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民主法治建設與經濟建設

民主法治建設與經濟建設

發布時間: 2025-08-15 21:24:03

Ⅰ 民主與法制建設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之間有何關系

1、民主與法制建設同我國現代化建設之間具有密切關系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

①經濟建設;

②政治建設;

③文化建設;

④社會建設(包括民生建設);

⑤生態文明建設。

必須更加自覺地把全面協調可持續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實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促進現代化建設各方面相協調,促進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相協調,不斷開拓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十八大報告

民主與法制建設是政治建設的核心內容,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任務。

2、社會主義民主和社會主義法制的辯證關系

①社會主義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礎。

只有發揚民主,才能制定科學的法律,才能充分發揮法律的作用。

②社會主義法制是民主的體現和保障。

只有完善法制,才能體現人民的意志和民主的成果,才能保障民主的進程。

3、請注意相關概念的歷史演變

雖然學術界在改革開放之後經常探討「法制」和「法治」的區別和聯系,但一些重要文獻常用是「法制國家」、「法制建設」和「法制觀念」等概念。

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報告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此後,「法治國家」、「法治建設」和「法治觀念」等概念風行開來。

法制經常相對於民主而言;法治一般相對於「人治」而言。「人治」的特徵包括:第一,個人擁有超越法律的特權;第二,個人可以隨意制定和廢除法律。

法制和法治是密切相關的。第一,法制是法治的基礎:法治的前提是有法制,有法可依是法制的基本特徵;法治是法制的升華: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是法治的基本精神。

一般說來,法治囊括了法制、法治建設包括了法制建設。

2014年10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通過《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人民日報》2014年10月29日01版),該決定通篇沒有「法制建設」一詞,「法治建設」一詞出現了10次。

該決定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總之,法治建設包括了法制建設;在未來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我們要把民主建設和法治建設統一起來。

熱點內容
勞動法調休2016 發布:2025-08-15 22:34:15 瀏覽:365
投資協議書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5 22:34:09 瀏覽:752
薩嘎法院 發布:2025-08-15 22:29:38 瀏覽:595
公司法表決權 發布:2025-08-15 22:20:08 瀏覽:158
借條由誰寫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15 22:14:31 瀏覽:225
華東師范大學法學排名 發布:2025-08-15 22:04:30 瀏覽:747
新鄭律師咨詢 發布:2025-08-15 21:54:22 瀏覽:44
民主法治建設與經濟建設 發布:2025-08-15 21:24:03 瀏覽:742
罵法官咒警察 發布:2025-08-15 21:05:04 瀏覽:450
什麼是交通法規 發布:2025-08-15 20:52:35 瀏覽: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