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授權鑒定
如果你對鑒定有異議,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做:
一、 堅持申請重新鑒定。
如果因鑒定結論錯誤不服而要推翻,則一定要堅持申請重新鑒定。那麼取得法官對重新鑒定的支持就是首要目的。當事人就不能單純的只是提出申請,而要圍繞重新鑒定申請准備充分合理的理由,要盡量搜集證據,要盡其所能。比如對鑒定結論提出充分有據合法合理的異議,包括針對鑒定程序和鑒定結果等等。
這方面,可以參考的法律依據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27條規定「當事人對人民法院委託的鑒定部門作出的鑒定結論有異議申請重新鑒定,提出證據證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一)鑒定機構或鑒定人員不具備相關的鑒定資格的;(二)鑒定程序嚴重違法的;(三)鑒定結論明顯依據不足的;(四)經過質證認定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其他情形」內容,以及第28條規定「一方當事人自行委託有關部門作出的鑒定結論,另一方當事人有證據足以反駁,並申請重新鑒定的,人民法院應予准許」等內容。但 「何謂「鑒定程序嚴重違法」、「鑒定結論明顯依據不足」、「經過質證認定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其他情形」、「有證據足以反駁」並無明確和具體的標准。所以就大有文章可做,完全在於當事人自己的努力了。聘請專業律師就顯得尤為重要。比如,有些當事人在提出重新鑒定申請後並不能提出充分的理由,或者提出了充分的理由而法官並不支持。那麼可能最終會放棄重新鑒定申請,或者無奈得同意不滿意的鑒定結論。很多當事人不懂得可以利用依法申請法官迴避或者投訴的手段來達到重新鑒定的目的。
二、 向司法行政機關投訴反映,以達到撤銷違法司法鑒定結論的目的。
如果司法鑒定機構違法違紀進行司法鑒定活動,則可以向省級司法行政部門投訴。司法行政部門可以對其違法行為進行調查和處理從而使得原鑒定結論作廢或者司法鑒定結構主動撤銷違法的鑒定結論。
當前的司法鑒定實踐中,鑒定機構作為商業主體很多都存在委託受理把關不嚴,鑒定結論草率,鑒定程序不規范,鑒定暗箱操作及受賄腐敗的問題。所以投訴舉報司法鑒定機構違法行為的方式也是可以考慮選擇的。
三、 主動搜集其他證據推翻鑒定結論,使得鑒定結論不能作為定案證據。
細心的當事人會發現,正規的司法鑒定意見書首頁會有一份「聲明」。其內容往往包括什麼委託人應當向鑒定機構提供真實、完整、充分的鑒定材料,並對鑒定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之類的話語。言外之意,鑒定意見是基於檢材真實、完整、充分、合法等基礎之上。如果我們能夠搜集到有關否定檢材真實、完整、充分、合法的證據,則鑒定意見失去基礎,自然不能作為定案證據。
另外,針對那些缺乏分析論證只有粗糙含糊性結論的鑒定意見書,我們也可以自行委託更加權威的鑒定機構來做出精益求情論述細致嚴密的鑒定意見來向法庭提交。盡管這種鑒定意見可能法官不予理睬。但對法官絕對會起到一定的影響。因為都是意見,法官更喜歡意見的分析推理而不只是口號性的結論。
以上是我們在辦理涉及司法鑒定案件中積累的一些經驗,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對迷茫的您有所幫助。
如果覺得有用,請採納,不懂請追問!
❷ 法官對鑒定意見的審查方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五十九條規定: 鑒定人應當出庭接受內當事人質詢。 鑒定人容確因特殊原因無法出庭的,經人民法院准許,可以書面答復當事人的質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十條規定:經法庭許可,當事人可以向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發問。詢問證人、鑒定人、勘驗人不得使用威脅、侮辱及不適當引導證人的言語和方式。
法官對對鑒定結論的審查,通常關注如下方面:
a、供鑒定的材料是否充分可靠;
b、鑒定部門和鑒定人的資格;
c、鑒定所採用的方法和操作程序是否科學;
d、鑒定人在鑒定過程中是否受到外界的干擾;
e、鑒定結論與有關證據是否一致;
f、鑒定結論與有關證據有矛盾,或者對鑒定結論有異議,應一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通知鑒定人出庭接受當事人詢問。
❸ 經過法庭質證的證據必須經過法官確定之後才能做為鑒定材料嗎
經過抄法庭質證的證據必須經過襲法官確認之後才能確定其效力,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參考法律條文: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
人民法院對有關單位和個人提出的證明文書,應當辨別真偽,審查確定其效力。
第六十八條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並由當事人互相質證。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證據應當保密,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開開庭時出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四十七條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由當事人質證。未經質證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第六十三條人民法院應當以證據能夠證明的案件事實為依據依法作出裁判。
第六十六條審判人員對案件的全部證據,應當從各證據與案件事實的關聯程度、各證據之間的聯系等方面進行綜合審查判斷。
❹ 法官委託鑒定,但是判決時卻不採信鑒定結果
說實話,這樣的案子不好說。法官委託鑒定的結果是怎樣的,傾向於你還是被告?如果傾向於你,法官不採信,你可以申請上訴
❺ 當事人單方做的鑒定法官認可,我方提出重新鑒定,法官不讓重新鑒定,法官違法嗎
法院來給出的同意對方重新鑒定的理源由不合規定:\r\n \r\n第三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接受委託,進行重新鑒定:\r\n (一)司法鑒定機構、司法鑒定人超越司法鑒定業務范圍或者執業類別進行鑒定的;\r\n (二)送鑒的材料虛假或者失實的;\r\n (三)原鑒定使用的標准、方法或者儀器設備不當,導致原鑒定結論不科學、不準確的;\r\n (四)原鑒定結論與其他證據有矛盾的;\r\n (五)原司法鑒定人應當迴避而沒有迴避的;\r\n (六)原司法鑒定人因過錯出具錯誤鑒定結論的。\r\n 重新鑒定所提供的鑒定材料必須是與初次鑒定相同的鑒定材料;鑒定材料有異的鑒定,不是重新鑒定。除第一項應由其他司法鑒定機構進行重新鑒定外,其他各項重新鑒定可由原司法鑒定機構進行。\r\n 重新鑒定應當由原司法鑒定人以外的司法鑒定人進行\r\n\r\n法院應給你申辯反駁理由的機會,但實踐中不用給你出裁定的
❻ 法庭審理中法官不允許重新鑒定怎麼辦
你可以看復看這個,是否制有以下規定的重新鑒定理由。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十七條 當事人對人民法院委託的鑒定部門作出的鑒定結論有異議申請重新鑒定,提出證據證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予准許:
❼ 單方委託司法鑒定機構做的鑒定,今天法官私下跟我說,認可度低,但是被告並沒有申請重新鑒定
我是律師。對方不認可你的鑒定報告,就要提供相反證據進行退翻,一般就要申請重新鑒定,如果他們提供不了證據證明你的鑒定有問題,又不申請重新鑒定,那麼法院最終還是會認可你的鑒定報告,只要鑒定沒有什麼問題。
❽ 試述當事人委託鑒定製度與司法官授權鑒定製度的優缺點
不需要,只要聘請專門的符合法律資質的鑒定機構即可
❾ 最高人民法院二審申請鑒定怎麼申請,有什麼規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十九條「 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不得遲於舉證期限屆滿前七日」對方在一審舉證期限屆滿後和在法庭審理中一直不提起鑒定,等到二審時再提出鑒定,顯然已經過了舉證期限。但是司法實務中,法官為了讓法律事實盡量接近客觀事實,只要當事人申請鑒定的理由正當,且待證事實對案件的正確處理將會產生實質性影響的,在案件終審判決之前都會予以考慮。
二審中法官同意對方鑒定後,要是我方提出反對意見,且根據《民事訴訟證據規定》第二十八條 「一方當事人自行委託有關部門作出的鑒定結論?另一方當事人有證據足以反駁並申請重新鑒定的,人民法院應予准許」,我方在徵得法官允許後還可以申請重新鑒定。這里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在二審開庭審理後提出重新鑒定申請,法官也同意的,是適用哪種程序,一審?二審?或者是審監?在我看來,民事訴訟法沒有明確規定,一般實務中都會在二審中重新審理,最後作出終審判決!但
我認為,對當事人在二審中提出的鑒定申請,二審法院認為應當鑒定的,原則上應當發回重審,由一審法院針對鑒定問題提出方案,再判決,不服的話可以通過二審來解決。鑒定一般是針對當事人爭議的重要事實,關繫到對當事人實體權利的保護,且還涉及到許多與鑒定相關的基礎性證據材料,對重要事實及其證據的認定應當經由兩級審理程序,以確保當事人的實體權利在程序上得到保障。否則就會出現二審開庭審理後,法官不允許對方當事人提出重新鑒定的現象,剝奪了當事人的權利!
❿ 法官審查判斷鑒定意見時,主要審查哪些內容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五十九條規定: 鑒定人應當出內庭接容受當事人質詢。 鑒定人確因特殊原因無法出庭的,經人民法院准許,可以書面答復當事人的質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十條規定:經法庭許可,當事人可以向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發問。詢問證人、鑒定人、勘驗人不得使用威脅、侮辱及不適當引導證人的言語和方式。
法官對對鑒定結論的審查,通常關注如下方面:
a、供鑒定的材料是否充分可靠;
b、鑒定部門和鑒定人的資格;
c、鑒定所採用的方法和操作程序是否科學;
d、鑒定人在鑒定過程中是否受到外界的干擾;
e、鑒定結論與有關證據是否一致;
f、鑒定結論與有關證據有矛盾,或者對鑒定結論有異議,應一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通知鑒定人出庭接受當事人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