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依法治國讀後感

依法治國讀後感

發布時間: 2021-01-09 11:53:36

A. 法治中國讀後感

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現代文明國家的重要標志。黨的十八大站在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戰略高度,作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科學決策部署,對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意義。當前,世情、國情、黨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經濟轉型、社會轉軌、利益多元、矛盾多發,對法治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正本清源,釐清法治要義,採取切實有力措施,推動國家和社會各項工作法治化。
一是著力制定善法,實現善法之治。王安石說:「立善法於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於一國,則一國治。」善法是法治的根基。如果法律是惡法,如同源頭活水遭受了污染,法治便無從談起。納粹德國在希特勒集權統治時期,法律在形式上較為完備,並且得到了近乎苛刻的執行,實現了「形式法治」,卻偏離了「實質法治」軌道,給人類社會帶來了一場巨大災難。判斷法之善惡的標准,關鍵在於是否尊重和保障人權。因為,人權是法治的第一要義,法治的真諦是人權,法治的魅力也是人權。只有人權得到法律的足夠尊重和保障,才具備了現代法治的主要品格和「實質法治」的基本精神。我國各級立法機關應當把人權作為一把標尺,重新審視立法思路,全面梳理既定法律,確保我國現有和即將制定的法律是善法,建設中的法治是善法之治,逐步實現「實質法治」。
二是加快推進立法,健全法律格局。通常法治化程度較高的國家,法律體系較為完善,無論國家還是社會的任何大事小情,都會被納入法律框架內,法律「定紛止爭」的目的能夠在社會很大范圍內得以實現。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立法快速發展,目前已有239部法律、690多部行政法規、8600多部地方性法規。全國人大十一屆四次會議庄嚴宣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如期形成,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成就。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國完成了全部立法,相反,今後的立法任務仍然艱巨而繁重。因為,社會立法較為薄弱,民生立法相對落後,法律沖突比較普遍,法律滯後現象較為明顯、法律可操作性不強等問題,還不同程度的存在,迫切需要我國要加快形成以憲法為基礎、部門法律齊全、配套制度完善的法律體系,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供支撐。
三是提升法律信仰,培育社會基礎。美國學者伯爾曼說:「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將形同虛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地深入推進,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經濟奇跡,但也由於內在道德教育、外在法律制約、違法懲戒機制相對不完善,衍生了諸多嚴峻復雜的社會問題。有因強拆引發的血案,有因寶馬撞人後的毆打,有貪官污吏的巧取豪奪,有官二代、富二代的肆無忌憚,有弱勢群體的求救無門,等等,已數不清有多少這樣血淋淋的個案在刺痛世人逐漸麻木的神經,法律信仰到了喪失的邊緣。放任這種現象,法律就會退化成為僵死的教條,變成一紙空文,法治就會更加遙遠。建設法治國家,必須綜合運用經濟、政治、文化、法律等手段,著力使每一個公民都自覺做到,信仰法律、崇尚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維護法律,絕不能遇到問題,「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甚至通過不法手段以實現利益最大化。
四是強化法律實施,保障法律權威。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再好的法律,如果得不到實施,其價值得不到落實,只能是文字的堆砌,毫無意義可言。公民自覺守法,是法律實施的基礎。蘇格拉底拒絕越獄的故事告訴我們,他著力把法律推定為人格化的存在,無論法律本身或其執行公正與否,都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每個人都有遵守法律的義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基本解決了有法可依的問題,但在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等方面,即守法方面,還存在很大差距。這不但推遲了中國的法治進程,也給政府威信帶來影響,必須採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加快推進法治國家建設,必須嚴格執行法律,切實做到違法必有責、違法必追究、加大違法成本,讓法律的陽光普照大地。
五是推動司法獨立,促進司法公正。司法獨立是我國憲法確立的一項基本原則,也是黨的十八大確立的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和主要目標。沒有司法獨立,就沒有公正司法,也就沒有現代法治國家。我國由於特殊國情決定,不可能實行西方三權分立意義上的司法獨立,必須立足於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著力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司法獨立制度。審判機關、檢察機關要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特別是要限制官員、限制權力,把權力置於有效控制之中,禁止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對司法妄加干涉,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確保司法公正,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B. 依法治國讀後感500_

「法制」一個人人都熟悉的字眼.我經常會通過電視、報紙、大人們的談話,知道很多的有關法制的資料,這些資料使我受到了極為深刻的法制教育.
俗話說得好:「小時偷針,大時偷金.」「小時偷油,大時偷牛.」這就告訴了我們:如果一個人從小就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沒有良好的法律紀律意識,隨意做損壞公物,打人,罵人,甚至偷竊等壞事,不僅僅是給你個人的形象抹黑,而且會漸漸腐蝕你的心靈漸漸地,就會使你經常情不自禁地犯這樣那樣的錯誤.如果你不能夠痛改前非,繼續發展下去,那些惡習就會在你心理根深蒂固,而且會越變越嚴重.到時,你很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最終等待你的,就只有失去人生自由的監獄了.這並不是危言聳聽,近年來青少犯罪率呈上升趨勢,便是證明.青少年正處在長身體、長才乾的時期,可塑性很強.
作為學生要想讓犯罪遠離我們,首先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到學習上,處
處以優秀的人為榜樣,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要「慎
言行,謹交友」,要聽進家長、老師和同學的教誨,從小養成好的行習慣,不貪圖享樂,不看不健康的影視作品,不去網吧那些容易讓人沉淪
的游樂場所去;要和品質好的同學在一起,相互告誡,相互激勵,取長
補短,擇善而從,見惡而避.要認真學習法律知識,依法律己,提高自
己辨別是非的能力.
總之,作為一個小學生,要讓犯罪遠離我們,要付出的努力還將很多,很多.要與法律作朋友,與犯罪作斗爭.我們要知法、懂法、用法,學會利用法律保護自己,才能健康成長,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C. 依法治國讀後感350字

(一)必須更新觀念。依法治國是我國在治國方略上的根本轉變,它必然要求我們對長期以來形成的一系列觀念加以更新,尤其是"我們這個國家有幾千年封建社會的歷史,缺乏社會主義民主和社會主義法制。"(30)"舊中國留給我們的,封建專制傳統比較多,民主法制傳統很少。解放以後,我們也沒有自覺地、系統地建立保障人民民主權利的各項制度,法制很不完備,也很不受重視。"(31)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和與之相適應的高度集權以及主要靠政策、行政命令、長官意志辦事的方式,根深蒂固。在觀念上,亦有與之相適應的一套,如不加以更新,就很難在言行上自覺投入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事業中去。對於需要更新的觀念,有些前文已經涉及,如樹立法律至上的原則,就是要改變法律"很不受重視"的觀念等。這里,要著重論述如下幾點:
第一,要改變重人治輕法治的觀念。過去,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們的法制有"不少是屬於'人治底下的法制',其所制定與實施的法律與制度,主要是為了加強行政權力對社會主體的管理、控制。"(32)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由於"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的內在要求,治理國家的方式也將產生根本性的轉變,即由原來多年形成的主要以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為轉移的人治體制,轉變到主要依據民主基礎上制定的法律來辦事的體制上。治理國家靠什麼?鄧小平同志認為:"還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33)
只有從觀念上、體制上和具體的制度程序上完成由人治向法治的根本轉變,才能最有效地促進生產力的持續發展和"兩個文明"建設,切實保障人民民主。
第二,要改變重義務輕權利的觀念。權利和義務是法學的一對基本范疇,是法律規范的主要內容,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對推動依法治國具有實質性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從根本上講,權利是屬於作為國家和社會主人的人民的,但在舊社會,人民的權利被全部或部分地剝奪了,卻要承擔被強加的無數義務。後來,人民通過革命斗爭,奪回了自己的權利。但是,長期以來形成的重義務輕權利的觀念,仍在相當一部分人、尤其是在相當一部分公職人員頭腦中作怪,在實踐中就表現為漠視以至侵犯人民的權利,而對加重人民的義務、負擔,卻習以為常。法治國家一個全局性的、根本性的要求及其價值取向的重心,是要保障人民的權利,一切非法侵犯人民權利的行為都是法治秩序的大敵。因此,必須樹立權利觀念,享有權利是人民承擔義務的前提。當然,這在任何意義上都不是要否定義務。馬克思說:"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享受權利就要承擔義務,承擔義務是為了更好地享受權利。
第三,要改變官貴民賤的觀念。官與民是自有國家以來的一對矛盾。官與民的矛盾在舊社會常常表現為尖銳的對立,歷史上"官逼民反"的事件屢見不鮮。新中國成立後,由於國家和社會的性質發生了根本變化,在理論和憲法、法律上,官與民只是社會分工的不同,而沒有高低貴賤之別。但是,長期以來形成的觀念和慣性的作用,有的幹部、尤其是一些領導幹部,一講依法治理,就把治理的重點和對象放在老百姓身上,只想讓老百姓嚴格守法,把老百姓管住,而自己則是居高臨下的執法者、管理者。這是官貴民賤觀念餘毒的表現。在社會主義社會,"官"的地位和權力都是人民給的,"官"的衣食和工作、生活條件都是人民納稅、納糧供給的,民是"官"的衣食父母。推行依法治國的方略,必須樹立以民為本的觀念,"官"要奉公守法,恪守職責,勤政廉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才能得到民的擁護和愛戴。
第四,要改變道德與法無關的觀念。道德是以人們關於善與惡、美與丑、公正與偏私、誠實與虛偽、榮譽與恥辱、正義與非正義等觀念,來

D. 《依法治國》讀後感300字以上(作文展示)

法制教育觀後感
人生會面臨著許多的選擇,當你正處於十字路口不知道該怎麼時回,你將做答出怎樣的選擇?再去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不能明辨是非,而選擇了錯誤的道路,讓自己悔恨一生,然而,我們將如何選擇正確的人生道路呢?
為此,我們聽了一堂法制教育課,講述人用一件又一件的事例來警示著我們——正處於花樣年華的青少年們,正享受著生活的美好與生命的可貴,要從小樹立法律意識,遵紀守法.做一個社會上的好公民.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但今年來,由於各種因素和不良環境的影響,我國青少年犯罪日益增多,給社會、家庭和個人帶來了嚴重的危害和巨大的不幸.所以我們要與法律做朋友,要知法、懂法和用法.
未成年人犯罪呈直線上升,最主要的是他們法律意識淡薄,或是不懂法,不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什麼是自己應有的權利,什麼是自己應盡的義務.沒能真正理解遵紀守法的重要性,不能在社會行為中自覺的運用法律知識來規范自己的言行.用法律武器與一切違法犯罪的現象作斗爭.
總而言之,我們要積極學習法律知識,做一個知法、懂法的人.
僅供參考

E. 《法治中國》學生教育讀本初中版讀後感500字

普法教育讀本讀後感讀了一書,讓我們青少年更加明白自己是祖國的未來,是21世紀國家建設的主力軍,大力加強我們的法制教育,從小培養我們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識,提高我們的法律素養,不僅是加強對我們的保護、遏制嚴峻的青少年犯罪發展態勢的現實需要,也是全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基礎性工程,更是實現依法治國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百年大計,普法教育讀本讀後感.如何使青少年了解國家法律體系,掌握相關法律知識,培養我們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識,是當前普法教育的重點工作之一.開展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動,是引導青少年在社會實踐中正確使用法律,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質,全面創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這套書以青少年的三個主要成長環境即家庭、學校、社會為背景,圍繞未成年人教育、保護、安全自護、行為規范、犯罪預防等方面的一個個話題,向我們傳授了自我保護、遠離違法犯罪的法律和生活常識,讀後感《普法教育讀本讀後感》.法律作為治國之本,是社會穩定的根本保障.自古以來,法律建設都作為國家建設的一項重要工程.在現代社會,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員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法律其實就是國家制定的規則,約束著每個人的行為,包括我們小學生.如果我們不懂法,自己做了違法的事都不知道,並很有可能帶來惡劣的後果.從另一方面來說,法律也是保護我們每一個小朋友的武器,當別人欺負我們時,法律會幫我們主持公道.所以,我們小學生要學法、知法、守法、用法.····

F. 依法治國讀後感 300字

寫讀後感要注意
首先要設置一個境界 把你讀的文章引出來 後面加版一句 讀了之後深受感權觸等話語
再把文章的主要內容概括出來
然後把你的想法另起一段寫出來 要是自己的真情實感
然後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你對這個文章的觀點
最後升化主題
簡單說就是四個步驟:引,議,聯,結.
希望對你有幫助

G. 依法治國這本書上海喜福事件這篇文章的讀後感

如何寫讀後感!
寫好「讀後感」要做到四點:一、讀懂原文抓中心:我們在讀中可分三步去指導學生理解文章內容,把握文章的思路,只有引導學生通過認真地「讀」,才有寫「感」的條件.二、選擇重點作感點:一本好書和一篇好文章可「感」的點很多,必須指導學生從眾多的感點中選擇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現實針對性最強,最善於寫的感點,作自己讀後感的切入點.三、讀感結合有側重:指導學生處理好寫讀後感時「讀」與「感」的關系,做到二不二要.四、聯系實際談感受:指導學生聯系自己或別人的思想和生活實際,寫出真情實感.

H.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全文 讀後感

先寫主題,誰講話和主要精神,如是地方的要求,一般都有地方的黨委書記講話,你們什麼部門啊,才寫這個

熱點內容
二級建造師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03 21:56:27 瀏覽:343
蘇州勞動法工廠搬遷賠償 發布:2025-05-03 21:35:55 瀏覽:137
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解釋有哪些 發布:2025-05-03 21:35:31 瀏覽:356
經濟法是調整什麼的總稱 發布:2025-05-03 21:32:25 瀏覽:841
杭州市勞動法委員會 發布:2025-05-03 21:30:02 瀏覽:423
最高法院關於執行若干 發布:2025-05-03 21:25:49 瀏覽:114
道德教育有關作文 發布:2025-05-03 21:23:37 瀏覽:973
侵害公平交易權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3 21:21:45 瀏覽:420
哪種方法治好梅毒 發布:2025-05-03 21:18:43 瀏覽:521
大學刑法課新版52章 發布:2025-05-03 21:15:45 瀏覽: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