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哪個法院
㈠ 離婚由哪個法院受理
夫妻抄一方被判處刑罰,另一方提起離婚,是原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受理。
★★★3.例外規定——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民訴法第23條、意見第6、11、12條)
(1)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公告送達)
(2)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3)對被勞動教養的人提起的訴訟;
(4)對被監禁的人提起的訴訟。
(5)被告一方被注銷城鎮戶口的,但雙方均被注銷城鎮戶口的,由被告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6)非軍人對軍人提出的離婚訴訟,如果軍人一方為非文職軍人,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7)夫妻一方離開住所地超過一年,另一方起訴離婚的案件,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夫妻雙方離開住所地超過一年,一方起訴離婚的案件,由被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沒有經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訴時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㈡ 要離婚去哪個法院起訴
1、從級別管轄抄上來講,一般離婚案件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但是,對於在當地影響較大的離婚案件或有其他情形,如一方當事人是當地黨政主要負責人,受訴人民法院審理有困難或不便審理的案件,當地基層人民法院可以報請中級人民法院審理,或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由相鄰的基層人民法院審理。
2、離婚訴訟通常適用一般地域管轄「原告就被告原則」,即由「被告住所地」(被告的戶籍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被告離開戶籍所在地至起訴時,已連續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人民法院管轄。
㈢ 夫妻一方要起訴離婚應去哪個法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二條 離婚訴訟 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准予離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的,應准予離婚。
(3)離婚哪個法院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三條 軍人配偶要求離婚 現役軍人的配偶要求離婚,須得軍人同意,但軍人一方有重大過錯的除外。
第三十四條 不得提出離婚 女方在懷孕期間、分娩後一年內或中止妊娠後六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女方提出離婚的,或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受理男方離婚請求的,不在此限。
第三十五條 復婚 離婚後,男女雙方自願恢復夫妻關系的,必須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復婚登記。
㈣ 上訴離婚是在哪個法院
您好。
起訴離婚要去哪個法院去法院起訴,當事人首先要確定法院的地區管轄權。我國對此的通行做法是採取「原告就被告」的原則。這一原則適用於絕大多數民事案件,通常通常情況下,離婚訴訟也適用一般地域管轄。即,應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戶籍所在地。被告經常居住地是指公民離開住所地至起訴時已連續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醫的地方除外。二、去哪個法院起訴離婚通常情況下,我們根據「原告就被告」的原則確定離婚訴訟的法院管轄,但是有些時候,這種做法並不便於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或者會影響當事人充分行使訴訟權利。因此,離婚訴訟的法院管轄還存在一些特殊情況:(一)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對宣告下落不明或失蹤的人,對被勞動教養的人和對被監禁的人提起離婚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二)軍人離婚案件的管轄:1、非軍人對軍人提起離婚訴訟,軍人方為非文職軍人,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2、雙方都是軍人的,由被告住所地或被告所在團級以上單位駐地的人民法院管轄。(三)夫妻一方離開住所地一年的離婚,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夫妻雙方離開住所地一年的離婚,由被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沒有經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訴時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希望能夠幫到您,謝謝,望採納。
㈤ 離婚去哪個法院,訴訟離婚如何找法院
易軼律師解答:你好!關於訴訟離婚如何找法院,一般去被告住所地法院。這是由於我國的離婚版訴訟採取「原告權就被告」原則,也就是原告應當向被告住所地(戶口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訴,被告住所地的法院就是離婚應去的法院。 但是如果被告住所地(戶口所在地)與經常居住地(離開戶口所在地到起訴時已經連續住了一年以上的地方)不一致的去被告經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 各地法院在級別管轄上也有一定的要求。北京法院一般的離婚案件由基層即個區縣人民法院管,但如果夫妻雙方有爭議的財產超過了5000萬元,一審就需要在中級人民法院審理。 當然絕大多數離婚案件一審都是在各地的基層人民法院。離婚去哪個法院,即訴訟離婚如何找法院,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要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