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講邏輯嗎

道德講邏輯嗎

發布時間: 2021-12-02 21:14:11

⑴ 為什麼講道德

因為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道德屬於倫理學范疇,其題材是人的活動或實踐,其目的是人的幸福。

實踐的理性和思辨的理性不同,前者較為粗略,後者較為精密。思辨只有對錯之分,沒有中間狀態,而實踐的精髓正在於選擇,並且中間狀態就是最好的選擇。例如,在對待恐懼時,有三種選擇,魯莽,勇敢和怯懦。

勇敢這種選擇就被認為是合乎道德的,而另外兩種選擇就被認為是違反道德的,所以說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但是,一隻燕子帶不來春天,一次良好選擇也不能成就道德,所以還要多加一個限定,即養成習慣。綜上所述,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

(1)道德講邏輯嗎擴展閱讀

在中文中,道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詞,道是一種良好的選擇,德是一種素養或習慣。二者合起來就構成它的定義,即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其中習慣是它的種,良好的選擇是它的屬差。

道德定律與自然定律或邏輯定律不同,它不是一個百分之百確定的定律,這是由於道德定律對應的題材本身的不確定性造成的,所以也有人因此懷疑道德定律是否存在。

一個有教養的人只尋求與題材的確定度相匹配的定律,對於道德定律不可強求其確定度,關於道德的知識只要有助於我們的活動或實踐也就足夠了。另外,知道了什麼是良好的選擇並不能使我們成為道德的,重點在於實踐,即習慣的養成。

⑵ 道德推理的發展是以邏輯思維為前提嗎

是的,道德推理的發展以邏輯思維的發展為前提。

⑶ 道德的發展是以邏輯思維發展為前提嗎

回首人類社會在與自然和自我的抗爭中,從野蠻走向文明、從迷信走向理性,其中的每一個腳步都印刻著邏輯思維的軌跡。如今,人類又面臨著文明轉型、世紀交替的新挑戰,理性文明的未來走向,更需邏輯思維的導引。筆者認為,與理性文明的發展相伴,邏輯思維的能動作用主要表現在下述方面。

一、促進理性文明的轉型

所謂理性文明,是指獲得物質文明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思維操作方式。它存在於人類追求文明的活動中,融邏輯思維、形象思維和靈感思維的交互作用於一體,與經驗文明的簡單積累有別,其成果的獲取表現出理智性、目的性的主導傾向,將實現主觀願望與客觀效果的和諧統一作為終極關懷目標。
之所以邏輯思維在理性文明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因其擺脫了原始思維的直觀性、具體性和動作性,而運用概念、判斷和推理等思維式及其邏輯結構反映事物的本質或規律。其中,普通邏輯思維有助於保證人們在相對穩定條件下思維活動的確定性、一致性、明確性和論證性;辯證邏輯思維則在思維操作過程中,重視對事物矛盾的分析,通過概念、判斷、推理的聯系及轉化來反映發展變化著的客觀事物;而數理邏輯思維是以數學語言把事物的多樣性聯系定量化、具體化,精確地反映對象間的關系。隨著人類思維實踐的不斷發展,普通邏輯思維、辯證邏輯思維、數理邏輯思維越來越呈現出相互交織、相互滲透的態勢,凝結成高度綜合的系統邏輯思維方式。
在邏輯思維的發展進程中,充滿了思維成果的局限性與客觀對象的變化性之間的矛盾,正是在這種矛盾的運動中,邏輯思維不斷以新的概念逼近對客觀世界真實性的抽象和概括,獲得自身的日趨完善,並促進理性文明根據時代要求實現轉型。
縱觀歷史,當人類處於原始思維狀態時,具象思維佔主導地位,而沒有理性的自覺。隨著生產實踐和思維實踐的日益深入,人類在積累了豐富的感性知識的基礎上,逐步意識到了主體與自然界的區別,並以概念、范疇去反映自然界,獲得了認識自然的主動性、靈活性,形成了古代邏輯
思維的特色,即反映自然界各種現象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統一體。隨著邏輯思維的產生,人類社會步人了自覺的理性文明時代,出現了諸多藝術、宗教、道德、科學、法律等精神方面的和產業、技術、經濟等物質方面的一系列新成就。
由於近代誕生的實驗科學,重視對自然現象的解剖、分析和數學語言表達的運用,促進邏輯思維對客觀事物的反映精確化、實證化,彌補了古代思維方式的籠統、粗糙、直觀等不足,對各門科學的建立和發展起了積極作用。然而,對自然界分門別類的研究,又導致了孤立、靜止、片面地反映自然界的形而上學思維方式的出現。隨著自然科學研究的深入,形而上學思維方式的局限性日趨明顯,各種物質運動形式的相互聯系、轉化以及物質運動、變化、發展的普遍性和無限性不斷被揭示出來,進入到邏輯思維的視野中,激發了辯證思維由自發轉向自覺,使人類的理性文明發展為將整個自然的、歷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寫為-個運動、變動的過程,並從多樣規定性的統一和聯繫上把握對象及其本質,形成了辯證理性的思維操作方式。
在現代科學高度分化又高度綜合、並以高度綜合的趁勢佔主導地位的今天,邏輯思維發展成為系統綜合思維、普遍邏輯思維、數理邏輯思維與辯證邏輯思維融為一體、綜合運用,在對事物進行宏觀性質分析及定量分析時,形成優勢互補,綜合發揮作用,共同服務於對事物發展的歷史、現狀、未來因素的分析和綜合,預測事物發展的未來走向,這無疑有助於將理性文明推向嶄新的信息文明階段,即幫助人們認識到客觀事物系統內部各要素、系統與系統、系統與環境之間是通過信息普遍聯系起來的,藉助於信息的獲取、傳遞、加工和反饋來實現思維的目標,是理性文明發展為新階段的重要內容。

二、參與理性文明的整合

人類理性文明的發展,首先是以具有主體意識的人格的文明進步為的提的,因此,邏輯思維對理性文明的整合,說到底是對人格文明發展的調適與規范。具體說來,邏輯思維在人格文明發展中的作用表現為。
其一,有助於理性文明與情感體驗的貫通。
情感是人們通過態度體驗來反映客觀事物與需要之間的關系的,它以較大的波動性對理性文明產生影響,邏輯思維能發揮情感體驗對創造性思維的增力作用,提高理性文明的創新水平,同時使波動的情感被控制在理性力量的制約中,增強健康情感的張力,減弱消極情感的影響,並通過對自我發展與社會需要相統一的價值目標的選擇和確立,形成理性健全而又情感豐富的人格文明特徵。
其二,有助於傳統文明與現代精神的融合。
每當社會發生轉型時,人類的文明都要受到傳統文化與時代要求的雙重影響,那些通過風俗習慣、道德風尚、生活方式、認知特點等世代承襲下來的傳統文明,既積淀著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也滯留著腐朽落後的消極因素。邏輯思維具有批判的功能,一方面能幫助人們破除傳統勢力的消極影響,另一方面又能篩選出傳統文化的精華並將其融入新時代的文明活動之中邏輯思維對傳統文明的理性揚棄,在新型文明的建立與發展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其三,有助於本土文明與外域文化的兼蓄。
中國的本土文明是以政治倫理為核心的內容的,在人格塑造上偏重群體和諧、道德示範、理想追求,而外域文化特別是西方文化,孕育了人格的自主性、開創性和競爭性,重視在競爭中充分現自我的能力與價值,發揮個性的能動作用,勇於冒險、創新,視才能和效益為重要的價值因素。在本土文明與外域文化發生異質撞擊時,邏輯思維能以比較、分析、綜合的方法,在動態、開放的系統中,削弱人格特徵的弱質、消極要素,擴充其強質的、積極的成分,幫助人們建構起優勢互補的、推進文明進步的人格系統。
其四,有助於個體文明與社會需求的和諧。
理性文明的發展,應該越來越重視發揮人的主體作用,為社會成員提供平等參考、公平競爭和信息共享的良好條件,使個體的全面發展和個性需要的滿足具備有利保障。社會的發展不但重視分工,還越來越強調合作,使人們有機地聯結在一起,共同承載社會發展的使命。邏輯思維以聯系、發展和轉化的視角,幫助人們在個體文明設計時,著眼於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一致,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的一致,將社會發展需要轉化為個人的追求目標,將個體文明的價值取向與社會的文明進步融為一體。
第五,有助於理想文明與現實操作的統一。
人類的理性文明是在對理想文明的不懈追求中得到發展的,理想文明總是以美的形式、善的內容、真的目標成為不同發展階段上個體和群體進步的強大動力,理性文明的終極關懷是人的社會本質的充分實現和社會的全面進步。邏輯思維能夠幫助人們將這一理想目標與現實人格的文明操作聯系起來,發揮理想文明的超前性、導向性和可行性作用,立足現實社會的發展需要,設定和調整現實人格文明的目標,在實現人格文明的實現過程中,不斷逼近理想文明。

三、提高理性文明的效率

理性文明存在於人類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中,是以科學的創造活動為載體的,人類每一項科學發現的成果都是理性文明進步的標志。在人類理性文明的進程中,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離不開邏輯思維、形象思維和靈感思維的作用,這些思維類型相互滲透,以網路系統的方式交織在一起,服務於科學創造活動。其中,邏輯思維對理性文明效率的提高具有主導作用。
首先,表現為邏輯思維的指向功能。
作為承載理性文明的科學創造活動,既包括科技產品的發明,也涵蓋科學理論的創立,廣泛存在於對自然界、人類社會的認識與改造過程中。由於不是任何問題的出現都能引起科學創造活動,這就需要邏輯思維運用分析、比較的基本方法。分析問題的內在要素及外部關系,在比較中鑒別問題的社會價值與創新意義,並結合創造主體自身的實際條件,確定科學創造活動的主題方向,將人的思維重點統一到確定的目標上來,引導人們進行必要的定向性思維,使科學創造活動產生內在的驅動力。
不僅如此,邏輯思維還能夠幫助人們在積累相關素材時進行集中性思考。任何一項科學發現或發明,都是以相關素材為背景知識的,面對零散的、雜亂無章的理論知識和經驗材料,必須按照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進行分析、整理,把與科學創造主題相關的素材篩選出來,加速創造活動的進程。
其次,表現為邏輯思維的中介功能。
科學創造活動的過程,是由發現問題或提出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乃至最終解決問題等幾個主要發展階段構成的,這也是理性文明發展的必要步驟,這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是由邏輯思維作橋梁、紐帶的。從最初目標的選擇開始,是通過邏輯思維對感性認識材料的加工、製作,才形成概念和判斷,使科學創造主題得以確立。然後,又通過分析、比較的方法,選擇利用己有理論知識和經驗知識,進行大膽猜測,形成科學的假說體系,尋求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並根據實踐的要求,進行信息反饋,及時調整、檢驗假說,逼近對目標的反映。最後,運用綜合、抽象等邏輯思維方法,完成由猜測向科學認識的過渡,將科學發現、發明的成果,或以科學的理論體系公諸於世,或以物化了的產品直接造福於社會。
在反映理性文明的科學創造活動中,靈感思維常常發揮出重要作用,表現出在意外、偶然因素因素的誘發下,以突發的形式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其實,靈感的產生要以邏輯思維的准備為前提,它從濃縮的形式反映出邏輯思維的成果,是邏輯思想漸進過程的中斷。邏輯思維指導人們深入研究事物內在的關系和規律,找到靈感與背景知識之間的必然聯系,使靈感的捕捉成為可能。同時,靈感思維產生的結果,需要邏輯思維的綜合、總結,最終形成科學發現和發明的成果。
其三,表現為邏輯思維的預測功能。
在科學創造活動中表現出來的理性文明,其目標的選擇和調整離不開科學的前瞻意識,尤其是當有些研究對象的本質屬性,不能直接通過實驗、觀察的方法得到時,就更需要藉助於科學的預測,以展示事物發展的前景,推進科學的發展,提高理性文明的效率。邏輯思維主要是通過類比法、歸納法和假說的方法,形成具有指導意義的前瞻概念、提出具有預測性的論斷,幫助人們創造性地認識和把握客觀事物的本質及規律。

科學創造活動的發展進程,實際上是在簡單枚舉歸納法、科學歸納法、類比法以及有關的演繹法等邏輯思維要素的積極參與下,通過實踐活動實現假說的科學預測,向真理性認識過渡的過程。假說的預測作用在於,能促進人的認識由外在的、直觀的、籠統的形式,轉變為對客觀對象內在的、深層的、本質的把握。

雖然類比法、歸納法和假說等邏輯思維的預測方法,得出的都是或然性結論,即結論的可靠性特徵,但它們卻都是科學發現、發明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環節。人們在認識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未知領域時,運用這些科學的預測方法,大膽預測,勇於創新,有助於理性文明增強目性、計劃性、系統性,減少其盲目性、被動性和無序性,引導人們拓寬思維實踐的視野,實現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飛躍,取得理性文明的新成就。邏輯思維的發展過程是一個動態的、開放的系統,它作用於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並以主體意識的不斷增強和科學創造成果的大量涌現為標志,推進理性文明的躍遷。

⑷ 邏輯思維講沒有什麼道德只有權衡

常說的邏輯思維中確實沒有道德。
因為如果要將道德引入邏輯判斷中需要做的設定太多了。回
邏輯是一種答非常准確的推理過程。而道德判斷是一個基於感性認識的人類自身判斷,每個人的判斷都不同,所以如果將道德判斷引入邏輯推理就必須將道德判斷的每一種情況進行精細設定,否則如果每個人依據自己的道德判斷會得出不同的結果。

⑸ 講邏輯和講道理有什麼區別嗎

有點類似,道理一般是正確的理論,是非為主,邏輯是推理為主,比較注重客觀事實,不大分是非。
例如,一個孩子不願起床,講道理就會說,他還不起床就遲到了,賴床和遲到是不好的習慣。講邏輯就會說,你起床晚於幾點幾分,就會趕不上哪趟公交,然後路上可能會堵車,到達學校就遲到了。

⑹ 道德經是哲學,心理學,邏輯學還是什麼

道德經是天道循環的現象的描述,不是哲學,不是心理學,也不是邏輯學。
就像男人和女人結婚就會生孩子的道理一樣。
所以道德經也叫天道經書,簡稱道經。

⑺ 道德,邏輯,屬於意識形態嗎

道德屬於上層建築范疇而不是意識形態

作為一個人,我們需要它人,我們無法靠這自專己個體的力量生存.
自然屬界當中比我們人類的個體量力強大的生物都被我們人類踩在腳下.
原因就是我們是一個整體,如果我們失去了集體那我們只有在其它生物的腳下人辱偷生!
我們需要他人,我們需要它人的力量保護,我們需要他人給我們醫療,我們需要它人給我們造房子,我們需要他人生產食物,就是領導也要手下來完成任務.
所以我們要團結,可是我們都有自我的意識形態,如果我們都以個人的意識形態來強迫他人,我們就會變成一盤散傻.

⑻ 人生的選擇和道德價值觀邏輯上哪個更深一些

還是道德價值觀邏輯上更深一些,一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再高,而一個人沒有高尚的道德觀的也是不會得到社會歡迎的。價值觀影響著人生觀和道德觀,屬於更根本的東西。

⑼ 中國人講理時為什麼不講邏輯

不講邏輯的道理還是道理嗎?
不認事實,不講邏輯,不講規則,只講立場,講感情,講利益,講關系,講大流。
根本就不講道理嘛。。。
你會發現,不論跟哪個層次的國人爭論,你都爭不贏,為什麼?正常人做判斷是由論據到結論,通過認證事實,比照規則,通過科學的方法論,嚴密的邏輯推理來得到結論,來判斷是非,國人呢,是根據立場和利益先定下結論,再胡亂的去找各種借口和理由來填充自己,你會發現他們不認事實,不認規則,不講道理,不講邏輯,也沒有科學的方法,滿嘴胡言,荒唐可笑,然而他們還一定是正確的。。
那麼他為什麼不講邏輯,不講理呢?從古至今從來都不講的好么,權力最大,利益至上,其他的都不重要,野蠻落後,愚昧自大,完全是進化程度不夠,文明層次還達不到。一個快速進化的世界也拉不動一個野蠻自大愚昧落後的文明。
增加一些自己最近的思考:正常人的大腦,是不斷的學習汲取各種知識,充實自己的世界觀,形成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學習科學的方法論,跟電腦一樣,算是打造自己的運算系統以及操作系統,遇到事情,會採集全面的信息,在大腦里分析,推理,做出各種結論,然後選擇最佳或者最適合自己的。而國人的腦袋裡裝的就是各種條件反射,程序就是這么設定的,情景模式一出,他們就會蹦出對應的條件反射出來。這些條件反射是隨著年齡的增加,閱歷的增長而一點點累積起來的。他們不用思考,只用累積,遇到類似的場景就用積累的類似的處理方法去應對,沒有類似的,他們就懵逼了,需要再積累,或者聽從他們認為有威望的人的決定,或者跟著大流做就好。當然,這足夠支撐他們的生活了。

⑽ 道德和邏輯有什麼關系

1,道德是調整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
2,邏輯至少包括三種含義:A,客觀事物版的規律;權B,思維規律;C,邏輯學。
3,道德和邏輯的關系
A,道德規范的制定要符合客觀事物的規律;
B,研究道德的科學——倫理學要運用邏輯學。
等等。

熱點內容
經濟法基礎2019第一章總論 發布:2025-05-22 00:34:42 瀏覽:691
2017法律碩士講課視頻 發布:2025-05-22 00:24:05 瀏覽:619
當前法治建設存在問題 發布:2025-05-22 00:24:03 瀏覽:26
全國道德模範庄仕華 發布:2025-05-22 00:16:36 瀏覽:344
司法最黑 發布:2025-05-22 00:16:34 瀏覽:37
兩會婚姻法報告 發布:2025-05-22 00:08:17 瀏覽:719
行政法中不能當主持人的 發布:2025-05-22 00:07:24 瀏覽:908
金平區法院 發布:2025-05-21 23:50:07 瀏覽:404
刑法國家安全 發布:2025-05-21 23:47:52 瀏覽:609
刑事訴訟法怎麼提起民事訴訟 發布:2025-05-21 23:42:43 瀏覽: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