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議法院工作發言
1. 求一篇法院優秀書記員發言稿,主要工作為審批結案
我是一名剛參加工作的書記員。四年的大學生活給予了我對法律的理論認識,對於剛走出大學校門的我來說,法律是校徽上的天平與利劍,代表著公平與正義,同時法律也是高不可攀的圖騰,代表著威嚴與神聖。懷著對法律的理想和成為一名法官的憧憬,我來到了**縣人民法院白雀園人民法庭。
從上班的第一天至今,已有兩個月的時間,這兩個月的工作打碎了我從象牙塔中走出時的夢想,此刻回想,那時的夢想就如同一隻景泰藍的花瓶,美麗但卻那麼的脆弱。回顧當時,法律是如此的單純,只是由那書本中的一個個術語組成,如同一個個音符譜出的嚴謹而又動聽的樂章,但對於如今的我來說,法律是如此的復雜,到處充滿著汗水和荊棘。當事人那一雙雙絕望中又閃爍著希望的眼睛不時的閃現在我的腦中和夢中。對我來說,法律走下了它神聖的祭壇,成為了一個個活生生的案例,而且離我如此之近,讓初入社會的我感受到了空前的責任與壓力。
法律代表著正義,此種正義是從書本中難以獲取的。案例題中那清晰而透徹的法律關系,而今卻變成了剪不斷、理還亂、很發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法官代表著公平和正義,但真正做到需要深厚的法學知識、為民解困的正義觀和對世事的淡泊理智。一名法官既要有入世之心又要有出世之心。入世之心者,要有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為人民盡職責,持法律之利劍,如古代之俠客,掃除世事之不平;出世之心者,以平和之心對待名、以淡然之心對待位、以知足之心對待利、以敬畏之心對待權,如古代之隱者,大隱於市,虛懷若谷,不求聞達於諸侯,只求贊譽於百姓。
從參加工作至今已有兩月,回顧過往,腦海中出現最多的一個字就是累:對我們基層法庭的工作人員來講,最幸福的事是坐在審判庭里開庭,最艱難也最累的事是送達法律文書。
原來的我以為一位法官的工作就是坐在審判庭上那張高大厚重的審判椅上,敲響那支神聖的法槌。現在的我才知道,法官舉重若輕、嫻熟自如的法庭審判背後,有著許多的汗水和淚水。對事實的查明是一個艱辛的過程,當事人的不合作、不理解是經常會遇到的事,對於這些情況,我們只有做耐心細致的解釋。在鄉間的小路上輾轉奔波是常有的事,迎著朝陽出發,背著月亮回家。
出現第二多的字就是難。基層的案子大多都是一些家長里短的事,很多事情的發生都有著很深的糾葛,甚至是幾代人的感情糾葛。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但是對基層法庭的我們來說,專管的就是家務事。比如說前幾周處理的一件相鄰關系的案子。老李家與老王家就住在**縣磚橋鄉的街道上,而且兩家作了十多年的鄰居,以前關系很好,而且還是遠房的親戚關系,因為村裡的閑言細語,兩家之間逐漸開始有了隔閡,老李家有一次打水時不慎打翻了老王家的水盆,老王家以為其是故意的,馬路老李,老李回罵,兩家的矛盾開始激化,演變到了砸門、打架、半夜用石頭砸窗子,村委會多次調解無果,後村主任給白雀園法庭的李庭長打電話,希望他以法官村長的身份去做調解工作,避免矛盾不斷升級。李庭長和我多次到兩家去了解情況,得知雙方的矛盾只是誤會,這些誤會越積越深,兩家並沒有實質上不可化解的矛盾,純粹是意氣之爭,都覺得在街坊鄰居面前失了面子。針對這種情況,李庭長分別做雙方的思想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情動人、以理服人,並請來了村裡有名望的長輩,讓其從中勸說。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雙方都低下了頭,向對方承認了錯誤並握手言和。一起可能走上法庭對簿公堂的案子化解於未然,橫眉冷對的仇人又重新成為了和睦的鄰里。政法幹警不僅是司法執法工作者,而且是群眾工作者,是人民群眾的法律服務者,作為一名政法幹警,不僅要為案件當事人排憂解難,而且對那些可能會「打官司」的人民群眾提供幫助,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這樣不僅能節約司法成本,而且能更好的落實「立黨為公、執法為民」的總之理念。
炎炎烈日,揮汗如雨,將近四十度的高溫似乎能將人的皮膚烤化,但看到當事人那從面容上綻放開來的笑容,感受到從心底里蔓延開的欣慰和滿意,我們無怨無悔。那濃濃的鄉音、那淳樸而又飽含深情的目光、那滿懷感激而又不知如何表達手足無措的父老鄉親,難怪艾青會發出如此深沉的呼喊:「為什麼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鄉里鄉情,四處都充滿著厚重而濃烈的鄉土氣息,讓人如痴如醉,做這樣一群樸素的農民群眾的守望者,我今生無悔。
2. 如何審議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工作報告
聽取和審議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工作報告和專題報告是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行使監督權的基本形式。
全國人大及地方各級人大會議或全國人大常委會及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會議期間,除了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及地方各級法院院長、檢察長向會議作工作報告或專題報告外,「兩院」還要派員到各代表團會議、各代表團小組會議或常委會分組會議上聽取代表審議意見,回答代表的詢問。代表可以根據會議議程安排做好審議前、審議中、審議後幾個階段的工作。
一是認真審閱和聽取人民法院院長、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工作報告或專題報告,作好發表審議意見的准備。
二是在代表團會議、小組會議或分組會議上如實表達會前徵集和聽到的批評、意見、建議,對重要問題可以提出詢問。
三是鄭重地投好自己的一票。在對「兩院」報告進行審議後,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要根據代表的審議意見對報告認真修改,才能提請代表大會全體會議進行表決。在投票表決前,會議會安排專門時間讓代表對根據審議意見修改的將付表決的工作報告稿(決議稿)再進行審閱,代表可重點審閱自己在審議當中關心並提出意見的部分內容。如果有看法和意見,還可再提出詢問,聽取有關人員的解釋。
由於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工作的性質和特點,在司法體制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維護司法公正中的重要作用,凡大代表和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對「兩院」報告的審議往往成為人民代表大會和人大常委會的「重頭戲」。
3. 輿論監全國人大審議並通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說明了什麼
這說明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襲最高權力機關,在國家政治體系表明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具有最高的決定權和監督權。
每年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全國人大代表都要審議並表決政府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等。
4. 政協委員審議政協工作報告發言稿如何寫
這樣寫
尊敬的領導、同志們:
通過認真審議,本人提出如下建議:
一.增加……條款……
二.刪除……內容……
三.提議修改……
……
以上不當之處,請指正。
……
5. 審議法院工作報告,具有幾個特點,一是政治站位高
凡關系改革發展穩定局群眾切身利益、社普遍關注重問題、突問題、全局性問題委根據工作需要都適聽取本級民政府、民院民檢察院專項工作報告所聽取報告內容說非廣幾乎所
6. 人大會審議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屬於行使哪項職權謝謝
人大會議審議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屬於行使監督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六十二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修改憲法
(二)監督憲法的實施
(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四)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
(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提名,決定國務院總理的人選;根據國務院總理的提名,決定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的人選
(六)選舉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根據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提名,決定中央軍事委員會其他組成人員的人選
(七)選舉最高人民法院院長
(八)選舉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九)審查和批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
(十)審查和批准國家的預算和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
(十一)改變或者撤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不適當的決定
(十二)批准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建置
(十三)決定特別行政區的設立及其制度
(十四)決定戰爭和和平的問題
(十五)應當由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行使的其他職權。
第六十七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解釋憲法,監督憲法的實施
(二)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三)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四)解釋法律
(五)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審查和批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國家預算在執行過程中所必須作的部分調整方案
(六)監督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工作
(七)撤銷國務院制定的同憲法、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決定和命令
(八)撤銷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權力機關制定的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地方性法規和決議
(九)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根據國務院總理的提名,決定部長、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的人選
(十)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根據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提名,決定中央軍事委員會其他組成人員的人選
(十一)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的提請,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審判員、審判委員會委員和軍事法院院長
(十二)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提請,任免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檢察員、檢察委員會委員和軍事檢察院檢察長,並且批准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任免
(十三)決定駐外全權代表的任免
(十四)決定同外國締結的條約和重要協定的批准和廢除
(十五)規定軍人和外交人員的銜級制度和其他專門銜級制度
(十六)規定和決定授予國家的勛章和榮譽稱號
(十七)決定特赦
(十八)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如果遇到國家遭受武裝侵犯或者必須履行國際間共同防止侵略的條約的情況,決定戰爭狀態的宣布
(十九)決定全國總動員或者局部動員
(二十)決定全國或者個別省、自治區、直轄市進入緊急狀態
(二十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予的其他職權。
7. 人大代表審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是在行使什麼權
監督權。法院院長、審委會委員、庭長、審判員都是由人大任命。
8. 聽取和審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是什麼權利
全國人大對司法的監督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