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法院成立
『壹』 為什麼要設立互聯網法院
8月18日,全國首家互聯網法院——杭州互聯網法院正式揭牌成立。在這里,起訴、立案、送達、舉證、開庭、裁判,每個環節全流程在線,訴訟參與人的任何訴訟步驟即時連續記錄留痕,當事人可以「零在途時間」「零差旅費用支出」完成訴訟。
據了解,英國曾動議成立「線上法院」,醞釀了2年,至今沒有實現。因此,杭州互聯網法院不僅在全國是第一家,在世界范圍看也是首創。
比如,北京的網友因網購糾紛狀告淘寶公司,可以不用到杭州起訴,淘寶公司也不用派人到北京應訴。雙方可以自願選擇由杭州互聯網法院在網上審理。以前,此類案件,雙方幾乎都要提出管轄權異議,希望案件在自己所在地法院審理,以節省訴訟成本,這耗費了雙方和法院很多精力。現在,在網上就可以直接審理了。
『貳』 北京為什麼擬設立互聯網法院
8月1日,從北京市高復級人民法院制了解到,北京互聯網法院正在緊張地籌建中。為了全力支持建好互聯網法院,7月27日,北京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聽取了北京互聯網法院籌建工作匯報。
據悉,北京互聯網法院將集中管轄全市特定類型涉互聯網第一審案件,探索建立與互聯網時代相適應的審判模式,推動起訴、調解、立案、庭審、判決、執行等訴訟環節全程網路化。創新順應互聯網審判的程序規則,建立全類型案件標准化、智能化審理模式。適應信息化時代要求,發揮跨地域審理優勢,方便當事人參與訴訟。
『叄』 首家互聯網法院成立了嗎
8月日,據中國法院網消息稱,全國首家互聯網法院「杭州互聯網法院」今天上午正式揭牌成立。
杭州互聯網法院為一審法院,二審由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管轄。此外,新設立的互聯網法院在辦案流程、審判方式等方面都進行了重大變革。
『肆』 互聯網法院屬於國家的什麼機關
是審判機關,隸屬司法部。
『伍』 中國可在線訴訟的互聯網法院什麼時候成立
2017年8月18日上午,國內首家互聯網法院——杭州互聯網法院正式揭牌,並首次以在線視頻的方式開庭審理了案件。據了解,杭州互聯網法院訴訟平台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案件的網上起訴、受理、送達、調解、舉證、質證、庭前准備、庭審、宣判和執行等一系列流程。這意味著,當事人通過互聯網,足不出戶就能完成訴訟。
本案庭審持續約20分鍾,原被告同意調解。整個庭審過程均在網上完成,庭審以在線視頻方式進行,當事人在線參與庭審,植入的語音識別系統會自動生成筆錄,當事人在核對電子筆錄後點擊確認即可。
落戶杭州是現實之需
今年6月26日上午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11個方案,其中《關於設立杭州互聯網法院的方案》曾引發特別關注。
為何成立互聯網法院?中央深改組會議通稿里表示:設立杭州互聯網法院,是司法主動適應互聯網發展大趨勢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
「成立互聯網法院應該跟北上廣三地成立知識產權法院類似,主要是為了專業化,這也是司法改革的重要措施,在互聯網普及的時代背景下,這種探索成功後別的地方也可以推廣、學習。」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中心特約研究員、知名IT法律專家趙佔領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
為何落戶杭州? 對於杭州來說,設立互聯網法院是現實之需。今年兩會期間,杭州市副市長謝雙成曾說,杭州互聯網經濟發展非常迅猛,特別是在電子商務領域,隨之而來的是杭州法院受理投訴案件逐年遞增,從2013年的600件到2016年超過了1萬件。
互聯網法院突破重在工作機制
據了解,在此次互聯網法院正式掛牌之前,網上法庭在杭州已有實形。2015年浙江高院主導建設了電子商務網上法庭,並確定杭州市西湖、濱江、餘杭3個區基層法院和杭州中院作為首批試點。
試點之初,這4家法院的分工各有不同,西湖區法院——審理互聯網金融及網上支付糾紛,濱江區法院——審理著作權糾紛,餘杭區法院——審理網上交易糾紛,杭州中院則負責三家基層院的二審工作。
目前,電子商務網上法庭已經實現了起訴、調解、立案(管轄異議)、舉證、質證、開庭、判決等各訴訟環節的全程網路化,讓足不出戶解決網上糾紛成為可能。
不過,最終設立的杭州互聯網法院將以杭州鐵路法院為基礎。截至今年6月20日,該法院共收到涉網案件申請1896件,正式立案1446件。
據了解,目前,杭州互聯網法院集中管轄杭州市轄區內基層人民法院有管轄權的涉互聯網案件。杭州互聯網法院訴訟平台公示了該院的受案范圍,包括: 1.網路購物合同糾紛;2.網路購物產品責任糾紛;3.網路服務合同糾紛;4.在互聯網上簽訂、履行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和小額借款合同糾紛;5.網路著作權糾紛。
除了專門管轄涉互聯網案件,互聯網法院更大地突破應該是在工作機制上,比如完全進行網上立案,條件允許的直接網上開庭,在立案、發傳票、公告、證據交換、開庭等各個環節更多使用互聯網技術。
『陸』 互聯網法院的性質是什麼
互聯網法院復作為一個新的製法院模式,現處於開始運行和摸索階段,目前只管轄特定類型的互聯網案件,主要包括以下幾類糾紛:互聯網購物、服務合同糾紛;互聯網金融借款、小額借款合同糾紛、互聯網著作權權屬和侵權糾紛;互聯網域名糾紛;互聯網侵權責任糾紛;互聯網購物產品責任糾紛;互聯網公益訴訟案件;因互聯網行政管理引發的行政糾紛;其他互聯網民事、行政案件。
『柒』 「互聯網法院」與普通法院有何區別
北京互聯網法院的籌建工作有進一步消息。8月16日上午,來自北京市人大常委會的任命消回息顯示,張答雯任北京互聯網法院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目前50歲的張雯為北京市豐台區法院黨組書記、院長。
根據北京高院此前發布的消息,北京互聯網法院也將集中管轄全市轄區內特定類型涉互聯網第一審案件,探索建立與互聯網時代相適應的審判模式,推動起訴、調解、立案、庭審、判決、執行等訴訟環節全程網路化。
來源:新浪新聞
『捌』 首家互聯網法院將受理哪些案件
8月18日上午,全國首家互聯網法院落戶杭州,今後,杭州地區涉互聯網案件,回將全部在互聯網法院審理,當事答人從起訴到最後宣判,全部可以在線完成。
整個服務通過「杭州互聯網法院訴訟平台」(www.netcourt.gov.cn)提供。據介紹,互聯網法院可以提高用戶體驗,節省發起和參與訴訟的成本。從起訴、立案、送達、舉證、開庭、裁判,每個環節全流程在線,意味著當事人不用專門花費差旅出庭,同時這也有利於將整個過程利用電子化記錄下來,法官也可以直接查看線上數據記錄。
據悉,互聯網法院已開始審理第一起案件就是甄嬛傳作者吳雪嵐起訴網易侵犯其著作權案。
期待有更多的互聯網法院出現。
『玖』 互聯網法院成立有什麼好處
杭州互聯網法院運行近半年,一審服判息訴率達98.5%,平均審理天數48天。
走進互聯網法院,處處可見互聯網元素:在線咨詢機可以實時聯通法官、導訴台前自助設備能幫助當事人掃描各類材料、法庭內法官能通過大屏幕和遠方的當事人在線開庭……
「我們將設計一整套適應互聯網模式的司法規則和訴訟流程,幫助老百姓低成本、高效率地解決發生在互聯網上的新型糾紛;對網路平台制定自治性規則進行規范化指引,整合、創設適應互聯網發展的訴訟規則,防範化解網上各類交易的法律風險,凈化網路空間,降低網上維權成本;對現有訴訟進行全流程再造,制定一套標准化、結構化的新型互聯網審判方式,為全國法院互聯網審判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杜前說。
杭州互聯網法院的成立,是司法領域里程碑式的事件,但並非終點。運行5個月的經驗表明,把握時代的脈搏,切中群眾的需求,適應中國的國情,司法領域標志性的新事物就會越來越多,司法服務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就能越來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