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元素鐳
⑴ 元素鐳有什麼作用
大篇幅的你也不愛看
說最簡單的
鐳
鐳是什麼:
一種天然放射性元素,元素名來源於拉丁文,原意是「射線」。1898年居里夫婦從瀝青鈾礦礦渣中發現了鐳,1902年分離出90毫克氯化鐳,初步測定了鐳的原子量。鐳在自然界分布很廣,但含量極微,地殼中的含量為十億分之一,總量約1800萬噸
鐳是銀白色金屬,熔點700℃,沸點低於1140℃,密度約5克/厘米3
鐳有劇毒,它能取代人體內的鈣並在骨骼中濃集,急性中毒時,會造成骨髓的損傷和造血組織的嚴重破壞,慢性中毒可引起骨瘤和白血病。鐳是生產鈾時的副產物,用硫酸從鈾礦石中浸出鈾時,鐳即成硫酸鹽存在於礦渣中,然後轉變為氯化鐳,用鋇鹽為載體,進行分級結晶,可得純的鐳鹽。金屬鐳則由電解氯化鐳製得。鐳及其衰變產物發射γ射線,能破壞人體內的惡性組織,因此鐳針可治癌症
鐳的用途:
鐳能放射出α和γ兩種射線,並生成放射性氣體氡。鐳放出的射線能破壞、殺死細胞和細菌。因此,常用來治療癌症等。此外,鐳鹽與鈹粉的混合制劑,可作中子放射源,用來探測石油資源、岩石組成等。
鐳是現代核工業興起前最重要的放射性物質,廣泛應用於醫療、工業和科研領域;把鐳鹽和硫化鋅熒光粉混勻,可製成永久性發光粉。到1975年為止,全世界共生產了約4千克鐳,其中85%用於醫療,10%用來製造發光粉。鐳是劇毒物質
⑵ 誰證實了鐳元素的存在
貝克勒爾雖然發現了放射性,開拓了新的研究領域,但他沒能意識到這項發現的深遠意義。他只是寫了報告,記錄了實驗過程及結果,沒有去深究原因——這些射線究竟是什麼,它從哪裡來?一切到此為止。然而科學是永無止境的,貝克勒爾開創的新事業並沒有真正停滯,將它引向深入的是一對科學史上著名的夫婦科學家——居里夫婦。
瑪麗·居里1896年,居里夫人為獲得博士學位,審慎地選擇著研究課題。貝克勒爾的一篇報告引起了她的關注。貝克勒爾稱,鈾和鈉的化合物具有一種特殊的本領,能自動、連續地放出一種眼睛看不見的射線。居里夫人感覺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研究題目。次年,她正式確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鈾射線的研究工作開始後,居里夫人細心地測試各種不同的化合物。在測量中,出現了一個十分意外的情況:在對鈾和釷的混合物進行測量時,她觀察到有些鈾和釷的混合物的放射性輻射強度比其中鈾和釷的含量所應發射的強度高出很多。經過反復考慮,她認為,這種反常現象只有一種合理的解釋:就是那些礦石中必定含有少量還沒有被發現的化學元素,同時這種元素是具有放射性的。皮埃爾·居里對這一大膽的設想表示贊同,同時,他也意識到這一研究的重要性,他毅然放下自己的研究課題,和居里夫人一起投入到尋找這種新元素的艱巨的化學分析工作中。
居里夫婦用分離瀝青鈾礦的方法來尋找新元素,結果發現含已知元素鉍和鋇部分的放射性特別強。1898年7月,他們從含鉍的部分中確認了一種新的放射性元素。為紀念瑪麗的祖國波蘭,這種新的放射性元素被命名為釙。到1898年年底,他們又從含鋇的部分確認了另外一種新的元素,它是迄今為止他們所發現的放射性最強的未知元素。他們把它命名為鐳,在拉丁文里為「放射」的意思。
將釙從鉍中提純出來要比把鐳從鋇中提純出來麻煩得多,而且鐳的放射性比釙要強,居里夫婦決定先從提純鐳開始。瀝青鈾礦中鐳含量極其稀少,許多噸的礦石,需要經過混和、溶解、加熱、過濾、蒸餾、結晶等一系列的工作,才可能分離出一克的極小份數和鐳鹽。為了提取純鐳,測定鐳原子的原子量,向科學界證明鐳的存在,他們夜以續日地努力工作。到1902年,通過45個月艱苦繁重的勞動,在數萬次的提煉後,他們從數噸瀝青鈾礦渣中提煉出了0.1克純凈的氯化鐳,在光譜分析中,它清楚地顯示出鐳的特有的譜線,與已知的任何元素的譜線都不相同。居里夫人還第一次測出它的原子量是225,其放射性比鈾強200多萬倍,這一科學的舉措證實了鐳元素的存在。
⑶ 鐳元素的用途
鐳是現代核工業興起前最重要的放射性物質,廣泛應用於醫療、工業和科研領域;把鐳鹽和硫化鋅熒光粉混勻,可製成永久性發光粉。到1975年為止,全世界共生產了約4千克鐳,其中85%用於醫療,10%用來製造發光粉。鐳是劇毒物質。
⑷ 鐳是什麼元素
一種放射性元素,具有很強的放射性,並能不斷放出大量的熱
鐳是銀白色金屬,熔點700℃,沸點低於1140℃,密度約5克/厘米3。鐳是最活潑的鹼土金屬,在空氣中迅速與氮氣和氧氣作用,生成氮化物和氧化物,與水反應劇烈,生成氫氧化鐳和氫氣。鐳的最外電子層有兩個電子,氧化態為+2,只形成+2價化合物。鐳鹽和相應的鋇鹽屬同晶形化合物,化學性質很相似。氯化鐳、溴化鐳、硝酸鐳都易溶於水,硫酸鐳、碳酸鐳、鉻酸鐳難溶於水。鐳有劇毒,它能取代人體內的鈣並在骨骼中濃集,急性中毒時,會造成骨髓的損傷和造血組織的嚴重破壞,慢性中毒可引起骨瘤和白血病。鐳是生產鈾時的副產物,用硫酸從鈾礦石中浸出鈾時,鐳即成硫酸鹽存在於礦渣中,然後轉變為氯化鐳,用鋇鹽為載體,進行分級結晶,可得純的鐳鹽。金屬鐳則由電解氯化鐳製得。鐳及其衰變產物發射γ射線,能破壞人體內的惡性組織,因此鐳針可治癌症
.
⑸ 鐳元素是如何發現的
居里夫人發現放射性原素鐳
在巴黎理化學校教學大樓底層的貯藏室里,有一對男女正忙著把房間的角落裡堆放的瀝青倒進一個冶煉鍋中,從中提煉著什麼東西,兩個人都累得滿頭大汗。
那男子身材頎長,看上去風度翩翩,十分瀟灑。那女子則生著一頭漂亮的金發長發,一雙灰色的眼睛深邃逼人,顯得端莊典雅,氣質非凡。
男子見汗水已經順著女子的兩腮流下,趕忙拿起毛巾給女子擦汗,女子對他感激地笑了笑,然後又轉頭聚精會神地注視著儀器。
那個女子就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女科學家瑪妮婭·居里夫人。男子是她的丈夫比埃爾·居里。
居里夫人出生在歐洲東部的波蘭,她出生不久,母親就去世了。後來,父親又被撤去副學監頭銜,家中生活很艱難。父親一個人既做父親又當母親,帶著小瑪妮婭等四個孩子苦苦地掙扎著。惟一感到欣慰的是,孩子們都很有出息,兒子考入大學,瑪妮婭中學畢業時,以優異成績獲得金獎章。
尋找職業擺在瑪妮婭面前,她經過介紹所,被介紹到一個律師家做家庭老師,年薪400盧布。從此,瑪妮婭告別少年時代,開始步入社會了。
這個律師非常吝嗇,瑪妮婭如同落進了人間地獄。但是,她必須忍受著這一切,因為她答應姐姐把自己全年的收入資助她去法國留學。
這時,姐姐布羅妮雅已經在法國巴黎了。瑪妮婭那可憐巴巴的薪水除了供姐姐留學外,剩下的就微乎其微了。父親眼看就要退休了,家庭收入即將受到影響。在這種情況下,瑪妮婭只好遠離家鄉,到鄉村去做家庭老師,年收入500盧布。這一去就是5年。
布羅妮雅從巴黎的醫科大學畢業,便給瑪妮婭來信,讓她立即去巴黎求學。瑪妮婭不忍心離開年邁的、無人照顧的父親。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她終於在1891年秋天踏上了去巴黎的旅途。此時的瑪妮婭已經24歲了,她胸有成竹地迎接著命運的挑戰。
開始,瑪妮婭在法蘭西共和國大學理學院學習。這時,她的名字按法文的拼法,叫瑪麗·斯可羅多夫斯卡,居住在姐姐家。後來,為了有一個更安靜的學習環境,她離開了姐姐家,自己租了一間閣樓,租金很低廉。
當時,她每月只有40盧布。為了節約開支,她十分節儉,每天去學校都是步行。晚上,她盡量利用圖書館的燈光看書,等到圖書館閉館後,才回家點起自己的油燈繼續攻讀。
她每天晚上要學到第二天凌晨二三點鍾才睡覺。冬天是她最難過的日子,買不起煤,只好忍耐,睡覺時把所有的衣服都穿上,再鑽進冰冷的被窩里。實在忍不住了,她就把椅子壓在被窩上。
一天,瑪麗從圖書館回來,見家裡什麼吃的也沒有,只有一點小蘿卜。她隨便吃了幾口,接著繼續看書,直到凌晨三點才睡下。第二天早晨,她照樣上課去了,等回到家裡時,她眼前一陣發黑,昏了過去。
當醫生的姐夫趕到時,瑪麗又坐了起來,繼續看書。姐夫在她房間里找了個遍,一點吃的東西都沒發現,終於明白是怎麼回事了,他立即將瑪麗帶回家。
在姐姐的照顧下,瑪麗逐漸恢復了體力,她又回到自己的小閣樓里,繼續過著她那苦行僧似的生活。
兩年後,瑪麗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了物理學士學位。以後她又把目標集中到了數學上。她克服了重重困難,於1894年獲得了數學學士學位。就在她雄心勃勃地向最後一個目標沖刺時,遇上了難以克服的困難。這時,她受人之託,從事鋼鐵的磁性研究,但實驗條件太差。
恰好旅居瑞士的波蘭籍物理學家科瓦爾斯基夫婦來到巴黎旅行。瑪麗向他們訴說了自己的苦衷,科瓦爾斯基深表同情,說道:「我倒有個朋友,此人在理化學校時就很有才幹,他可能會有自己的實驗室。如果沒有,讓他給你出個主意也好呀。你明天晚上到我這里,先與那個年輕人見上一面。」
第二天傍晚,瑪麗見到了這位很有才乾的學者,他就是比埃爾·居里。他出生在巴黎的醫生家庭,由於不能適應學校正規教育,他父親便在家裡教育他。比埃爾·居里很快成為理科學士,18歲又成了碩士,19歲開始在巴黎大學做研究助手。
比埃爾和瑪麗一見鍾情,結婚後生了一個女兒,瑪麗只好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孩子,人們都稱她居里夫人了。
這期間,她通過了畢業考試。孩子三個月後,她寫出了鋼鐵磁化的研究報告,發表在《全國工業促進協會報告書》上。
居里夫人的下個目標是考博士學位。
自從德國物理學家倫琴在上世紀末發現X射線之後,一些科學家便對這種射線進行了研究。柏克勒爾在這一研究過程中觀察到一種異常現象:有一種性質不明的射線,使包在黑紙中的底片感光,也能使空氣導電。居里夫人便以這種射線的研究作為自己博士論文的課題。
她沒有實驗室,比埃爾也沒有實驗室,經過多方努力,理化學校便把大樓底層的一間倉庫借給她。這里只有一間空房間,沒有任何實驗儀器,冬天寒冷,夏天悶熱。
居里夫人的當務之急就是從瀝青鈾礦中提煉出一種未知元素來。在這關鍵時刻,比埃爾·居里放下了自己手中的工作,與夫人一起擔負起這項實驗。兩個非凡的頭腦,兩個具有非凡毅力的人,開始了艱難的路程。
1898年7月,他們得到了兩種元素中的一種,這種黑色的粉末,比等量的鈾的放射性要強400倍。為了紀念居里夫人那已經從地圖上消失的祖國,他們決定把這種新元素起名為「釙」,因為這個詞的詞根同波蘭的國名的詞根是一樣的。
居里夫人堅持說裡面還有另一種元素,並起名「鐳」,在法文中是放射的意思。要提煉一克鐳,最少要有二噸礦石。含有這種鐳的瀝青又相當昂貴,即使他們賣掉全部家產也買不起二噸礦石。於是,他們便買了價格便宜得多的礦渣。他們知道,提取鈾之後,礦物里所含的微量的鐳一定原封未動。
他們克服重重困難,幹了45個月。居里夫人體重迅速下降,他們拼搏得精疲力盡了。
1902年5月的一個晚上,居里夫人疲倦地依在丈夫的肩頭上,稍事休息。
就在這個夜晚,他們發現了奇跡,得到了純鐳!兩人久久地注視著那放射著淡藍色熒光的新元素,兩眼也同這鐳一樣閃著晶瑩的淚花!
1903年,居里夫婦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
1906年,比埃爾·居里在一場意外的車禍中喪生。居里夫人極為哀痛,但這並沒有動搖她獻身科學的意志,她決心把與丈夫共同開拓的科學事業進行下去。1910年,居里夫人成功地分離出金屬鐳,分析出鐳元素的各種性質,精確地測定了它的原子量。同年,居里夫人出版了她的名著《論放射性》,並出席了國際放射學理事會。會上制定了以居里名字命名的放射性單位,同時採用了居里夫人提出的鐳的國際標准。
居里夫人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她是巴黎大學第一位女教授,是法國科學院第一位女院士,同時還被聘為其他15個國家的科學院院士。她在一生中共接受過7個國家的24次獎金和獎章,擔任了25個國家的104個榮譽職位。但居里夫人從不追求名利,她把獻身科學、造福人類作為自己的終生宗旨。
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決定放棄煉制鐳的專利權。她認為,那是違背科學精神的。她曾經對一位美國女記者說:「鐳不應該使任何人發財。鐳是化學元素,應該屬於全世界。」這位記者問她:「如果世界上所有的東西任你選挑,你最願意要什麼?」她回答:「我很想有一克純鐳來進行科學研究。我買不起它,它太貴了!」原來,居里夫人在丈夫死後,把他們幾年艱苦勞動所得—一價值百萬法郎的鐳,送給了巴黎大學實驗室。這位記者深為感動,她回到美國後,寫了大量文章,介紹居里夫婦,並號召美國人民開展捐獻運動,贈給居里夫人一克純鐳。1921年5月,美國哈定總統在首都華盛頓親自把這克鐳轉贈給居里夫人。在贈送儀式的前一天晚上,居里夫人又堅持要求修改贈送證書上的文字內容,再次聲明:「美國贈送我的這一克鐳,應該永遠屬於科學,而決不能成為我個人的私產。」
居里夫人晚年在鐳學研究院工作,親自指導來自外國的青年科學家從事研究工作。在她培養的許多優秀科學家中,有中國的放射化學創始人鄭大章和物理學家施士元教授。
由於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居里夫人的身體遭受了嚴重的損害,患了白血病,於1934年7月4日逝世。
⑹ 鐳元素是誰發現的
瑪麗·居里(Marie Curie)和皮埃爾·居里(Pierre Curie) 發現年代:1902年
在柏克勒爾對於鈾的放射性質進行了開創先河的觀察和研究以後,跟著便發現鈾的射線也像X射線,能使空氣和其他氣體產生導電性,而釷的化合物也經人發現有著類似的性質。1896年起,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一起進行了系統的發現 [4] ,在各種元素與其化合物以及天然物中尋找這種效應。
柏克勒爾現象,引起了居里夫婦的濃厚興趣,射線放出來的力量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呢?這種放射的性質又是什麼呢?
居里夫人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鈾鹽的研究中去了,她廣為搜羅並研究了各種鈾鹽礦石,她被鈾鹽礦石神奇的射線所吸引,她把特別的愛奉獻給了這種特別的礦石。
接受過嚴格而又系統的高等化學教育的居里夫人,在研究鈾鹽礦石時想到,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證明鈾是唯一能發射射線的化學元素。她猜想,一定還會有別的元素也具有同樣的力量,只不過人們還不知道罷了。
她依據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排列的元素,逐一進行測定,結果很快發現另外一種釷元素的化合物,也自動發出射線,與鈾射線相似,強度也較接近。
居里夫人認識到,這種現象決不只是鈾的特性,必須給它一個新名稱,居里夫人就把它命名為「放射性」,鈾、釷等有這種特殊「放射」功能的物質,叫做「放射性元素」。
後來,在她的丈夫皮埃爾先生的幫助下,她又測定了能夠收集到的所有礦物,她想知道還有哪些礦物具有放射性。
在測量中,她獲得了又一個戲劇性的發現,在一種來自波希米亞的瀝青鈾礦中,她發現,其放射性強度比原先設想的要大不知多少倍。
那麼,這種不正常的而且過度的放射性又是從哪裡來的呢?用這些瀝青鈾礦中的鈾和釷的含量,決不能解釋她觀察到的放射性的強度。
因此,只能有一種解釋,這些瀝青礦物中含有一種比鈾和釷的放射性作用強得多的新元素,而且不是當時人類所已經知道的元素,它一定是一種未知的元素。
居里夫人的發現吸引了皮埃爾先生的注意,居里夫婦攜起手來,並駕齊驅,向科學的未知領域發起強有力的進攻。
在條件極其簡陋的實驗室里,經過居里夫婦鍥而不舍的長期努力,1898年7月,他們宣布發現了這種新元素,它比純鈾放射性要高出400倍。
為了紀念她飽經磨難的祖國,新元素被命名為釙(即波蘭的意思)。
1898年12月,居里夫婦又根據大量的實驗事實宣布,他們又發現了第二種放射性元素,這種新元素的放射性比釙還強,他們把這種新元素命名為「鐳」。
但是,由於沒有釙和鐳的樣品,也沒有釙和鐳的原子量,當時的科學界,幾乎沒有人願意相信他們的這個驚世駭俗的新發現。
居里夫婦決心,無論付出什麼樣的代價,都要提煉出釙和鐳的樣品,這一方面是為了證實它們的存在,另一方面,也已為了使自己更有把握。
居里夫婦是一對經濟相當拮據的知識分子,他們無力支付購買瀝青鈾礦所需的高昂的費用。但他們沒有被眼前的這只「攔路虎」所嚇倒,他們幾乎想盡了各種各樣的辦法。
經過無數次的周折,奧地利政府這才正式決定,先捐贈一噸重的殘礦渣給居里夫婦,並且許諾,如果他們將來還需要大量的礦渣,可以在最優惠的條件下供應給他們。
居里夫人立即投入了繁重的提取工作中去,她每次把 20多公斤的廢礦渣放入冶煉鍋里加熱熔化,連續幾個小時不間斷地用一根粗大的鐵棍攪動沸騰的渣液,而後從中提取僅含百萬分之一的微量物質。
從1898年到1902年,經過無數次的提取,處理了近一噸礦石殘渣,終於得到了0.1克的鐳鹽,並測定出了它的原子量是226。
鐳的發現在科學界爆發了一次真正的革命,1903年,居里夫婦因此而雙雙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居里夫人這一巨大成功絕不是輕而易舉就能獲得的,它凝聚了居里夫婦多少汗水、多少淚水,完全是居里夫婦共同心血的結晶。
⑺ 鐳元素有什麼作用
鐳元素的主要作用
1、鐳能放射出α和γ兩種射線,並生成放射性氣體氡。
2、鐳放出的射線能破壞、殺死細胞和細菌。常用來治療癌症等。
3、鐳鹽與鈹粉的混合制劑,可作中子放射源,用來探測石油資源等。
4、鐳是原子彈的材料之一。
5、用鐳同位素尋找古河道中的鈾。
鐳是一種具有很強的放射性的元素,在化學元素周期表中位於第7周期,第IIA族,原子序數88,元素符號Ra。純的金屬鐳是幾乎無色的,但是暴露在空氣中會與氮氣反應產生黑色的氮化鐳。
(7)法學元素鐳擴展閱讀:
鐳元素的發現:
在柏克勒爾對於鈾的放射性質進行了開創先河的觀察和研究以後,跟著便發現鈾的射線也像X射線,能使空氣和其他氣體產生導電性,而釷的化合物也經人發現有著類似的性質。1896年起,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一起進行了系統的發現,在各種元素與其化合物以及天然物中尋找這種效應。
從1898年到1902年,經過無數次的提取,處理了近一噸礦石殘渣,終於得到了0.1克的鐳鹽,並測定出了它的原子量是226。
鐳的發現在科學界爆發了一次真正的革命,1903年,居里夫婦因此而雙雙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居里夫人這一巨大成功絕不是輕而易舉就能獲得的,它凝聚了居里夫婦多少汗水、多少淚水,完全是居里夫婦共同心血的結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鐳元素
⑻ 什麼是鐳元素
鐳,原子序數88,原子量2260254,是一種天然放射性元素,元素名來源於拉丁文,原意是「射線」。1898年居里夫婦從瀝青鈾礦礦渣中發現了鐳,1902年分離出90毫克氯化鐳,初步測定了鐳的原子量。鐳在自然界分布很廣,但含量極微,地殼中的含量為十億分之一,總量約1800萬噸。現已發現質量數為206~230的鐳的全部同位素,其中只有鐳223、224、226、228是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其餘都是通過人工核反應合成的。鐳226半衰期最長,天然豐度最大,是鐳的最重要的同位素。
鐳是銀白色有光澤的金屬,熔點700°C,沸點1140°C,密度約5克/厘米³,體心立方晶格。鐳的化學性質活潑,與鋇相似。金屬鐳暴露在空氣中能迅速反應,生成氧化物和氮化物;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鐳;新制備的鐳鹽呈白色,放置後因受輻照而變色。
鐳是現代核工業興起前最重要的放射性物質,廣泛應用於醫療、工業和科研領域;把鐳鹽和硫化鋅熒光粉混勻,可製成永久性發光粉。到1975年為止,全世界共生產了約4千克鐳,其中85%用於醫療,10%用來製造發光粉。鐳是劇毒物質。
⑼ 元素鐳當時有多少人買
元素鐳當時沒有多少人買。
1902年,居里夫婦終於從礦渣中提煉出0.1克鐳鹽,接著又初步測定了鐳的原子量。
她回答:「我很想有一克純鐳來進行科學研究。我買不起它,它太貴了!」
⑽ 化學元素鐳是什麼
一種化學元素
。化學符號
Ra
,
原子序數
88
,
原子量226.0254,屬周期系ⅡA族
,為鹼土金屬的成員和天然放射性元素。1898年M.居里和P.居里從瀝青鈾礦提取鈾後的礦渣中分離出溴化鐳,1910年又用電解氯化鐳的方法製得了金屬鐳,它的英文名稱來源於拉丁文radius,含義是「射線
」。鐳在地殼中的含量為1×10-9%
,已發現質量數為
206~230的同位素中,除鐳223
、鐳224
、鐳226
、鐳228是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外,其餘都是用人工方法合成的。鐳存在於所有的鈾礦中,每2.8噸鈾礦中含1克鐳。
鐳是銀白色金屬,熔點700℃,沸點低於1140℃
,密度約5克/厘米3。鐳是最活潑的鹼土金屬
,在空氣中迅速與氮氣和氧氣作用,生成氮化物和氧化物,與水反應劇烈,生成氫氧化鐳和氫氣。鐳的最外電子層有兩個電子,氧化態為+2,只形成+2價化合物。鐳鹽和相應的鋇鹽屬同晶形化合物,化學性質很相似。氯化鐳、溴化鐳、硝酸鐳都易溶於水,硫酸鐳、碳酸鐳、鉻酸鐳難溶於水。鐳有劇毒,它能取代人體內的鈣並在骨骼中濃集,急性中毒時,會造成骨髓的損傷和造血組織的嚴重破壞,慢性中毒可引起骨瘤和白血病。鐳是生產鈾時的副產物,用硫酸從鈾礦石中浸出鈾時,鐳即成硫酸鹽存在於礦渣中,然後轉變為氯化鐳,用鋇鹽為載體,進行分級結晶,可得純的鐳鹽。金屬鐳則由電解氯化鐳製得
。鐳及其衰變產物發射γ射線,能破壞人體內的惡性組織,因此鐳針可治癌症。把鐳鹽和硫化鋅熒光粉混合後,可製成永久性發光材料,塗在鍾表和各種儀表上,可在暗處發光,是為夜光錶。工業上用鐳作為γ射線源,用於探傷,對金屬材料的內部裂縫和缺陷進行無損傷檢驗。在科研上,用於鐳γ標准源和鐳-鈹中子標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