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領導
㈠ 法院各領導如何稱呼他們
要稱呼法官。知道領導的職位,庭長、院長、法官,加上姓即可,如某院長。不知道職位,一律稱呼某法官最好,不要稱呼某同志。即使他只是一般文職人員或者書記員,這樣稱呼也不會太離譜。如果他從事的崗位與法官一職有較大差異的話,你這樣稱呼他他會主動提醒你他的實際職責。
拓展資料
法院組織體系:
最高人民法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最高人民法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審判機關,負責審理各類案件,制定司法解釋,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並依照法律確定的職責范圍,管理全國法院的司法行政工作。
高級人民法
高級人民法院:
高級人民法院包括:省高級人民法院、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以及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經濟審判庭,根據需要可以設其他審判庭。
依法審判下列案件:
1、法律、法令規定由它管轄的第一審案件。
2、下級人民法院移送審判的第一審案件。
3、對下級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案件和抗訴案件。
4、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的抗訴案件。
中級人民法院
中級人民法院包括:在省、自治區內按地區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在直轄市內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省、自治區轄市的中級人民法院以及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經濟審判庭,根據需要可以設其他審判庭。
依法審判下列案件:
1、法律、法令規定由它管轄的第一審案件;
2、基層人民法院移送審判的第一審案件;
3、對基層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案件和抗訴案件;
4、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的抗訴案件。
中級人民法院對它所受理的刑事和民事案件,認為案情重大應當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時候,可以請求移送上級人民法院審判。
基層人民法院
基層人民法院包括:縣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法院、自治縣人民法院以及市轄區人民法院。基層人民法院可以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和經濟審判庭,庭設庭長、副庭長。基層人民法院根據地區、人口和案件情況可以設立若幹人民法庭。人民法庭是基層人民法院的組成部分,它的判決和裁定就是基層人民法院的判決和裁定。
基層人民法院審判刑事和民事的第一審案件,但是法律、法令另有規定的案件除外。對所受理的刑事和民事案件,認為案情重大應當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時候,可以請求移送上級人民法院審判。
除審判案件外,並且辦理下列事項:
1、依法處理不需要開庭審判的民事糾紛和輕微的刑事案件;
2、依法指導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工作。
專門人民法院
專門人民法院是中國統一審判體系——人民法院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和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共同行使國家的審判權。包括軍事法院、海事法院、鐵路運輸法院、森林法院、農墾法院、石油法院等。
專門人民法院與地方法院的區別主要在於如下幾個方面:
1、專門人民法院是按特定的組織或特定范圍的案件建立的國家審判機關,而地方人民法院是按照行政區劃建立的國家審判機關。
2、專門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具有專門性,即專門人民法院所審理的案件的性質不同於地方人民法院,受理管轄案件的范圍具有特定的約束。
3、專門人民法院的產生及其人員的任免不同於地方人民法院。例如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法院院長並不是經過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而是由最高人民法院聯同中央軍事委員會任命的。
㈡ --->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 領導體制的區別
問:講到我國的國家機構時,有學生問「為什麼人民法院是上級監督下級,而人民檢察院是上級領導下級?」我也不知道,向同行請教。
答:我國上下級人民法院之間的關系不是領導關系,而是監督關系,即最高人民法院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上級人民法院監督下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監督」是指上級人民法院不能直接指揮下級人民法院具體進行審判,只能通過審判程序對下級人民法院的審判活動是否合法正確進行審查。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二)上級人民法院審理下級人民法院已經判決或裁定、尚未發生法律效力、經當事人上訴或者人民檢察院抗拆的第二審案件,就第一審判決或裁定認定的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然後判決駁回上訴或抗訴,維持原判決,或者依法改判,或者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三)死刑復核中,對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的第一審案件,高級人民法院不同意判處死刑的,可以提審或者發回重新審判。
我國人民檢察院上下級之間的關系是上級領導下級,最高人民檢察院領導全國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檢察院在執行法律和政策上進行指導和幫助,並有責任監督下級人民檢察院正確執行法律,做好法律監督工作;當下級人民檢察院有違法現象或其他錯誤時,應及時採取措施予以糾正;當下級人民檢察院在工作中遭到干擾、阻力或其他困難時,上級人民檢察院有責任予以支持和幫助。
(二)上級人民檢察院在業務上對下級人民檢察院實行領導。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裁定的抗訴,應當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抗訴書,並且將抗訴書抄送上一級人民檢察院。上級人民檢察院如果認為抗訴不當,可以向同級人民法院撤回抗訴,並且通知下級人民檢察院。
(三)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檢察院組成人員和其他工作人員有權進行管理和考核。全國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有權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請批准任免和建議撤換下一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副檢察長和檢察委員會委員。這一點應該是最明顯的體現。
實行檢察機關上級領導下級的體制,有利於保證檢察機關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順利開展檢察工作,有利於保證檢察機關對全國實行統一的法律監督,保障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㈢ 最高人民法院黨委成員名單
截止2020年11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黨委成員名單:周強、賀榮、李少平、姜偉、高憬宏、馬世忠、劉海泉、楊萬明、賀小榮。
人物簡介:
1、周強
周強,男,漢族,1960年4月生,湖北黃梅人,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首席大法官。
2、賀榮
賀榮,女,漢族,1962年10月生,山東臨邑人,最高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長(正部長級)、一級大法官。
3、李少平
男,漢族,1956年10月生,山西武鄉人,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二級大法官。
4、姜偉
男,漢族,1957年3月生,山東龍口人,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二級大法官。
5、高憬宏
高憬宏,男,漢族,1959年8月生,遼寧凌源人,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第三巡迴法庭分黨組書記、庭長、二級大法官。
6、馬世忠
馬世忠,男,漢族,1962年4月生,山東濰坊人,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
7、劉海泉
劉海泉,男,漢族,1964年10月出生,山東諸城人,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最高人民法院紀檢監察組組長、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
8、楊萬明
楊萬明,男,漢族,1961年1月生,山西昔陽人,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二級大法官。
9、賀小榮
賀小榮,男,漢族,1963年11月生,陝西子洲人,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二級大法官。
(3)人民法院領導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成立於1949年10月22日,辦公大樓現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東交民巷27號。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審判機關,最高人民法院以維護憲法法律尊嚴為己任,秉持司法為民之理念,致力於構築法治社會基礎,構建公正高效權威的司法制度。
自成立以來,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裁判發正義之聲,以司法解釋行法治之策,把握時代脈動,體察社會需要,滿足人民期望,弘揚法治精神,是憲法法律的忠誠守護者。
依照《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審判機關,負責審理各類案件,制定司法解釋,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並依照法律確定的職責范圍,管理全國法院的司法行政工作。
根據《憲法》、《人民法院組織法》及相關法律,作為國家最高審判機關,最高人民法院審理下列案件:
一、審理法律規定由它管轄的和它認為應當由自己審判的第一審案件。
二、審理對高級人民法院、專門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的上訴、抗訴、申請再審與申訴案件。
三、審理最高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的抗訴案件。
四、核准本院判決以外的死刑案件。
五、依法審理國家賠償案件,決定國家賠償。
六、核准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的案件。
除審判案件外,最高人民法院還負責統一管理、統一協調全國法院的執行工作。目前,每年全國法院受理大量申請強制執行案件。這些案件主要由地方人民法院執行。最高人民法院設立執行局,負責這項工作的管理、監督、協調。
㈣ 請問大家,最高人民法院受誰領導
不正確,上下級法院之間的關系應當表述為監督與被監督關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第十七條第二款,下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受上級人民法院監督。
㈤ 人民法院上下級之間是領導與被領導關系,對嗎
不對。
我國上級法院與下級法院是監督與被監督關系。我國上級回檢答察院與下級檢察院是領導與被領導關系。
我國法院分為基層法院,中級法院,高級法院,最高法院。主要是根據審判級別和管轄級別來劃分。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如果上下級法院是領導與被領導關系,不利於案件的獨立審理。
㈥ 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法院實施領導正確嗎
我國法院復上下級之間是一種監督制與被監督的關系,而不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法院的上下級的這種級別不是行政上級別,而是一種審判級別。因為我國實行的是兩審終審制,以刑事案件為例,第一審法院審判後作出的判決或裁定,如果被告人不服可以上訴,檢察院認為判決或裁定有誤,可以抗訴,上訴或抗訴後,引起第二審審判。所以法院上下級之間通常規定審判級別,就容易確定案件的管轄和審判級別。當然,最主要的是,為了保證審判的獨立進行,保證司法的公正,法院在審判案件時不能有任何的干擾,如果法院上下級之間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那麼上級法院就有權指揮、命令下級法院,下級法院就得服從上級法院的指揮與命令。這樣一來,就無法保證審判的獨立,也就無法保證司法的公正。實踐中,有的下級法院為了確保自己做出的判決不會在二審時被上一級法院改變,就在作出判決前向上一級法院進行所謂的「請示」,則一些上級法院的法官也以「上級領導」自居,對這種請示進行「指示」,從而使兩審終審制變成了事實上的一審終審,這是嚴重違反我國訴訟法的行為,是必須得到制止的!
㈦ 人民法院是不是實行雙重領導體制
一、理論上或者從體制規定上看,法院不同於檢察機關,上下級無領導關系。
1、上下級人民法院之間的關系不是領導關系,而是監督關系。
2、各級人民法院對其人民代表大會和其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受其領導。
二、實際上,恰恰在業務上,存在著或明或暗的領導或指導關系。
1、制度設計時,為什麼要定義為監督關系?
檢察機關為了行使偵查、提起公訴、抗訴等法律監督職權,必須確立上下級之間的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而我國的審判制度是二審終審制,如果上下級是領導關系,等於就是一審終審制了。另外,人民法院審判工作的特點和規律是,它在處理案件時扮演的是居中裁斷、冷靜客觀、不偏不倚、超脫當事人雙方利益的角色,它處理案件的過程是深入思考、獨立作出判斷的過程,它處理案件所依據的都是條文既定、內容明確的法律,這些特點和規律決定了下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不需要依靠上級人民法院的直接領導和指揮。
2、事實上,法院不可避免地存在著領導或指導的關系。
小案子一般是獨立的,如果遇到疑難復雜或有重大影響的案件,下級院怎麼可能不向上級院請示匯報呢?據本人所知的,上級院的指示還是決定性的。當然從制度上講,確實是不需要請示的,但事實上,哪個基層院敢不請示?!在我國法院獨立審判是不存在的,法官獨立斷案也是不存在的。在實踐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下級人民法院服從上級人民法院的領導和權威,超過服從法律的規定和權威的現象。
㈧ 縣法院受誰領導
一府兩院由同級來人大產生源並負責,所以縣法院的領導是縣人大,這是地方人大組織法規定的,法院的副院長,各級法官由人大常委會任命。 人民法院上下級之間是業務指導關系,一、 具體解析: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的規定看,上下級法院之間的關系表述為監督與被監督關系更加准確,《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第十七條規定了,下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受上級人民法院監督。 二、 法條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第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 下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受上級人民法院監督。
㈨ 上下級法院之間的關系是領導關系對嗎為什麼
我國法院上下級之間是一種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而不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法院內的上下級的這種級容別不是行政上級別,而是一種審判級別。因為我國實行的是兩審終審制,以刑事案件為例,第一審法院審判後作出的判決或裁定,如果被告人不服可以上訴,檢察院認為判決或裁定有誤,可以抗訴,上訴或抗訴後,引起第二審審判。所以法院上下級之間通常規定審判級別,就容易確定案件的管轄和審判級別。當然,最主要的是,為了保證審判的獨立進行,保證司法的公正,法院在審判案件時不能有任何的干擾,如果法院上下級之間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那麼上級法院就有權指揮、命令下級法院,下級法院就得服從上級法院的指揮與命令。這樣一來,就無法保證審判的獨立,也就無法保證司法的公正。實踐中,有的下級法院為了確保自己做出的判決不會在二審時被上一級法院改變,就在作出判決前向上一級法院進行所謂的「請示」,則一些上級法院的法官也以「上級領導」自居,對這種請示進行「指示」,從而使兩審終審制變成了事實上的一審終審,這是嚴重違反我國訴訟法的行為,是必須得到制止的!
㈩ 法院里廳長和庭長分別什麼級別,誰的權大
法院沒有廳長,有正、副廳級審判員,中級人民法院院長為副廳級。四級專法院都有庭屬長,一般基層法院的為副科級。
法院的行政級別各地、各法院都不太一樣,總得來說,庭長是法院的中層領導,正、副廳級審判員是享有一定待遇的審判人員,並不一定是領導職數。
人民法院組織法,並沒有確定相關審判人員的行政級別,致使法官在待遇、級別上很杯具。但令一方面,法院不需要搞行政級別,法院是獨立於行政部門的司法機關,按理應自成一體,方能顯示司法的獨立。
拓展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第三條人民法院的任務是審判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並且通過審判活動,懲辦一切犯罪分子,解決民事糾紛,以保衛無產階級專政制度,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和社會秩序,保護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的財產、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財產,
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國家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人民法院用它的全部活動教育公民忠於社會主義祖國,自覺地遵守憲法和法律。
第四條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