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模範
⑴ 如何做遵紀守法的模範
正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法律讓我們的生活越加美好。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學法懂法守法的人。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不知有多少人違法亂紀,使社會不安寧,當然,這些是那些違法犯罪分子搗亂,我們都痛恨違法犯罪的人。但是,如果我們在指責別人時卻不能遵紀守法的話,那麼,我們又有什麼資格去談遵紀守法呢?所以,遵紀守法,要付出實際行動。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回報社會。
做遵守紀律的模範,要養成成遵守紀律的習慣,就要在以下及方面下功夫:一是時刻注意培養自己遵守紀律的自覺性。遵守紀律貴在自覺,自覺是遵守紀律的關鍵。二是將遵守紀律的道德觀念落在行動上。遵守紀律不是在口偷上,而是在實際行動上。三是要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三國時,劉備在臨終前曾諄諄告誡他的兒子:"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兩句話千百年來一直是人們道德修養的座右銘。其實,紀律修養也一樣。我們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以小紀而不遵"。
我們中學生遵紀守法,首先要做到學法、懂法。英國著名思想家溫斯坦萊說過:"假如有很好的法律,但人民不了解它們,這對共和國來說就像沒有任何法律一樣糟糕。"我們青少年正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要想不走錯路,首先要知法懂法。多通各種方式懂得基本的法律常識,讓自己分清事非善惡,不讓自己走上歧途。
說到遵紀守法,很多人都是口頭功夫,不能落實於實際行動。就拿學產校來說吧,學校領導和老師經常教育學生不要亂扔垃圾,可是有的同學呢?就是不能遵守學校的規定。在外面的生活中,部分人不守法,比如,有酒駕的、有闖紅燈的。因此,遵紀守法要落實到實際行動上,不要口頭談遵紀守法,行動上卻又在違法亂紀。遵紀守法,需要付出實際行動,從我做起。
每個人自來到世上的那一刻起,便與法律結下了緣。「法律的力量應當跟隨著公民,就像影子跟隨著身體一樣。——貝卡利亞」我們的生活處處有法律,法律保護遵紀守法的人,制裁違法犯罪的人。而要享受到法律和紀律的庇護作用,就必須遵紀守法。遵紀守法,是我們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我們生活穩定美好的保障,建立和法律就在我們的身邊,遵紀守法,從身邊的事、從我做起。
我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強自身的修養,即戒「貪」、戒「奢」、戒「惰」和「散」、。以上幾個要注意方面的問題,都是同學們容易沾染的不良習慣和性格,如果讓它們在自身滋長、蔓延或不能有效地遠離它,那麼就會從「量變」到「質變」,最終就可能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成為階下囚。人們常說:「科學與謬誤只有一步之遙」,違法犯罪與否,我認為也只是一念之差,兩者之間並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
犯罪之「念」的產生並不是偶然的,是有其多方面、多層次原因的, 法律如同人生道路上一位公正無私的好夥伴,它對人們起到保護作用。同時又可以規范人們的行為,法律還會對違法犯罪的人進行制裁。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要遵紀守法,這樣,我們就能生活在民主法治和諧的美好社會里。
遵紀守法,是我們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我們應該自覺履行這一義務,做到學法守法尊法用法。
為了我們的幸福生活,為了我們的社會和諧,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應該自覺履行遵紀守法的責任。同時,我們也應該帶動身邊的人去遵紀守法,讓我們的社會更安定美好。遵紀守法,從我做起!
作為中學生的我們,在學習中、生活中,都要樹立「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的觀念。要時時刻刻規范自己的行為,不讓自己的行為超出法律規章和紀律的范圍,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學生。 讓我們大家都來遵紀守法,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我做起。
⑵ 2008年十大法制人物
2008年十大法治人物 12月4日晚8點,中央電視台將推出「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特別節目《法治的力量——2008》。特別節目將評選產生2008年年度十大法治人物。經各方推薦,年度十大法治人物候選人現已產生,法制網今天簡要介紹這些候選人的事跡。
(排名不分先後)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王江 男,51歲,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公安局郊區分局某派出所民警。王江是佳木斯市松木河鄉7個自然屯、3個農場、方圓133平方公里區域內惟一的警察。為了山區百姓的安寧,他把家搬到這里,一干就是13年。他結合農村警務工作實際,創造了王江農村警務工作「十法」。他曾榮立一等功、三等功各一次,2008年7月,被公安部、人事部授予「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榮譽稱號。
鄭太順 男,45歲,福建省長樂市人。紙牌、麻將,有人用它賭博,鄭太順卻用它們來勸賭。多年前,嫂子賭博輸掉100多萬元,這件事深深觸動了他。為了讓像嫂子那樣的人盡快遠離賭博,他大膽地將賭局中潛藏的種種玄機公之於眾。並開設專門反賭公益熱線,24小時義務為飽受賭博之苦的家庭服務。2008年9月8日,鄭太順成立了我國第一個「反賭研究會」,潛心研究勸人戒賭的方法以及賭局中的種種騙術,並將出版專著。
馬未都 男,52歲,北京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館長。
1996年,馬未都作為惟一一名群眾代表,參與文物保護法的起草制定,提出「允許私人收藏文物」的建議,2002年文物保護法進行修訂時被採納。馬未都創辦了我國第一個私人博物館,不僅填補了建國以來私立博物館的空白,而且定期策劃組織專題展覽,宣傳國家文物保護方面的政策法規。2008年,他歷經艱辛,從法國將流失國外的兩件圓明園瓷瓶追回,又從英國追回國寶級文物紫檀塔。2008年9月,新的觀復博物館落成,成為我國目前最大的公益性私人博物館。
戴元龍 男,37歲,福建省莆田公路稽徵處工作人員。2002年,戴元龍起訴電信公司,索要固定電話市內話費清單;2003年、2004年他起訴移動、聯通兩公司收取「來電顯示費」;2005年7月,起訴移動公司收取「國內漫遊費」。2005年11月,他起訴移動公司收取「簡訊息代收費」,該案二審勝訴,是同類案件國內首例終審勝訴。
鄭廣宇 男,55歲,河北省人民檢察院反瀆職侵權局局長。河北省第一個被判處死刑的廳級領導幹部受賄案、在河北省犯罪金額最大的豪門集團總經理貪污案等大要案成功偵辦的背後,人們記住了鄭廣宇的名字。鄭廣宇,從事檢察工作近30年,直接辦理和組織指揮查處了一大批有影響的大要案。在繁忙的辦案之餘,鄭廣宇還熱心應用法學和檢察實務研究,出版了大量在全國檢察系統頗有影響的專著,並因此成為中國法學會會員。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韓長安 男,41歲,山西潞寶集團董事長,全國人大代表。作為民營企業的董事長,韓長安一直被當地群眾稱為「編外普法人」。截至目前,潞寶集團向潞城市中小學生贈送法律教材6萬余冊,價值近50萬元,向農民贈送法律讀本8萬余冊,價值56萬余元。潞寶集團在企業建立了民間第一家普法中心,大力推進依法治企工作。韓長安還積極投身刑釋解教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主動安排刑釋解教人員到企業就業。潞寶集團被長治市命名為「安置教育幫教示範基地」和「五五普法農民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教育基地」。
梅景田 男,63歲,北京市延慶縣農民。自幼生長在長城腳下的梅景田,30年用自己的行動守護著長城。作為長城防踏踩小組中年齡最大的成員,他大力宣講長城知識,收集相關文物,制止破壞和污染長城的不良行為,義務保護北京延慶石峽村周邊20多里的長城。2008年,梅景田被國家文物局授予「文物保護特別獎」,同時榮獲了「長城優秀保護員」的光榮稱號。
王百姓 男,56歲,河南省公安廳治安總隊民警。在排爆這一特殊警種里,王百姓先後參加了國內數起特大爆炸案件的偵破和重大事故的查處工作,為偵破案件及處理事故提供了重要的決策依據。他被人們稱作「和死神打交道的人」。2008年7月,王百姓被公安部、人事部授予「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光榮稱號。
王子英 男,49歲,北京市一名消費者。2008年9月
13日,王子英在酒樓就餐時,因自帶酒水而被強行收取了100元的開瓶費。王子英認為酒樓的行為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知情權、公平交易權及自主選擇權,遂將酒樓告上法庭。經一審、二審,王子英勝訴。王子英「開瓶費」官司的勝訴,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一些地方消費者協會聯合發布聲明,稱餐飲企業設置「禁止消費者自帶酒水」的規定,或對消費者自帶的酒水收取「開瓶費」屬不公平交易。有的地方還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對「開瓶費」說不。
林文 女,19歲,福建人,大學生。10年前,林文剛剛8歲,便開始和媽媽一起用愛心關懷、幫助戒毒者。10年裡,林文堅持通過寫信、打電話、探望、上網等方式,與全國十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9名染毒青少年建立了幫教關系,其中有17人達到聯合國規定的3年半沒有復吸的戒毒標准,戒毒時間最長的已近十年。林文曾經是我國年齡最小的注冊禁毒防艾志願者,被團中央授予「中國百優青少年志願者」稱號,當選聯合國「攜手兒童青少年抗擊艾滋病」愛心大使。林文現在是一名醫科大學的學生,她有一個夢想就是去聯合國做禁毒防艾大使,以便更好地幫助更多的人。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費雲龍 男,52歲,吉林省延吉市人民法院法官。他用自己對事業的熱愛創造了當法官13年,審結各類民事案1100餘件,無一錯案,無一發回重審或改判,無一超審限,無一引發上訪、纏訴的卓著成績。2000年至2003年,在身患膀胱癌的情況下,他仍堅持工作在審判崗位,審理刑事案件327件。其中,在他病情最重的2002年審理了133件刑事案件,創造了年審結刑事一審案件的全州最高紀錄。2008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授予費雲龍「全國模範法官」榮譽稱號。
王利明 男,47歲,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2008年,物權法頒布實施。這一法律凝聚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智慧,也凝聚了一大批法律工作者和法學專家的辛勤勞動,王利明正是他們的優秀代表。王利明是新中國第一位民法學博士,曾被評為第一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他先後參與了經濟合同法、合同法、專利法、產品質量法、物權法等多部重要法律的起草和修訂工作,完成了《民法總則》、《物權法研究》、《侵權行為法研究》、《人格權法研究》、《合同法研究》等一系列著作,為推進我國法制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京城胡同「拍記隊」群體 在北京現存為數不多的胡同內,活躍著這樣的一群人,他們用鏡頭捕捉著北京的胡同、四合院的點滴影像,用一張張鮮活而真實的照片向世人訴說著胡同的「美」以及四合院的「雅」。他們對北京胡同進行搶救性的民間發掘工作,用行動喚起人們對老北京傳統文化的珍惜和保護,用影像記錄著北京胡同的印記,呼籲更多的人來保護這獨特的文化遺產。
武秀君 女,46歲,遼寧省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村民。5年前,武秀君的丈夫因車禍去世,留下270多萬元的債務。面對如山重債、年邁的公婆和兩個尚未成年的兒子,她毅然走上了養家糊口、替夫還債的道路。丈夫去世未到百日,武秀君開始拿著欠條和賬本挨家走,重新以自己的名義給人家打欠條。經過5年艱辛努力,她用行動履行了法律賦予的義務,還清了數百筆欠款,用真誠和汗水實現了自己的諾言。
趙玉中 男,48歲,安徽省巢湖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作為一名法律援助律師,8年來他接訪一萬餘人次,辦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500多件,勝訴率達98%。趙玉中被稱為「雷鋒式的平民律師」,榮獲「全國十佳法律援助工作者」稱號,並被推選為黨的****代表。
曹大澄 男,77歲,北京離休老幹部。2008年初,曹大澄在深圳對街頭流浪乞討兒童進行了兩個多月的詳細調查。隨後,他將兩萬多字的調查報告《救救孩子——深圳街頭棄嬰和病殘乞兒生存狀況調查手記》上報有關部門,得到高度重視。據此,深圳市展開了專項整治行動,19個拐賣、殘害、脅迫未成年人犯罪團伙被鏟除。2008年12月,全國公安機關開展了打擊強迫、誘騙未成年人流浪行乞和強迫、誘騙聾啞青少年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查處此類違法犯罪案件3600餘起,鏟除犯罪團伙320餘個,解救未成年人4200餘人。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袁月全 女,53歲,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法官。1987年到法院工作以來,袁月全審理了近5000件上訴的婚姻家庭案件。她不僅把撲朔迷離的案件斷得明明白白,而且在作出公正判決的同時給當事人送上關愛,溫暖了許多破碎的家庭。面對眾多難啃的「骨頭案件」,袁月全還創造了調解率40%的奇跡。她先後被評為全國優秀女法官、全國「三·八」紅旗手、中國法官十傑,並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張京文 男,41歲,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檢察院反貪局局長。張京文帶領平均年齡只有30歲的年輕檢察官們,不畏艱險、秉公執法、迎難而上,成功偵破了包括國家葯監局醫療器械司原司長郝和平案件在內的一系列大要案,為我國反腐敗工作的深入開展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書寫了精彩的一筆。 (轉於鐵血論壇)
⑶ 什麼是"法治精神
「法治精神」是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精神。這種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既吸納並體現了人類法治文明的共同規律和基本價值,又立足於並體現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民主法治建設的基本國情和特定價值文化。
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的具體表徵有:
1、理性概念源於古希臘時期赫拉克利特提出的「邏各斯」(logos)說,它兼有客觀規律和主體理性思維的雙重含義,主要是指合客觀性(區別於信仰)和合邏輯性(區別於感性、情感和慾望等非理性)。
2、美國法理學家博登海默曾說過:「理性乃是人用智識理解和應對現實的(有限)能力。有理性的人能夠辨識一般性原則並能夠把握事物內部、人與事物之間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某種基本關系。有理性的人有可能以客觀的和超然的方式看待世界和判斷他人。
(3)法治模範擴展閱讀
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就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治本之策。
其一,黨執政興國必須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發展,既要靠改革的力量,也要靠法治的力量。全面深化改革與全面依法治國,猶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並駕齊驅,不可偏廢。
其二,人民幸福安康必須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人民的權益要靠法治來保障。社會主義法治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當前,一些損害群眾利益、威脅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事件的發生,有種種原因,法治精神不彰是一個重要原因。
其三,實現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必須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之策。實踐證明,加快法治國家建設,既要注重法律制度建設,又要重視更深層面即精神層面的建設,使法治內化為人們的自覺意識,使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實施獲得強大的精神支撐。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的具體表徵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共產黨員網-《求是》評論員: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
⑷ 領導幹部做尊法學守法用法的模範,謀劃工作要運用()
您好!領導幹部做尊法學守法用法的模範,謀劃工作要運用(法治思維)。(望採納,謝謝!)
⑸ 法治專門隊伍都包括哪些
法治專門隊伍都包括立法隊伍、行政執法隊伍、司法隊伍。
政法工作涉及面很廣。回宏觀上包括審答判工作、檢察工作、公安工作、國家安全工作、司法行政工作等方面。每個方面又細分為不同行業、不同系統。
例如審判工作包括刑事審判、民商事審判、行政審判等;檢察工作包括職務犯罪案件偵查、審查批准逮捕、審查起訴與公訴、法律監督等;公安工作包括治安管理、公交管理、消防管理、刑事、經濟犯罪案件偵查、反恐、防暴等。
專業化就成為對政法隊伍履職能力建設的必然要求。
(5)法治模範擴展閱讀:
把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作為重要政治任務,當好表率、走在前列。要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教育活動,用全會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要深入基層、深入實際,研究解決影響實施依法治省方略的重大問題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深入推進法治青海建設。
要充分發揮法治引領和規范作用,促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法治化。要帶頭樹立法治信仰,推進嚴格執法、公正司法,維護憲法和法律權威,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做好政法工作的能力水平。
⑹ 十大法治人物
2012年十大法治人物包括:
跨國司法的國家護航——湄公河案專案組
公益律回師——佟麗華答
捨身救人的「最美學警」——李博亞
「三農」代言人——毛豐美
「嫣然天使」負責人——李亞鵬
年度致敬媒體——《人民日報》微博
尋親志願者(代表)——小梅、呂順芳、張志偉
刑訴法專家——陳衛東
候鳥守望者(代表)——李鋒、張厚義、呂忠民
年度特別貢獻——金淑萍(已故)、翟樹全、李培斌
⑺ 領導幹部是依法治國的關鍵要做什麼的模範
領導幹部是依法治國的關鍵,要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範。
各級領導幹部在推進依法治國方面肩負著重要責任,全面依法治國必須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領導幹部要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範,帶動全黨全國一起努力,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上不斷見到新成效。
領導幹部要做尊法的模範,帶頭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做學法的模範,帶頭了解法律、掌握法律;做守法的模範,帶頭遵紀守法、捍衛法治;做用法的模範,帶頭厲行法治、依法辦事。
領導幹部基本法治觀念:
領導幹部都要牢固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權由法定、權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觀念,對各種危害法治、破壞法治、踐踏法治的行為要挺身而出、堅決斗爭。對領導幹部的法治素養,從其踏入幹部隊伍的那一天起就要開始抓,加強教育、培養自覺,加強管理、強化監督。
學法懂法是守法用法的前提。要系統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准確把握我們黨處理法治問題的基本立場。首要的是學習憲法,還要學習同自己所擔負的領導工作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
各級領導幹部尤其要弄明白法律規定我們怎麼用權,什麼事能幹、什麼事不能幹,心中高懸法律的明鏡,手中緊握法律的戒尺,知曉為官做事的尺度。各級黨委要重視法治培訓,完善學法制度。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習近平:領導幹部要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範 帶動全黨全國共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⑻ 以年度法治人物為榜樣,青少年應該怎麼做
學習"榜樣人物",「雙百人物"加強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
1.我們學習先進人物、榜樣人物的哪些優秀品質?
答案:情系祖國、奉獻社會的優秀品質;敢於創新、承擔責任的高尚品質;不畏艱難、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堅強意志品質。
2.學習先進人物的意義有哪些?
答案:(1)有助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2)有助於引導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激勵人們追求真、善、美,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3)有助於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4)有利於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接班人等。
3.你准備如何向這些道德模範、先進人物學習? (或我們青少年應怎樣做?)
答案:我們青少年應積極向全國道德模範學習,學習他們自立自強、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的崇高品質,學習他們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高尚情懷,學習他們積極維護公平正義、勇於承擔責任的崇高精神,自覺肩負起民族振興的使命,做社會主義「四有」新人。(或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肩負著振興中華的崇高使命,必須自覺接受民族精神教育,繼承和弘揚雙百」人物身上所體現的的崇高精神,樹立遠大理想,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勤奮學習、立志成才,努力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4.目前,我國青少年存在哪些不良道德傾向?有什麼危害?
答案:(1)自私自利、損人利己、貪圖享受、不思進取、我行我素、不受紀律等。(2)這些行為嚴重敗壞了社會風氣,損害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不利於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對於廣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造成巨大的危害。
5.當前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有何重要意義?
答案:(1)思想道德建設要解決的是整個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問題,它體現了精神文明的性質和方向,是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2)有利於培養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公民。(3)有利於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4)有利於青少年形成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需要。
6.請你就如何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提幾條合理化建議。
答案:(1)學校: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加強和改進學校的德育教育;
(2)社會:創作出版各類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強的未成年人讀物和視聽產品,豐富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3)家庭:家長要以正確的思想和言行引導、教育子女,及時解決子女思想中存在的問題。
(4)國家:切實加強文化市場監管,凈化網吧、娛樂市場經營環境等。
⑼ 共產黨員為什麼要自覺模範遵守憲法和法律
第一,共產黨員是工人階級的一員,其他階級出身的人,要成為共產黨員,就必須放棄其原來的階級立場,自覺地站到工人階級的立場上來,確立無產階級世界觀。
第二, 共產黨員不是工人階級的普通一員,而是工人階級的先鋒戰士,必須具有共產主義覺悟,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永不動搖。
第三,共產黨員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的覺悟,必須落實到自己的先鋒模範作用上。黨章第二條的這一句話,像一條紅線一樣,貫穿在黨員的各項條件之中。
黨章在對黨員的要求中,將第三條第四項中關於自覺遵守黨的紀律和國家法律的表述,修改為「自覺遵守黨的紀律,模範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這有利於增強黨員依法辦事的觀念。
國家的法律和各項行政法規是在黨的領導下,在廣泛發揚民主的基礎上,由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制定的。它反映了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也是黨的政策和主張的體現。因此,黨有義務、有責任領導全國人民忠實地嚴肅地貫徹執行國家的法律和各項法規,共產黨員必須模範地帶頭執行。同時,國家的法律和法規的實行又具有強制性和極大權威,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違犯。共產黨員是人民的一部分,當然也不能例外。如果黨組織和黨員可以不遵守、不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那就等於黨違背了自己的主張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黨章專門規定,「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開展活動」。所有黨員和黨組織,只有模範地遵守憲法和法律的義務,而沒有也不應當有任何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尤其在當前,越是改革開放,越是發展市場經濟,共產黨員越要增強法律和法制觀念,做自覺遵守黨紀國法的模範。這是因為:黨的性質和黨員的先進性,決定了廣大黨員要比普通公民更嚴格地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貫徹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方略,要求黨員要爭當遵守法律的模範;在國家機關擔任公職的黨員更要知法守法,嚴格依法行政。
⑽ 2007年中國法制人物頒獎詞
今天是我國第七個「·4」全國法制宣傳日,今晚,中央電視台2007年「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特別節目《法治的力量2007》在中央電視台一套播出,「2007年年度十大法治人物」在特別節目現場揭曉。
這十大年度法治人物是: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公安局某派出所民警王江,辦理葯監局系統大案郝和平案和曹文庄案的北京市西城區檢察院反貪局局長張京文,中國法官十傑、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法官袁月全,物權法立法的重要見證者和參與者、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利明,8年來辦理法律援助案件五百多件的安徽巢湖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趙玉中,調查深圳街頭棄嬰和病殘乞兒生存狀況、促成未成年人保護法做出修訂的北京離休老幹部曹大澄,誠信為本、為亡夫還債的遼寧省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村民武秀君,提起「開瓶費」公益訴訟的北京消費者王子英,聯合國「攜手兒童青少年抗擊艾滋脖愛心大使、福建大學生林文,自發保護民間文化古跡的京城胡同「拍記隊」(群體)。
每年的12月4日是全國法制宣傳日。從2001年開始,每年的這一天,中宣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都將聯合開展一系列宣傳活動,中央電視台也會推出特別節目——《法治的力量》暨「12·4」全國法制宣傳日年度十大法治人物揭曉暨頒獎典禮。節目中,來自全國各地的觀眾及法律界人士濟濟一堂,回顧、盤點一年來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法治大事,共同感受法治人物帶給人們震撼人心的力量。
司法部副部長張蘇軍等有關部門領導出席特別節目現場,並為年度十大法治人物頒獎。為了體現法治人物的權威性,強化特別節目的影響力,節目特別邀請了部分知名法學家擔任2007年年度十大法治人物評選委員會委員,並由他們在節目現場分別為當選的法治人物宣讀頒獎詞。
(法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