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的冷氣
『壹』 香港立法院外面那個蒙面一手握寶劍一手拿天平的雕像是什麼有什麼相關的故事
香港立法院外面的雕像是希臘正義女神忒彌斯雕像。正義女神忒彌斯的故事:
傳說有一天,天庭上的眾神失和了,世界處於災難的邊緣。沒有人敢站出來調解仲裁。血氣方剛的容易受仙女的勾引,老於世故的卻不敢對權勢直言。天上地下找遍了,也沒有合適的人選。最後,天帝身旁站起一位白袍金冠的女神,拿出一條手巾,綁在自己眼睛上,大聲說道:「我來!」
眾神一看,不得不點頭同意:她既蒙了眼睛,看不見爭紛者的面貌身份,也就不會受到利誘,不必畏忌權勢。蒙眼不是失明,而是自我約束,是刻意選擇的一種姿態。由這個典故引出一句格言:「程序是正義的蒙眼布。」
這句話已經當作格言收入法學詞典,每每被人引證。而這個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的女神就是忒彌斯,後世被尊稱為正義女神。
(1)立法院的冷氣擴展閱讀
香港立法會大樓楣飾建築:
大樓面向皇後像廣場的中央門廊部分築有三角楣飾,並刻有「ErectedADMDCCCCX」(公元1910年豎立)的題字。
窗戶頂部為英國皇家盾形紋徽:左上方與右下方各刻有三頭獅子,代表英格蘭;右上方的一頭獅子代表蘇格蘭;左下方的豎琴代表愛爾蘭。盾徽由英格蘭獅子及蘇格蘭獨角獸護持,頂端雕有皇冠,下刻有最高統治者的銘辭「DIEUETMONDROIT」。倚在皇家盾形紋徽兩旁的雕像,則象徵憐憫及真理。
三角楣飾的頂部豎立一尊高2.7米,代表公義的忒彌斯女神鵰像,女神右手持著代表公正的天秤,左手持著象徵權力的劍。女神蒙上雙眼,表示法律精神不偏不倚,公正嚴明。 大樓的最高點是青銅制的都鐸皇冠雕塑,是英皇愛德華七世於1902年採用的御冠。
『貳』 立法委員究竟有多大的權力
立法委員是由人民選出、於議會等各級民意機關代表民意的委員。他們執行對同級行政機關的預算審核權、聽取報告及質詢,有些議會有立法權及人事同意權。
議員特權
通常議員在議場內受保護,在會內所作言論及表決對外不必負責,並且有不被逮捕的特權。有些(較基層的)議會只限會期內有保護不被逮捕,而有些中央的議會不分會期或休會期間皆有保護。
以台灣地區為例:
憲法第七十三條規定「立法委員在院內所為之言論及表決,對院外不負責任。」
憲法第七十四條規定「立法委員,除現行犯外,非經立法院許可,不得逮捕或拘禁。」
不過,為了避免「立法院」成為犯罪立委的防護罩,台灣當局「憲法」增修條文第四條第八項規定「立法委員除現行犯外,在會期中,非經立法院許可,不得逮捕或拘禁。憲法第七十四條之規定,停止適用。」
台灣當局之地方制度法第五十條規定「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開會時,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對於有關會議事項所為之言論及表決,對外不負責任。但就無關會議事項所為顯然違法之言論,不在此限。」
第五十一條規定「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除現行犯、通緝犯外,在會期內,非經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之同意,不得逮捕或拘禁。」
『叄』 我國對台灣實行的制度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我國對台灣實行一國兩制 含義:團團圓圓,和平統一/ 現在台灣制度 三權分立,類似於美國 1 總統掌行政權,統帥三軍,任免行政院長(類似於總理)。總統選舉實行多黨制,現任總統是陳水扁,3.22後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當選,將在今年5月分上任 2 立法院,即台灣的議會,掌握立法權。原來設225個席位,今年新一屆立法院改選後席位減半,國民黨掌握了2/3以上的席位,取得壓倒性優勢。現任立法院長是國民黨人王金平。 3 司法院,為台灣當局的「最高司法機關」。 「總統」 根據台灣當局「憲法」規定,「總統」擁有統帥海、陸、空三軍、公布法律、發布命令、任免文武官吏、授予榮典、頒布緊急命令、召集「國民大會」等大權。1996年以前,「總統」的任期為六年,連選得連任一次,由「國民大會」選舉產生。1990年李登輝就任「總統」後,進行了多次「修憲」,「總統」的產生方式、任期、職權都發生了較大變化。規定自1996年起,「總統」的任期改為四年,連選得連任一次。「總統」由「中華民國自由地區全體人民」直接選舉產生,而非以「委任選舉」方式間接選舉產生。「總統」擁有「行政院長」任命權,不再經「立法院」同意;「總統依憲法經國民大會或立法院同意任命人員之任免命令及解散立法院之命令,無須行政院院長之副署」。1996年李登輝當選第一任「民選總統」。 「行政院」 台現行「憲法」規定「行政院」為最高行政機關,故所有行政機關皆直接或間接隸屬於「行政院」,受其指揮監督。如「行政院」各「部、會」的重要決策皆須經「行政院會議」討論議決;行政機關向「立法院」提出的各種法案,皆須經由「行政院」提出;「行政院」及所屬「部、會」皆以「行政院」名義,向「立法院」提出預算案,向「監察院」提出決算案等等。此外,作為最高行政機關,凡非屬「總統」以及「立法院、司法院、監察院、考試院」等四「院」的職權,都可歸由「行政院」負責。 「立法院」 「立法院」為台灣當局的「最高立法機構」。有「議決法律案、預算案、戒嚴案、大赦案、宣戰案、媾和案、條約案及國家其他重要事項之權」。90年代「政治革新」後,「立法院」失去了「行政院院長」的人事任命同意權,但同時增加了「倒閣權」、對「總統」、「副總統」的「彈劾權」。此外,「立法委員」非經「立法院」許可不得逮捕或拘禁的規定的適用范圍縮減為會期之內。在2000年4月24日通過的第六次「修憲案」中,「國民大會」確定無形化,其原有的人事同意權等職權大多轉移到「立法院」,「立法院」的權力大幅擴張。 「立法院」設正、副「院長」各一人,由「立法委員」分別選出。由於「立法院」對於「總統」的人事權、命令權擁有廣泛的同意權、決議權,並且對「行政院」擁有廣泛的決議權,因此,「立法院」的地位與作用十分重要,對於「總統」與「行政院長」的權力關系也有著重大的影響力。 自2000年4月「國民大會」走向虛級化後,「立法院」不僅成為最高立法機關,而且成為唯一的最高民意代表機關。 「司法院」 「司法院」為「最高司法機關」,掌握「民事、刑事、行政訴訟之審判,及公務員之懲戒」,有「解釋憲法,並有統一解釋法律及命令之權」。「司法院院長、副院長」、「司法院大法官」由「總統」提名,經「國民大會」同意任命之。「院長」、「副院長」外,另置「秘書長」一人,特任;「副秘書長」一人,簡任;「秘書長」承「院長」之命處理「本院」事務。「司法院」為解釋「憲法」並統一解釋法令,設「大法官會議」,以「大法官」十七人組織之。「司法院」的直屬機關有:「各級法院」、「行政法院」、「公務員懲戒委員會
『肆』 立法院和立法會的關系
漆0席位。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通稱立法會,開埠初期稱為定例局(英文:Legislative Council,簡稱專LegCo或Legco),為香港特別行屬政區的立法機關,發揮部分的議會功能,負責監察政府的施政。一99漆年香港回歸前,稱為定例局和立法局。 現有漆0個議席,每屆議員任期為四年。現時是第五屆立法會,任期由二0一二年一0月一日至二0一陸年9月三0日
『伍』 國民黨時候的立法院院長是什麼級別
立法院院長,是中華民國立法院之首長,相當於國會議長,由立法委員相內互提名投票選舉後產生,容依法督導監管立法院委員會,組織立法院決策程序與行政議事,並負責召集立法院會議(簡稱院會)。由於憲法沒有規定副總統不能兼任行政院院長。
在戒嚴時代時,副總統陳誠、嚴家淦都曾兼任行政院院長。1996年間連戰則以行政院院長身份當選副總統,並續任院長,引來憲政爭議。司法院大法官於《釋字第419號解釋》中,認二者職務性質雖非顯不相容,但仍不宜兼任,此爭議最後因連戰請辭而劃下句點。
(5)立法院的冷氣擴展閱讀:
立法院由立委組成,代表人民行使立法權。立法院得對行政院院長提出不信任案,對總統、副總統犯內亂外患罪提彈劾案及對監察院審計部審計長的任命行使同意權,並有議決法律案、預算案、戒嚴案、大赦案、宣戰案、媾和案、條約案及其它重要事項的職權。
「立法院」置院長、副院長各1人,由「立法委員」互選產生。「立法委員」自第7屆(2008年)起由225人減為113人,任期4年。有向「行政院」院長及當局各部門負責人質詢之權,並可以決議或復議「行政院」重要政策。
『陸』 吳青峰在微博里的。。呵呵。。。是什麼意思台灣立法院怎麼了求詳細,好評。
哥哥色更是感到幸福不大符合或個人
『柒』 台灣的學生反服貿為什麼稱為太陽花運動
起因是「反服貿總指揮」陳為廷說:「向日葵有向光性,代表陽光,又稱太陽花,希望能照亮黑箱服貿,也期盼台灣未來能如太陽花般,迎向太陽。
因此太陽花(向日葵)便成為此次學運的象徵物。
但還有一種解讀是說:向日葵是向著日本的隱喻,因為台灣的服務業很多是日企,實際上是保護日本服務業。
台灣反服貿學運事件:
2014年3月17日,台灣地區「立法院」內政委員會等8個委員會聯席初審《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張慶忠在混亂中宣布服貿審查超過3個月,依法視為已審查,送「立法院」院會存查,引發部分人士不滿。
3月18日反黑箱服貿民主陣線等民間團體和學生晚間突破立法院警力,佔領立法院議場。
19日晚間,針對台灣部分團體和學生聚集台「立法院」抗議《兩岸服貿協議》。
23日早晨,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首度出面正式回應。同日晚逾千名學運分子突破警方防線,沖入台灣「行政院」。
2014年3月29日下午,以反服貿為主調的台灣學運陷入僵局。
2014年4月10日,3·18台灣部分團體和學生「反服貿抗爭」事件結束。
2014年3月18日至24日下午1時止,該運動造成共有158人送醫,其中4人住院、10人留觀、144人離院。
(7)立法院的冷氣擴展閱讀
太陽花學運給台灣帶來的影響:
金融影響:學生侵入立法院及行政院重大事件影響,已嚴重沖擊台灣股市穩定,自2014年3月18日至3月21日,已下跌154點,市值減少5337億元,造成投資人重大損失。
為維持金融及股市穩定,金管會呼籲學生維持理性、平和的態度表達公共議題意見,並盡速返回學校,讓「立法院」正常運作,避免阻礙台灣經濟金融整體發展。
兩岸關系:「太陽花學運」獲得完勝,此舉對兩岸關系的沖擊不可小覷。
從表面看,運動的矛頭是對准服貿協議。
深層次看,其完全是不滿兩岸關系的發展。
經過這次學運,無論最終服貿協議過與不過,他們都會嘗到反對的甜頭,做到了一個最大在野黨想做而不成的事,大受鼓舞,未來勢必將會更加賣力地配合民進黨制約兩岸關系的發展。
『捌』 台灣的「五大院」是哪五大我知道有「行政院」,「立法院」
台灣的「五大院」:「行政院」 「立法院」 「司法院」 「考試院」 「監察院」
根據台灣當局「憲法」規定,「行政院」是台灣當局最高行政機關,院長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後任命;「總統」公布法律、發布命令,須經「行政院院長」和有關部會首長的副署;「行政院副院長」、各部會首長和不管部會之政務委員,由「行政院」院長提請「總統」任命;「行政院」向「立法院」提出法律案、預算案、戒嚴案、大赦案、宣戰案、媾和案及條約案及其他重要事項或涉及各部會共同關系事項;「行政院」對「立法院」所決議的法律案、預算案、條約案及重要政策有異議時,須經「總統」的核可,才能移送「立法院」復議,若出席「立法院」的三分之二「立法委員」表決維持原決議,「行政院長」應接受該決議或辭職。
根據台灣當局「憲法」規定,「立法院」是最高立法機關,由選舉產生的「立法委員」組成,具有決議法律案、預算案、戒嚴案、大赦案、宣戰案、媾和案、條約案及其他重要事務之權。對於「立法院」的職權,自1990年後經歷次「修憲」,作了較大變更。依據「憲法」增修條文規定,「立法院」職權尚包括:提「憲法」修正案、決議變更領土、提出「總統」「副總統」彈劾案、對「總統」提名之「司法院」正副「院長」及大法官、「考試院」正副「院長」及考試委員、「監察院」正副「院長」及監察委員行使同意權,並於每年集會時,聽取「總統」的「國情報告」。
「司法院」系台灣當局的「最高司法」機關,主管民事訴訟、刑事訴訟、行政訴訟的審判及對公務人員的懲戒審議等事項,並有「解釋憲法,統一解釋法律及命令」之權。
「司法院」設大法官會議,院長為主席,行使解釋「憲法」、統一解釋法律、命令之職權。下設秘書處、第一廳、第二廳、第三廳、第四廳、參事室、會計處、統計處、人事處、公共關系室以及各種委員會等機構。「司法院」置院長、副院長各一人,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後任命。
「考試院」系台灣當局最高考試機構,掌理考試、公務人員之銓敘、任免、考績、級俸、升遷、保障、褒獎、撫恤、退休、養老等事項。
「考試院」設考試院會議,由院長、副院長、考試委員及考選、銓敘兩部部長組成。下設秘書處、會計室、統計室、人事室、訴願審議委員會、考銓叢書指導委員會、考試院公報指導委員會等機構。
「考試院」置院長、副院長各一人,考試委員若幹人,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任命。院長綜理院務,並為「考試院」會議主席。
「考試院」設考選、銓敘兩部,分別掌理考選行政與文職公務員之銓敘,以及各機關人事機構之管理事項。另外設有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及公務人員退休撫恤基金監理委員會。
「考試院」名義上仍為台灣當局的最高考試機關,實際上已形同虛設。
根據台灣「憲法」規定,該院是台灣當局的最高「監察」機關。1948年5月在大陸選出「監察委員」180人,任期6年,於1954年5月期滿。國民黨去台後,蔣介石利用「司法院」大法官會議名義,決定「在第二屆委員未能依法選聘與召集之前」,「第一屆委員繼續行使其職權」。
『玖』 台灣立委是干什麼的
台灣立委就是立法委員會,台灣立法院等同於美國參議院,等同國會,立法院的職權。
立法院有議決法律案、預決算案、戒嚴案、大赦案、宣戰案、媾和案、條約案及國家其他重要事項等職權。凡法、律、條例、通則均需經立法院通過、總統公布,方得施行。各機關發布之行政命令,則應送立法院查照,也得依法交付委員會審查。
(9)立法院的冷氣擴展閱讀:
若發現其中有違反、變更或牴觸法律情形,或應以法律規定事項而以命令定之者,立法院均得議決通知原頒機關於二個月內更正或廢止;逾期未更正或廢止者,該命令失效。預算為政府施政之根本,審查、議決預算案,是立法院監督政府施政的最佳途徑。
行政院於會計年度開始三個月前,應將下年度總預算案提出立法院審議;立法院應於會計年度開始一個月前議決;並於會計年度開始十五日前由總統公布。立法院對於行政院所提預算案,不得為增加支出之提議,亦不得就預算科目間予以增減移動。
至於總決算之審核報告則由審計長提出。立法院得經決議於會期中設調閱委員會或調閱專案小組,就特定議案涉及事項要求有關機關提供參考資料,或調閱文件原本,以作為處理該特定議案之依據。
其他如提出憲法修正案、領土變更案及彈劾總統、副總統等案,交由國民大會復決;提出罷免總統、副總統案,交由中華民國自由地區選舉人民表決;
於副總統缺位時,補選副總統;對司法院院長、副院長、大法官,考試院院長、副院長、考試委員,監察院院長、副院長、審計長及監察委員任命之同意權;聽取總統國情報告等,也都屬立法院之職權。
『拾』 台灣立法院的「黨團總召」就是「黨鞭」嗎那幹事長呢台立法院的「多/少數黨領袖」稱作什麼
黨團
簡單來說(細部當然還有很多規定),每屆立法委員選舉當選席次達3席且席次較多之5個政黨得各組成黨團。黨團有資格作朝野協商(法案),協商破裂就等院會表決。
黨鞭
首先要有個概念,每個黨作風不同,所以立院黨團的運作方式也不一。某些黨團的黨鞭還蠻明確,例如國民黨書記長這個職務就是黨鞭。相反,也有的即便看似所在職位是黨鞭,實際上是個掛名,黨鞭另有其人。
其次,黨鞭往往不只一個,就有所謂的大小黨鞭們、其他黨鞭們。誰大誰小,誰能當最大的那個,更多時候是看資歷威望、手腕身段和影響力。於是,與其說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是黨鞭,倒不如說民進黨不分區立委柯建銘是民進黨的黨鞭。
甲級動員令
有重大法案表決時,黨團/黨鞭通常會發出甲級動員令,要求黨團立委遵照黨團指示(不一定要投票 有時可能會選擇退席)。不遵守者,罰款、公布媒體、開除黨籍都有可能。剛剛上面提到了,每個黨團運作方式不同,國民黨有內規,所以很多時候是罰錢;民進黨則是將之公布媒體。
立院龍頭
每屆立委大選後,緊接著就是立院內部的立法院正副院長之爭。立法院長既是五院首長之一更是民意的最高機關,素有立院龍頭寶座之稱。拿下立院最多席次的黨派具有人數投票上的優勢,立法院長之位就是他們的囊中物。按此來看立院多數黨領袖也就可以說是立法院長、立院龍頭。黨鞭和立院龍頭是不同的角色,立法院長不能蠻干,更多時後要作調合,和其他黨派立委的關系不能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