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決免稅
① 法院判決的賠償需要交稅嗎
看賠償方是誰。
如果是國家賠償,一概免稅,國家賠償法里有規定。
如果是民事版賠償,要區分賠償的權性質和具體情況。比如合同糾紛,賠償的金額計入收入該繳什麼稅繳什麼稅。極端點的,比如自然人之間罵街引發的名譽侵權,賠償金是否征稅沒有具體規定,徵收基本不可能。
② 在法院訴訟費是否減免
對於符合訴訟費緩交、減交或者免交條件的,當事人可以申請緩交、減交或者免交訴訟費用(司法救助)。
附:《訴訟費用交納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 481 號)
第四十四條當事人交納訴訟費用確有困難的,可以依照本辦法向人民法院申請緩交、減交或者免交訴訟費用的司法救助。
訴訟費用的免交只適用於自然人。
第四十五條當事人申請司法救助,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准予免交訴訟費用:
(一)殘疾人無固定生活來源的;
(二)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的;
(三)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農村特困定期救濟對象、農村五保供養對象或者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無其他收入的;
(四)因見義勇為或者為保護社會公共利益致使自身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請求賠償或者補償的;
(五)確實需要免交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六條當事人申請司法救助,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准予減交訴訟費用:
(一)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難,正在接受社會救濟,或者家庭生產經營難以為繼的;
(二)屬於國家規定的優撫、安置對象的;
(三)社會福利機構和救助管理站;
(四)確實需要減交的其他情形。
人民法院准予減交訴訟費用的,減交比例不得低於30%。
第四十七條 當事人申請司法救助,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准予緩交訴訟費用:
(一)追索社會保險金、經濟補償金的;
(二)海上事故、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工傷事故、產品質量事故或者其他人身傷害事故的受害人請求賠償的;
(三)正在接受有關部門法律援助的;
(四)確實需要緩交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八條 當事人申請司法救助,應當在起訴或者上訴時提交書面申請、足以證明其確有經濟困難的證明材料以及其他相關證明材料。
因生活困難或者追索基本生活費用申請免交、減交訴訟費用的,還應當提供本人及其家庭經濟狀況符合當地民政、勞動保障等部門規定的公民經濟困難標準的證明。
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司法救助申請不予批準的,應當向當事人書面說明理由。
第四十九條 當事人申請緩交訴訟費用經審查符合本辦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決定立案之前作出准予緩交的決定。
第五十條人民法院對一方當事人提供司法救助,對方當事人敗訴的,訴訟費用由對方當事人負擔;對方當事人勝訴的,可以視申請司法救助的當事人的經濟狀況決定其減交、免交訴訟費用。
第五十一條人民法院准予當事人減交、免交訴訟費用的,應當在法律文書中載明。
訟費用的,應當在法律文書中載明。
③ 法院判決的時候怎樣認定減免情節
主要考來慮以下情節:自
1、坦白、認罪態度良好、自首、特別自首、立功
2、犯罪既遂後主動採取措施阻止危害結果進一步擴大,積極退贓,積極賠償受害人損失,取得被害人諒解
3、是否犯罪預備,犯罪未遂,犯罪中止
4、若是共同犯罪,看其在共同犯罪中起到什麼作用,是主犯、從犯還是脅從犯,是實行犯、教唆犯還是幫助犯
5、刑事責任年齡和刑事責任能力
④ 法院判決繼承房產,現在需要交什麼錢啊,不是說免稅了嗎,怎麼中介那裡說要收百分之1的費用,麻煩懂的給
房產繼承、贈與直系親屬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財政部和稅務總局發布《關於個人取得有關收入適用個人所得稅應稅所得項目的公告》。
房屋產權所有人將房屋產權無償贈與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孫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等情形不徵收個稅。
詳細公告原文如下:
《關於個人取得有關收入適用個人所得稅應稅所得項目的公告》
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74號
為貫徹落實修改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做好政策銜接工作,現將個人取得的有關收入適用個人所得稅應稅所得項目的事項公告如下:
二、房屋產權所有人將房屋產權無償贈與他人的,受贈人因無償受贈房屋取得的受贈收入,按照「偶然所得」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按照《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無償受贈房屋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78號)第一條規定,符合以下情形的,對當事雙方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一)房屋產權所有人將房屋產權無償贈與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
(二)房屋產權所有人將房屋產權無償贈與對其承擔直接撫養或者贍養義務的撫養人或者贍養人;
前款所稱受贈收入的應納稅所得額按照《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無償受贈房屋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78號)第四條規定計算。前款所稱禮品收入的應納稅所得額按照《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促銷展業贈送禮品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11〕50號)第三條規定計算。
四、個人按照《財政部 稅務總局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證監會關於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通知》(財稅〔2018〕22號)的規定,領取的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的養老金收入,其中25%部分予以免稅,其餘75%部分按照10%的比例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稅款計入「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由保險機構代扣代繳後,在個人購買稅延養老保險的機構所在地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
⑤ 法院判決過戶免徵契稅
判決過戶,和買賣過戶一樣計稅。
不會免契稅。
繳納契稅等稅費完畢,才可辦理新房產證。
⑥ 法院判決後的房子可免稅嗎
不可以的,不要給騙了
⑦ 法院判決房產隱形共有人到房管局加名工業用地要開免稅證明的法律依據
咨詢房管局或律師
⑧ 法院判決確認的賠償款是否交稅
是否納稅要看是何種賠償。
如果是國家賠償,根據《國家賠償法》第三十四條規定:「對賠償請求人取得的賠償金不予征稅。」因此,對當事人取得的國家賠償金,法律規定不用繳納任何稅款,相應在企業所得稅(或個人所得稅)上應當一律作為免稅收入。
如果是民事賠償,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營業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3)16號)文規定:單位和個人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和銷售不動產時,因受讓方違約而從受讓方取得的賠償金收入,應並入營業額中徵收營業稅。因此,當事人因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而取得的損失賠償,應按營業稅的規定計算徵收營業稅,並依法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或個人所得稅)。
例如:單位或個人出租門面給承租人,後因承租人未按合同支付租金,雙方發生經濟糾紛。經人民法院調解,出租方獲得了部分賠償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第五條關於「納稅人的營業額為納稅人提供應稅勞務向對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的規定,因賠償金是出租方出租門面取得的,出租方取得的賠償金實質上是租門面取得的租金收入。所以對出租方取得的賠償金應按「服務業」稅目中的「租賃」項目徵收營業稅。
⑨ 通過法院判決的方式獲取對方賠償款是否會減免稅款
當然不能。法院判決又沒寫免稅。倒是如果法院判決對方不賠你款,你可以拿法院判決做賬申請扣減相應部分損失的稅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