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常委管法官嗎
澳門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法官的免職也同其他法院法官一樣,應當符合兩方面內的條件:一是前提容條件,即終審法院法官只有 在無力履行其職責或行為與其所任職務不相稱的情況下,才會發生免職問題。二是程序條件,這方面的條件終審法院法官與 其他法院法官有所不同,即當終審法院法官符合上述前提條件時,行政長官須根據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組成的審議委 員會的建議,決定是否免職;而其他法院法官免職,則由行政長官根據終審法院院長任命的不少於三名當地法官組成的審議 庭的建議,決定是否免職。 鑒於終審法院的重要性, 基本法還規定,終審法院院長及法官的任命和免職,都須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
2. 勞教過案底多久注銷
不會注銷,我國沒有規定案底(前科)撤銷制度,相反在刑法中規定了前科如實報告制度。但是勞動教養已經被廢止了,現在應該是拘留或者判刑,成年人肯定有案底,未成年人在一定條件下,案底會被封存。
根據《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七十五條 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相關犯罪記錄予以封存。
犯罪記錄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但司法機關為辦案需要或者有關單位根據國家規定進行查詢的除外。依法進行查詢的單位,應當對被封存的犯罪記錄的情況予以保密。
根據《刑法》
第一百條【前科報告制度】依法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在入伍、就業的時候,應當如實向有關單位報告自己曾受過刑事處罰,不得隱瞞。
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人,免除前款規定的報告義務。
可見,犯罪記錄不僅不可撤銷而且在需要的時候還要主動如實報告曾受過的刑事處罰。
(2)人大常委管法官嗎擴展閱讀:
負責提供犯罪人員信息的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應當及時、准確地向犯罪人員信息登記機關提供有關信息。不按規定提供信息,或者故意提供虛假、偽造信息,情節嚴重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應當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負責登記和管理犯罪人員信息的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應當認真登記、妥善管理犯罪人員信息。不按規定登記犯罪人員信息、提供查詢服務,或者違反規定泄露犯罪人員信息,情節嚴重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應當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使用犯罪人員信息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查詢目的使用有關信息並對犯罪人員信息予以保密。不按規定使用犯罪人員信息,情節嚴重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應當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犯罪記錄制度是我國一項嶄新的法律制度,在建立和實施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難,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認真實施,並結合自身工作的性質和特點,研究制定具體實施辦法或實施細則,循序漸進,在實踐中不斷健全、完善,確保取得實效。
犯罪記錄制度的建立是一個系統工程,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協調,互相配合,處理好在工作起步以及推進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要充分利用政法網以及各部門現有的網路基礎設施,逐步實現犯罪人員信息的網上錄入、查詢和文件流轉,實現犯罪人員信息的共享。
要處理好犯罪人員信息與被勞動教養、治安管理處罰、不起訴人員信息以及其他信息庫之間的關系。要及時總結,適時調整工作思路和方法,保障犯罪記錄工作的順利展開,推動我國犯罪記錄制度的發展與完善。
3. 法官是否可以有權兼任人大常委職務
法院專職委來員需要人大任命自的。
一、《法官法》第十一條: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院長由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和罷免,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本院院長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
人民法院的助理審判員由本院院長任免。
二、依據以上規定,非審委會成員的法官除助理審判員外,均由人大常委會任免。
三、具體規定還可見《法院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相關條款。
4. 法官是否有權兼任人大常委的職務嗎
法官不得兼任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不得兼任行政機關以及企業事業單位的職務。
5. 淺析基層法院如何自覺接受人大監督
一、深化思想認識,增強接受監督的自覺性 要深入開展學習討論活動,統一全體法官思想,不斷強化自覺接受人大監督的意識。要從建設政治文明的高度接受監督。人民法院居於社會矛盾和糾紛的司法裁判位置,是維護社會正義、保護人民權益的最後一道法律屏障。法院接受人大監督是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的具體體現。這對於實施依法治國,實現司法為民宗旨具有重要意義。要從履行法律職責的高度接受監督。人大對法院的監督是憲法規定的最高形式的法律監督。接受人大監督是法院必須履行的法定職責和義務。人大及其常委會對人民法院的監督,是以維護法律的尊嚴和正確實施為目標的,是促進和維護司法公正的必要手段和重要形式,是對司法機關的有力支持和幫助。要通過思想教育和引導,使全體法官真正樹立起「監督就是愛護、監督就是支持、監督就是幫助、監督就是指導」的接受監督新理念。 二、採取多種形式,增強接受監督的主動性 要根據法院工作特點,採取多種形式,增強接受監督的主動性,確保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落到實處。一是主動做好向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報告工作。以高度負責的精神,認真做好人代會上的法院工作報告。在人大閉會期間,結合人大常委會的工作安排和法院年度工作重點,及時向人大常委會作專項報告或匯報。對人大代表在審議報告中提出的批評、建議和意見,要認真聽取,虛心接受。二是主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開展的檢查、視察和評查工作。積極接受人大常委會和人大代表對法院工作及審判人員執法情況進行的檢查評議,對人大常委會和人大代表在檢查評議中提出的意見、建議,要認真整改,務求實效。三是主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組織的執法檢查。為人大執法檢查組開展的調查或檢查工作提供方便,積極協助配合,如實匯報工作。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和改進工作的意見,要不折不扣地加以研究解決和落實。四是主動通報法院工作情況,主動徵求人大代表對法院工作的意見。為了使人大及其常委會和人大代表能夠系統地了解法院工作,更好地監督、支持和理解法院工作,凡是法院召開的重要工作會議,都應當邀請人大常委會委員出席、指導或向其通報會議情況。法院制定的重要文件也要報送至人大常委會。結合隊伍建設、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學習教育活動的開展,定期深入到人大代表中徵求意見。對代表提出的批評、意見和建議,認真抓好改進落實,及時進行反饋。五是主動邀請人大代表擔任司法監督員、司法咨詢員。通過這一制度,使人大代表能夠全面了解和監督案件的審理與執行,監督審判人員的執法情況,適時提出監督意見和咨詢意見。要主動邀請人大常委會委員和人大代表旁聽重大案件審理。為人大常委會委員和人大代表參加旁聽提供方便,事先積極邀請,並專設人大代表旁聽席。 三、完善監督渠道,增強接受監督的實效性 要以高度負責的精神,接受人大監督,使監督工作取得實效。一是要認真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對應由人大及其常委會審議決定的事項,要及時提交審議;認真聽取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審議意見和建議;對人大及其常委會作出的決議、決定要認真組織實施,及時報告落實情況。二是積極辦理人大代表提出的批評、意見和建議。對人大代表提出的批評、意見和建議,要認真辦理,在要求期限內以書面形式答復,並抄送人大常委會。對一時難以解決的,要實事求是地介紹情況,說明原因。辦理代表提出的批評、意見和建議,要遵循交辦、承辦、催辦、審核、答復、總結等程序,保證答復的准確、及時。三是做好人大及其常委會交辦的信訪工作,認真復查人大及其常委會依照法定監督程序提出的案件。對確屬錯判的案件,要按照法定審判監督程序予以糾正;對裁判並無不當的,應書面報告處理結果和理由。四是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人事任免監督。對於提請人大任命的法職人員,要嚴格教育,嚴格考核,嚴格把關,強化人大意識、公僕意識和法制觀念。在通過人大任命前,要求擬任職人員端正思想,明確態度,認真全面地做好供職准備。要尊重人大及其常委會的選舉、表決結果。對人大依法做出的任用、罷免、撤職、免職或接受辭職等決定,要堅決執行。五是重視和加強同人大常委會、人大代表的聯系。把同人大常委會及人大代表的聯系作為一項經常性工作,使之制度化、規范化。法院督辦室、立案庭、執行局和其他各業務庭都要結合本部門工作實際,加強溝通聯系,確保人大監督渠道的順暢。作者單位:黑龍江省七台河市中級人民法院
6. 怎麼投訴法官,要去檢察院需要什麼程序
如果法官有違法違紀行為,可以到法官所在單位的紀檢監察部門投訴,也可以到內法官所在單容位的上級主管部門,即當地人民政府的紀檢監察部門或者上級人民法院投訴,還可以直接到各級紀委的網站上進行舉報。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採取信函、網路還是口頭舉報等方式,最好是提供明確的證據,如果沒有證據,很難查實並予以處理。
7. 法院專職委員是否需人大任命
法院專職委抄員需要人大任命的。
一、《法官法》第十一條: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院長由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和罷免,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本院院長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
人民法院的助理審判員由本院院長任免。
二、依據以上規定,非審委會成員的法官除助理審判員外,均由人大常委會任免。
三、具體規定還可見《法院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相關條款。
8. 兼職律師與職業律師有什麼區別是不是哪些事情兼職律師做不了
二者要求有區別,但是權利相同,並不存在職業律師能做的事情是兼職律師無權做的,因為兼職律師同樣具有律師執業資格,在具體執業過程中同專職律師享有完全相同的權利和義務。具體規定見《律師執業管理辦法》第十一條、第十二條:
第十一條申請律師執業,應當向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的區(縣)司法行政機關提交下列材料:
(一)執業申請書;
(二)法律職業資格證書或者律師資格證書;
(三)律師協會出具的申請人實習考核合格的材料;
(四)申請人的身份證明;
(五)律師事務所出具的同意接收申請人的證明。
申請執業許可時,申請人應當如實填報《律師執業申請登記表》。
第十二條申請兼職律師執業,除按照本辦法第十一條的規定提交有關材料外,還應當提交下列材料:(一)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從事法學教育、研究工作的經歷及證明材料;(二)所在單位同意申請人兼職律師執業的證明。
執業律師有專職與兼職之分,所謂兼職律師,是指"取得律師資格和律師執業證書,不脫離本職工作從事律師職業的人員"。
按照司法部1996年11月頒布的《兼職從事律師職業人員管理辦法》規定,只有"法學院校(系)、法學研究單位從事教學、研究工作的人員"才可以兼職從事律師職業。
(8)人大常委管法官嗎擴展閱讀:
律師相關信息
1、律師必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被授予法律職業資格證書。沒有律師執業證書,但從事法律事務的人,一般是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持有司法局頒發的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也有一些是無證也無正當職業從事法律事務的,俗稱「黑律師」,並不是真正的律師。
2、律師必須既有法律職業資格證書,又有執業證書。如果只有法律職業資格證書,沒有律師執業證書,也不能被稱為律師。
3、律師的服務對象是整個社會,沒有特定對象。自然人、法人均可委託律師代為法律事務。
4、從事律師業務時必須有當事人的委託或人民法院的指定,在授權范圍內進行工作,不允許越權或濫用權利。
5、律師是法律工作者,律師只能在法律允許范圍內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其在法律允許范圍內的工作受法律保護,不受行政單位、黨派、個人的干預。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2015年9月聯合出台了《關於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規定》。
《規定》強調,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尊重律師,健全律師執業權利保障制度,依照有關法律規定,在各自職責范圍內依法保障律師知情權、申請權、申訴權,以及會見、閱卷、收集證據和發問、質證、辯論等方面的執業權利,不得阻礙律師依法履行辯護、代理職責,不得侵害律師合法權利。
《規定》進一步明確了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各項措施。強調辦案機關作出移送審查起訴等重大程序性決定的,應當依法及時告知辯護律師。
辯護律師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看守所能當時安排的,應當當時安排;
不能當時安排的,看守所應當向辯護律師說明情況,並保證辯護律師在48小時以內會見到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辯護律師在偵查期間要求會見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特別重大賄賂犯罪案件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向偵查機關提出申請的,偵查機關應當依法及時審查,不得隨意解釋和擴大該三類案件的范圍,限制律師會見。
辯護律師提出閱卷要求的,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當時安排辯護律師閱卷,無法當時安排的,應當向辯護律師說明並安排其在3個工作日以內閱卷,不得限制辯護律師閱卷的次數和時間。
辯護律師在開庭以前提出召開庭前會議、迴避、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以及證人、鑒定人出庭等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審查作出處理決定,並告知辯護律師。
偵查機關在案件偵查終結前,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在審查批准、決定逮捕期間,最高人民法院在復核死刑案件期間,辯護律師提出要求的,辦案機關應當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第二審人民法院決定不開庭審理的,應當充分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
辯護律師申請排除非法證據的,辦案機關應當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按照法定程序審查核實相關證據,並依法決定是否予以排除。法庭審理過程中,法官應當注重訴訟權利平等和控辯平衡。對於律師發問、質證、辯論的內容、方式、時間等,法庭應當依法公正保障。
律師申請查閱人民法院錄制的庭審過程的錄音、錄像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
這是深化律師制度改革、促進律師事業發展的重要舉措,對保障律師執業權利、充分發揮律師作用,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律師制度具有重要意義。
關於各級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能否履行律師職務的問題:
司法部經與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研究後認為:各級人大常委會是同級國家權力機關的常設機關,有監督同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工作和依法任免人民法院審判人員、人民檢察院檢察人員的職責。
各級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如果擔任律師並履行律師職務,將會產生諸多不便,體制上也不盡合適。因此,今後對各級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司法機關一律不再批准其擔任專職、兼職律師,履行律師職務;已取得律師資格的專職、兼職律師當選為各級人大常委會委員的,自當選之日起,停止履行律師職務,但可以保留律師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