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調解強制執行
1. 法院調解和當庭判決哪個到強制執行快
調解要快些。調解沒有上訴期,簽收即可生效,因為判決有上訴期。
2. 法院強制執行之後還能調解嗎
不能。
3. 請問法院調解書能作為強制執行的依據嗎
可以。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
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當事人有權委託代理人,提出迴避申請,收集、提供證據,進行辯論,請求調解,提起上訴,申請執行。
當事人可以查閱本案有關材料,並可以復制本案有關材料和法律文書。查閱、復制本案有關材料的范圍和辦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規定。
當事人必須依法行使訴訟權利,遵守訴訟秩序,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和調解書。
第九十七條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訴訟請求、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結果。
調解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
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3)法院調解強制執行擴展閱讀:
調解書的定義:調解書是指人民法院製作的確認雙方當事人協議內容的法律文書。它是法律應用寫作研究的重要文種之一。裁決書是仲裁庭或仲裁員根據經過調解雙方達成的協議製作的記載該調解結果的具有約束力的法律文書。
調解書的性質:具有約束力的法律文書
4. 民事調解後不執行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嗎
一、民事調解書是有效的法律文書,同判決書一樣法律效力,不履行可以申請專強制執行。
二、《中華人民屬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12年修正)第十九章一般規定
第二百二十四條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第二百二十六條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拓展資料
注意
1、法院強制執行被執行方的財產或責令其完成一定的行為,不能強制執行其人身;
2、中止執行後,只要發現使執行延遲的情況消失或被執行方重新有財產,申請執行人可以隨時請求人民法院恢復強制執行。
5. 調解書可以強制執行嗎
調解書可以強制執行,但需要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提出申請執行的期間回為二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答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三十四條 調解書執行
人民法院製作的調解書的執行,適用本編的規定。
第二百三十六條 執行開始方式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 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第二百三十九條 申請執行期限
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第二百五十二條 對行為執行
對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行為,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執行或者委託有關單位或者其他人完成,費用由被執行人承擔。
6. 法院強制執行中還能調解嗎
可以協商,但來是不叫做自調解,有個專門的法律名詞叫做「執行和解」。
具體做法是,申請人和被執行人一起到法院執行局,在執行法官主持下協商達成一致,簽署一份執行和解協議,上邊詳細規定雙方已經協商同意的內容,雙方、法官共同簽字、該法院印章,今後雙方按照協議執行就是了。
協議執行過程中,如果有任何一方不履行協議內容,對方當事人可以申請終止協議執行,恢復強制執行。
7. 只是調解,沒有經過法律程序,法院說不能強制執行
法院執行,依來據法院生效的裁判源文書,包括法院的調解書,判決書。
如果是私下的調解協議,不是法院出具的調解書,法院是不能以此執行的。
這種調解協議,可以通過法院確認其效力,從而有判決書或調解書,就可以法院執行了。
8. 在法院調解後對方不按調解書上執行我該怎麼辦
向原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院調節書經雙方簽字後生效和判決書一樣具有強制執行力,如果不履行調解書內容,具有給付內容的調解書對方當事人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在自願合法的情況下簽訂的調解書,生效後不得起訴或上訴。
申請強制執行的程序:應當在調解書或判決書下達一年內申請執行。向法院遞交申請書、找承辦法官確認該調解書已經生效的材料、調解書原件、被執行人可供執行的財產情況、申請人身份證復印件等。具體什麼時間能夠執行,要看被執行人是否有財產。如果知道對方財產情況應向執行法官說明,執行期限一般為6個月。
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2012
第二百二十四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
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第二百二十五條
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執行行為違反法律規定的,可以向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銷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
第二百二十六條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第二百二十八條執行工作由執行員進行。
採取強制執行措施時,執行員應當出示證件。執行完畢後,應當將執行情況製作筆錄,由在場的有關人員簽名或者蓋章。人民法院根據需要可以設立執行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