定提出。

再審申請人申請再審應不超過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五條所規定的申請再審期限。

㈨ 中院以終審,還可以再申訴嗎

按相關法律規定,如果符合法律規定的,即使中級人民法院已經終審判決,當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條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八)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九)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一)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二)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十三)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第二百零一條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提出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願原則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違反法律的,可以申請再審。經人民法院審查屬實的,應當再審。
第二百零二條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關系的判決、調解書,不得申請再審。

熱點內容
民法典有規定了什麼 發布:2025-08-26 11:06:23 瀏覽:351
企業承包人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6 11:04:27 瀏覽:442
拿道德 發布:2025-08-26 11:04:24 瀏覽:289
人民法院立案工作 發布:2025-08-26 11:01:28 瀏覽:451
雲縣人民法院官網 發布:2025-08-26 10:55:23 瀏覽:671
法院審監一庭 發布:2025-08-26 10:53:54 瀏覽:18
控煙立法專題 發布:2025-08-26 10:53:22 瀏覽:507
養雞規章制度範本 發布:2025-08-26 10:39:05 瀏覽:627
抵押擔保公司代理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6 10:31:17 瀏覽:389
央視12套社會與法直播 發布:2025-08-26 10:30:37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