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蘋法官
Ⅰ 「史上最牛釘子戶」的房子拆了沒有
http://news.cctv.com/society/20070322/100207.shtml
重慶九龍坡區法院要求今天「最牛釘子戶」拆除房屋,戶主明確表示拒絕,他爬上把一面寫有「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的橫幅掛在屋頂,向外界展示「保衛自己的財產」的決心。
一個被挖成10米深大坑的樓盤地基的正中央,孤零零地立著一棟二層小樓,猶如大海中的一葉孤舟,隨時都有傾覆的危險———近日,重慶這座被炒得沸沸揚揚的「重慶最牛的拆遷房」將很快消失。
19日,重慶九龍坡區法院舉行聽證後,裁定支持房管局關於搬遷的裁決,並發出通知,要求被拆遷人楊武在本月22日前拆除該房屋。如不履行,法院將強制執行。
昨天(21日)下午,楊武,這個被網友稱為重慶「最牛釘子戶」的戶主,爬上孤島般的自家二層樓,把一面寫有「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的橫幅掛在屋頂,向外界展示「保衛自己的財產」的決心。
根據19日九龍坡區法院的裁定,楊武須在今天自行搬遷。但這個拆遷項目的開發商說,他理解的期限應是22日24時以前。
昨天下午3點半,楊武的妻子吳蘋乘車來到工地,卻被緊閉的鐵門擋在外面,她非常生氣,先後給法院和開發商打電話交涉未果。之後,楊武和妻子都上了樓頂。楊武告訴記者,自從2004年9月這一項目動遷以來,他們已2年半沒有回到這里。屋裡的東西都被偷了,牆也被開發商打破了。
下午5時許,楊武把一面寫有「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的橫幅掛在面向楊家坪輕軌站的屋頂上,立即引起對面人流的駐足觀望和熱烈議論。
穿著和19日在法庭上同一件紅衣的吳蘋說:「我們絕對不搬,我們要用生命捍衛我們的合法財產!」
Ⅱ 吳蘋的人物特寫
吳蘋1985年5月到法院工作,在普通而繁雜的民事審判工作崗位上幹了20多年。吳蘋每年審結的案件數都為全院前列,她創造的年結案236件紀錄,至今沒有人超越。任副庭長職務後,盡管庭里事務較多,而她的結案數依然在全院名列前茅。然而對她來講,結案快、多並不是最主要的。最難能可貴的是,這么多案件中沒有一件因認定事實不清或適用法律錯誤而被改判,沒有一件因執法不公或自身責任心不強而造成的錯案,也沒有一次因廉政問題或服務態度不好而被案件當事人投訴。吳蘋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老百姓打一次官司不容易,有的人一輩子沒到過法院,打一次官司不知要鼓多大的勇氣。因此,法官有義務讓當事人享受到優質的法律服務」。她從細微處做起,讓人民群眾真正感受到法官似自己的親人一樣。
吳蘋在審理相鄰糾紛案中,不是就案辦案,一判了之,有時為了徹底消除訴爭而甘於自找麻煩。有一次,她受理了一起因共同使用衛生間而產生矛盾的相鄰糾紛案,原、被告系合用一大套房,隔開使用後,仍共用同一衛生間,後因被告拒絕讓原告使用導致矛盾發生。幾年來,社區居委會多次出面調解都未能解決。審理中,她仔細了解案情,查清雙方爭議的焦點和產生矛盾的根源,在平息矛盾的基礎上,又找到與本案有關的房產經營公司和原、被告雙方單位多方協調處理。她急當事人所急、想當事人所想的精神不僅感動了雙方當事人,也深深地感動了雙方當事人所在單位的領導,最後由原、被告單位出錢,居委會組織人員施工,為原告重新修建了衛生間,使一場長達三年之久的相鄰糾紛得以圓滿解決。案件審結後,原、被告雙方共同製作了一面錦旗送到院里,以表達對她的敬意和感謝。在審理涉及群體性案件上,吳蘋更是不辭勞苦、竭盡全力地化解矛盾。去年,她在審理常某等24戶居民訴某大學相鄰採光通風一案時,先後3次找作為原告的24戶居民調解,從法理、情理兩方面入手做好雙方矛盾化解工作,從而使雙方達成了和解協議。她先後審理了婚姻家庭、相鄰糾紛等案件245件,涉案人數較多的群體性訴訟案件11起,都通過公正審理和耐心細致的調解工作,解決了矛盾,弘揚了社會正氣,實現了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2002年6月,她受理了一起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被告因在駕駛車輛時疏於觀察,將原告撞傷,經交警調解未果而訴至法院。審理中,被告通過老朋友的關系,找到她遠在鹽城的姑媽,讓老人出面講講情。老人從五六百里外來到南京,吳蘋見到遠道而來的姑媽十分高興。可是當她得知姑媽的來意後,對姑媽說:「您從鹽城那麼遠來不容易,多住幾天吧,讓侄女好好地孝敬孝敬您,至於案子的事,我只能依法判決了。」姑媽見她這樣不講人情,氣得飯都沒肯吃硬是冒著雨走了。見到一向關心疼愛自己的姑媽生氣地走了,吳蘋心中深感不是滋味,不禁兩眼淚水漣漣。像這樣不給親友面子的事有很多次,沒少受親友的冷眼和誤解。她常跟親友們講:「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但我作為一名法官,不能將個人私情凌駕於法律上,違背職業良知而損害法律的公正。」經她多次這樣解釋,一些原本有想法的親友也漸漸理解了她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