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法立法宗旨是什麼
⑴ 有沒有公路法試題及答案.行政處罰法試題及答案.還有路政試題及答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模擬試題
一、填空題
1、公路按其在公路路網中的地位分為(國道)、(省道)、(縣道)和(鄉道),並按技術等級分為(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三級公路)和(四級公路)。
2、公路三亂是指在(公路上非法設卡)、(收費、罰款)、(攔截車輛)。
3、(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主管全國公路工作。
4、公路規劃分為(國道規劃)、(省道規劃)、(縣道規劃)、(鄉道規劃)、(專用公路規劃)。
5、公路建設項目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實行(法人負責制度)、(招投標制度)和(工程監理制度)。
6、改建公路時,施工單位應當在施工路段兩端設置明顯的(施工標志)、(安全標志)。需要車輛繞行的,應當在繞行路口設置標志;不能繞行的,必須修建(臨時道路),保證車輛和行人通行。
7、除(農業機械)因(當地田間作業需要)在(公路上短距離行駛外),鐵輪車、履帶車和其他可能損壞公路路面的機具,不得在公路上行駛。
8、在公路行駛的車輛的(軸載質量)應當符合(公路工程技術標准)要求。
9、超過公路、公路橋梁、公路隧道或者汽車渡船的(限載)、(限高)、(限寬)、(限長)標準的車輛,不得在有限定標準的(公路)、(公路橋梁)上或者(公路隧道)內行駛,不得(使用汽車渡船)。
10、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批准,不得在(公路用地)范圍內設置(公路標志)以外的其他標志。
11、建築控制區范圍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劃定。
12、除公路防護、養護需要的以外,禁止在公路兩側的建築控制區內修建(建築物)和(地面構築物)。
13、需要在建築控制區內埋設管線、電纜等設施的,應當事先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批准。
14、被轉讓公路收費權的路政管理仍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或者(公路管理機構的派出機構、人員)來行使。
15、公路監督檢查人員執行公務,應當(佩戴標志),(持證上崗)。
16、用於公路監督檢查的專用車輛,應當設置統一的(標志)和(示警燈)
二、選擇題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自 C 年7月3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通過,自 C 起實施。[ C ]
A:1997 1997年10月1日 B1998 1998年10月1日
C:1997 1998年1月1日 D1998 1999年1月1日
2、《公路法》第7條規定:公路受國家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損壞或者非法佔用 B 。 A公路及公路邊溝 B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屬設施
C公路、公路用地 D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邊溝
3、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確定公路兩側邊溝(截水溝、坡腳護坡道)外緣起不少於 A 的公路用地。
A:1米 B:2米 C:3米
4、因工程建設需要佔用、挖掘公路或者使公路改線的,建設單位應做到 ACD 。
A:事先徵得有關交通主管部門同意;
B:須徵得建設工程所在地鄉鎮政府同意;
C:影響交通安全的,還須徵得有關公安機關同意;
D:按照不低於該段公路原有的技術標准予以修復、改建或者給予相應的經濟補償。
5、跨越、穿越公路修建橋梁、渡槽或者架設、埋設管線等設施物,建設方應履行的義務是 ABC 。
A:應當事先經有關交通主管部門同意,影響交通安全的,還須徵得有關公安機關同意;
B:修建、架設或者埋設的設施應當符合公路工程技術標准要求;
C:對公路造成損壞的,應當按照損壞程度給予補償。
6、在下列 ABC 范圍內禁止挖砂、採石、取土、傾倒廢棄物,不得進行爆破作業及其他危及公路、公路橋梁、公路隧道、公路渡口安全的活動.
A:在大中型公路橋梁和渡口周圍200米;
B:公路隧道上方和洞口外100米;
C:在公路兩側一定距離內
7、符合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規定的技術等級和規模的下列 ABC 公路,可以依法收取車輛通行費:
A: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利用貸款或者向企業、個人集資建成的公路;
B:由國內外經濟組織依法受讓前項收費公路收費權的公路;
C:由國內外經濟組織依法投資建成的公路;
8、收費公路設置車輛通行費的收費站,應當報經 [ C ] 級人民政府審查批准。
A:縣 B:市 C:省、自治區、直轄市
9、公路監督檢查人員的執法區域包括[ ABCD ]。
A:公路 B:建築控制區 C:車輛停放場所 D:車輛所屬單位
10、 違反《公路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規定,未經同意擅自佔用、挖掘公路的,由交通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處 以下的罰款。[ C ]
A10000元 B20000元 C30000元 D50000元
10、違反《公路法》第四十八條規定,鐵輪車、履帶車和其他可能損害路面的機具擅自在公路上行駛的,可以處 以下的罰款。[ C ]
A10000元 B20000元 C30000元 D50000元
11、違反《公路法》第五十五條規定,未經批准在公路上增設平面交叉道口的,由交通主管部門責令恢復原狀,處 以下的罰款。[ D ]
A10000元 B20000元 C30000元 D50000元
12、違反《公路法》第五十四條規定,在公路用地范圍內設置公路標志以外的其他標志的,由交通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拆除,可以處 以下的罰款;期不拆除的,由交通主管部門拆除,有關費用由設置者負擔。( B )
A10000元 B20000元 C30000元 D50000元
13、違反《公路法》第四十九條規定,車輛在公路上擅自超限行駛的,處 以下的罰款。( C )
A10000元 B20000元 C30000元 D50000元
14、違反《公路法》第五十三條規定,造成公路損壞,未報告的,由交通主管部門處 以下的罰款。( A )
A1000元 B2000元 C30000元 D5000元
15、違反《公路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造成公路路面損壞、污染或者影響公路暢通的,或者違反本法第五十一條規定,將公路作為試車場地的,由交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處 以下的罰款。( D )
A1000元 B2000元 C3000元 D5000元
16、違反本法第五十六條規定,在公路建築控制區內修建建築物、地面構築物或者擅自埋設管線、電纜等設施的,由交通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拆除,並可以處 以下的罰款。( D )
A1000元 B2000元 C3000元 D5000元
三、問答題
1、公路法的立法宗旨是什麼?
答:為了加強公路的建設和管理,促進公路事業的發展,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制定本法。
2、公路法的適用范圍有哪些?
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公路的規劃、建設、養護、經營、使用和管理,適用本法。
3、什麼是公路?
答:公路是指經交通部門驗收認定的城間、城鄉間、鄉間能行駛汽車的公共道路。公路包括公路橋梁、公路隧道和公路渡口。
4、公路規劃編制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答:要符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國防建設的需要;要與城市建設發展規劃相協調;與其他方式的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相協調。
5、公路用地上的樹木砍伐時要履行哪些手續?
答:公路用地上的樹木,不得任意砍伐;需要更新砍伐的,應當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同意後,依照《森林法》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並完成更新補種任務。
6、公路和公路用地范圍內禁止哪些行為?
答:禁止擺攤設點、堆放物品、傾倒垃圾、設置障礙、挖溝引水、利用邊溝排放污物、進行其他損壞、污染和影響公路暢通的行為。
7、超過公路或者橋梁限載標准確需行駛的,應符合什麼條件?
答: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批准,並按要求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影響交通安全的,還應當經同級公安機關批准;運載不可解體的超限物品的,應當按照指定的時間、路線、時速行駛,並懸掛明顯標志。
8、什麼是公路附屬設施?
答:是指為保護、養護公路和保障公路安全暢通所設置的公路防護、排水、養護、管理、服務、交通安全、渡運、監控、通信、收費等設施、設備以及專用建築物、構築物等。
9、造成公路損壞的責任者應履行哪些法定義務?
答:(1)責任者應當及時報告公路管理機構;(2)接受公路管理機構的現場調查。
10、在公路上增設平面交叉道口應履行什麼手續?
答:(1)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過批准;(2)並按照國家規定的技術標准建設。
11、公路監督檢查的任務是什麼?
答:公路監督檢查的任務是管理和保護公路,有權檢查、制止各種侵佔、損壞公路、公路用地、公路附屬設施及其他違反本法規定的行為。
12、公路監督檢查的對象包括哪些?
答: 公路監督檢查的對象包括公路經營者、使用者和其他有關單位、個人。
四、論述題
1、論述《公路法》中關於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劃定建築控制區,按照保障公路運行安全和節約用地的原則的合理性。
答:(1)保障公路運行安全。該項原則也是劃定建築控制區的主要目的之一。之所以劃定建築控制區,就是要控制公路兩側一定范圍內的建築物和構築物,以防止公路街道化,影響公路的安全暢通。
(2)節約用地的原則。這一點是我國國情的要求,也是我國《土地管理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的要求。
上述兩項原則相輔相成。實踐中,既不能一味地追求公路運行安全,無節制地將大片土地劃為建築控制區;也不能單純為了節約用地,無根據地緊縮建築控制區。
總之,對於上述兩項基本原則要齊頭並舉,結合公路的等級、公路的地形及當地的實際狀況,按照國務院有關要求劃定建築控制區。
2、試論述《公路法》被轉讓公路收費權的公路路政管理仍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部門或者公路管理機構的派出機構、人員來行使的合理性。
答:因為公路的路政管理涉及的是行政執法問題,為了保證路政管理中行政執法的嚴肅性、公正性和權威性,保證路政管理中行政執法主體的統一性,《公路法》中對被轉讓公路收費權的公路路政管理職責承擔作了上述規定。
3、試述《公路法》的頒布重要意義體現在哪些方面。
答:(1)有利於保障和促進公路事業健康、穩定的發展。《公路法》的頒布確立了公路在國民經濟和社會中的法律地位,有利於促進公路事業的順利發展。
(2)拓寬了公路建設、養護資金的籌集渠道。切實保證了公路建設融資渠道的暢通,拓寬了公路資金的籌集渠道。
(3)有利於加強公路管理。《公路法》在公路建設市場管理、公路路政管理和公路監督檢查三個方面作了全面的規定。
(4)有利於治理公路「三亂」。《公路法》將治理公路「三亂」的措施上升為國家法律,從而為治理公路「三亂」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
(5)進一步完善了公路法制建設。填補了公路立法的空白,進一步完善了公路法制建設,使得依法治路成為可能。
(6)有利於加強行業精神文明建設。《公路法》既是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和公路管理機構依法治路的依據,也是實施行業管理的依據,對於加強交通行業的文明建設起到積極的作用。
五、案例分析
1、某施工公路上有一養護作業車輛,設置了作業標志,沿公路反方向進行公路內側護欄養護。路上有一過往A車輛由於沒有注意到反向行駛的養護作業車輛,致使交通事故發生。車主起訴,要求賠償事故損失。
請問:(1)公路養護車輛及A車輛是否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2)法律對養護車輛在公路上養護作業有什麼要求?
答:(1)養護車輛沒有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公路法》規定公路養護車輛進行作業時,在不影響過往車輛通行的前提下,其行駛路線和方向不受公路標志、標線限制,過往車輛對公路養護車輛和人員應當注意避讓;A車輛沒有履行注意避讓義務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2)要求公路養護作業車輛上設置明顯的作業標志。
2、某公路由於拓寬公路需要,施工單位將公路用地的樹木砍伐。事後被起訴違法,但是公路施工單位不服,認為因改建公路需要砍伐行道樹不能算違法。
請問:(1)該行為是否合法?(2)如何辦理審批手續?
答:(1)未經批准擅自砍伐公路行道樹的行為都是違法的。(2)依據《公路法》規定,砍伐公路用地上的樹木不僅要經交通主管部門同意,而且還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的規定到相關主管部門辦理審批手續。
3、在XX公路上XX貨車超車時因處置不當,撞上中間隔離護欄,造成兩塊護欄和一根立柱損壞。該車駕駛員下車後發現並未影響其正常駕駛,便自行駛離。後經途經此處的駕駛人員舉報,執法人員在前方截獲。
請問:該車違反了什麼規定?應如何處理?
答:(1)該車違反了《公路法》第五十三條、第八十五條規定,在因交通事故致使公路附屬設施損壞時,駕駛人員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場,及時向公路管理機構報告,接受公路管理機構的調查處理後方得駛離。(2)依據《公路法》第七十八條和第八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造成公路損壞未及時報告的,由交通部門處以一千元以下的罰款;對公路造成損壞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4、某縣電信公司經上級主管部門同意,在某省道一側實施定向鑽施工,穿越公路埋設光纜。
請問:該公司行為是否合法?應該如何處理?
答:(1)該公司行為違反了《公路法》第45條的規定。在事先未取得交通主管部門許可的情況下擅自施工,屬於違法行為,依法應當受到查處。 (2)交通主管部門應當依法進行處理:第一,依據《公路法》第79條規定,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視情節輕重可以處三萬元以下罰款。第二,該公司需要穿越公路埋設光纜,應該按照《公路法》第45條的要求,到交通主管部門申請辦理許可手續。如果符合許可條件,依法准予許可。如不符合許可條件,交通主管部門不予許可並告知理由。
⑵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目的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目的是為了維護道路交通秩序,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保護人身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安全及其他合法權益,提高通行效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條為了維護道路交通秩序,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保護人身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安全及其他合法權益,提高通行效率,制定本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車輛駕駛人、行人、乘車人以及與道路交通活動有關的單位和個人,都應當遵守本法。
第三條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應當遵循依法管理、方便群眾的原則,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暢通。
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與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相適應。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適應道路交通發展的需要,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政策,制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劃,並組織實施。
第五條國務院公安部門負責全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交通、建設管理部門依據各自職責,負責有關的道路交通工作。
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經常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識。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執行職務時,應當加強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宣傳,並模範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
機關、部隊、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應當對本單位的人員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將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納入法制教育的內容。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有關單位,有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義務。
第七條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應當加強科學研究,推廣、使用先進的管理方法、技術、設備。
(2)公路法立法宗旨是什麼擴展閱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道路交通迅速發展,對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總體上看,我國的道路交通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道路交通安全形勢嚴峻,城市道路擁堵問題日趨嚴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這部法律的通過是我國道路交通法制建設歷程中的一座里程碑,是我國道路交通事業全面走向法治時代的嶄新開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道路交通迅速發展,對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⑶ 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目的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目的是為了維護道路交通秩序,預防和內減少交通事故,保容護人身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安全及其他合法權益,提高通行效率。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於2003年10月28日通過,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
(3)公路法立法宗旨是什麼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2003年10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根據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根據2011年4月22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⑷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宗旨和立法目的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目的是為了維護道路交通秩序,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保護人身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安全及其他合法權益,提高通行效率,而制定的。
總則
第一條為了維護道路交通秩序,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保護人身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安全及其他合法權益,提高通行效率,制定本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車輛駕駛人、行人、乘車人以及與道路交通活動有關的單位和個人,都應當遵守本法。
第三條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應當遵循依法管理、方便群眾的原則,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暢通。
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與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相適應。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適應道路交通發展的需要,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政策,制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劃,並組織實施。
第五條國務院公安部門負責全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交通、建設管理部門依據各自職責,負責有關的道路交通工作。
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經常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識。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執行職務時,應當加強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宣傳,並模範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
機關、部隊、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應當對本單位的人員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
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將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納入法制教育的內容。
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有關單位,有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義務。
第七條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應當加強科學研究,推廣、使用先進的管理方法、技術、設備。
⑸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目的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條規定:為了維護道路交通秩序,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保護人身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安全及其他合法權益,提高通行效率,制定本法。
⑹ 公路法的立法宗旨是什麼
該法第一條就是回答此問題的。
第一條 為了加強公路的建設和管理,促進公路事業的發展,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制定本法。
⑺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目的是為了
立法目的是為了維護道路交通秩序,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保護人身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安全及其他合法權益,提高通行效率。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一條為了維護道路交通秩序,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保護人身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安全及其他合法權益,提高通行效率,制定本法。
⑻ 論述公路法的頒布重要意義體現在哪些方面
(1)有利於保障和促進公路事業健康、穩定的發展。《公路法》的頒布確立了公路在國民經濟和社會中的法律地位,有利於促進公路事業的順利發展。
(2)拓寬了公路建設、養護資金的籌集渠道。切實保證了公路建設融資渠道的暢通,拓寬了公路資金的籌集渠道。
(3)有利於加強公路管理。《公路法》在公路建設市場管理、公路路政管理和公路監督檢查三個方面作了全面的規定。
(4)有利於治理公路「三亂」。《公路法》將治理公路「三亂」的措施上升為國家法律,從而為治理公路「三亂」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
(5)進一步完善了公路法制建設。填補了公路立法的空白,進一步完善了公路法制建設,使得依法治路成為可能。
(6)有利於加強行業精神文明建設。《公路法》既是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和公路管理機構依法治路的依據,也是實施行業管理的依據,對於加強交通行業的文明建設起到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