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執行提存
⑴ 公證提存款能由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嗎
您好!
這個是可以的。
望採納,謝謝
⑵ 合同法規定的「提存」具體到哪個部門辦理提存的程序是怎樣的提存的方式
我國目前提存機關為公證處。它們都為國家所設立的專門機構。
在中國,公證機關是有權辦理提存的機關,但不能因此認為公證機關是辦理提存的唯一機關,人民法院也應作為提存機關,這是因為盡管提存未必與訴訟必然關聯,但提存是一項法律專業性很強的工作,人民法院一直處理大量的債權債務糾紛,更有能力勝任該工作,且提存在許多情況下是由於債權人的拒絕履行而發生的,債權人出於種種原因會對提存提出異議,債權人也擁有程序法上的訴權,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這樣,涉及提存的債的關系引起訴訟也就在所難免。
另外,在雙務合同中,由於雙方互為對待給付,在一方債務人由於對方的原因而難以履行義務時,進行提存可以使其債務歸於消滅,但實施提存的債務人在要求對方履行相應給付義務時,若遭對方拒絕,也必須通過訴訟程序解決。如果提存和雙方的爭訟均由人民法院進行處理,就便於查明事實,節約時間、精力和費用,有利於糾紛的妥善解決。
從司法實踐的情況看,有的人民法院已開始辦理提存事務,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提存應經以下程序:首先由提存人提出申請,申請書中應載明提存的原因、提存的標的物、標的物的受領人。其次,經提存機關同意。提存機關受理提存申請後應予以審查,以決定是否同提存。提存機關同意提存的,指定提存人將提存物交有拳的保管人保管。
提存人應在交付提存標的物的同時,提交提存申請書。提存書上應載明提存人的姓名(名稱),提存物的名稱、種類、數量以及債權人的姓名、住址等基本內容。
此外,提存人應提交債務證據,以證明其所提存之物確系所負債務的標的物;提存人還應提交債權人受領遲延或者下落不明的等致使債務人無法履行的證據。如有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的裁決書,也應一並提出。其目的在於證明其債務已符合提存要件,以便提存部門判定是否准予提存。
提存部門應當在收到申請之日起3日內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不予受理的,公證處應當告知申請人對不予受理不服的復議程序(《提存公正規則》第10條第2款)。
提存部門通過審查確定提存人具有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提存之債真實、合法(《提存公正規則》第13條第1款)。具備提存的原因,提存標的於合同標的物相符,符合管轄規則時,應當准予提存。提存部門應當驗收提存標的物並登記存檔。
對不能提交提存部門的標的物,提存部門應當派人到現場實地驗收。驗收時,提存申請人或者其代理人應當在場,提存部門的工作人員應製作驗收筆錄。
驗收筆錄應當記錄驗收的時間、地點、方式、參加人員,物品的數量、種類、規格、價值以及存放地點、保管環境等內容。驗收筆錄應當提交提存人核對。
提存部門的工作人員、提存人等有關人員應當在驗收筆錄上簽字。對難以驗收的提存標的物,提存部門可予以保全證據,並在筆錄和證書中註明。
對經驗收的提存標的物應採用封存、委託代管等必要的保管措施。對易腐爛、易燃、易爆等物品,提存部門應在保全證據後,由債務人拍賣或者變賣,提存其價款(《提存公正規則》第14條)。
⑶ 法院執行標的款提存該如何辦手續
人民法院應抄當根據被執行人的申請或者依職權,及時解除對超標的額部分財產的查封。法律依據:2004年最高法院《關於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1、第二十一條查封、扣押、凍結被執行人的財產,以其價額足以清償法律文書確定的債權額及執行費用為限,不得明顯超標的額查封、扣押、凍結。發現超標的額查封、扣押、凍結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被執行人的申請或者依職權,及時解除對超標的額部分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但該財產為不可分物且被執行人無其他可供執行的財產或者其他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的除外。2、第二十九條人民法院凍結被執行人的銀行存款及其他資金的期限不得超過六個月,查封、扣押動產的期限不得超過一年,查封不動產、凍結其他財產權的期限不得超過二年。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 申請執行人申請延長期限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查封、扣押、凍結期限屆滿前續行查封、扣押、凍結手續,續行期限不得超過前款規定期限的二分之一。
⑷ 法院能否強制執行公證機構的提存標的物(3)
」這不同於《提存程序規則》第二十一條「二十年」的期限規定。筆內者認為,這種無人領取提容存物的情況應作為上述第一種情況的特例,如果在法定期限內對該提存物申請執行,根據《民法通則》第二十一條第二款有關對下落不明人財產代管的規定,應該可以對提存物強制執行。但是,如果申請執行時已經超過了受領人領取提存物的期限,則不應再對已經上交國庫的提存物強制執行。二、以擔保為目的的提存以擔保為目的的提存公證具有保證債務履行和替代其他擔保形式的法律效力。這種提存一般是基於合同雙方的約定,一方當事人先履行合同,為了保證後履行合同的一方支付相應的對價,由後履行方將合同對價提存於公證處。在先履行方的履約行為符合合同規定後,提存標的物即由先履行合同方領取。在先履行方的履約行為不符合合同規定時,則其無權領取提存物。1、如果此時受領人是被執行人,那麼只有在受領人按規定履行合同後,其才享有領取提存物的資格,此時若其為了逃避執行拒不領取提存物,則法院應該可以對該提存標的強制執行。共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⑸ 人民法院能作為提存部門嗎
公證處為法定提存部門,提存地無提存部門的,可向當地基層法院提存。 人民法院是不回能作為提存部門的。如答雙方互負債權債務的,一方要向另一方履行的,而對方因負有對方債務(或有別的居心,如有意讓對方違約而加重對對方處罰,或希望用其較小的債權抵消欠對方較大的債務)而
⑹ 法院一般如何執行提存裁定
如果此時提交提存標的物的公證申請人是被執行人,那麼一般情況下,專此提存標的不應被強制執行屬。但在提存人有取回提存標的物資格的前提下,如果其為逃避執行拒不取回,則法院也應可以對此標的物強制執行。這種情形即《提存公證規則》第二十六條規定之情形:「提存人可以憑人民法院生效的判決、裁定。或提存之債已經清償的公證證明取回提存物。提存受領人以書面形式向公證處表示拋棄提存受領權的,提存人得取回提存物。」這種情形是提存的特例,「提存人取回提存物的,視為未提存。」
⑺ 法院能否強制執行公證機構的提存標的物
二、以擔保為目的來的提存源 以擔保為目的的提存公證具有保證債務履行和替代其他擔保形式的法律效力。這種提存一般是基於合同雙方的約定,一方當事人先履行合同,為了保證後履行合同的一方支付相應的對價,由後履行方將合同對價提存於公證處。在先履行方的履約行為符合合同規定後,提存標的物即由先履行合同方領取。在先履行方的履約行為不符合合同規定時,則其無權領取提存物。 1、如果此時受領人是被執行人,那麼只有在受領人按規定履行合同後,其才享有領取提存物的資格,此時若其為了逃避執行拒不領取提存物,則法院應該可以對該提存標的強制執行。 2、如果此時提交提存物的公證申請人是被執行人,那麼在先履行合同方的履約行為不符合合同規定,提存申請人享有取回提存物資格的前提下,若其為了逃避執行拒不取回提存物,則法院應該可以對該提存標的物強制執行。 在此情形下,一般不會發生受領人因下落不明,超過法定期限不領取該提存物的情況。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從保護執行申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經濟穩定和公證誠信秩序出發,對經公證的提存標的物能否強制執行的問題,應區分不同情形,不同對待,不能一概而論。
⑻ 法院判決書中的提存賠償款是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將賠償款先交由提存機關保管,債務人已經履行完債務。
提存,指由於債權人的原因而無法向其交付合同標的物時,債務人將該標的物交給提存機關而消滅債務的制度。
⑼ 法院提存是什麼意思
提存,指由於債抄權人的原因而襲無法向其交付合同標的物時,債務人將該標的物交給提存機關而消滅債務的制度。公證處為法定提存部門, 人民法院是不能作為提存部門的。《合同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難以履行債務的,債務人可以將標的物提存:(1)債權人無正當理由拒絕受領;(2)債權人下落不明;(3)債權人死亡未確定繼承人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未確定監護人;(4)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標的物不適於提存或者提存費用過高的,債務人依法可以拍賣或者變賣標的物,提存所得的價款。申請辦理提存公證,當事人應提交以下證件和材料:1、申請人的身份證明,法人的法人資格證明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委託辦理的,還應提供授權委託書和代辦人的身份證明;2.債之依據,如合同書、欠債憑證、司法文書等;3.如是債權人拒絕受領或查找不到債權人的,應提供相關證明,如要求債權人領取提存物的電函、通知等;4.提存受領人的姓名、地址、郵編、聯系電話等;5.交付提存物。提存的貨幣可採用轉帳、匯款方式交付,對不易移動的提存物應提供其名稱、種類、數量等情況的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