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商標馳名認定
Ⅰ 馳名商標認定管轄法院的級別劃分是怎樣的
問:
馳名商標認定管轄法院的級別劃分是怎樣的?
答:
馳名商標的司法認定應專由中級以上人民法院管屬轄,但在某些省或直轄市也可以由基層人民法院進行認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2條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商標糾紛案件中,根據當事人的請求和案件的具體情況,可以對涉及的注冊商標是否馳名依法作出認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案件有關管轄和法律適用范圍問題的解釋》第2條規定:「商標民事糾紛第一審案件,由中級以上人民法院管轄。各高級人民法院根據本轄區的實際情況,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在較大城市確定1-2個基層人民法院受理第一審商標民事糾紛案件。」
根據上述規定,馳名商標的司法認定應由中級以上人民法院管轄,但在某些省或直轄市也可以由基層人民法院進行認定。
Ⅱ 哪些法院可以認定馳名商標
你好。
一、商標所有人不能單獨提出確認馳名商標之訴。
確認之訴是指民事權利主體向人民法院提出確認主體與發生爭議的對方當事人之間存在或不存在一定法律關系的請求。商標所有人的商標是否馳名,屬於事實狀態,與他人並無關系,即不存在任何爭議,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起訴條件之一是必須有明確的被告,而確認馳名商標之訴沒有被告,因此認定馳名商標不符合確認之訴的特徵,不能成為單獨之訴。
二、人民法院認定馳名商標,實行被動原則,不能依職權直接確認馳名商標。
即只有在當事人提出要求認定其商標為馳名商標,且根據案情需要認定馳名商標時,人民法院才依法作出認定。人民法院在審理商標侵權案件中,如果被控侵權人在同一種商品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商標注冊人相同或者近似商標的,則無須對是否馳名商標作出認定。如果被控侵權人在跨類別的商品或服務上使用他人的注冊商標,人民法院在此基礎上,方能對爭訟之商標是否馳名進行審查認定。也就是說,人民法院遵循一般的商標侵權規則無法認定侵權成立時,該商標是否馳名就成為人民法院認定侵權與否的必要程序,只有通過認定馳名商標,則商標法關於馳名商標的跨商品、服務類別的特殊保護才能實施。
三、人民法院認定馳名商標,不屬於獨立的訴訟請求。
人民法院認定馳名商標,是作為審理案件需要查明的事實,而當事人關於認定馳名商標的請求,是作為被控侵權人是否構成侵權的前提條件,不屬於獨立的訴訟請求。認定馳名商標案件的證據不同於普通商事案件的證據,因此在人民法院查明事實的過程中,不能滿足於以當事人雙方對證據無異議,就對證據予以認定,而應審查證據的原件,從而避免認定事實錯誤。
四、人民法院認定馳名商標,實行個案認定原則。
裁判文書所認定的馳名商標,僅對該裁判文書所涉及的案件具有法律效力,不必對其他案件產生影響。審判實踐中,有些法院在判決主文中將馳名商標作為當事人的請求予以確認,這樣做可能會使動態的、變化的馳名商標變成穩定的、靜態的狀況,因此人民法院在製作裁判文書時,不應在判決主文中確認,而應在判決論理中予以認定,同時也不存在判決駁回確認馳名商標的請求。
五、人民法院認定馳名商標應實行統一備案原則。
鑒於馳名商標保護的特殊情況,為維護司法認定的權威性,我們建議將涉及馳名商標的案件,統一由省會所在地中級法院堅持審慎、依法從嚴的原則對是否馳名商標進行認定,並在判決生效後向上級法院進行備案登記
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Ⅲ 馳名商標行政認定與司法認定有什麼區別
中國馳名商標的司法認定與行政認定有4點區別: 1)兩者的認定機構不一樣。 中國馳名商標的行政認定統一由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或商標評審委員會來認定。而中國馳名商標的司法認定是由審理案件的法院來認定,也就是說,商標民事糾紛的第一審案件,由中級以上人民法院管轄,對爭議商標案件有管轄權的法院都可以認定。 2)兩者認定後的救濟途徑不一樣。 對於只是針對馳名商標的行政認定結果是否可以請求復審或提起行政訴訟,目前沒有明確的規定。 如果對工商部門作出的有關商標的具體行政行為(如行政處罰決定等)或商標評審委員會的決定或裁定不服的話,則可以提行政訴訟。 對馳名商標的司法認定來說,如果不服一審法院就馳名商標認定的結果,當事人可以向上一級法院提出上訴而在二審中對爭議商標是否馳名的這一事實進行重新認定。若對二審的認定結果還不服,理論上還可以通過審判監督程序要求重新認定。 3)兩者認定後的影響力差別巨大。 通過行政途徑認定的中國馳名商標,是經過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或商標評審委員會認定的,因而在全國工商行政系統都具有很強的權威性,全國各級工商行政部門都會按有關馳名商標的特殊保護要求來加強保護。 通過法院個案而認定的馳名商標,由於只是由審理該案的某個具體法院(中級或高級法院)進行認定的,相比之下,該認定在法院系統或認定法院當地的工商部門會具有較高的權威性,但在全國其他各地的工商行政部門的實際效力目前還不太確定。 4)兩者對曾被認定為馳名商標的再審查或認定問題的規定不太一樣。 就法院來說,當事人對曾經被行政主管機關或者人民法院認定的馳名商標請求保護的,對方當事人對涉及的商標馳名不持異議,人民法院不再審查。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將依照商標法第十四條的規定重新進行審查。 對於工商部門來說,對於曾被認定為馳名商標的,如果所受理的案件與已被作為馳名商標予以保護的案件的保護范圍基本相同,且對方當事人對該商標馳名無異議,或者雖有異議,但不能提供該商標不馳名的證據材料的,受理案件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依據該保護記錄的結論,對案件作出裁定或者處理。 如果所受理的案件與已被作為馳名商標予以保護的案件的保護范圍不同,或者對方當事人對該商標馳名有異議,且提供該商標不馳名的證據材料的,應當由商標局或者商標評審委員會對該馳名商標材料重新進行審查並作出認定。 明白了以上區別,企業可以認真權衡,自己作出判斷。
Ⅳ 人民法院在什麼情況下才能啟動馳名商標認定程序案例
司法認定馳名商標,遵循「個案認定、被動保護」的原則:
一、商標所有人不能單獨提出確認馳名商標之訴。
確認之訴是指民事權利主體向人民法院提出確認主體與發生爭議的對方當事人之間存在或不存在一定法律關系的請求。商標所有人的商標是否馳名,屬於事實狀態,與他人並無關系,即不存在任何爭議,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起訴條件之一是必須有明確的被告,而確認馳名商標之訴沒有被告,因此認定馳名商標不符合確認之訴的特徵,不能成為單獨之訴。
二、人民法院認定馳名商標,實行被動原則,不能依職權直接確認馳名商標。
即只有在當事人提出要求認定其商標為馳名商標,且根據案情需要認定馳名商標時,人民法院才依法作出認定。人民法院在審理商標侵權案件中,如果被控侵權人在同一種商品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商標注冊人相同或者近似商標的,則無須對是否馳名商標作出認定。如果被控侵權人在跨類別的商品或服務上使用他人的注冊商標,人民法院在此基礎上,方能對爭訟之商標是否馳名進行審查認定。也就是說,人民法院遵循一般的商標侵權規則無法認定侵權成立時,該商標是否馳名就成為人民法院認定侵權與否的必要程序,只有通過認定馳名商標,則商標法關於馳名商標的跨商品、服務類別的特殊保護才能實施。
三、人民法院認定馳名商標,不屬於獨立的訴訟請求。
人民法院認定馳名商標,是作為審理案件需要查明的事實,而當事人關於認定馳名商標的請求,是作為被控侵權人是否構成侵權的前提條件,不屬於獨立的訴訟請求。認定馳名商標案件的證據不同於普通商事案件的證據,因此在人民法院查明事實的過程中,不能滿足於以當事人雙方對證據無異議,就對證據予以認定,而應審查證據的原件,從而避免認定事實錯誤。
四、人民法院認定馳名商標,實行個案認定原則。
裁判文書所認定的馳名商標,僅對該裁判文書所涉及的案件具有法律效力,不必對其他案件產生影響。審判實踐中,有些法院在判決主文中將馳名商標作為當事人的請求予以確認,這樣做可能會使動態的、變化的馳名商標變成穩定的、靜態的狀況,因此人民法院在製作裁判文書時,不應在判決主文中確認,而應在判決論理中予以認定,同時也不存在判決駁回確認馳名商標的請求。
五、人民法院認定馳名商標應實行統一備案原則。
鑒於馳名商標保護的特殊情況,為維護司法認定的權威性,我們建議將涉及馳名商標的案件,統一由省會所在地中級法院堅持審慎、依法從嚴的原則對是否馳名商標進行認定,並在判決生效後向上級法院進行備案登記。
Ⅳ 人民法院可否對未注冊的商標進行馳名商標的認定
《商標法》第十三條:為相關公眾所熟知的商標,持有人認為其權利受到侵版害時,可以依照本法規權定請求馳名商標保護。
《商標法》第十四條:馳名商標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作為處理涉及商標案件需要認定的事實進行認定。認定馳名商標應當考慮下列因素:
(一)相關公眾對該商標的知曉程度;
(二)該商標使用的持續時間;
(三)該商標的任何宣傳工作的持續時間、程度和地理范圍;
(四)該商標作為馳名商標受保護的記錄;
(五)該商標馳名的其他因素。
依照以上法律條款可知,馳名商標的認定因素中並未把注冊作為限制條件,因此未注冊商標同樣可以被認定為馳名商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