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級法院再審
1. 在民事訴訟中,可向原審法院申請再審,也可向上級法院申請再審。那原審法院可以直接再審嗎
向原審法院申請再審的,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答辯狀要報送第二審人民法院,當事人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移交原審人民法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當事人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移交原審人民法院。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副本送達上訴人。
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答辯狀,應當在五日內連同全部案卷和證據,報送第二審人民法院。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對上訴請求的有關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經過閱卷、調查和詢問當事人,對沒有提出新的事實、證據或者理由,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可以不開庭審理,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可以在本院進行,也可以到案件發生地或者原審人民法院所在地進行。
(1)上級法院再審擴展閱讀: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
(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
(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五)原審人民法院對發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後,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回重審。
2. 上級法院提審或指令再審原判決應如何處理
(一)提審和指令再審適用的情形
發現下級法院生效的裁判確有錯誤,上級法院是決定提審還是決定指令再審呢?現行刑事訴訟法沒有作出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 釋》第305條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 有錯誤,可以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對於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正確,但是在適用法律上有錯誤,或者案情疑難、復雜、重大的,或者有其他不宜由原審人民法院 審理的情況的案件,也可以提審。」但是,這樣的規定並不具體。
按照人民法院審理審判監督程序的審理規定,從再審案件判決、裁定的不同錯誤形式,來確定提審的形式或指令再審的形式。如果原審裁判是二審裁判,上級人民法 院可以提審,也可以指令原二審法院再審。如果原審裁判是一審裁判,應指令再審而不宜提審。因為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理的案件,如果原 來是一審案件,應當依照第一審程序進行審理,所做的判決和裁定可以上訴、抗訴;如果原來是二審案件,或者是上級人民法院提審的案件,應當依照第二審程序進 行審判,所作的判決和裁定,是終審的判決和裁定。「劉涌涉黑案件」,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生效裁判後,最高人民法院以對劉涌的判決不當為由,採取了提審 的方式,所作出的判決即發生法律效力。
(二)決定提審和指令再審的主體
此問題現行法律沒有作出規定,理論界對此問題有不同的看法。一種觀點認為,先由承辦人員調卷審查,然後提出意見提交合議庭研究。認為原裁判確有錯誤,則提 出提審改判或指令再審的具體意見,報經院長同意。如院長認為必要,再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第二種觀點認為,由合議庭審查,經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才能提起。 理由是,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的審查,是行使審判監督權,應組成合議庭進行,並必須經過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才能提審或指令再審。
3. 人民法院決定再審的方式是什麼
1、各級[生效審]人民法院院長和本院審判委員會
2、上級人民法院
3、最高院條件內:原判決、裁定容、調解協議有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等確有錯誤情形的 詳情參照民訴第177條第一百七十七條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確有錯誤,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3)上級法院再審擴展閱讀:
法院對已經審理終結的案件,依照再審程序對案件的再行審理,其目的是糾正已經發生法律效力但確屬錯誤的判決或裁定。再審的特點是:
1、提起再審的主體必須是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上級人民檢察院或本院院長;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也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2、提起再審的客體是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第一審或第二審案件的判決或裁定
4. 上級法院接受再審案件有那些條件
好好乾廣告費
5. 申請再審應向哪一級法院提出申請
根據不同情況,當事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或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要注意有期限限制。
6. 如何向高級法院申請再審
一,申請再審的時效;
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六個月內提出。
二,回再審(人)的主體;
1,本答院,2,最高人民法院,3,上級人民法院,4,當事人5,最高人民檢察院,6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7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
三,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條件和程序;
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應當提交再審申請書等材料。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五日內將再審申請書副本發送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內提交書面意見;不提交書面意見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查。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申請人和對方當事人補充有關材料,詢問有關事項。
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三個月內審查,符合本法規定的,裁定再審;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裁定駁回申請。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四。不可以提出再審的案件;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關系的判決、調解書,不得申請再審。
引用法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八條,第一百九十九條,第二百零二條;第二百零三條,第二百零四條,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八條.
7. 向原審法院上一級法院申請再審需要提交的材料疑問
1、所有各級法抄院審判襲文件,按規定法院系統內部可以共享,無需全套提供。
2、屬於法院執行中發生的涉嫌違法違規行為,應當補充提交。
3、發現新的重大證據資料,且符合法定重大證據條件的,應該重點提交、說明。
4、再審申請書必須提交,證明證據及其來源
8. 再審法院應該是哪一級法院呀
再審分為最高院決定再審和當事人申請再審,具體管轄法院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九十八條 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的,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第一百九十九條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8)上級法院再審擴展閱讀:
申請再審的材料和再審的期限: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三條 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應當提交再審申請書等材料。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五日內將再審申請書副本發送對方當事人。
對方當事人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內提交書面意見;不提交書面意見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查。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申請人和對方當事人補充有關材料,詢問有關事項。
第二百零五條 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六個月內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三項、第十二項、第十三項規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