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稅法治研究方陣
⑴ 當代中國法治研究如何避免教條主義思想方法
「左」傾錯誤與右傾錯誤是一對政治概念而不是哲學概念。教條主義與經驗主義是一對哲學認識論的概念而不是政治概念。從認識論的角度來看,教條主義者片面誇大書本知識的作用,輕視感性經驗,輕視實踐,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而忽視矛盾的特殊性,把馬克思主義當作一般性結論,當作僵死的教條到處生搬硬套;經驗主義者片面誇大感性經驗的作用,輕視科學理論的一般指導作用,把局部經驗當作普遍真理,處理一切問題都超不出自己狹隘經驗的眼光。這兩種認識論上的錯誤都違背了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實踐與理論、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統一的原理,因而都會給實際工作帶來危害。教條主義與經驗主義在黨的政治生活中,在革命和建設工作中經常以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來,教條主義既可以表現為「左」傾,也可以表現為右傾;同樣,經驗主義既可以表現為右傾,也可以表現為 「左」傾。也就是說,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這對哲學認識論概念與「左」傾和右傾這對政治概念之間並沒有一成不變的固定關系,並非教條主義者必犯「左」傾錯誤,經驗主義者必犯右傾錯誤。搞清楚這兩對概念之間的基本區別和復雜聯系,將大大提高我們識別「左」傾和右傾錯誤的能力,有助於我們在思想方法上和實際工作中更自覺、更清醒地努力防止和堅決克服各種錯誤傾向。
⑵ 廈門大學法學院學風怎麼樣
廈門大學是我國較早開辦高等法學教育的院校之一,1926年6月,廈門大學設立了法科。九十多年來,法學學科秉承「自強不息、止於至善」的校訓,堅持「民主建院,學術立院」的方針,發揚「嚴謹治學,求是創新」的學風,目前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國際交流和文化傳承與創新等方面有了長足的發展。學院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繼續保持優勢地位,位列全國A類法學學科之一,是全校7個位列A類學科的學院之一。
學院建有教育部「應用型、復合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訓」基地、司法部現代公共法律服務理論研究與人才培訓基地、現有廈門大學國際經濟法研究中心等福建省人文社科基地,國家和社會治理法治化研究中心等福建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庫,廈門大學財稅金融法治研究中心、廈門大學立法研究中心等福建省高校科研創新平台。擁有廈門大學國際法創新團隊、社會治理的法治化研究創新團隊等福建省高校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基礎理論研究創新團隊。設有廈門大學社會治理與軟法研究中心、廈門大學經濟犯罪研究中心、廈門大學國際經濟法研究所、廈門大學國際稅法與比較稅制研究中心、廈門大學經濟法研究中心、廈門大學黨內法規研究中心等校批機構。同時設立民商法研究所、羅馬法研究所、立法研究中心等18個院批科研機構。擁有「中國崛起與國際法發展」、「社會治理與軟法」、「國際稅法與比較稅制」、「公正法律與自動化」、「立法研究」、「法律人之神經科學」等優勢學術團隊以及「新經濟背景下經濟犯罪的懲治與經濟刑法的創新」等廈門大學人文社科創新團隊。其中,廈門大學國際法創新團隊還入選福建省創新團隊。廈門大學立法研究中心作為中國首個成員單位加入國際立法協會(IAL)。
學院現擁有法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和碩士學位授予權、以及1個法律專業碩士(JM)學位點。國際法學為國家重點學科,國際經濟法學科的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聯合國貿發會議於2010年遴選國際投資法「全球15所法學院領航項目」(G-15 Law School Pilot Project)成員,廈門大學法學院成為中國大陸唯一入選的院校。民商法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經濟法學為福建省重點學科。2012年法學院所有學科入選福建省特色重點學科和福建省省級重點學科。國家與社會治理法治化研究中心入選福建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庫立項名單。學院編輯出版了8本學術刊物,其中《國際經濟法學刊》《現代法治研究》取得正式刊號。
⑶ 中國最好的法學院
我國普通本科高校中,開設法學專業的院校總數量龐大,據不完全統計有600所左右。在龐大的總數之下,各個高校開展法學專業教育的綜合實力也是參差不齊。
本文以當前的法學國家重點學科分布、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法學省部級重點學科分布、法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國家級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分布、師資力量、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學校平台等九項核心評價指標為依,同時參考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2012法學學科評估結果、武書連版法學專業排行榜、武大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版法學專業排行榜,分為六大區域,劃分為五個星級,共評選出當前中國大陸高校152所知名優秀法學院校,希望能為法學本科或研究生院校選擇提供指引。
1
五個等級及相應院校數量:
中國法學院領軍方陣15所、中國一流高水平法學院17所、中國知名高水平法學院29所、區域一流高水平法學院25所、區域知名高水平法學院66所。
2
區域劃分:
華北(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
東北(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
華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上海)
華南(江西、湖北、湖南、廣西、廣東)
西北(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
西南(貴州、重慶、四川、雲南、西藏)
中國法學院領軍方陣
☆☆☆☆☆
共計15所
多個二級學科都處於全國領先水平;多數擁有國家級科研平台;多數是法學國家重點學科布局高校;全部擁有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擁有多位法學家。
▼ 華北
北京大學法學院——近年來國內和國際法學學科排行榜的新科狀元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民商法學的「國家隊」;很多版本法學排行榜的第一
中國政法大學——引領國家法學理論的變革和法律思想的更新,代表國家對外進行法學領域學術交流
清華大學法學院——中國最頂尖的高校的法學院,近年發展最快的法學院。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馬克思主義法學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研究重鎮、國家級法學研究機構、黨和國家的法治智庫
▼ 東北
吉林大學法學院——「法學理論的國家隊」;我國法學教育的重鎮和法律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 華東
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史學國家隊」;「法學教育的東方明珠」
上海交大法學院——近年發展最好的法學院
浙大光華法學院——憲法與行政法學國家重點學科
南大法學院——經濟法學國家重點(培育)學科;中德法學研究為特色
復旦法學院——依託復旦高起點、高平台、高水平
南京師大法學院——中國法學領軍方陣中唯一非985、非政法專業院校
▼ 華南
武漢大學法學院——華南地區法學院校的頭把交椅無可撼動
「環境法學國家隊」、「國際法學國家隊」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法學國家隊」;民商法國家重點學科
▼ 西北
(空缺)
▼ 西南
西南政法大學——「訴訟法學國家隊」;「法學界的黃埔軍校」;在中國法學界享有盛譽
中國一流高水平法學院
☆☆☆☆
共計17所
擁有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具有很強的學科實力,具有深厚的辦學底蘊或者是近年來發展迅速而異軍突起;多數擁有某個在全國處於領先水平的二級學科;多數擁有省部級以上的科研平台;各自都擁有幾位在全國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法學專家。
▼ 華北
山大法學院(法理、法史、公法)、北師大法學院(刑法學)、對外經貿法學院(國際法)、北航法學院(民商法)、南開法學院(國際法)
▼ 東北
(空缺)
▼ 華東
廈大法學院(國際法)、東南大學法學院(行政法、刑法)、蘇州大學法學院(法學理論)、上海財大法學院(經濟法、環境法)
▼ 華南
中南大學法學院(經濟法、法學理論)、中山大學法學院(國際法、法史)、湖南師大法學院(國際法)、湖南大學法學院(刑事法學)
▼ 西北
西北政法大學(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學位點:「服務西北地區穩定發展與國家安全」)
▼ 西南
四川大學——「刑訴法學科研國家隊」、重慶大學(環境法)、西南財經大學(金融法、法律經濟學)
中國知名高水平法學院
☆☆☆
共計29所
擁有法學一級學科博士或者是碩士學位授予權;其中多是國家級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擁有一定的學科實力及辦學底蘊或者是依託於高層次的學校平台;擁有省部級重點學科和省部級科研平台;擁有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專家學者。
▼ 華北
鄭州大學法學院、中國海洋大學法政學院、公安大學法學院、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中央民大法學院、北理法學院、天津大學法學院、煙大法學院
▼ 東北
遼大法學院、大連海事法學院、黑大法學院
▼ 華東
安徽大學法學院、同濟大學法學院、福州大學法學院、華東師大法學院、浙江工商大學法學院
▼ 華南
湘大法學院、海大法學院、華科法學院、華南理工法學院、華中師大法學院、華南師大法學院、江西財大法學院、廣西大學法學院、廣州大學法學院
▼ 西北
西安交大法學院、蘭州大學法學院
▼ 西南
雲南大學法學院、西南大學法學院
⑷ 道德與法治研究話題
答被採納後將獲得:
⑸ 德治與法治研究現狀
我認為現狀是抄:在14億人中間,法襲治當前還只是是德治的輔助手段,法治還是脫胎於中國德治的,在中國,法治還難以成為社會規范的主力和權威,這集中體現在權力的相對集中和制衡不足上,先人的枷鎖依然沉重,統治依然困難異常,因此,中國的法治只可說大大強過了先古,卻尚不能(也沒必要)壓倒德治。
⑹ 重慶大學法學院有哪些學科建設
學院恢復成立10餘年來,學科建設實現飛躍式發展,被譽為「重大法學現回象」。
2005年建成環境與答資源保護法學博士學位授權點,2006年建成法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007年建成法律碩士專業學位學位授權點(JM),2008年法學學科成為我國西部唯一的「211工程」建設單列學科,2009年建成博士後流動站,法學本科專業成為慶市特色專業,2010年成為重慶大學「985工程」建設單列學科,2011年建成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並成為重慶市重點學科。重慶大學法學一級學科在教育部2012年第三輪學科評估中位列全國第11名17位;在武書連2012中國大學研究生院法學二級學科排名中,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科位列全國第1名。
2015年法學學科以優秀成績通過重慶市「十二五」重點學科綜合驗收,法學院與建築學部相關學科聯合成功申報了重慶市特色學科群,法學一級學科進入重慶大學「一流學科重點培育行列」,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科團隊進入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治研究方陣」(國家智庫)。法學一級學科2017年獲批重慶市「十三五」市級重點學科,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進入B+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