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經典名句100句

道德經經典名句100句

發布時間: 2021-12-03 01:53:39

『壹』 老子論語經典名句100句

1、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 (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立的,一定會有思想一致的人與他相處。)

2、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學而》 (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慎,到有道的人那裡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不怕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別人。)

4、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禮的作用,在於使人的關系和諧為可貴。)

5、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對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

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為政》(君子合群而不與人勾結,小人與人勾結而不合群。)

7、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論語·述而》(努力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十分快樂而忘記了憂愁,沒有感覺到老年將要到來。)

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一國軍隊,可以奪去它的主帥;但一個男子漢,他的志向是不能強迫改變的。)

『貳』 道德經經典名句

1、言有宗,事有君。——《道德經·第七十章》

說話一定要有宗旨,做事情也一版定要中心。

2、治大國若權烹小鮮。——《道德經·第六十章》

小鮮是指小魚。治理龐大的國家,就像是烹調小魚一樣。

3、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道德經·第八十一章》

品德高尚的人所遵循的處世原則,是干實事而不與人爭高下。

4、少則得,多則惑。 ——春秋時期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二章》

學到的知識少,反而能夠有所收獲,學到的多,反而會使人產生迷惑。這句話是指學習,應當能夠專一,而不應當繁雜。

5、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道德經·第八十一章》

品行良好的人不巧辯,巧辯的人不善良。知識淵博的人不賣弄,賣弄的人沒有多少學識。

6、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道德經·第四十一章》

最方正的東西,是沒有菱角的,最寶貴的器物,是在最後製成的。至大的聲音聽起來卻似沒有聲音,最大的形體,卻反而沒有形狀。

『叄』 道德經經典名句100句

1、言有宗,事有君。——《道德經·第七十章》

說話一定要有宗旨,做事情也一定要中心。

2、治大國若烹小鮮。——《道德經·第六十章》

小鮮是指小魚。治理龐大的國家,就像是烹調小魚一樣。

3、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道德經·第八十一章》

品德高尚的人所遵循的處世原則,是干實事而不與人爭高下。

4、少則得,多則惑。 ——春秋時期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二章》

學到的知識少,反而能夠有所收獲,學到的多,反而會使人產生迷惑。這句話是指學習,應當能夠專一,而不應當繁雜。

5、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道德經·第八十一章》

品行良好的人不巧辯,巧辯的人不善良。知識淵博的人不賣弄,賣弄的人沒有多少學識。

6、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道德經·第四十一章》

最方正的東西,是沒有菱角的,最寶貴的器物,是在最後製成的。至大的聲音聽起來卻似沒有聲音,最大的形體,卻反而沒有形狀。

『肆』 道德經 名句

1.道可來道,非常道。
2.上善若水。源
3.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4.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7.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伍』 道德經經典名句及解釋

《道德經》中經典哲理名句及翻譯。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道德經》

大意:的善像水那樣,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

2、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道德經》

大意:狂風刮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3、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道德經》

大意:消磨它的鋒銳,解除它的紛擾,調和它的光輝,混同於塵垢。

4、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中。《道德經》

大意:如果不能守虛處靜,而以多聞博識自許,進而有為多言,那很快就會導致窮敗。不如處虛守靜,而無為不言,能夠取得成功。

5、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道德經》

大意:使心靈達到虛的極致,堅守住靜的妙境,就能從萬物的變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6、見素抱朴,少私寡慾。《道德經》

大意:保持本質淳樸無華,減少私心貪欲。

7、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道德經》

大意:不顯示自己,不自以為是,因而更顯耀突出;不誇耀自己,因而有功績;不自以為賢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與人相爭的,世界上沒有人能和他相爭。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道德經》

大意:能夠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夠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夠戰勝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夠戰勝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強者。

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

大意: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純任自然。

熱點內容
經濟法基礎2019第一章總論 發布:2025-05-22 00:34:42 瀏覽:691
2017法律碩士講課視頻 發布:2025-05-22 00:24:05 瀏覽:619
當前法治建設存在問題 發布:2025-05-22 00:24:03 瀏覽:26
全國道德模範庄仕華 發布:2025-05-22 00:16:36 瀏覽:344
司法最黑 發布:2025-05-22 00:16:34 瀏覽:37
兩會婚姻法報告 發布:2025-05-22 00:08:17 瀏覽:719
行政法中不能當主持人的 發布:2025-05-22 00:07:24 瀏覽:908
金平區法院 發布:2025-05-21 23:50:07 瀏覽:404
刑法國家安全 發布:2025-05-21 23:47:52 瀏覽:609
刑事訴訟法怎麼提起民事訴訟 發布:2025-05-21 23:42:43 瀏覽: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