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辦法治療痛經
A. 有什麼辦法治痛經
痛經外治有妙法
婦女痛經,亦稱經行腹痛。本病多為肝鬱不舒,或寒凝經脈,氣血不暢所致。中醫治療多採用活血化瘀、溫經止痛法。運用外治法則更簡便、更安全,效果良好。下面介紹幾則中葯外治方,供選用。
取嚏療法 皂莢30g、冰片10g,共研極細末,取少許置於掌中,吸入少許,頃刻噴嚏頻作,繼而微汗痛減。
每日可行2~3次。
白葯填臍法 取雲南白葯適量加白酒調成稀糊狀,填於肚臍處,外用膠布固定,還可用熱水袋熱熨肚臍處,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鍾;葯糊每日換1次,連用2~5日。
外敷療法 葯用川烏、草烏各5g共研細末,再用蔥汁、蜂蜜調勻,外敷少腹部疼痛處,每敷2~3小時,每日1次。
葯酊摩擦法 取雲南白葯酊適量,塗於臍下關元穴、氣海穴部位,用手摩擦,當有發熱感並傳至腹內時,疼痛即止。
貼穴療法 1.取關元穴、三陰交穴,用半張傷濕止痛膏分別貼於以上二穴,並用拇、食指按壓,每天3~5次,葯膏3~5天更換1次。2.急性子或王不留行子,用傷濕止痛膏粘貼於三陰交穴、中沖穴。
芥糊敷足法 葯用白芥子12g,研為細末,加麵粉適量,米醋調成稀糊狀,外敷足心湧泉穴,包紮固定,每日換1次,還可配合外敷關元、氣海穴。
中葯足浴法 葯用益母草、香附、乳香、沒葯、夏枯草各20g,水煎2000ml足浴,每次15~20分鍾,每日1次,連續3~5天。
治療痛經的單方有哪些?
1、紫丹參為末備用。每服9 g,每日1~2次,陳酒燉熱送服。寒痛加紅糖拌服;熱痛加地骨皮飲送服。活血調經、清熱涼血,用於血瘀性痛經。
2、益母草30 g,焙乾存性為末備用。每次9 g,酒煎服,可連用2~3次。活血調經、散瘀,用於血 瘀性痛經。
3、大當歸1支,切片。濃煎服,或加水、酒各半煎服,每日1劑。補血、活血、調經,用於血虛性痛經。
4炒艾葉9 g,加紅糖用開水煎煮數沸後溫服,或用黃酒煎服。溫經散寒止痛,用於寒濕凝滯性痛經。
痛經食療方
玄胡益母草煮雞蛋:玄胡20克,益母草50克,雞蛋2個。將以上3味加水同煮,待雞蛋熟後去殼,再放回鍋中煮20分鍾左右即可飲湯,吃雞蛋。具有通經、止痛經、補血、悅色、潤膚美容功效。?
烏豆蛋酒湯:烏豆(黑豆)60克,雞蛋2個,黃酒或米酒100毫升。
將烏豆與雞蛋加水同煮即可。具有調中、下氣、止痛功能。適用於婦女氣血虛弱型痛經,並有和血潤膚功效。?
姜艾薏苡仁粥:乾薑、艾葉各10克,薏苡仁30克。將前兩味水煎取汁,將薏苡仁煮粥至八成熟,入葯汁同煮至熟。具有溫經、化瘀、散寒、除濕及潤膚功效。適用於寒濕凝滯型痛經。?
益母草香附湯:益母草、香附各100克,雞肉250克,蔥白5根。將蔥白拍爛,與雞肉、益母草、香附加水同煎。飲湯,食雞肉。適用於痛經,並能光艷皮膚。?
山楂桂枝紅糖湯: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紅糖30~50克。將山楂肉、桂枝裝入瓦煲內,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剩1碗時,加入紅糖,調勻,煮沸即可。具有溫經通脈,化瘀止痛功效。適用於婦女寒性痛經症及面色無華者。?
姜棗紅糖水:乾薑、大棗、紅糖各30克。將前兩味洗凈,乾薑切片,大棗去核,加紅糖煎。喝湯,吃大棗。具有溫經散寒功效。適用於寒性痛經及黃褐斑。?
姜棗花椒湯:生薑25克,大棗30克,花椒100克。將生薑去皮洗凈切片,大棗洗凈去核,與花椒一起裝入瓦煲中,加水1碗半,用文火煎剩大半碗,去渣留湯。飲用,每日一劑。具有溫中止痛功效。適用於寒性痛經,並有光潔皮膚作用。?
韭汁紅糖飲:鮮韭菜300克,紅糖100克。將鮮韭菜洗凈,瀝干水分,切碎後搗爛取汁備用。紅糖放鋁鍋內,加清水少許煮沸,至糖溶後兌入韭汁內即可飲用。具有溫經、補氣功效。適用於氣血兩虛型痛經,並可使皮膚紅潤光潔。?
山楂酒:山楂干300克,低度白酒500毫升。將山楂乾洗凈,去核,切碎,裝入帶塞的大瓶中,加入白酒,塞緊瓶口,浸泡7~10日後飲用。每次15毫升。浸泡期間每日搖盪1~2次。有健脾、通經功效。適用於婦女痛經症,並可促進身材和皮膚健美。?
山楂葵子紅糖湯:山楂、葵花子仁各50克,紅糖100克。以上用料一齊放入鍋中加水適量同煎或燉,去渣取湯。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胃,和血悅色功效。適用於氣血兩虛型痛經症。此湯宜在月經來潮前3~5日飲用,止痛、美容效果更佳。?
月季花茶:夏秋季節摘月季花花朵,以紫紅色半開放花蕾、不散瓣、氣味清香者為佳品。將其泡之代茶,每日飲用。具有行氣、活血、潤膚功效。適用於月經不調,痛經等症。?
紅花酒:紅花200克,低度酒1000毫升,紅糖適量。紅花洗凈,晾乾表面水分,與紅糖同裝入潔凈的紗布袋內,封好袋口,放入酒壇中,加蓋密封,浸泡7日即可飲用。用法:每日1~2次,每次飲服20~30毫升。具有養血養膚,活血通經功能。適用於婦
B. 有什麼方法可以緩解痛經
痛經的原因
月經期間發生劇烈的小肚子痛,月經過後自然消失的現象,叫做痛經。多數痛經出現在月經時,部分人發生在月經前幾天。月經來潮後腹痛加重,月經後一切正常。腹痛的特點與月經的關系十分密切,不來月經就不發生腹痛。因此,與月經無關的腹痛,不是痛經。痛經可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兩種。原發性痛經是指從有月經開始就發生的腹痛,繼發性痛經則是指行經數年或十幾年才出現的經期腹痛,兩種痛經的原因不同。原發性痛經的原因為子宮口狹小、子宮發育不良或經血中帶有大片的子宮內膜,後一種情況叫做膜樣痛經。有時經血中含有血塊,也能引起小肚子痛。繼發性痛經的原因,多數是疾病造成的,例如子宮內膜異位、盆腔炎、盆腔充血等。近年來發現,子宮內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多時,也能引起痛經。因此,需要通過檢查,確定痛經發生的原因之後,針對原因進行治療。
2.痛經的飲食調養
婦女在行經前後或經期,出現下腹及腰骶部疼痛,嚴重者腹痛劇烈,面色蒼白,手足冰冷,甚至昏厥,稱為「痛經」,亦稱「行經腹痛」。痛經常持續數小時或l—2天,一般經血暢流後,腹痛緩解。本病以青年婦女較為常見,是婦女常見病之一。中醫認為痛經多因氣血運行不暢或氣血虧虛所致。臨床常見有氣滯血瘀、寒凝胞宮、氣血虛弱、濕熱下注等症。飲食療法能起到較好的防治作用。痛經患者在月經來潮前3-5天內飲食宜以清淡易消化為主。應進食易於消化吸收的食物,不宜吃得過飽,尤其應避免進食生冷之食品,因生冷食品能刺激子宮、輸卵管收縮,從而誘發或加重痛經。月經已來潮,則更應避免一切生冷及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蔥、生蒜、胡椒、烈性酒等。此期間病人可適當吃些有酸味的食品,如酸菜、食醋等,酸味食品有緩解疼痛作用。
C. 有什麼方法可以快速治療痛經
痛經可以多喝點紅糖水
在抱個熱水袋
可以緩解的
還有多喝點熱牛奶加蜂蜜
或者用棉回花沾酒精
塞進耳朵答里
也是可以緩解痛經的
香蕉中含有維生素B6,能夠穩定情緒,並能減輕腹部疼痛,痛經時不妨多吃一些
這些都是我在
中華
痛經網
上看的
有時間的話 你自己也可以去看看哦
指壓法:足部含有一些指壓點,被認為與骨盆部位的氣路相連。在腳踝雙邊的凹陷處,皆有指壓點。輕輕地用拇指與其它指尖捏後,延著跟腱而上,直至小腿肌。右腳作完,換左腳,各指壓數分鍾。
D. 有什麼方法可以治療痛經
痛經治療方法如下復:
痛經制可以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原發性痛經是指月經初潮開始就出現經行腹痛,可以採用熱敷小腹,口服布洛芬類的葯物進行緩解,還可以口服益母草、紅糖水或者採用針灸、艾灸類的方法暖宮散寒。
但是繼發性的痛經就屬於器質性的病變,比如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腺肌症、巧囊等引起的痛經,需要進行B超的檢測以及血的特殊值檢測,確定病因以後採取手術的方式方法或者口服避孕葯,還有注射針劑止痛以緩解疼痛。所以要分辨清楚到底是哪方面的問題進行對症治療。
E. 治療痛經的最好方法有哪些
治療痛經首先要知道痛經的原因,找到其原因才有最好的治療方法。痛經分為功能性痛經與繼發性痛經,日常中主要指功能性痛經更容易解決,很大部分與情緒、工作、飲食起居有重大關系,只要改變基本上就會減輕或消失。
主要病因:
1.原發性痛經的發生主要與月經時子宮內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關。PGF2α含量升高時造成痛經的主要原因。PGF2α含量高可引起子宮平滑肌過強收縮,血管痙攣,造成子宮缺血、乏氧狀態而出現痛經。
2.血管加壓素、內源性縮宮素以及β-內啡肽等物質的增加。
3.精神、神經因素。
4.繼發性痛經常因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腺肌病等引起。
治療原則:
1、改變飲食起居生活習慣,減輕工作緊張壓力,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2、急性期主要以葯物進行治療:吲哚美辛與前列腺葯物治療效果最快。一般在疼痛發生時即可服用,效果明顯。
3、平素養生:主要以三七、大豆異黃酮等進行養生調節,將痛經的程度與周期進行改變,慢慢調節恢復正常。三七對中樞神經有抑製作用,表現為鎮靜、安定與改善睡眠等功用。PNS、G2Rb1對化學性和熱刺激性引起的疼痛均有明顯的鎮痛作用,且 PNS是一種阿片肽樣受體激動劑,不具成癮的副作用。對減輕痛經的疼痛閾值有很好的提升作用,讓女性壓力減輕就可以了減輕其疼痛,提高生活質量。大豆異黃酮俗稱植物雌激素,副作用小,容易吸收,調節女性機體內分泌的紊亂,從而減輕痛經的發生。這兩種物質一般在月經結束開始應用至下一個月經周期結束。一般在2-3個月經周期既可以調節過來。選擇的原則:1)、有廠家批准文號、生產標准2)、具有追溯機制的專業平台3)、有發票,平台有經營資質
4、良好性生活習慣。
F. 什麼方法治痛經最有效
治療痛經最有效的方法(健康、不花錢)
當女生開始來「大姨媽」便是一出悲劇的開始……生活中,有人痛經有人不痛,我大學寢室四個人,兩個痛兩個不痛,每次我和另外一個痛的人都死去活來,於是各種逃課、睡覺、看電影,以此來分散注意力,減輕痛苦,可還是經常會痛的難忍,在寢室嚎叫,相信痛經的姐妹們都知道此等痛苦,簡直痛徹心扉。
畢業後,知道用葯可以治療痛經,於是我開始了各種嘗試。可是都沒什麼用,像大人說益母草可以治療痛經,我喝了很多,還是沒用。後來上班跟同事相互交流,也找到了一些辦法,分享出來,希望對大家有用。我已經告訴給我同學了,所以現在我和她的「大姨媽」都不那麼痛苦了。
先說兩條治療經驗,在說點禁忌的經驗,都是自己親身試驗過的,希望對大家有用。
經驗一:中葯益母草泡腳
你沒看錯,是拿來泡腳,不是拿來喝的。我以前痛就喝,一點效果都沒有,泡腳就很有效果,再次來月經的時候,只覺肚子暖暖的,不過這個方法治標不治本,每個月都得在要來月經的前七天開始泡,泡夠七天才有效果,太麻煩,所以我好多時候為了偷懶,寧願疼,但是這個方法真的很有效,不怕麻煩的可以試試。
經驗二:雞蛋+米酒+紅糖
做法:雞蛋煎好後加水、米酒、紅糖一起煮,煮好後吃蛋喝湯。這個方法可以在來月經當天使用,效果很好,可以減輕疼痛,不過夏天無效。因為夏天太熱了……米酒我用的是自己做的,用家裡的米飯做的,不比超市買的差噢,下次分享製作經驗,其實做起來很簡單的。
禁忌:千萬別在來月經喝綠茶啊,網上竟然有人說來月經要喝綠茶,我一喝簡直痛的死去活來,後來去網路綠茶的屬性,才發現是涼性的,所以加重疼痛。咖啡也別喝,喝了痛。巧克力堅決不能吃,即使是最後幾天,我一吃就疼,估計是個人體質吧,大家可以參考也可以自己實驗下。
適合:可以喝一點玫瑰加冰糖,雖然沒什麼效果,但是不會疼。也可以喝苦蕎茶。因為我來月經一般沒什麼胃口,所以喜歡喝點有味道的水。如果想吃零食,可以吃點葡萄乾,我感覺也挺不錯的,吃了不痛的哈。
希望這些經驗對姐妹們有用,我覺得對我挺有效果的,所以分享給大家。
溫馨提醒:中葯益母草我在中葯店買的,5塊錢一斤,一斤可以泡四五個月,經濟實惠。如果你也覺得有效,給個贊吧,嘿嘿。
G. 痛經了 有什麼辦法治療
姜棗紅糖水
[用料] 乾薑、大棗、紅糖各30克。
[製作] 將前兩味洗凈,乾薑切片,大棗去核,加紅糖煎。喝湯,吃大棗。
痛經的飲食調養原則
一、合理營養,補充維生素E類食品。合理營養的要求,主要是指食物中應該含有機體所需要的一切營養素,它包括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無機鹽、水和纖維素等七大營養素。維生素E有維持生殖器官正常機能和肌肉代謝的作用,其含量高的食物有谷胚、麥胚、蛋黃、豆、硬果、葉菜、花生油、香油等,痛經患者應多吃些此類食物。
二、根據痛經不同表現的辨證需要,分別給予溫通、順氣、化瘀、補虛的食品。寒凝氣滯、形寒怕冷者,應吃些溫經散寒的食品,如羊肉、狗肉、雀肉、雀蛋、海馬、栗子、荔枝、紅糖、生薑、小茴香、花椒、胡椒等。氣滯血瘀者,應吃些活血通氣的食物,如芹菜、薺菜、菠菜、香蔥、香菜、空心菜、生薑、胡蘿卜、枳實、橘子、橘皮、佛手、香蕉、蘋果等。身體虛弱、氣血不足者,宜吃些補氣、補血、補腎之品,如雞、烏骨雞、雞血、豬瘦肉、豬肝、豬血、牛肝、羊肉、鹿血、蛋、奶、魚、鱔魚、鱉肉、海參、鯊魚、核桃仁、荔枝、桂圓、大棗、桑椹、枸杞子、山葯等。
三、可適當喝酒。酒類溫陽通脈、行氣散寒、適當喝些米酒、曲酒或酒釀等,可起散瘀緩痛的作用,對防治痛經有利。
H. 中醫治療痛經有哪些方法
「中醫認為經水出諸腎,意思是月經病和腎功能有關,和脾、肝、氣血、沖脈、任脈、子宮也相關。」中醫認為痛經發生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是虛證,即「不榮則痛」,是由於氣血虛弱或肝腎虧損造成的,這類人平時應注意調補,補氣養血或滋補肝腎。二是實證,即「不通則痛」,是由於氣血運行不暢造成的,這類人宜祛淤止痛。
在治療上,中醫將痛經大致分為四種類型。根據不同症狀,治療方法各不相同:
氣滯血淤:
經前或行經期間出現小腹脹痛、乳頭觸痛、心煩易怒,經量少或行經不暢等。應服具有舒肝理氣、化淤止痛作用的葯物。食療可以用益母草煮雞蛋。
氣血虛弱:
經期小腹綿綿作痛,月經量少,色淡質薄,神疲乏力,面色蠟黃,食慾不佳,大便溏瀉等。應服具有益氣補血止痛作用的葯物,如烏雞白鳳丸,還可多吃羊肉。
肝腎虛損:月經干凈後1—2日出現腰酸腿軟,小腹隱痛不適,或有潮熱,頭暈耳鳴等。應服具有益腎養肝止痛作用的葯物。或是多吃點川芎丹參煲雞蛋。
陽虛內寒:經期或經後小腹冷痛,月經色淡量少,伴有腰酸腿軟,手足不溫,小便清長等。應服有溫經散寒,養血止痛作用的葯物。比如紅糖姜湯,對寒性痛經就非常有效。紅糖具有補血、散淤、暖肝、祛寒等功效,生薑有補中散寒、緩解痛經的功效。二葯合用,能補氣養血,溫經活血。
I. 有哪些方法可以緩解痛經
可以在月經期多喝紅糖姜水局部應用痛經貼,疼痛嚴重的話,可以口服芬必得或者元弧止痛片進行治療。經期一定要避免吃生冷涼的食物尤其是避免吃剛從冰箱里拿出來的東西。
J. 請問有什麼辦法可以有效的治療痛經!
"你好,引起痛經的因素很多,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子宮頸管狹窄主要是月經外流受阻,引起痛經。
(2)子宮發育不良子宮發育不佳容易合並血液供應異常,造成子宮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經。
(3)子宮位置異常若婦女子宮位置極度後屈或前屈,可影響經血通暢而致痛經。
(4)精神、神經因素部分婦女對疼痛過分敏感。
(5)遺傳因素女兒發生痛經與母親痛經有一定的關系。
(6)內分泌因素月經期腹痛與黃體期孕酮升高有關。
(7)子宮內膜以及月經血中前列腺素(PG)含量升高,前列腺素E2(PGE2)有作用於子宮肌纖維使之收縮引起痛經。經患者子宮內膜組織中前列腺素含量正常婦女明顯升高。
(8)子宮的過度收縮。雖然痛經患者子宮收縮壓力與正常婦女基本相同(正常者壓力約為4.9Kpa),但子宮收縮持續時間較長,且往往不易完全放鬆,故發生因子宮過度收縮所致的痛經。
(9)子宮不正常收縮。痛經患者常有子宮不正常收縮,因此往往導致子宮平滑肌缺血,子宮肌肉的缺血又可引起子宮肌肉的痙攣性收縮,從而產生疼痛而出現痛經。
(10)婦科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症、盆腔炎、子宮腺肌症、子宮肌瘤等。子宮內放置節育器(俗稱節育環)也易引起痛經。
(11)少女初潮,心理壓力大、久坐導致氣血循環變差、經血運行不暢、愛吃冷飲食品等造成痛經。
(12)經期劇烈運動、受風寒濕冷侵襲等,均易引發痛經。 建議醫院相關檢查確診病因對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