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美國法官選任

美國法官選任

發布時間: 2021-01-22 02:40:55

⑴ 人民法院審判長選任辦法是否仍有效

《人民抄法院審判長選任辦法(試行)》是‍2000年7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和有關法律規定的精神,結合審判實踐制定的,至今仍然有效。

⑵ 求德意志帝國憲法(1849年)英文內容

Paulskirchenverfassung:

The so-called Paulskirchenverfassung (Constitution of St. Paul's Church, Frankfurt) of 1849 was the first constitution of a German Empire (German Empire usually being associated with the Empire founded by Bismarck in 1871), and as such was actually titled Verfassung des Deutschen Reiches (Constitution of the German Empire). It was proclaimed by the Frankfurt Parliament, ring its meeting in the Paulskirche church on 27 March 1849, and came in effect on 28 March,[1] when it was published in the Reichs-Gesetz-Blatt 1849, p. 101-147.

Thus, a united German Empire, as successor to the German Confederation, had been founded de jure.[citation needed] De facto, though, most Princes on German soil were not willing to give up sovereignty and resisted it, so it did not succeed on land, with the German Confederation being restored a year later. On the other hand, this first and democratic German Empire, with its small Reichsflotte navy founded a year earlier, fought the First War of Schleswig at sea with the Battle of Heligoland. The fleet's black-red-gold war ensign was one of the first instances of the official use of the Flag of Germany.

After long and controversial negotiations, the parliament had passed the complete Imperial Constitution on 27 March 1849. It was carried narrowly, by 267 against 263 votes. The version passed included the creation of a hereditary emperor (Erbkaisertum), which had been favoured mainly by the erbkaiserliche group around Gagern, with the reluctant support of the Westendhall group around Heinrich Simon. On the first reading, such a solution had been dismissed. The change of mind came about because all alternative suggestions, such as an elective monarchy, or a Directory government under an alternating chair were even less practicable and unable to find broad support, as was the radical left's demand for a republic, modelled on the United States.

The people were to be represented by a bicameral parliament, with a directly elected Volkshaus (House of commons), and a Staatenhaus (House of States) of representatives sent by the indivial confederated states. Half of each Staatenhaus delegation was to be appointed by the respective state government, the other by the state parliament.

The constitution's text opens with § 1 Sentence 1: „Das deutsche Reich besteht aus dem Gebiete des bisherigen deutschen Bundes.「 (The German Empire consists of the area of the German Confederation).

⑶ 代理審判員可以參加主審法官遴選嗎

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審判長選任辦法》第二條第(四)項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和高內級人民容法院的審判長必須擔任法官職務從事審判工作5年以上;中級人民法院的審判長必須擔任法官職務從事審判工作4年以上;基層人民法院的審判長必須擔任法官職務從事審判工作3年以上。」
代理審判員主要是未取得審判員資格的助理審判員代行審判員職務,但他們已經取得法官資格,如果符合上述從事審判工作年限,可以擔任審判長。

⑷ 海南法院員額法官第二次選任面試選出多少名入額法官

7月18日上午,通過筆試的200名海南法院幹警來到政法學院參加全省法院員額法官第二內次選任考試面試,選出容159名入額法官。

希望這次的司法體制改革,能夠解決案多人少、監管缺失、配套制度滯後等短板和問題,提高司法質量和效率,助力審判執行工作發展。

⑸ 司法原則主要包括哪些

司法獨立時現代法制國際的標志,是現代憲政的重要內容。本篇文章就我國司法獨立原則的現狀、司法獨立的內涵進行了闡述,從我國司法獨立的主體、模式、保障等三個方面作了深入的分析,並提出構建的設想。 【關鍵詞】司法獨立 主體 模式 保障 司法獨立是現代法治國家的主要標志,是現代憲政的重要內容,也是公民的一項基本人權。我國現行憲法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我國司法獨立制度與國際社會「司法獨立」制度在形式和內容乃至性質上有著較大差距。當期,隨著我國加入WTO成為現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司法獨立已經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如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司法獨立是我國司法改革的關鍵,也是我國加入國際政治、經濟和法律主流的關鍵。 一、 我國現行法律對司法獨立原則的規定 我國1982年通過建立新修訂的《憲法》。該法第126條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①隨後於1983年通過的《人民法院組織法》第4條、1989年通過的就《行政訴訟法》第3條以及1991年通過的《民事訴訟法》第6條都對司法獨立問題作了相應的規定。《憲法》131條還規定:「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②1983年通過的《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第9條也對此作了相應規定。我國1979年頒布的《刑事訴訟法》對司法獨立原則沒有作出明確規定,但1996年修改後的《刑事訴訟法》則對司法獨立原則作了專門規定。該法第5條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③上述規定為司法獨立原則在我國的確立和貫徹實施提供了憲法和法律依據。這表明,司法獨立原則在我國既是一項憲法原則,也是一項司法活動准則。作為一項憲法原則,它調整著我國國家司法審批機關與立法機關、行政機關等其他職能部門的關系,確認審判權和檢察權的專屬性和獨立性;作為一項司法活動准則,它確保人民法院審判權和人民檢察院檢察權的獨立、公正行使,防止人民法院的審批活動和人民檢察院的檢察活動受到外來的不當干擾、影響和控制隨著司法獨立原則在我國憲法和相關法律上的確立,我國的司法制度也開始邁上了現代司法制度的軌道,開始朝著現代司法制度的目標前進。 二、 司法獨立的內涵 司法獨立的原則和制度是憲政十分重要的內容和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它是指司法機關獨立於其他機關、團體和個人;司法機關行使其職權時,只服從法律,不受任何其他機關、團體和個人的干涉。它包括三個基本內容和「四個不」。三個基本內容:一是司法官獨立審批案件;二是司法機關有自己獨立的組織系統;三是法律對司法官的地位特設有保障條款。「四個不」是指不侵權、不介入、不施壓、不妄評。所謂不侵權是指不侵犯司法機關的管轄權,即不得任意縮小司法機關的管轄范圍。不介入,指不能違法進入司法程序干預司法裁決。所謂非法介入司法,主要是指「局外人」未經法律授權和正當程序進入司法程序充任法官或充當實際上的法官,此外,非偵察和檢查人員未經法律授權而行具有特定司法意義的偵查和檢查權力,也屬有損於司法獨立的非法介入。不施壓,指禁止對司法官員和官署直接和間接施加某種壓力,以特定和不特定的不利性後果迫使其按照施壓者的意思作出司法決定。不妄評,指在法律裁決作出可能影響司法獨立和司法公正的報道和評論。由於司法機關在國家機構體系中的這種弱勢地位,且對社會的危害性最小,它的任務只是搞清案件的事實和正確適用法律,因此,保證司法工作不受來自任何外界的干預和影響,以保障和維護法律崇高權威,是真正實現司法獨立的外部條件。 三、 構建我國司法獨立體制 現在,我國已經加入WTO,只有構建新的司法獨立體制,才能使司法獨立既符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又能融會貫通司法獨立之內在精神,以縮小中西方在司法獨立問題上的差距,同時順利地與國際社會在司法獨立上的接軌。以下我擬從我國司法獨立的主體、模式、保障等三個層面分析,並提出進行構建的設想。 (一) 重構中國司法獨立的主體 重新構建中國司法獨立的主體僅指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理由有兩點:第一,司法獨立首先是審判獨立,人民法院作為審判機關,是司法獨立的首要主體;檢察機關作為公訴機關,是司法獨立的重要主體。人民法院作為司法獨立的主體,既要獨立於其他國家機關,還要獨立於法院的上級機關,同時,法官身分和地位也應當獨立。檢察機關作為司法獨立的主體,同樣既要獨立於其他國家機關,還要獨立於上級檢察機關(但不獨立於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之所以不再作為司法機關,是因為,其一,公安機關本身是行政機關,受到本級政府和上級公安機關的雙重領導。其二,在刑事訴訟中,如果公安機關按法院和檢察院的標准來要求,在客觀上不利於某些重大、復雜、疑難案件的偵破。其三,即使公安機關獨立於其他國家機關,但是也不能獨立於檢察院;獨立於本級政府但不獨立於上級公安機關;公安人員的身份和地位也不能獨立。第二,根據控審分離的原則。沒有控訴就沒有審判;沒有控訴的審判只能是司法專橫。刑事公訴案件審判需要檢察機關的發動,而且只有檢察機關的控訴才是強有力的。盡管法律可以賦予被害人通過自訴的方式來發動本應由公訴機關發動的審判,但是,這樣的刑事案件由被害人通過自訴的方式來發動審判,不利於對被害人合法權益的司法保護。因此,獨立檢察機關的訴與不訴,同獨立審判機關的審判變得同樣重要了,所以,人民檢察院同人民法院一樣,應當作為司法獨立的主體。 (二) 構建中國司法獨立的模式 我國的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不是基於西方的「分權說」而產生,而是基於「職權分工說」。但是我們可以借鑒「分權說」中的某些合理因素。其實,不管是「二權分立」、「三權分立」、「四權分立」還是「五權分立」,都可成為防止司法專橫和腐敗的模式,不過,任何一種模式都不是萬能的,都有其利弊。中國不能完全照搬照抄任何的模式,尤其是美國式的「三權分立」。但是我國在設置中國的司法獨立的模式時,應當借鑒「分權說」中有利於司法公正的合理因素,並使之與我國的國情緊密相結合。第一,人民法院的設置。1、審判機關的組織體系的設置:在現有的審判組織體系的基礎上,增設東北、西北、西南、華東、華北和中南等地方巡迴申訴人民法院,作為高級人民法院的高等法院,從而變成五級法院的體系。2、法官的任免:最高人民法院的首席大法官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任免;最高人民法院的其他法官和軍事法院、鐵路運輸法院等專門審判機構、地方巡迴申訴人民法院以及高級人民法院的法官均由全國人大常委會任免;其他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的最高級別的法官由上一級地方人大任免,其餘法官一律由上一級地方人大常委會任免。3、人民法院的職權:取消人民法院的罰金和沒收財產的執行權;取消人民法院民事、行政強制執行權;將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採取強制措施的決定權完全歸人民法院。第二、人民檢察院的設置。1、檢察機關的組織體系的設置與審判機關的組織體系的設置相對應。2、檢察官的任免與法官的任免相同。3、人民檢察院的職權:取消人民檢察院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採取強制措施的決定權;將刑警劃歸人民檢察院,由人民檢察院統一行使刑事案件的立案權和偵查權。 (三)、構建中國司法獨立的保障制度 第一、保障司法機關的整體獨立。司法機關的整體獨立既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獨立於其他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也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相互之間整體獨立。目前,中國司法機關(尤其是法院)的整體獨立難以實現的原因在於,司法機關不獨立於行政機關,尤其嚴重依附地方行政勢力。問題的關鍵在於,司法機關的經濟不獨立。由於司法機關的經濟不獨立,從而使地方各級政府通過財政撥款的方式,直接控制司法機關的經濟命脈,從而間接控制司法機關的意志,司法機關為了生存,不得不搞好與當地政府之間的關系,特別是不得不搞好與當地某些黨政首長之間的關系。為此,司法機關淪為「創收部門」,不得不「自收自支」,把直接收取的訴訟費用轉化為辦案經費,甚至不惜充當「地方保護主義」和「部門保護主義」的角色。因此,保障司法機關整體獨立,就必須保障司法機關的經濟獨立,保證司法機關吃「皇糧」。為此,應當調整現行經濟利益結構,使法院擺脫對地方的物質依賴。1、國家財政撥出司法專項款,實行專款專用,由中央統一開支各級司法機關的辦案經費、法官和檢察官的工資,福利等費用;司法機關的裝備、辦公用房、法官和檢察官的住房等設施,由中央按統一的標准解決,切斷司法機關及法官和檢察官在財、物方面對地方政權的依賴,使各地司法機關的裝備、經費、辦公用房,法官和檢察官的工資、福利住房等不因地區的差異而懸殊過大。2、國家財政撥款作為司法機關經濟的唯一來源,法院所收訴訟費一律上繳國庫,作為司法專項款統一使用,禁止挪作它用,從而打消司法機關「創收」的邪念。3、根據各級司法機關的實際情況,定額定編司法人員,確保司法人員的整體素質,從而達到既提高司法能力又保證國家的司法專用款項的有效使用。 第二、保障司法機關的內部獨立。1、保障檢察機關內部的相對獨立。為此,最高人民檢察院領導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和專門檢察院工作,但是,地方各級檢察院之間應當相互獨立,從而由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獨立決定是否立案、偵查,是否起訴和抗訴,並獨立承擔由此引起錯誤追訴的法律責任。2、保障審判機關內部的絕對獨立。為此,必須保證法官的獨立裁判權。目前我國法院內部不獨立,是因為司法裁判方面行政化嚴重,主要表現在:院長、庭長「審批」案件,使行政管理者直接審查案件影響了案件的裁判,法官不便獨立裁判;帶有明顯「行政會議」性質的審判委員會有權討論和決定案件,法官不能獨立裁判,尤其是「錯案追究」的無限擴大,使法官不敢獨立審判,從而造成和加劇了「審者不判」、「判者不審」的局面;在案件判決之前,下級法院向上級法院「請示」、「匯報」,上級法院向下級法院「指導」和「批示」,從而強化了下級法院對上級法院的行政依附關系,導致了兩審終審制名存實亡。要改變這種狀況,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 實行司法行政職務與法官職位的職權分離,司法行政職務只管理法院內的行政類事務,案件審判由審判組織獨立行使。2 取消「判而不審」的審判委員會。對大多數一般案件實行法官獨任審判,較為重大復雜的案件實行合議制。同時建立專家咨詢委員會,由法學專家(不能包括現職的法官和檢察官)和其他相關專家組成的專家咨詢委員會對重大復雜案件提出專家咨詢意見供合議庭參考。3 在擴大法官審判權的同時,配合國家賠償法的實施,完善錯案追究和司法賠償制度,加大法官的司法瀆職、失職責任。上述改革的實質,是要從根本上「禁止法官之上的法官」,實現由人民法院向審判組織獨立審判的轉變,向現代各國通行的司法原則及司法慣例靠攏。 第三、保障司法官的身份獨立。保障司法官的身份獨立,確立和保障司法官的任職條件,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1、確保司法官的素質,使司法官成為「法律精英」隊伍。為此,必須做到:(1)清除現有的不合格的法官和檢察官,騰出法官和檢察官編制;(2)初任法官和檢察官應當從具有一定執業年限的優秀律師中或法學教授中選任,充實法官和檢察官隊伍;(3)法官或檢察官的司法行政職務與職位分立但可兼任,但是,法院和檢察院的司法行政領導必須由具有豐富的法律職業閱歷的法官或檢察官擔任,嚴禁指派無法律職業資歷的人擔任法院司法行政職務。2、確保司法官的待遇從優。要使法官和檢察官安心工作,不至於受到外界的影響,不至於出現腐敗,必須使其擁有適當的待遇。司法官所享有的待遇必須與社會資源承受能力相適應,不能太高,但更不能太低。一般認為,司法官的待遇應當高於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待遇,雖然我國不實行「高薪養廉」。況且「高薪並非必然能夠養廉「,但是,我們應當使司法官因不廉而失去這份職位和待遇受到必要的物質約束。3、規范司法官的任免、晉升、懲戒和調動機制(1)司法官的任免。司法官的任命必須從前已述及的人員中任命,確保司法官的素質;司法官必須由上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任命(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官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官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任命),以擺脫本級地方政權對司法人員的人事控制;司法官任職終身制(這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通行的做法),非因法定事由(如自願辭職,喪失工作能力,犯罪以及其他不適合繼續擔任司法官)及程序不得任免,以保持司法官工作恆定狀態;司法官司法行政職務為任期制,因選舉而上任,因期滿、罷免、辭職而離任;(2)司法官的晉升。法官職位實行行政級制,可按現行《法官法》的規定分為12級;法官職位的晉升以司法業績為標准,依照法定程序進行,貫徹公平競爭原則;法官晉升遵循「階梯式」原則,不得越級升遷;除縣級人大常委會之外,各級人大常委會設立司法官考評委員會(可由人大常委、退休司法官、律師和法學專家組成),考評、晉升由本級人大及其常委會任命的司法官。(3)司法官的懲戒。在日常工作期間,司法官不受到隨意懲處;建立司法官懲戒標准;設置正當的懲戒程序;除縣級人大常委會之外,各級人大常委會設立司法官懲戒委員會(可由退休司法官和法學專家組成)。(4)司法官的調動。非經法定事由和程序,並徵得司法官本人同意,司法官不得隨意被調動。4、確保司法官及其家庭的安全。由於檢察官的訴與不訴以及法官的裁判,都會影響到某一方或者多方的利益,所以,檢察官作為訴與不訴的決定者或敗訴者的報復。為此,國家應當採取強有力的措施保障司法官及其家人的人身安全。 第四、理順和規范黨委、人大和新聞對審判的監督關系,創造使司法官只服從法律的法治環境,保障司法獨立。任何權力若不受監督和制約,必然導致權力的濫用和腐敗,司法不獨立,受制於人,有礙司法公正;反之,如果司法獨立了,但不受監督制約,或者監督不力,也會出現司法專橫和審判權的濫用,這已為歷史所證明。為此,必須建立規范的監督關系體系,理順各種監督關系,尤其是理順和規范黨委、人大和新聞對審判的監督關系,以保障司法獨立。1、理順和規范黨委對審判的監督關系,以保障司法對立。司法獨立不是削弱黨的領導,更不是擺脫黨的領導,而是為了更好地完善黨的領導。因此,我國的司法獨立仍然是黨領導下的司法獨立。但是,黨的組織不能對具體案件發號施令。如何規范黨對審判的監督,使其既保證司法公正又保障司法獨立呢?1 通過黨的紀律來約束黨員法官,使黨員法官真正服從法律;2 黨委可通過向上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司法官考評委員會和司法官懲戒委員會建議任免、晉升和懲戒來制約法官,使法官真正服從法律。2、理順和規范人大對審判的監督關系,以保障司法對立。人大作為權力機關,有權監督司法機關的工作,人大應當設立司法監督委員會(由退休的司法官和法學教授組成)依法對司法進行監督,人大對審判的監督是過程監督而不是結果監督;是整體監督而不是個案監督;是法律監督而不是工作監督。司法監督委員會可通過報告形式向原任免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匯報監督工作,以此作為法官任免、晉升和懲戒的依據之一,使法官服從法律。只有這一才能保證人大不幹預司法審判,保證司法獨立。3、理順和規范新聞對審判的監督關系,以保障司法獨立。新聞媒體對審判的監督主要是通過對庭審活動的客觀報道,使公開審判最大限度的公開,最大限度地滿足當事人和社會公眾對案件的知情權,使審判人員受到新聞輿論的約束,從而必須服從法律。但是,新聞媒體對審判進行報道時,不得誤導公眾,不得引導審判機關的裁判結局,從而侵犯司法獨立。

⑹ 中國的審判長怎麼產生的

法院受理案件後,一抄般會見案件移送各個庭室,各個庭室由庭長對案件經行分配,然後拿到案件的法官會確定合議庭的成員,合議庭成員確定後,審判長自然會產生。一般情況下,承辦該案的法官就是審判長,但如果在合議庭中,有經驗或者職務比承辦法官高的人的話,就會由經驗或者職務比承辦法官高的人擔任審判長。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⑺ 如何構建和完善員額制改革下的法官選拔和退出機制

實行法官員額制,凸顯了司法改革對「人的為33%、52%和15%。在管理上,實行法官專單獨職因素」屬的關注,法官員額制度的建立,能夠進一步務序列管理;在選任上,法官主要從法官助理中完善以法官為主體、審判為核心的工作機制,真擇優選擇,上級法院的法官從下級法院中擇優遴正凸顯法官在法院中的核心地位。正如最高法院選,條件成熟時也可以從優秀的律師、法律學者長期從事司法改革研究的賀小榮主任指出的,實等專業人才中公開提拔和調任;在時間上,准備行法官員額制的目的就是要讓優秀的法官留在用3年到5年的過渡期,逐步推行嚴格的司法人法官隊伍中。法官員額制改革勢在必行,那麼在員分類管理制度。同時,明確權力責任,推行主審試點工作中,如何選任法官和建立法官的退出機法官辦案責任制,建立法院辦案人員權力清單制制,科學配置審判資源,從而實現法官的整體優度。化,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⑻ 巴黎聖母院中法官的特點

巴黎聖母院大教堂(法語: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正式名稱巴黎聖母主教座堂,是一座位於塞納河畔、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哥特式基督教教堂建築,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它的地位、歷史價值無與倫比,是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建築之一。

巴黎聖母院始建於1163年3月24日[1],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歷時182年,正面雙塔高約69米,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特式教堂群裡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它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完全意義上的哥特式教堂。祭壇、迴廊、門窗等處的雕刻和繪畫藝術,以及堂內所藏的13~17世紀的大量藝術珍品而聞名於世,是古老巴黎的象徵。雖然這是一幢宗教建築,但它閃爍著法國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

2019年4月15日晚18時50分許,巴黎聖母院屋頂起火,一小時後火情迅速蔓延(4·15巴黎聖母院火災事故)[2][3][4]。當地時間4月16日上午,大火撲滅,火災持續14小時。[4]5月10日,法國國民議會開始審議巴黎聖母院重建法案,各界承諾為重建巴黎聖母院捐款的金額已近10億歐元。[5]當地時間8月6日,巴黎聖母院屋頂設計大賽(非官方賽事),中國旅美建築師提出的「巴黎心跳」方案獲得冠軍。[6]11月6日,中法雙方在北京簽署合作文件,就巴黎聖母院修復開展合作,中國專家將參與巴黎聖母院修復工作。[7]

中文名
巴黎聖母院
外文名
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Paris
地理位置
法國巴黎第四區 西岱島(Cite)的東南端
氣候條件
溫帶海洋性氣候
開放時間
火災原因暫停開放
巴黎聖母院-數字博物館
該內容由網路博物館計劃提供

馬上參觀
快速
導航
建築師

歷史事件

結構外觀

內部構造

文學著作

游覽信息

火災事故
歷史沿革
前期歷史
聖母院的法文原名「Notre Dame」原意「我們的女士」,這位女士不是指別人,正是意指耶穌的母親聖母瑪利亞。聖母院大教堂並不是在它位址上的第一棟宗教性建築,根據教堂地底下挖掘出來的一些文物,該地點被作為宗教用途的歷史,可以回溯到羅馬的提庇留大帝(Emperor Tiberius)時代,在西堤島的東半部上可能建有一座用來祭祀羅馬與高盧神祇的神殿。
共19張
巴黎聖母院照片
至於在此地址上所修築的第一座基督教教堂,則眾說紛紜,聖母院的舊址有著曲折的歷史,4世紀時是一座用來祭拜聖史蒂芬的基督教教堂,6世紀時又成為一座羅馬式教堂,而這座教堂有12塊基石取自原先羅馬神殿的遺址。也有說法認為大教堂是在墨洛溫王朝(Mérovingiens)的希爾德貝爾特一世(Childebert I)在528年時,以先前已經存在的教堂為基礎進一步改建。
到了12世紀路易七世時期,原有的羅馬式教堂已經毀損不堪,在1160年被選任為巴黎主教的莫里斯·德·蘇利(Maurice de Sully)決定在這個地方建造一座可以和聖坦尼大教堂(the Cathedral of St. Etienne)媲美的宏偉教堂。也有史料顯示,在這里曾有兩個教堂,一個是聖坦尼大教堂,另一個是聖母瑪利亞教堂。聖坦尼大教堂早在10世紀時,就已經成為巴黎、或整個法國的宗教中心。但是,也正因為這樣的重要性,人們開始發現原有的聖史蒂芬教堂與其所承擔的重任不相符,再加上原本的教堂已經隨著時間而老舊,而開始思索重新修築教堂。
巴黎聖母院大火:很多來日方長,都成了後會無期

ONE有影力
贊5
閱讀687
開始建造
1160年時,巴黎主教莫里斯·德·蘇利(Maurice de Sully)發起教堂的重建計劃,教皇亞歷山大三世(Pope Alexander III)在1163年親自奠基(也有說是主教蘇利奠基),開啟了這座法國哥特式建築代表作的建造工程。
共12張
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始建於1163年,在1345年建成,建築總高度約超過130米,是歐洲歷史上第一座完全哥特式的教堂,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也是巴黎歷史悠久最具代表性的古跡[4] 。該教堂曾經是全歐洲工匠組織和教育組織集會的地方。

⑼ 法官檢察官選任委員會由什麼組成

法官、檢察官復的選任,要堅持黨制管幹部原則,尊重司法規律。法官、檢察官首先要有過硬的政治素質。為了保證專業能力,在省一級設立法官、檢察官遴選委員會,從專業角度提出法官、檢察官人選。由組織人事、紀檢監察部門在政治素養、廉潔自律等方面考察把關,人大依照法律程序任免。遴選委員會的組成,應當具有廣泛代表性,既有經驗豐富的法官和檢察官代表,又有律師和法學學者等社會人士代表。建立逐級遴選制度,上級法院、檢察院的法官、檢察官原則上從下一級法院、檢察院擇優遴選,既為優秀的基層法官、檢察官提供晉升通道,又保證上級法院、檢察院的法官、檢察官具有較豐富的司法經驗和較強的司法能力。擴大法官、檢察官的選任渠道,實行有別於普通公務員的招錄辦法,招錄優秀律師和具有法律職業資格的法學學者等法律職業人才進入法官、檢察官隊伍,為建立法律共同體搭建制度平台。

熱點內容
民法典沒有彩禮 發布:2025-08-25 00:43:38 瀏覽:336
公司法廢止 發布:2025-08-25 00:38:56 瀏覽:742
有關超出門店經營法規 發布:2025-08-25 00:11:27 瀏覽:12
道德經反觀 發布:2025-08-25 00:03:55 瀏覽:750
勞動法多項選擇題 發布:2025-08-24 23:46:56 瀏覽:540
英國司法部 發布:2025-08-24 23:42:40 瀏覽:77
勞動法年假怎麼規定的 發布:2025-08-24 23:33:48 瀏覽:624
以下法律責任屬於行政處罰 發布:2025-08-24 23:27:33 瀏覽:898
全國法院工作 發布:2025-08-24 23:27:28 瀏覽:365
有關勞動法的詳細案例 發布:2025-08-24 23:18:31 瀏覽: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