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職業道德養成

職業道德養成

發布時間: 2021-12-08 05:03:42

⑴ 如何培養職業道德

(一)在日常生活中培養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職業道德行為的最大特點是自版覺性和習慣權性,而培養人的良好習慣的載體是日常生活。因此,要緊緊抓住這個載體,有意識培養自己的良好習慣,久而久之,習慣就會成為一種自然,即自覺的行為。

(二)在專業學習中訓練

專業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是形成職業信念和職業道德行為的前提和基礎。職業道德行為的養成,離不開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提高。

(三)在社會實踐中體驗

「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豐富的社會實踐是指導人們發展、成才的基礎,是實現知行統一的主要場所。職業道德行為的養成離不開社會實踐,社會實踐是職業道德行為養成的根本途徑。

(四)在自我修養中提高

「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更無情地解剖我自己」。自我修養指個人在日常的學習、生活和各種實踐中,按照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和規范,在職業道德品質中有目的地「自我鍛煉」、「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

⑵ 職業道德養成的概念

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家庭版美德的主要權內容是什麼

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

個人品德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愛國奉獻、明理守法、厚德仁愛、正直善良、勤勞勇敢。

常用的「十字文明用語」是什麼

您好、謝謝、對不起、請、再見。

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目的是什麼

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就是要讓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公民道德建設基本要求是指哪些

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

⑶ 職業道德養成的重要性

加強職業道德的重要意義

職業道德教育在社會主義道德教育的總體結構中有著不可忽視的特殊意義。只有通過職業道德教育這個環節,社會主義道德的一般要求才能具體化、現實化。職業道德作為行業行為規范,形成過程是靠人們自己內心信念和外部壓力來自律建立起來的,既要有自身產生的正確思想信念的自律作用,也要有外界的影響力的他律作用。因此,職業道德教育應遵循其發展的一般規律,發揮自律和他律的作用,才能達到職業道德教育的目的。所以在工作中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思想引路,教育先行

思想支配行動。人們的思想信念,主要受社會輿論和傳統習慣的影響。教育可以培養人們的信念,在道德行為中形成自律。有教才有德,正確的思想必然來自正確的思想教育。在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上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盪的大背景下,思想道德教育要有效地引導人們解決思想上的困惑和心態上的不平衡,首要的是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特別是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武裝、教育廣大職工。其次,結合實際,堅持思想引路,實施全過程教育,把思想教育始終貫穿於職業道德教育的整個過程,引導職工充分認清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應該把職業選擇和職業理想同社會現實與社會需要結合起來,旗幟鮮明地倡導「為人民服務,對社會負責」的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價值觀,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國家之間的關系,樹立正確的利害觀、榮辱觀和奉獻觀。職業道德是所有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守的基本行為准則,是社會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道德在職業活動中的具體表現,是一種更為具體化、職業化、個性化的社會道德。我是一個剛剛步入社會的勞動工作者,但我充分的知道,要做一個稱職的勞動者首先必須遵守職業道德。

職業道德是所有從業人員在活動中應該遵循的基本行為准則,建設良好的道德,可以反作用於經濟基礎,對於提高服務質量,建立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落實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糾正行業的不正之風都具有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現實社會中,無論從事何種行業,都無高低貴賤之分,都是社會中的從業人員,是作為社會中的一分子進行活動的,都具有社會意義,同樣具有社會責任感、使命感和光榮感。

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是提高職業整體素質,建設「四有」職工隊伍的內在要求。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必須著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堅持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堅持「五講四美三熱愛」,教育全國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偉大的時代,宏偉的事業,對工人階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廣大職工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主人翁精神,按照「四有」的標准,遵循「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自覺遵守職業道德,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發揮好主力軍作用,更好地承擔起歷史賦予的重任。

二、以法治德,規范管理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需要有國家制定統一的法規和國家的強制力來規范道德行為,約束人們必須這樣做,不能那樣做,否則,就是超越規范,受到法律的懲罰,就不可能形成一個符合社會主義思想發展的職業道德。同時,以法治德也是當前市場經濟的最基本要求。職工處在這種體制的運轉中,道德行為出現的偏差和不軌行為,就必須用法規來規范和修正,這是職業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外部力量。 每一種職業都包含著各種各樣的規則,其作用就在於為職業適應外部環境履行社會職能,並且為自我行為發展提供必要的服務和保證,是維護職業和崗位自我生存和發展的一種方式。所以,抓好職業道德規范的制定和落實是加強職工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環節。其規范管理的具體措施體現在:首先要強調主體參與的廣泛性,職工群眾既是職業道德規范的實踐主體,又是認可主體,因此,要廣泛發動職工群眾參與規范的制訂工作,集思廣益,反復討論,爾後歸納提煉,加以確定,以保證規范有群眾基礎,能具體操作。其次,要突出崗位特點的鮮明性,組織全體職工學習本崗位、本工種的職業道德規范,做到熟記規范用語,把握內涵要求。

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內在要求。同樣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是新形勢下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

職業道德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道德在職業活動中的具體表現,是一種更為具體化、職業化、個性化的社會道德。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是新形勢下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道德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滲透於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並與人們不同的社會關系及社會行為相融合,從而發揮獨特的調節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的作用。道德建設同樣是一個系統工程,同樣應當從一切可能的方面去加強工作。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正常運行的重要保障條件。

三、典型示範、以文養德 樹立典型、弘揚典型,發揮典型的示範激勵作用。典型一經確定,就必須利用各種各樣的形式和陣地進行多渠道、多層次、多角度地宣傳推廣,形成上上下下學習典型,趕超先進的氛圍,以增加典型的影響力和生命力,真正做到樹起一面旗幟,弘揚一群典型,建設一流隊伍。 一個優秀的行業文化觀念,一旦被廣大職工所認同應會產生巨大的推行動力,有利於行業的協調和控制,發揮行業文化導向、激勵、凝聚、規范和調節功能。以文養德也就是說通過優秀的文化,營造一個積極向上、和睦相處、自覺克服不良現象,為維護和提高行業信譽而竭盡全力的氛圍,培養崇高的職業道德風尚。實踐證明,文化建設對培養職工職業道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我認為做一個稱職的勞動者,首先必須遵守道德。職業道德建設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培養和樹立道德行為主體的道德責任意識,也就是這些年人們比較關注的道德主體意識問題。如果做為一個勞動者在勞動崗位上連必須遵守的道德都做不到,還談什麼干好工作呢?隨著現代社會分工的發展和專業化程度的增強,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對從業人員的職業觀念、職業態度、職業技能、職業紀律和職業作風的要求越來越高。要大力倡導以「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好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為主要內容的職業道德,在工作中做一個好的建設者。

中國已不同以往,隨著香港、澳門的回歸,WTO的加入,將使我國跨入國際化的行列,但作為最基層勞動者的我們,如果不為祖國的建設打下良好的基礎的話,那就象蓋樓房一樣,地基不穩,怎能撐起一座大樓呢?所以我們勞動者就象地基一樣,必須牢牢的扎在社會的最底層,做一個好的穩固的基石,那樣才會使我們的國家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才會使我們的國家穩固的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我相信只要我們努力了,一定會當好這塊基石,所以必須從自身做起,培養自己對工作的責任感、道德感、發揮自己的責任心,認真履行職業道德,只有這樣,才能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強大,更加繁榮。

總之,職業道德狀況是社會風氣的晴雨表,行風的好壞,不僅反映著本行業的自身形象和整體素質,而且對社會風氣的改善產生著巨大的影響。常綠的生命之樹,吸取著充足的雨露和陽光,燦爛的職業道德之花,植根於摯愛和深情的肥沃土壤。職業道德建設也將在社會經濟的發展贏來它的新的春天。

⑷ 職業道德養成方法和途徑

1、恪守承諾的習慣

工作表現對個人聲譽的影響立竿見影——好影響是如此,壞影響也是如此。所以,我們應該養成恪守承諾的好習慣。只要答應做到,就要盡力做到;只要答應到場,就要到場;只要承諾能做,就要去做。但是,如果有任何(合理的)原因導致你無法做到、到場或去做,一定要提前說明。

在工作中,無論你的技術技能或非技術技能多麼出眾,一旦給人留下不可靠的印象,你的職業聲譽和職業前景就會受到影響,阻礙你取得成功。

2、做事專注的習慣

在工作場所,我們很容易被各種事情打斷,無法專心處理手頭的工作。因此,保持專注、准時高效地完成工作也是不可或缺的職業道德。

做到嚴格自律。設定完成工作的時限並嚴加遵守。注意為自己留一些餘地,讓自己有時間進入狀態,然後專心致志,達成目標。必要時可以隔絕潛在的干擾因素(電子郵件、社交媒體或其他同事)。

3、雷厲風行的習慣

很多人做事喜歡一拖再拖,在面對棘手或復雜的事情時尤為如此。我們應養成做事不拖沓的習慣。為要做的事拉個清單,盡快完成,不要拖延。

做完所有要做的事後,再來休息和放鬆。這樣,你就能更愜意地享受休息時間。做事不拖沓可以成為你的加分項,人們也更容易相信你能說到做到。

4、尊重他人的習慣

無論何時,我們都應尊重他人的意見、觀點、技能和知識。良好的職業素養不僅體現在有毅力、守時、高效等方面,也需要你展現出積極向上、親切待人、不說閑話、誠實守信、言行如一、樂於助人的風貌。

5、注重質量的習慣

一個人的工作表現最終是由成果決定的。我們要做到對自己的工作質量引以為傲。開始工作前,先思考一下各項成功指標(工作目標、交付內容、截止期限等)並精心制定計劃,爭取更出色地完成任務,最低限度也要確保達成指標。

根據需要向他人尋求幫助,為自己保留必要的餘地和時間。有時,我們也需要花一些時間進行回顧,以便用全新的視角看待問題。在提交最終結果之前,務必要留出時間全面審視自己的工作。

⑸ 如何培養職業道德

(一)在日常生活中培養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職業道德行為回的最大特點是自覺答性和習慣性,而培養人的良好習慣的載體是日常生活。因此,要緊緊抓住這個載體,有意識培養自己的良好習慣,久而久之,習慣就會成為一種自然,即自覺的行為。

(二)在專業學習中訓練

專業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是形成職業信念和職業道德行為的前提和基礎。職業道德行為的養成,離不開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提高。

(三)在社會實踐中體驗

「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豐富的社會實踐是指導人們發展、成才的基礎,是實現知行統一的主要場所。職業道德行為的養成離不開社會實踐,社會實踐是職業道德行為養成的根本途徑。

(四)在自我修養中提高

「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更無情地解剖我自己」。自我修養指個人在日常的學習、生活和各種實踐中,按照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和規范,在職業道德品質中有目的地「自我鍛煉」、「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

⑹ 注重工匠精神培育和職業道德養成的什麼體系

注重工匠精神培育和職業道德養成的技能人才評價體系。

這句話出自國務院發回布的《國務院關於推行答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意見》,「健全以職業能力為導向、以工作業績為重點、注重工匠精神培育和職業道德養成的技能人才評價體系。」

推進職業技能培訓市場化、社會化改革,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鼓勵支持社會力量參與,建立培訓資源優化配置、培訓載體多元發展、勞動者按需選擇、政府加強監管服務的體制機制。

(6)職業道德養成擴展閱讀:

完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政策和組織實施體系。面向城鄉全體勞動者,完善從勞動預備開始,到勞動者實現就業創業並貫穿學習和職業生涯全過程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政策。

以政府補貼培訓、企業自主培訓、市場化培訓為主要供給,以公共實訓機構、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職業培訓機構和行業企業為主要載體,以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和創業創新培訓為主要形式,構建資源充足、布局合理、結構優化、載體多元、方式科學的培訓組織實施體系。

⑺ 良好職業道德養成的因素

1、厚積薄發的習慣

對大多數職場工作者而言,工作好比考驗耐力的馬拉松,而不是一錘定音的百米跑。讓自己精疲力盡對你有害無益。所以應學會培養韌性,厚積薄發,像跑馬拉松一樣細水長流。為此,你需要找到這個微妙的平衡點。

2、恪守承諾的習慣

工作表現對個人聲譽的影響立竿見影——好影響是如此,壞影響也是如此。所以,我們應該養成恪守承諾的好習慣。只要答應做到,就要盡力做到;只要答應到場,就要到場;只要承諾能做,就要去做。但是,如果有任何(合理的)原因導致你無法做到、到場或去做,一定要提前說明。

在工作中,無論你的技術技能或非技術技能多麼出眾,一旦給人留下不可靠的印象,你的職業聲譽和職業前景就會受到影響,阻礙你取得成功。

3、做事專注的習慣

在工作場所,我們很容易被各種事情打斷,無法專心處理手頭的工作。因此,保持專注、准時高效地完成工作也是不可或缺的職業道德。

做到嚴格自律。設定完成工作的時限並嚴加遵守。注意為自己留一些餘地,讓自己有時間進入狀態,然後專心致志,達成目標。必要時可以隔絕潛在的干擾因素(電子郵件、社交媒體或其他同事)。

4、雷厲風行的習慣

很多人做事喜歡一拖再拖,在面對棘手或復雜的事情時尤為如此。我們應養成做事不拖沓的習慣。為要做的事拉個清單,盡快完成,不要拖延。做完所有要做的事後,再來休息和放鬆。這樣,你就能更愜意地享受休息時間。做事不拖沓可以成為你的加分項,人們也更容易相信你能說到做到。

⑻ 簡述職業道德養成的基本途徑

1.職業道德行為養成之途徑--職業的內涵
在現實生活中;不同的勞動者從事著不同種類的社會勞動,並承擔著相應的職責。所謂農民職業,是指農業勞動者在田間從事著的農產品的生產勞動,並肩負著為人類提供生存必需的糧食之重任的職業;所謂教師職業,是指教育工作者以「教書育人」為己任,以講台為陣地,從事著傳播科學文化知識、培養下一代,使其具有良好思想品質和行為規范等辛勤的勞動,擔負著為社會培養所需的人才、提高全人類科學文化素質的光榮使命的職業。每一個有勞動能力的人,在社會生活中都要尋求一種或幾種生產勞動,通過從事這些生產勞動,獲得必要的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並為社會的發展作出貢獻。職業就是人們在社會中所從事的作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合法的工作。
從社會的角度來說,職業是勞動者獲得的社會角色。
從國家的角度來說,職業是社會分工的一個部門。
從個人的角度來說,職業是為承擔一定義務並享有相應權利而「扮演」的社會角色。

2.職業道德行為養成之途徑--職業的作用
第一,職業是勞動者的謀生手段。
第二,職業是勞動者為社會創造財富,謀求自身發展和實現人生價值的舞台和橋梁。
總之,職業不僅是人們謀生的手段,而且是為社會創造財富,實現自身價值的舞台。

3.職業道德行為養成之途徑--職業的特性
專業性。在新的世紀里,科學技術的進步與普及使得越來越多的社會職業都體現著高新技術性和不可替代性,從而使得從事這些職業的工作人員都必須經過專門培訓,掌握專門的技術與技能,以提高 其職業的專業化程度。

熱點內容
全部法律和經濟責任 發布:2025-05-19 16:34:53 瀏覽:247
大法官聽證會 發布:2025-05-19 16:30:08 瀏覽:547
司法公證處是干什麼的 發布:2025-05-19 16:18:32 瀏覽:602
兩會司法救助 發布:2025-05-19 16:08:52 瀏覽:465
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師身份尷尬 發布:2025-05-19 15:59:00 瀏覽:107
清新區司法 發布:2025-05-19 15:58:50 瀏覽:627
法學家耶林格 發布:2025-05-19 15:58:49 瀏覽:152
司法考試60天 發布:2025-05-19 15:57:57 瀏覽:596
疫情有辦法治癒嗎 發布:2025-05-19 15:57:03 瀏覽:263
銀行對賬單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9 15:55:32 瀏覽: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