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會簡介
『壹』 中國行為法學會新聞監督研究中心的簡介是什麼
中國行為法學會中國新聞監督研究中心為非官方、非營利性為社會提專供服務的全國性研屬究機構,主管機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批準的國家一級法學會中國行為法學會,理事會為研究中心內設機構。
新聞監督研究中心承擔著重要的研究任務,將為我國的新聞立法和健康、良性、科學的發展獻計獻策。它將從行為法學的角度,對新聞監督過程中產生的問題,採用從個案到整體的方法,研究事件發生、發展的規律,為建立有效的規范、保障新聞傳播行為的法律提供理論和實踐依據。這一研究方法在我國新聞監督研究領域尚數首次。中心組成人員包括法學界的知名學者、司法工作者、律師、新聞界的學者及媒體精英等。顧問團隊包括政府、軍界、學術界的老領導和著名學者,以及社會各界資深人士等。下設顧問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等。
『貳』 中國法學會法律信息部怎麼樣
簡介:中國法學會法律信息部是經中央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准設立的正司局級事業單位,回對內稱中國法學會研答究中心,主要職責是研究或組織研究中央領導或中央領導部門交辦的課題任務,采編法學法治信息動態,為中央提供決策信息和智力支持。
注冊資本:10萬人民幣
『叄』 濟南市法學會學會簡介
濟南市法學會,起源於1982年5月,最初由市司法局管理,屬於正處級建制,起初的編制規模為5人。在1984年7月和1993年7月,法學會成功進行了兩次和第三次的換屆活動,這期間,學會始終緊密圍繞市委、市政府的核心工作,致力於法學研究,產出了一系列高質量、高水準的研究成果。
在國際交流方面,學會組織了20多位成員出訪了包括7個國家在內的多個國際地區,同時,還組織40多人次考察了國內20多個省市,積極參與各類高層次的學術對話,提升國際視野和學術影響力。
法學會始終堅持教育、發展、培訓和制度建設,不斷提升整體成員的素質和能力。然而,2001年2月,隨著市司法局機構改革,法學會的辦公室被撤銷。然而,這一階段並未中斷其職能,反而在2004年12月13日,市委常委會作出重要決定,恢復濟南市法學會,將其建制提升為正局級,配備了全額預算的事業編制,共計10名,設有會長(正局級)和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副局級)職位。學會由市委有關領導聯系,由市委政法委代為管理。
『肆』 市法學會是什麼單位,干什麼的
法學會是人民團體、學術團體和群眾團體。
主要任務是:組織法學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學習和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方針和政策,學習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和憲法法律,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不斷提高政治素質、法律素質和業務素質;
引領、繁榮法學研究,推進法學理論創新、法律制度創新和法治文化創新,促進法學研究成果的推廣和應用轉化,為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提供理論支持和智力服務;參加國家政治協商、科學決策和
民主監督,對我國改革開放和法治中國建設中的重大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進行學術研討,提出對策和建議;組織法學工作者、法律工作者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總結新經驗,反映新情況,研究新
問題,加強信息的交流和傳播;參與國家和地方立法總體規劃的研究以及法律、法規、法律解釋的咨詢、論證、草擬、修改等工作,參與全國性、地方性和行業性法治評估工作;組織評選和表彰優秀法
學人才和優秀法學成果等活動,營造尊重人才、鼓勵創新的良好環境;參與法治宣傳,主管主辦本會法制、法學報刊和網站,編輯出版法學法律圖書、資料;參與法學教育,培養法學、法律人才;發揮人
才、智力優勢,開展多種形式的咨詢、培訓和法律服務發揮人才庫和思想庫的積極作用;反映會員和法學界、法律界的意見與要求,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
(4)法學會簡介擴展閱讀
市級法學會一般工作任務:
1、組織會員參加法學研究活動;
2、組織法學學術會議;
3、開展國內外法學學術交流與合作;
4、組織、推動會員開展調查研究工作;
5、 組織有關立法、執法、法律監督等問題的討論,提出建議或者咨詢意見;
6、參與法制宣傳和法學教育培訓工作;
7、編輯出版法學刊物、書籍和資料;
8、 反映會員的意見、建議和要求,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
9、開展法律服務;
10、承辦領導機關交辦的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