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中存在的問題有
『壹』 立法民主化存在的問題在哪
在我國,隨著經濟改革的深入,利益不斷分化,形成利益多元化格局後,利益集團這種參與和影響立法的方式早晚會盛行起來,我們應當未雨綢繆,推動立法民主化程序化就很亟待解決的一大問題。
為了保證利害關系人的要求得到反映,利益得到合理安排,許多國家在立法起草和法案審議階段,都要召開主要由法案利害關系人參加的調查會、聽證會、座談會等,以專門聽取意見。同時,他們還可以其他各種形式主動向立法起草者反映其意見和要求。
在我國,完善現行的立法提案程序,亟待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首先,擴大提出法案主體的范圍。在我國有關組織法和議事規則中規定的立法提案主體,不包括政黨、社會組織和一定數量的公民個人,這對於發展民主、健全法制和依法治國,弊多利少。我國實行的是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的政黨制度,在共產黨之外,還有八個民主黨派,還有共青團、工會、婦聯等社會組織,共產黨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其他黨派和社會組織都是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力量,它們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鑒於它們的代表性、組織性和實際作用,建議通過立法允許它們享有立法提案權,即規定上述黨派組織可以依照憲法和法律向立法機關提出其任務范圍內的法案。這種設計在我國是有先例可循的。從1988年以來我國三次修改憲法,最初的修憲動議均由中共中央提出來。這種作法在外國也不乏其例。據世界議會聯盟對83個國家的統計,有8個國家的法律規定政黨組織、社會組織或者經濟組織享有立法提案權。
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但是廣大人民群眾卻不能依法直接向立法機關提出法案,這在民主實踐上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人民享有立法創制權並不是一種創新,在一些國家早已實行這種制度。例如,奧地利規定,20萬以上的選民聯名,可以提出法律草案;義大利和瑞士規定,5萬以上選民聯名,可以提出法律草案;索馬里規定,1萬以上選民可以聯名提出法案。(25)為了更加充分地體現社會主義民主的無比優越性,體現主權在民的原則,建議在制定《立法法》和修改人大組織法時,應當允許50萬以上選民聯名可以向全國人大提出法案;30萬以上選民聯名可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法案;20萬以上選民聯名可以向省級人大提出法案;15萬以上選民聯名可以向省級人大常委會提出法案;10萬以上選民可以向省會市和較大市的人大提出法案;8萬以上選民聯名可以向省會市和較大市的人大常委會提出法案。
其次,法律草案的規范化。如前所述,立法議案和立法動議是不同的,但我國立法機關常常把立法動議等同於立法議案。例如,據九屆人大一次會議統計,共收到立法議案830件,這些立法議案往往僅有建議"應當制定×××法"或者建議"應當修改×××法"的內容和極為簡單的理由。在立法學上,這些"立法議案"只能稱作"立法動議",因為立法議案最少應當有:名稱,案由,宗旨(目的),基本框架,主要內容,條件論證,選擇方案等。有少數國家的立法程序開始於提出立法動議,其後的程序是將立法議案交由議會和政府的有關部門(如法律委員會)加以論證,如認為需要和可行,則委託立法專家會同相關人員共同起草法案。在我國的立法程序中,沒有這種咨詢論證程序,也缺少專門的立法起草機構和人員,而且採行這種模式的立法程序給立法機關增加了許多工作量,也增大了立法成本,因此我國不宜採行這種立法程序的模式。
為了降低立法成本,提高立法質量,應當把好立法的"入口",即從立法程序一開始,就要求法案的提案者必須提交規范化的法律草案。立法機關應當要求,提出的法案必須具備有關內容:(1)法案的名稱;(2)提出法案的理由;(3)法案的目的或者宗旨;(4)法案的主要原則和基本架構;(5)法案的主要條款極其內容;(6)提案人署名,附議者聯署。對於不符合規范要求的法案,應當建立退回重新修改的制度予以處理。
實行法案咨詢論證程序。立法機關在受理法案時,應當在一定時期內由專家機構或者專家小組對法案進行咨詢論證,以便立法機關決定是否接受法案,並決定是否以及何時將法案列入立法機關的議事日程。這種程序實質上是對法案的專業預審,目的在於保證立法的質量和效率。法案咨詢論證程序主要是由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員審視法案的形式要件和實質要件,考慮立法的條件和時機。審視法案的形式要件,是要看法案是否符合上述"其次"的規范化要求;審視法案的實質要件,是要看法案的內容是否符合憲法、相關法律和基本國策。如果法案經審視獲得通過,專家應當建議立法機關受理該法案,否則就由立法機關退回提案人重新修改。對於已經受理的法案,專家還應當提出進一步修改完善的意見和列入立法機關議事日程的建議。法案咨詢論證程序與審議法案程序有明顯區別,從目的來看,前者主要是解決立法機關是否受理法案的問題,一旦受理,法案即進入立法程序,反之則退出立法程序;後者主要是解決法案是否"成熟"可以付諸表決的問題。即使不"成熟",在法理上也不宜將法案退回原提案主體,而應當擱置法案,對它作進一步修改,待條件和時機"成熟"時再提交審議。
『貳』 行政立法中存在的問題的解決途徑
1樓的說法是對的。本來就是很抽象的問題,因為實際應用確實不多。
個人認為這是一個憲法性問題,參照憲法和立法法解決。
這里涉及到違憲審查。
首先明確1違憲審查不是憲法運用(山東的齊玉玲訴陳小琪案是憲法在民事糾紛中的適用,但不是違憲審查)
2違憲審查的對象是法律、法規等規范性文件。
3違憲審查是有權審查(我國這個權力在人大,理論上不是什麼組織、個人或者政黨都可以隨便進行違憲審查的)
4違憲審查具備一定法律後果:違憲的法律無效。
5違憲審查的機構,中國是採用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審查模式,也就是違憲審查權在人大。
由此,結論顯而易見,針對法律違憲問題,可以由人大根據違憲程序提出解決方法,比如修改、變更、撤銷。
-----------------------------
立法法81-85條。對憲法及法律的效力等級、法律規范沖突的解決機制、改變或撤銷法律文件的許可權和事由、對法律文件合憲性和合法性的審查程序進行了相關表述。
第八十一條 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依法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適用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規定。
經濟特區法規根據授權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的,在本經濟特區適用經濟特區法規的規定。
第八十二條 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許可權范圍內施行。
第八十三條 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
第八十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
第八十五條 法律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行政法規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裁決。
理論都鋪陳了,不是很系統,希望對你有些幫助。
『叄』 現階段,國務院部門立法存在著突出問題有哪些
最突出的是執法問題,如果現有的法律認證執行,就會調動立法的積極性,要不然,就會有隔空感覺,差了一道鏈接的渠道,導致不能水到渠成。
『肆』 我國立法領域的突出問題
我覺得受到利益集團的影響,法律可能不反映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與願望。
『伍』 如何改革與完善我國當前立法體制機制中存在的問題
復(一)抓緊制定《制立法法》。使憲法等所規定的立法許可權得以進一步明確、具體。界定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立法范圍,國務院的立法范圍、有立法權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立法范圍。對有關授權立法的問題也作出規定,如作出授權立法的機關、授權立法的內容限制以及授權立法的時限等。
(二)加強立法監督。我國立法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大都與缺乏監督或監督不力相關聯。各有關機關應充分行使憲法所賦予的「改變或撤銷」之權,以保證法制協調發展。一方面,完善相關制度,健全有關機構;另一方面,加強監督力量,增加必要的人員,可考慮聘請一些專家學者作顧問,或直接參與審查,提供專家意見。
(三)加強法律、法規的審查清理。
(四)轉變立法觀念,完善立法技術。立法機關,尤其是法律、法規的起草者應下大力氣調查研究,不能借口不了解情況,不熟悉業務而草率立法。應使立的法能夠有效實施。
『陸』 我國現階段學前教育立法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我國學前教育行政法規和學前教育規章有: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普及學前三年教育為目標,按照「政府主導,公為主,民補充」的園格局,落實各級政府責任,大力發展公及公性質幼兒園,充分調動各方積
『柒』 國務院部門立法存在的突出問題有哪幾項
越權是最明顯的一項,而且國務院部門立法在憲法上並不被認可,同時國務院的法規也存在違憲情況
『捌』 中國立法程序存在哪些問題
立法主體的專業性過強、民眾參與立法機會小、參與的范圍過窄、民眾監督體制不健全等等。
『玖』 你認為我國立法中存在著什麼問題
當前法律是不是能夠完全落實的問題是最大問題!缺乏足夠的監督機制。一內些地方人情大容於法,權利大於法,關系大於法。能把當前有的法律落實好,百姓已經得益不少!落實不好,制定再多,再完美的法律也是紙上談兵——廢話一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