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疫情中的道德建設

疫情中的道德建設

發布時間: 2021-12-03 03:49:03

Ⅰ 我們能從疫情中獲得哪些道德滋養

在疫情中哪些捨己救人,可歌可泣的醫務工作者,使我們的靈魂受到了震撼,洗禮了我們的思想,使我們獲得了道德滋養。

Ⅱ 結合新冠疫情及自身實際談職業道德的重要性

職業道德是個人綜合素質里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每個從業者自我實現的重要保證。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整個社會對各類從業人員觀念,職業態度,職業技能,職業紀律和職業作風的要求越來越高。從業者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素養,既是社會的需要,也是個人的內在需要。

我國《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出了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是: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愛崗敬業就是對職業工作認真負責,熱愛本職工作,為實現職業的目標而奮斗努力。

誠實守信就是實事求是地為人做事,講信用,守諾言,這是職業道德的最基本准則。辦事公道就是指處理各種職業事務時要公道正派,客觀公正,不偏不倚,公開公平,對不同的對象一視同仁,不區別對待。服務群眾是指聽取群眾意見,了解群眾需要,端正服務態度。

(2)疫情中的道德建設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在此次疫情發生後,如果出現合同不能履行的情況,當事人應當及時履行通知義務以及證明義務,向合同相對方發出通知,並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政府的通知或者命令等)。通知應當採用雙方約定的通知方式,盡量採用書面,郵件,簡訊等多種形式發送,並保留通知發出以及合同相對方收到通知的證據。

若因為疫情導致合同目的無法實現,當事人也應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及時向合同相對方發出通知,並留存相關證據。若相對方提出異議,則當事人應及時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提起訴訟或仲裁申請,請求確認解除合同。

Ⅲ )談談道德與法律在此次疫情中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道德是用復來約束有道德的人的,所制謂道德對這種心狠手辣且沒有道德感的垃圾人沒有任何的約束作用,法律在這種情況下也只能盡可能的對犯罪分子發揮一些懲處作用,即使他最後被判處了死刑,受害者生理上受到的傷害以及心理的陰影也永遠揮之不去。總會有一些人喜歡跟大家唱反調,自以為自己是理中客,想像出一些絲毫沒有任何依據的借口替犯罪分子開脫,可是就算有百般種理由也不是你傷害別人的借口。殺人最殘忍的方式莫過於誅心,希望法律在量刑方面要不要只考慮後果,一定要著重考慮犯罪分子的動機和手段,這么殘忍的手段比殺人更可怕,雖然犯罪分子死不足惜,但是死刑也算是對受害者以及受害者家屬小小的安慰吧。記得高中老師曾經說過寧願得罪十個君子,也不得罪一個小人,也希望大家以後一定要擦亮眼睛遠離那些心理不健康的垃圾人。

Ⅳ 疫情來襲時你是如何面對道德考量的

我記得一則報道,大概意思就是一武漢某高校學生返鄉後確診冠狀病毒,但是卻沒有感染一人,返鄉後,他及時上報情況,堅持自行隔離,確診後主動就醫配合治療。

在他居家的整個過程,雖然他感染了冠狀病毒,但是他做到了恢復自己的健康的同時保證了其他人的安全,這也許就是我們生活中所說的倫理道德,我們所說的素質。

(4)疫情中的道德建設擴展閱讀:

任何一種道德謊言,都是為了迎合某種需求,而且往往是近乎本能的、不經意的、最迫切的需求,正因為如此,很多道德問題變得防不勝防。

從這個角度說,武漢返鄉大學生能夠做到自我隔離,整個過程他做到了恢復自己的健康的同時保證了其他人的安全,疫情當前,我們需要塑造這為武漢返鄉學生「自我隔離」的道德形象。

疫情防治正處於關鍵時期,我們必須培養現代的道德理性,這種道德理性建立在人與人信任和權利的基礎上,其底線也體現在不要侵犯別人的信任和權利,這才能使我們實踐真正的道德。

Ⅳ 2020疫情期間抗擊疫情中新時代的道德成果表現在哪些方面

明年疫情期間抗擊疫情中新時代的道德成果表現在方方面面,也就是醫護人員可以說奮不顧身。到第一線救治一些病人,還有一些資源者。出車,出力出飯等等,這些人都是可歌可泣的。都有優秀的品質和高尚的情操。

Ⅵ 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在新冠疫情防控中所彰顯出的道德偉力,並思考如何成為有高尚

在今年發生了冠狀病毒,重新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的集體體。何況共和人民的人民同甘共苦的精神。

Ⅶ 列舉出疫情期間不道德存在的原因和解決對策

在疫情期間,有些人明明自己有了感染,而且還到處亂竄,甚至又易把疾病傳播給別人,像這種情況,應該把他們抓起來隔離

Ⅷ 如何從道德層面加強疫情防控

(1) 團結合作精神顯著增強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全體社會成員團結互助、互相關心,同社區居民幫被隔離居民購買食物和生活用品、醫務人員給確診病患無微不至的關心,社會成員給醫務人員的支持和關愛,全國人民對湖北的幫助……中國人民真正做到了同呼吸共命運,共同應對新冠肺炎的挑戰。團結合作,就是各地區各部門緊急行動起來,群防群治。全國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和個人也紛紛行動起來,伸出援助之手,捐贈防疫物資、生活用品和款項等。全國各省市緊急抽調醫務人員,支援湖北省疫情比較嚴重的城市的新冠肺炎治療工作。社會各界、全體人民都在以各自的方式與新冠肺炎疫情作斗爭,展現了人們之間團結互助的偉大精神。

(2) 集體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大大增強

此次疫情讓我們看到社會全體成員的集體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明顯增強。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中,有的是白發蒼蒼的老人,有的是新婚的年輕人,有的是還在讀書的學生。為了抗擊新冠肺炎,他們直面危險,奉獻自我,服務社會。95後女醫生騎共享單車三天兩夜返回武漢,只為趕回醫院參與新冠肺炎治療工作;參與火神山醫院建設的工人部分是志願者,醫院建好後,他們沒有領取工資也沒有留下聯系方式就離開了;湖北一名大學生跟隨父親一同參與了火神山醫院的修建;一些居民自願組成車隊,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和運送確診患者;許多老年人簡朴一生,卻自願為抗擊疫情捐出畢生的存款;許多大學生在家期間志願加入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在這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每個人的行為都更加的充滿了社會責任感。

(3) 環境道德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

環境道德是為了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而建立起來的一種善待環境的道德情感和道德習慣。[3]在我國,保護環境也是公民道德的一項重要內容。新冠肺炎的爆發為人類敲響了警鍾,使人們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最初研究認為,新冠病毒最可能來源於蝙蝠,雖然目前暫時還不清楚病毒是如何從蝙蝠傳染到人身上的,但其中可能存在著中間宿主,也就是說可能是某種動物與蝙蝠有接觸或吃了蝙蝠,之後這種動物又把病毒傳到了人的身上。根據這樣的推測,保護環境、保持公共衛生、愛護自然、關愛大自然里的每一個生命成為此次疫情危機在人們觀念意識里引發的重大變化,人們開始自覺形成「拒吃野味,保護野生動物、保護自然」的思想觀念。

Ⅸ 說一說我們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體現了哪些道德精神、道德力量

敢於擔當,真心付出,相互幫助,同心協力,尊重生命,頑強拼搏

Ⅹ 抗擊疫情中,集體主義道德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熱點內容
經濟法基礎2019第一章總論 發布:2025-05-22 00:34:42 瀏覽:691
2017法律碩士講課視頻 發布:2025-05-22 00:24:05 瀏覽:619
當前法治建設存在問題 發布:2025-05-22 00:24:03 瀏覽:26
全國道德模範庄仕華 發布:2025-05-22 00:16:36 瀏覽:344
司法最黑 發布:2025-05-22 00:16:34 瀏覽:37
兩會婚姻法報告 發布:2025-05-22 00:08:17 瀏覽:719
行政法中不能當主持人的 發布:2025-05-22 00:07:24 瀏覽:908
金平區法院 發布:2025-05-21 23:50:07 瀏覽:404
刑法國家安全 發布:2025-05-21 23:47:52 瀏覽:609
刑事訴訟法怎麼提起民事訴訟 發布:2025-05-21 23:42:43 瀏覽: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