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案例法官對判決不公正

案例法官對判決不公正

發布時間: 2021-01-27 01:56:45

『壹』 法官不公正判決,術語叫什麼

枉法裁判,情節嚴重的,構成犯罪。

『貳』 為什麼法律有些地方不是很公平

在中國,延續歐洲大陸和蘇聯的法律傳統,法官大體上被視為「法律的自動售貨機」。「以法律為准繩,以事實為依據」就隱含了這樣的意思。法官的任務就是簡單的三段論推理:你做了某些事情,法律上規定了該行為正當或不正當,據此即可得出結論,你的行為是否正當。
這樣的體制要求立法機構將法律制定得非常精確、細致,不給法官留下自由裁量的空間。或許可以說,在歐洲,自羅馬以來發達的法學研究傳統在一定程度上能使法律做到精確細致,但在中國,人們恐怕都會承認,立法者常常考慮不周,法律本身尚不夠嚴密精確,法官自由解釋的空間很大。
這就帶來了很大的問題。同樣的案件,得不到同樣的處理。比如,當年王海從事職業打假工作,幾乎完全相同的案情,在不同的法院,卻得到截然相反的結局。互相矛盾的判決讓正義離王海越來越遠。
同樣的案件得到相同的處理,乃是法律的正當程序的基本原則。對當事人來說,法官的判決就是法律。法律是否公平,就看他自己是否得到了公道的對待。而這種公道,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指,法官對他的案件的判決,是否與以前類似的案件相類似。當以前某個比較權威的法官對某個案件作出了一種得到公認的判決,後來的當事人就會形成一種預期,如果這種預期得不到滿足,當事人就會覺得法律對他不公道。
從某種意義上說,只有法官適用的法律,才是真正的法律。其實,法律即使十分完美,也斷不可自我執行。法律必須由法官來解釋適用,而法官不可能是批量生產、具有統一的觀念、偏見、偏好的機器人。相反,作為活生生的人,法官跟法官是不一樣的。假如賦予法官充分的獨立審判權,同時又讓每個法官僅僅秉持自己的良心,按照自己對法律的理解來適用法律,結果可能就是,法律在每個法官那裡呈現出不同的面貌,法律不復存在,公道也不復存在。
於是,很自然地,近代史上最早確立法官獨立制度的英國,就採取了「遵循先例」制度。拋開這一制度的憲政功能,僅從技術層面上說,這其實是對法官的一種限制。法官是獨立的,但必須用一個錨將獨立的法官系住,否則,他就可能隨心所欲地漂浮。這個錨就是先例,先前的法官作出的判決。原則上,法官在碰到相似案件時,要給出相似的判決。這樣,獨立的法官才不會撕裂法律的統一。英國在歐洲最早實現了法律的全國統一,判例法居功至偉。
今天的中國,人們痛切地感到法律的不統一。考慮到歷史經驗,實行某種程度上的判例制度,有助於約束法官在案件上的自由裁量權,讓不同地方的法官能夠像一個人那樣公道地對待當事人,讓法律不僅在文本上,也在其實際效力上做到全國統一。
法律界早就意識到了判例的這一功能,有些地方法院也在進行這方面的嘗試。比如,鄭州中原區法院2002年起試驗一種「先例判決制度」,在本院范圍內實行了判例制度。天津高級法院則試驗在民事審判中實行判例指導制度。
大約正是基於上述理論考慮及地方的試驗,最高法院最近制定的司法改革《二五綱要》明確提出,將建立和完善我國特有的案例指導制度,以統一司法尺度、准確適用法律。這里所說的案例指導制度,是一種弱的遵循先例制度。
想來,那些被編選在案例匯編中的指導性案例,對於下級法院的法官是具有相當程度拘束力的。它們的拘束力肯定低於法律、法規及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但在法官進行思考的時候,這種指導性案例很可能最先進入其思考范圍。這樣判例導向的思維方式,將引導不同地方的法官,按照指導性案例中對法律的解釋和法律推理方式,來適用相關法律。這樣,全國不同地方的法官,對同一條法律規定,將走上同一條解釋軌道,而不是各走各的道。
這種弱的判例制度,對於形成一個具有共同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的法律人共同體,同樣具有重要意義。建設法治社會,需要這樣一個法律共同體來守護法律。但是,假如法官只是法律的自動售貨機,就像現在這樣,判決書只是簡單的三段論推理,則法學家、律師就缺乏一個與法官探討案件,即探討真正發生效力的法律的平台。參與制定法律的法學家、適用法律的法官、靠法律吃飯的律師互相猜疑,無法展開理性的對話。
實行弱的判例制度,榮譽感或許會引導部分具有抱負的法官,嚴肅地審理案件,並撰寫論證嚴密、推理精當的判決:誰不希望自己審判過的案件被選入指導性判例匯編中?這個共同體將對案件進行評頭品足。只有在這種持續的對話中,法律人才能逐漸形成共同的思維方式和推理模式,以及最重要的,對法律理性的尊重。當法律理性發育之後,它不僅會排斥法官的情緒、偏見,也會排斥權力的干預,從而讓法官從精神上走向獨立。

『叄』 法院法官不公正判案應該找誰

法官案結超時,司法不獨立,判案不公正,可以找以下部門或組織反映:

向上一級法院申訴請求受理。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八條規定 上級人民法院有權審理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確有必要將本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交下級人民法院審理的,應當報請其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向人民檢察院申訴,《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檢察院有權對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

向當地人大申訴,要求實行監督。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本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工作實施監督,促進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如果有證據怎麼辦案人員違法犯罪的,還可以向公安機關、檢察院、紀委等部門舉報。

『肆』 如果法官的判決不公正作為原告的我們怎麼辦

按刑訴規來定,在上訴期也就自是十日(不服裁定是5日)內當事人最後一次的意思表示為准,期限從接到判決第二日起。自動生效是說不上訴不抗訴的情況下才自動生效!你一審判決書中寫明上訴,後又沒有去法院說上訴的事,案子應該在中院。
上訴期滿後,你也可以要求撤回上訴,但要由二審進行審查,認定一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的,會准許撤回上訴的。若否的話,會按照上訴程序審理。
按刑訴,一審會先審查上訴是否合法,符合的,才會在上訴期滿三日內將案子移送上一級法院,也就是中院。

『伍』 法官辦案不公正找什麼部門投訴

對於法院的法官判決不公,可以向法院院長提意見,還可以向本院和他的上級專法院提起申訴,還可以向人民檢察屬院提起申訴。

對法官故意違法辦案還可以向紀檢監察機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提出控告。

『陸』 怎麼處理不公正的法官

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法官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

2、隱瞞、偽造、變造、故意損毀證據、案件材料的;

3、泄露國家秘密、審判工作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

4、故意違反法律法規辦理案件的;

5、因重大過失導致裁判結果錯誤並造成嚴重後果的;

6、拖延辦案,貽誤工作的;

7、利用職權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的;

8、接受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利益輸送,或者違反有關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的;

9、違反有關規定從事或者參與營利性活動,在企業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中兼任職務的;

10、有其他違紀違法行為的。

法官的處分按照有關規定辦理。

二、第四十七條規定 ,法官涉嫌違紀違法,已經被立案調查、偵查,不宜繼續履行職責的,按照管理許可權和規定的程序暫時停止其履行職務。

(6)案例法官對判決不公正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二十條規定,法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法提請免除其法官職務:

1、喪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

2、調出所任職人民法院的;

3、職務變動不需要保留法官職務的,或者本人申請免除法官職務經批準的;

4、經考核不能勝任法官職務的;

5、因健康原因長期不能履行職務的;

6、退休的;

7、辭職或者依法應當予以辭退的;

8、因違紀違法不宜繼續任職的。

『柒』 某個案例社會影響很大法官該如何做才是公正的

這個需要看怎麼說
構成重大社會影響本身就是量刑情節
而且他還會導致審判法院的級別的不同
當然了,從道理來說,審判不應該被輿論影響
可是不是某某說某某案件不能成為媒體的盛宴
然後就,所以,呵呵

『捌』 法官不公正怎麼辦

三個辦法:1、可當庭提出事實和理由,要求更換法官來審理該案。2、判決之後如不服判決,可向上級法院上訴。3、可向檢察機關提起事實理由,證明該法官不公正

『玖』 法官怎樣才能讓當事人感受到公平正義

一、在頭腦中牢固樹立公平正義的處理每一件案件的思想。
思想是行動之源,我們只有在頭腦中牢固樹立公平正義的思想,才能保證我們在處理每件案件時能夠真正做到公平正義。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是憲法賦予我們的神聖職責,我們做為法官,守護著這個社會的最後一道防線,從狹義來說,我們就是公平正義的最忠實的守護者。我們不能心存麻痹,我們要知道,我們的一次不公正判決,可能只佔我們承辦案件的幾十分之一,甚至幾百分之一,但對於特定的某一個當事人來說,那就是100%的不公平,就很少能引發人民群眾對法院公平正義處理案件的懷疑。懷疑的累積,必然會引發人民群眾對法院公平正義判決的信任危機。在頭腦中,我們就應該把我們假想成一名主刀醫生,糾紛就是一台你要面對的「事關人命」的手術,判決就是一把無形的手術刀,而公平正義就是唯一正確的手術方案,如果我們的刀下偏了,危及的不僅僅是一條生命,更危及的是人民群眾對你本身,對你所在的「醫院」的信任和支持,他們會懷疑你以後進行手術的成功性,他們甚至會懷疑整個醫院醫生進行手術的成功性。
二、努力學習自身業務知識,增強自身文化底蘊。
過硬的業務素質是保證案件質量的關鍵,做為法官,你只有熟悉並正確掌握使用法律條款,才能把案件辦理的公平正義,尤其是當前的法律環境,法律條款修改的比較頻繁,新的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也是層出不窮,我們只有不斷地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才能具備辦理鐵案的理論條件。如果我們法官是一架天平,那麼我們掌握使用的法律知識就是天平一頭的砝碼,如果它出現了偏差,那麼就不會得出真正的公平。我們自身業務素質的提高,需要的是自己不斷的努力學習和不斷地在實踐中積累審判經驗。我們要將自己打造成專家型審判人員,我們要牢記高素質、精業務才是辦理公平正義案件的前提。同時,我們也要切忌不能機械死板地適用法律去處理一些紛繁復雜的糾紛,我們要深刻剖析法律條文的內涵和實質,靈活地去適用它解決糾紛,如果你承辦的案件,即使法律適用並無不當,但得出的裁判結果卻讓各方當事人都不滿意,那麼這樣的案件怎麼能讓人民群眾從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呢?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這是老祖宗留給我們最寶貴的遺產。做為一名合格的法官,我們不僅要通曉各種法律知識,同時也要不斷地加強我們自身的文化修養,不斷地增強我們的文化底蘊。讀詩誦詞,不僅會緩解我們的工作壓力,陶冶我們的情操,更會豁達我們的心胸,開拓我們處理復雜糾紛的思維;閱讀古文不僅僅會讓我們通古知今,更會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讓公平正義之氣留在我們心中。只有身存一身正氣,才能保證我們能夠公平正義的處理每一件案件。
三、在辦案的每一個環節,公平正義地對待每一位當事人。
不要把公平正義只拘泥於裁判結果上,我們只有在我們處理案件的每一個流程,每一個細小的支節上讓每一位當事人都感受到公平正義,人民群眾才會對整個案件感受到公平正義。
立案,是我們承辦案件的第一個流程,用老百姓的話說,法院醫院是他們最不願意來的地方。那麼,他們既然來到了這個他們最不願意來的地方,必然是鼓了很大勇氣,懷揣著很大的委屈。所以在這個環節,我們必須熱情耐心地去接待他們。符合立案條件的,我們無條件的給他們立案,並向他們交代他們所享有的訴訟法權利和應該承擔訴訟義務。如果不符合立案條件,也不要簡單粗暴的拒絕他們於大門之外,這時,就更需要我們耐心地去做解釋工作。向他們闡明不立案的理由,給他們翻法條,講解法條,如果有其他的救濟渠道的,向他們介紹其他救濟渠道。固然,當事人的素質有高低,理解能力有強弱,但我相信,我們的熱心,我們的耐心,我們的真心,絕對會打消他們的疑慮,絕對會讓他們在法院的「門診室」就能感到法院承辦每一件案件都是公平正義的。
在整個訴訟過程中,我們做為法官一定要嚴格律己,必須依法辦案,並且一定要在接待當事人,庭審等一些細節上多加註意,不要讓當事人產生絲毫的「合理懷疑」。以往,我們經常不注意這些小節,不耐心去接待當事人,在庭審中談一些無關庭審的言語,這有許多都是我們的無心之作,以至於在當事人質疑這些細節時,我們會大呼冤枉。但換位思考一下,各方當事人都是帶著種種矛盾到你面前的,他們必然會關注你的一言一行,你對一些細節的忽視,也就必然會動搖你在他們心中的公平正義的形象。如果你讓當事人產生了這種錯覺,他又怎麼能感受到你承辦案件是公平正義的呢?
在判決結果出來後,我們一定要向當事人尤其是敗訴方當事人闡明判決理由。讓當事人贏得清清楚楚,輸的明明白白。院黨組做出的每件案件都要對當事人當面審判的決定是非常正確的,它不僅僅是我們履行向當事人宣讀判決結果的訴訟流程,更應該是法官向當事人闡明裁判理由的必備程序。它能夠為我們法官公正的承辦每一件案件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我們一身正氣,又何謂不敢直面當事人呢?同時,這樣做也會消除當事人對我們法官是否公平正義承辦案件的最後懷疑。
所以說,公平正義不僅僅體現在裁判結果上,它更應該貫穿在整個訴訟過程中,我們要讓人民群眾在我們承辦案件的每一個細節上都能夠感受到公平正義。
四、加大調解、協調的力度,力爭案結事了。
我們不能機械的、呆板的把公平正義停留在表面,而要發展的、創新的去理解它的內涵和實質。在當前構建和諧社會的大前提下,徹底解決一些社會矛盾是我們法院乃至每一名法官應該承擔的一份責任。並不是每件案件都正確判了,就能夠體現公平正義,如果案件判了,但糾紛仍在,矛盾仍存,甚至矛盾會進一步激化,那麼又何謂公平,有何謂正義呢?所以,我們不能呆板地為實現表面的公平正義而機械地去裁判案件,我們要在不違反法律,不侵害國家、集體、個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加大調解,協調的力度去定紛止爭,力爭案件結束了。當事人握手言和了,矛盾徹底解決了,這才是真正的公平正義。
五、加強與人民群眾的聯系,加大宣傳力度,樹人樹事。
我們法院的工作性質,決定了我們只和「打官司」的當事人接觸,而隔絕了我們與絕大部分人民群眾的信息往來。古語道,好事不出門,我們曾經承辦了許許多多可圈可點的公平正義的案件,我們中間有著許許多多一身正氣的好法官,但人群眾並不一定知曉。怎麼辦,那就要「請進來,傳出去」。把普通的人民群眾請進我們法院來,讓他們參觀我們的工作環境,讓他們旁聽我們的庭審,讓他們翻看我們的卷宗,讓他們評判我們的判決書,讓他們了解我們的法官,讓他們監督我們承辦的每一件案件,讓他們揭下他們認為的,披在我們身上的「神秘面紗」,讓他們清晰透徹地感受到來自我們法院的公平正義。同時,加大宣傳力度,把我們法院的典型案例,好法官的典型事跡宣傳出去,樹人樹事。方程法官的優秀事跡,不僅讓我們這些同行為之感動,其必然也會引發社會、引發人民群眾對法官為公平正義不懈奮斗的認知。
總之,做為全國政法隊伍人群中的普通一員,我們必須從自身做起,從細節做起,嚴格律己,公正執法,讓人民群眾在我們承辦的每一件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

『拾』 民事訴訟法官不公正審理

北京博融律師事務所

訴訟是一個很專業的法律程序,而且對出庭內人員的法律素質要求較高,因此不是容幾句話能說清的,最好找一個委託代理人,據我們所知,目前大多數認為司法不公的都是當時沒有請律師,認為自己有理走遍天下,豈不知法院判決有自身的專業規則,因此我希望當事人不要用自己的權益去作為對司法程序的實踐,一旦法院作出判決,任何救濟程序完全終結,要想追回,幾乎沒有可能,因此請當事人慎重。

以上回答僅根據本人描述所做初步判斷,僅供參考。

熱點內容
會計人員簽名要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3 00:38:23 瀏覽:21
民主是法治 發布:2025-08-23 00:38:21 瀏覽:709
銷售公司員工規章制度範本 發布:2025-08-23 00:37:28 瀏覽:762
法官權利和義務 發布:2025-08-23 00:28:09 瀏覽:76
審判權和司法權 發布:2025-08-23 00:21:04 瀏覽:419
湖南嶽陽律師 發布:2025-08-23 00:05:10 瀏覽:166
居間融資服務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3 00:04:09 瀏覽:24
本民法典 發布:2025-08-23 00:02:28 瀏覽:250
加盟定購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22 23:47:55 瀏覽:184
鄂州司法局 發布:2025-08-22 23:46:53 瀏覽: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