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形而上學的奠基pdf
❶ 如何理解康德《道德形而上學的基礎》的這句話
如果愛好不存在,建立在愛好上的要求不存在,愛好的對象就沒有價值了。愛好本身,作為要求的來源,並沒有一種絕對的價值,本身並不值得追求,完全擺脫愛好倒應該是一切理性動物理學普遍願望。所以,一切通過我們的行動去獲得的對象,永遠只有有條件的價值。有些東西的存在並不靠我們的意志,是靠自然的,它們如果是無理性的動物的話,就只有一種作為手段的相對價值,因此稱為物,而理性動物則稱為人,因為他們的本性就已經表明他們是目的本身,不能僅僅是主觀的目的,因我們的行動而存在,對我們具有一種價值。而是這樣一種目的,這種目的是不能為任何其他目的服務的,因為如果沒有 人,就根本沒有什麼具有絕對價值的東西了;如果全部價值都是有條件的,因而是偶然的,理性就根本不可能有最高的實踐原則了。
所以,如果要有一個最高的實踐原則,如果對人的意志來說,要有一種直言律令,那它就必須是這樣一個原則:這個原則要來自一樣東西的表象,那東西必然是每一個人的目的,因為它就是目的本身,構成了意志的客觀原則,因而能夠充當普遍的實踐規律。這個原則的根據是:理性的本性是作為目的本身而存在的。人必須把他自己的存在看成這樣;就這一點說,人的存在就是人的行動的客觀原則。每一個別的理性動物也是根據同樣的理由把自己的存在看成這樣,這個理由對我也是有效的。所以這個原則同時也是一個客觀的原則,一個最高的實踐原則,從其中應當可以推出意志的一切原則來。所以,實踐的律令就是下面這句話:你的行動要把人性,不管是你身上的人性,還是任何別人身上的人性,永遠當作目的看待,決不僅僅當作手段使用。
❷ 《道德形而上學基礎》txt全集下載
道德形而上學基礎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在世界之中,甚至在世界之外,除了善的意志,沒有什麼能被設想為可被稱作無條件的善的東西。聰慧、機智、判斷力以及心靈的其他才能,不管你如何稱謂它們,或者作為氣質上的特質的膽識、果斷以及堅韌,毫無疑問,在許多方面都是善的並且令人想望。然而,如果要運用這些天賦才能和這些在特有性狀上被稱為品質的意志,不是善的話,則這些天賦才能和品質也可能變得極其惡劣而且有害。對於命運的恩賜,也同樣如此。權力、財富、榮譽、甚至健康以及通常的福利和舒適滿足,這些通常稱之為幸福的東西,如若沒有一個善的意志去匡正它們對心靈以及其行為諸原則的影響,以使其與善的意志之目的普遍相合,那麼它們就會引發自負甚至驕橫。更不用說一個毫無純粹而善良的意志的特徵但卻享受無盡的榮華富貴的人,其風貌絕不會給一個有理性而毫無偏見的旁觀者以愉悅之感。這樣說來,善的意志甚至是成幸福之價值的必不可少的條件。
某些特質,似乎有助於這個善意志,而且可以促進……
❸ 解釋康德《道德形而上學的奠基什麼是道德行為的基本
1、道德是建立在每個人誠實守信人格上的自覺性,這是道德的基礎。2、道德,回指衡量行為正當與否答的觀念標准。一個社會一般有社會公認的道德規范。誠實守信是社會公認的道德規范3、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觀念,沒有任何一種道德是永恆不變的。
❹ 道德形而上學的奠基誰譯的比較好
《導論》絕來不是簡單是《純自批》的簡寫本,對於初學者來說,讀《導論》遠比讀純批合適。這兩本書李秋零都有全譯本,李秋零的德語水平以及在康德哲學上的造詣都很高,國內學界公認目前李譯本為所有譯本中最准確、文字也相對流暢的譯本,對於初學者,李譯本確實是最佳選擇。
to我喝百事先生:《導論》的譯本目前已經有了兩個,除了商務版的龐景仁譯本,還有李譯本,收錄於康德著作全集第四卷。讀純批之前讀導論,這是康德自己的建議。
❺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學奠基是演繹推理嗎
幾乎所有的西方學術著作基本上都是用演繹的方法來寫出來的,所謂演繹的方法就是邏輯推理的方法,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學奠基當然是用演繹的方法,即邏輯推理的方法。與此相對應的一種方法就是歸納法,歸納法是不徹底的一種方法。
❻ 道德形而上學的奠基 誰譯的比較好
苗力田先生譯抄《道德形而上學的原理》和《道德形而上學奠基》是學術界比較公認的著作。苗力田先生1944年畢業於重慶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南京大學)哲學系,後考入中央大學研究院哲學研究所攻讀研究生,先後師從著名哲學家宗白華、陳康、方東美、熊偉等學習,畢業後留校執教,先後任教於南京大學、北京大學,1956年,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成立後一直在此任教。他的很多弟子後來都成為中國著名的哲學家。
❼ 《法、自由與強制力康德法哲學導論》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法、自由與強制力》(吳彥)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書名:法、自由與強制力
作者:吳彥
豆瓣評分:8.7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年份:2016-10
頁數:362
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於《法權學說》這部被西方學界遺忘了近兩百多年的著作,試圖從「法」、「自由」和「強制力」這三個概念出發,來理解康德整個政治哲學的基本架構及其根本精神。本書駁斥了有關康德政治思想的一些根深蒂固的傳統看法,而試圖表明,康德的整個政治論說並不處在其哲學規劃的邊緣,而是與他的基本哲學旨趣存在內在的勾連,同時,那種在《道德形而上學奠基》中所呈現的個體主義,並不是康德實踐哲學的最終形式,相反,在《法權學說》這部著作中所呈現的對於人與人之間的「交互關系」的強調,使其道德和政治哲學,尤其是康德式的那種自由主義,明顯不同於立足於「個體」的英美式自由主義。
作者簡介:
吳彥,浙江溫州人,2012年畢業於吉林大學法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2012-2014年分別在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和復旦大學法學院作博士後研究,現執教於華東師范大學法學院,研究領域為法哲學、政治哲學與憲法理論。譯有《康德:權利哲學》《實踐理性的第 一原則》《權威的性質與功能》《自然法理論》。在《哲學與文化》(中國台灣)、《二十一世紀》(中國香港)、《開放時代》等刊物上發表文章若干篇。主編商務印書館叢書「自然法名著譯叢」「政治哲學名著譯叢」「西方傳統·經典與解釋·德意志古典法學譯叢」,創辦並主編《法哲學與政治哲學評論》(輯刊)(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❽ 康德 道德形而上學原理 和道德形而上學 是一本書嗎
《道德形而上學原理》,是著名德國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的名著回,發表於1785年,是康德第一答本在道德哲學領域上成熟的作品,至今仍在道德哲學領域中舉足輕重。中文版由著名西方哲學史專家苗力田先生翻譯。本書集中論述了德性是人的意志的道德力量而具有自主性的思想,是康德德性論的代表作,對西方的倫理思想產生過極其深刻的影響。
❾ 解釋康德《道德形而上學的奠基》什麼是道德行為的基本
一個行為是具有道德價值的,他是出於義務而行動,並且在行動開始之前回心中有一個答善的意志在指導即將開始的行動,這個善的意志是先天就存在的,甚至在生活中是無法去證實的,遵循善良意志同時意味著排除一切興趣、慾望,因為善良意志要求主體是一個理性的存在者,理性是人的本質,在現實生活中像康德所說的做一個完全理性的人是很難實現的,即使如此,在生活中把善良意志作為提高自身人格而銘記心中。
❿ 對《道德形而上學奠基》序言 什麼是道德行為的基本
1、道德是建立在每個人誠實守信人格上的自覺性,這是道德的基礎。
2、道德,指衡量行為正當與否的觀念標准。一個社會一般有社會公認的道德規范。誠實守信是社會公認的道德規范
3、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觀念,沒有任何一種道德是永恆不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