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公訴案件審理
㈠ 人民法院審理一審公訴案件應在多長時間內審結
一、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二條規定了審理期限,其內容如下:
1、 人民法院內審理公訴案件,容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
2、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3、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後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
4、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後,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二、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六條 規定的情形,其內容如下:
1、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
2、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
3、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
4、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
㈡ 人民法院對提起公訴的案件審查後,決定開庭審判的條件有
人民法院對提起公訴的案件審查後,決定開庭審判的條件有:起訴書有明確的指控犯罪版事實 。
《刑事訴權訟法》第一百八十六條
人民法院對提起公訴的案件進行審查後,對於起訴書中有明確的指控犯罪事實的,應當決定開庭審判。
(2)法院公訴案件審理擴展閱讀:
第四條人民檢察院認為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而向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的普通刑事案件,中級人民法院受理後,認為不需要判處無期徒刑以上刑罰的,可以依法審理,不再交基層人民法院審理。
第五條一人犯數罪、共同犯罪和其他需要並案審理的案件,只要其中一人或者一罪屬於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全案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
第六條單位犯罪的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如果由被告單位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轄更為適宜的,可以由被告單位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七條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罪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所承擔條約義務的范圍內,行使刑事管轄權。
前款規定的案件由被告人被抓獲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㈢ 公訴案件到開庭需要那些流程
法院開庭到來審判需要的自步驟是:
1、宣布所審理的案件,查明當事人的姓名、年齡、籍貫、住址和職業;
2、如果當事人、證人、鑒定人有未到庭的,法庭在聽取到庭當事人的意見後,即酌情決定案件是進行審理或者延期審理。決定延期審理的案件,應當酌情確定開庭日期、時間和地點,並再送達傳票或通知書。決定進行審理的,即查明已到庭的證人、鑒定人的姓名、年齡、籍貫、住址和職業,及其與當事人的關系,告知作證和鑒定在法律上應負的責任;
3、接著審判員告知當事人應有的訴訟權利,宣布法庭組成人員和擔任法庭記錄的書記員的名單,並訊問當事人要不要聲請迴避,當事人聲請審判人員迴避的,由院長裁定;聲請書記員迴避的,由法庭裁定。駁回聲請迴避的裁定不準上訴。為了使審理案件工作順利進行,審判員、人民陪審員和書記員如果認為自己對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其他關系,而有迴避必要的時候,應當主動提出自己的意見,分別由院長或法庭裁定。
㈣ 從檢察院提起公訴到法院審判要多久
公訴案件第一審程序包括庭前審查、庭前准備、法庭審判的環節。各環節時限如下:
一、庭前審查環節:按普通程序審理的公訴案件7日內審查完畢; 按簡易程序審理的公訴案件3日內審查完畢。
二、庭前准備環節: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七條 人民法院決定開庭審判後,應當確定合議庭的組成人員,將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至遲在開庭十日以前送達被告人及其辯護人。
在開庭以前,審判人員可以召集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迴避、出庭證人名單、非法證據排除等與審判相關的問題,了解情況,聽取意見。
人民法院確定開庭日期後,應當將開庭的時間、地點通知人民檢察院,傳喚當事人,通知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傳票和通知書至遲在開庭三日以前送達。
公開審判的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
三、公訴案件審限:包含庭前審查和庭前准備時限
新《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八條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
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4)法院公訴案件審理擴展閱讀:
覃XX故意殺人案
XX州人民檢察院以鄂恩州檢刑訴(2018)43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覃XX犯故意殺人罪一案,於2018年10月18日向本院提起公訴。
訴訟過程中,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張某1、李某1向本院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於2018年12月19日對本案不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XX州人民檢察院指派檢察員李培軍出庭支持公訴,代理檢察員袁晨出庭協助檢察員履行職務。
被告人覃XX及其辯護人譚紹楊、李溈,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張某1及其訴訟代理人楊秀梅、梁錦,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李某1及其訴訟代理人夏紅亞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經合議庭評議,現已審理終結。
度小法-刑事訴訟法
㈤ 法院審理時發現沒有管轄權的公訴案件,檢察院應該怎麼處理案件
人民法院應依法決定將此案退回檢察機關,再由檢察機關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移送。
㈥ 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多久判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八條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後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
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後,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第二百零九條人民檢察院發現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糾正意見。
(6)法院公訴案件審理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九條凡需要提起公訴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
第一百七十條人民檢察院對於監察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依照本法和監察法的有關規定進行審查。人民檢察院經審查,認為需要補充核實的,應當退回監察機關補充調查,必要時可以自行補充偵查。
對於監察機關移送起訴的已採取留置措施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對犯罪嫌疑人先行拘留,留置措施自動解除。人民檢察院應當在拘留後的十日以內作出是否逮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的決定。在特殊情況下,決定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人民檢察院決定採取強制措施的期間不計入審查起訴期限。
第一百七十一條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的時候,必須查明:
(一)犯罪事實、情節是否清楚,證據是否確實、充分,犯罪性質和罪名的認定是否正確;
(二)有無遺漏罪行和其他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人;
(三)是否屬於不應追究刑事責任的;
(四)有無附帶民事訴訟;
(五)偵查活動是否合法。
第一百七十二條人民檢察院對於監察機關、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作出決定,重大、復雜的案件,可以延長十五日;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符合速裁程序適用條件的,應當在十日以內作出決定,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一年的,可以延長至十五日。
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的案件,改變管轄的,從改變後的人民檢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查起訴期限。
㈦ 公訴案件審理中法院可以公訴機關建議撤回起訴嗎
應該是公訴機關提出撤回起訴,法院審查檢察院撤回起訴的理由,如果法院認可檢察院做出的撤訴請求的,根據撤訴理由,則作出准許撤訴的的裁定。
㈧ 公訴案件到開庭需要那些流程
如果是公訴的案件,從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到審查起訴,最長可達七個月,當然這是針對復雜疑難的案件,一般的傷害案件不超過兩至三個月,接著公安機關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檢察院一般在一個月內決定是否提起公訴,接著進入法院審理階段,對於傷害案件,最多一個半月審結,這樣加起來最長大概五個半月。
如果是自訴案件,也就是被害人直接去法院起訴,如果被告被羈押的,那麼則和公訴案件一樣的審理期限,如果被告沒有被羈押,一般應在立案後六個月內宣判,特殊情況可延長3月。
上述都是普通程序,如果適用簡易程序,法院受理後應當在20日內審結,而傷害案件如果情節較輕,可能判處三年一下有期徒刑,且案件清楚,證據充分的,是可以使用簡易程序的。
總結一下,公訴的傷害案件,適用普通程序時,從立案到審結六個來月,都是法律允許的;適用簡易程序時,四五個月。
自訴的傷害案件,適用普通程序時,一般不超六個月,適用簡易程序時一個月。
更多相關問題http://tieba..com/f?kw=%B7%A8%C2%C9%D7%C9%D1%AF&fr=index直接的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