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判決法官和執行法官

判決法官和執行法官

發布時間: 2021-01-20 10:40:57

A. 法官枉法判決及枉法執行應如何控告

1、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在民事、行政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內作枉法容裁判,情節嚴重的行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1、枉法裁判,致使當事人或者其近親屬自殺、自殘造成重傷、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2、枉法裁判,造成個人財產直接經濟損失10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10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上的;3、枉法裁判,造成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財產直接經濟損失20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20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的;4、偽造、變造有關材料、證據,製造假案枉法裁判的;5、串通當事人製造偽證,毀滅證據或者篡改庭審筆錄而枉法裁判的;6、徇私情、私利,明知是偽造、變造的證據予以採信,或者故意對應當採信的證據不予採信,或者故意違反法定程序,或者故意錯誤適用法律而枉法裁判的!
2、如果你的情況合乎上述情況,你完全可以向1、檢察機關控告(法官職務犯罪屬檢察機關管轄);2、向紀委舉報;3、該法官所在法院的紀檢部門控告。
3、按正常的訴訟程序走(民事):1、你可以上訴(在上訴期內);2、申請再審(判決生效後2年內)。

B. 法官虛構事實,判決構成何罪,某法院執行法官,執行法官,虛構申請人申請法院解除查封的事實,製作栽定書

如果法官虛構申請人申請法院解除查封的事實,而製作了裁定書,造成了當內事人損失,其行為容是違法的,當事人可以向法院的紀檢部門或者檢察院投訴。

如果情節嚴重,則法官的行為構成犯罪,依法應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鏈接:《法官法》第三十二條法官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參加非法組織,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集會、遊行、示威等活動,參加罷工;

(二)貪污受賄;

(三)徇私枉法;

(四)刑訊逼供;

(五)隱瞞證據或者偽造證據;

(六)泄露國家秘密或者審判工作秘密;

(七)濫用職權,侵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八)玩忽職守,造成錯案或者給當事人造成嚴重損失;

(九)拖延辦案,貽誤工作;

(十)利用職權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

(十一)從事營利性的經營活動;

(十二)私自會見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接受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請客送禮;

(十三)其他違法亂紀的行為。

第三十三條法官有本法第三十二條所列行為之一的,應當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C. 民事案件執行法官在執行時發現判決有誤該怎樣解決

民事案件執行法官在執行時發現判決有誤的,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八條 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的,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第一百九十九條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3)判決法官和執行法官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 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八)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九)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一)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二)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十三)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D. 強制執行法官跟判決法官是一個人嗎

絕對不是一個人。審判和執行是法院的兩個科室,各自負責不同的業務。
在庭上宣判的法官是庭審法官,只管審理案子。
而執行法官是根據生效的判決書內容進行相關處理工作。
說到底一個只審案子,一個只管執行處理。

E. 法院法官不按判決書判決執行,這是違法的嗎可以追究他什麼責任

您好,是違法的,可以向上級法院投訴,或者到紀檢監察部門投訴。

F. 要求生效判決書法官釋明判決內容應如何申請,執行人對生效判決書曲解,申請執行人要求生效判決書法官釋明

這種情況,來你作為當自事人是沒有什麼好辦法的。法律上沒有規定你可以申請原案件承辦法官對判決書的內容進行釋明的。
這種情況只能有法院內部去解決。司法實踐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案件承辦人判決書後,到執行時,執行法官的理解,與案件承辦人的理解不一樣。絕大多數都是因為文字上的歧義所帶來的理解上的不同,很少是你說的曲解。
如果真如你所言,是曲解,你可以向院長投訴,要求正常執行。或者向上一級法院執行局投訴,或者向當地檢察院民行科投訴,要求檢察院監督。

G. 執行局裡的法官是干什麼的

機構抄職能:

(1)執行本院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

(2)執行法律規定的仲裁裁決、公證債權文書等其他法律文書;

(3)對執行異議、被執行主體的變更、追加進行審查;

(4)依照法律規定實施查封、扣押、凍結、扣劃等措施,對妨害執行行為人實施拘留、罰款措施;

(5)協助辦理其他法院委託的執行工作。

區別主要在於執行局為普通法院的協助部門,負責對下級人民法院執行工作的監督、指導和協調,辦理下級人民法院或利害關系人申請復議的案件。

執行局的法官不是法警。

(7)判決法官和執行法官擴展閱讀:

執行局執行局限:

1.執行局收到立案受理的案件後,依法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責令其在指定的期間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逾期不履行的,則強制執行。

2.有權對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當事人或其他人員以及相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

3.有權對有義務協助調查、執行而拒不協助調查、執行的單位及其主要負責人或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

H. 法院的審判法官和執行法官有什麼區別

法院的審判法官(審判員)和執行法官(執行員)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區別:

1、定內義不同

①前容者在人民法院審判案件所組成的合議庭中,是負責組織審判活動的審判人員;

②後者屬於人民法院執行機構,是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專門負責有關執行事項的人員。

2、目的不同

①前者設立的目的在於完成人民法院的工作職責,審判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

②後者設立的目的是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和審判人員的移交,開展執行工作,實現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財產給付內容。

3、方式不同

①前者除簡單案件依法可由一人獨任審判外,一般應由自己或自己和陪審員依法組成合議庭審判案件;

②後者在執行活動中,根據需要可依法採取強制執行措施,而案件人員如對執行提出異議,其有權依照法定程序作出處理。

I. 執行人員與執行法官的區別

1、執行人員包括:執行員、代理執行員(執行法官助理)、書記員、速錄員、法警。審判人員包括:審判員、代理審判員(可以是法官助理,也可以單獨辦案)、書記員、速錄員。
2、代理執行員(執行法官助理)制度只在部分法院試行,書記員不需要通過司法考試也可以通過內部考試而任命為代理執行員(執行法官助理),該職務只在執行局有效,並且不能行使裁決權,只能行使執行實施權。執行員、代理執行員(執行法官助理)、書記員都是國家公務員。速錄員、法警可以是聘任制,不是公務員。只要是以公務員身份被招錄進入法院的,不管在哪個部門工作,只要通過了國家司法考試,將來都可以被任命為助理審判員,進而任命為審判員,但是不一定非得從事審判工作,也有可能在其他部門工作,如綜合部門。這是由法院黨組根據需要調整的。

3、執行法官的職責則是負責對已生效判決的執行。
法官是指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產生,在司法機關(一般指法院)中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是司法權的執行者。在不同法系的國家中法官的角色不盡相同,但要求都是不偏不倚、不受他人影響或制肘、剛正無私地根據法律判案。
在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二條明文規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

J. 大連市沙河口區人民法院民事廳朱曉琳法官和執行二廳張鍵銘法官製造假

"假判決書"和"假強制執行公告",如果情況屬實,確有證據證實,那隻要向當地紀委或檢察機關控告舉報,一抓一個准,又何需在網上發布消息?且沒有實際效果!一點提醒:不要嘩眾取寵,也不要捏造事實,不要以為網上就無人監管。在網上指名道姓指控別人,並非最佳途徑,事實上,我國設計有眾多的控告或舉報渠道,完全可以利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現在這樣做,極有可能涉嫌侵害他人名譽,這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這個天下,沒有什麼法官可以一手遮天,敢膽濫用職權,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一、《刑事訴訟法》109條規定:


1、報案、控告、舉報可以用書面或者口頭提出。接受口頭報案、控告、舉報的工作人員,應當寫成筆錄,經宣讀無誤後,由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簽名或者蓋章。


2、接受控告、舉報的工作人員,應當向控告人、舉報人說明誣告應負的法律責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實,偽造證據,即使控告、舉報的事實有出入,甚至是錯告的,也要和誣告嚴格加以區別。


3、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如果不願公開自己的姓名和報案、控告、舉報的行為,應當為他保守秘密。


二、《刑法》的相關規定


1、第三百九十七條【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2、第三百九十九條【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執行判決、裁定失職罪;執行判決、裁定濫用職權罪】


在民事、行政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執行判決、裁定活動中,嚴重不負責任或者濫用職權,不依法採取訴訟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執行職責,或者違法採取訴訟保全措施、強制執行措施,致使當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當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司法工作人員收受賄賂,有前三款行為的,同時又構成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熱點內容
國際商法自治性研究 發布:2025-08-26 04:05:21 瀏覽:872
法學院王淼 發布:2025-08-26 04:02:14 瀏覽:582
如實供述刑事訴訟法第幾條 發布:2025-08-26 03:36:03 瀏覽:614
縣區法律知識考試試卷 發布:2025-08-26 03:24:37 瀏覽:605
法治宣傳畫漫畫小學生 發布:2025-08-26 03:16:47 瀏覽:531
勞動法慢乙肝 發布:2025-08-26 03:16:39 瀏覽:222
安全生產法規定法律責任分 發布:2025-08-26 03:13:51 瀏覽:151
安全生產法是否屬於行政法 發布:2025-08-26 03:03:14 瀏覽:107
華為公開挑釁勞動法 發布:2025-08-26 02:58:50 瀏覽:315
實用經濟法企業 發布:2025-08-26 02:53:19 瀏覽: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