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中關於合同簽章的規定

合同法中關於合同簽章的規定

發布時間: 2021-02-06 19:01:53

合同法中是否有要求合同一定要蓋騎縫章

合同法中並未要求合同一定要蓋騎縫章。
所簽的合同沒有蓋騎縫章也同樣有效力,但為防止別人搞明堂最好蓋騎縫章。

㈡ 合同一定要簽字且蓋章才有效嗎

《合同法》第32條規定:「當事人採取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專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屬同成立。」
《合同法》第44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根據上述法律規定,在簽訂合同過程中,經過要約、承諾,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合同即可成立。
法定代表人作為當事人的法定代表,當然有權在合同上簽名以表示對合同內容的確認。在這里,強調的是雙方合意,而不是形式上的蓋章。
例外情況是,我國《合同法》第50條規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許可權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許可權的以外,該代錶行為有效。」
在合同一方當事人明知對方的法定代表人超越許可權而仍與其簽訂合同的情況下,只有法定代表人簽名而沒有蓋章的合同對該法人代表的單位沒有約束力。

㈢ 合同簽章要求

蓋在落款處,一定要真實、可靠,簽字必須的本人簽字,當面簽字,防止被別人代專簽。
《中華人民共和屬國合同法》第32條明確規定: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成立。既然蓋章是合同成立的標志,那麼,對受訴法院而言,各方當事人是否在合同上蓋章是人民法院判定該合同是否已經有效成立的重要證據,一般說來,某個合同一旦由雙方當事人加蓋印章,當事人將不必另行舉證證明合同已經成立,由此產生的後果便是法官將不對合同是否成立進行審理,法官將基於這一法定事實直接判定當事人義務的履行情況,而且,法官斷定是非、分清責任也將主要依據蓋有印章的合同,反之,合同未蓋章,法官將要對合同是否成立展開調查。

㈣ 合同的簽字蓋章有什麼規范嗎

合同的簽字蓋章的規范如下:

1、合同的簽字人應是單位的法定代表人和委託代理人(即經辦人回),不具備法人資格答的企業由其代表人簽字。在代訂合同的情況下,代理人應有法定代表人的授權委託書,或者其他授權委託的證明,否則應由法定代表人親筆簽名。

2、為防止代理人濫用代理權,越權簽訂合同,一般應採取先訂合同後蓋章的辦法,不要隨便將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交代理人。

3、合同的蓋章可以是單位的公章,也可以是合同專用章,但不能加蓋單位的內部職能科室的印章,只有公章和合同專用章才能對外。

4、所加蓋的公章或合同專用章的單位名稱應與合同當事人的名稱完全一致;

㈤ 求有關公司印章的法律法規

關於公司印章管理和注銷後印章的保管處理的規定如下:

一、根據《印章治安管理辦法》(草案)規定如下:

1、第七條

國家權力、黨政、司法、參政議事、軍隊、武警、民主黨派、共青團、工會、婦聯等機關、團體的各級組織、機構需要刻制印章的,由制發機關的印章管理部門開具公函到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辦理備案手續。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應即辦理並出具准刻證明。

2、第八條

企業事業單位、民政部門登記的民間組織、村(居)民委員會和各協調機構及非常設機構需要刻制印章的,應當憑上級主管部門出具的刻制證明和單位成立的批准文本到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申請辦理准刻手續。

無上級主管部門的,應當憑登記管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登記證書或者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出具的證明,到所在地縣級以上公安機關申請辦理准刻手續。

辦理准刻手續的經辦人員,需持刻制單位的委託證明和本人身份證明;辦理人名章准刻手續的,同時提供名章所刻人名的身份證明。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自接到申請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核發准刻手續的決定。對符合條件的,出具准刻證明;不符合條件的,書面通知申請單位並說明理由。

3、第十一條

需要更換印章的,須公告聲明原印章作廢後按照本辦法第七條、第八條規定重新辦理備案或准刻手續。

印章遺失、被搶、被盜的,應當向備案或批准刻制的公安機關報告,並採取公告形式聲明作廢後,按照前款規定重新辦理備案或准刻手續。

二、根據《國務院關於國家行政機關和企業、事業單位印章的規定》規定如下:

第四條、印章的刻制、管理和繳銷

(一)制發印章的機關,對印章的刻制和發送必須加強管理,嚴格手續。刻制印章的工廠或刻字社,必須取得用章單位的上級委託書和公安部門的准許,才能刻制。對偽造印章和使用偽造印章者,應當依法懲處。

(二)各單位對印章要嚴格管理,使用印章,必須經本單位領導人批准。對非法使用印章的,應當根據情節給予行政處分直至依法懲處。

(三)各單位的印章,如因機構變動停止使用時,應當將原印章繳回制發機關封存或銷毀。

(5)合同法中關於合同簽章的規定擴展閱讀

經營本辦法所指的印章業務的單位,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 有固定的經營場所;

(二) 經營場所和設施符合國家消防和治安管理的規定;

(三) 經營者和從業人員無詐騙、招搖撞騙、偽造印章等違法犯罪記錄;

(四) 符合公安機關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統的資質條件;

(五) 設有印章保密工房和成品保管倉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印章治安管理辦法》、網路—《國務院關於國家行政機關和企業、事業單位印章的規定》

㈥ 《合同法》中關於委託簽字是怎麼規定的

委託簽字實際上是一種委託合同關系。合同法對委託合同,委託行為有明確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十一章委託合同
第三百九十六條委託合同是委託人和受託人約定,由受託人處理委託人事務的合同。
第三百九十七條委託人可以特別委託受託人處理一項或者數項事務,也可以概括委託受託人處理一切事務。
第三百九十八條委託人應當預付處理委託事務的費用。受託人為處理委託事務墊付的必要費用,委託人應當償還該費用及其利息。
第三百九十九條受託人應當按照委託人的指示處理委託事務。需要變更委託人指示的,應當經委託人同意;因情況緊急,難以和委託人取得聯系的,受託人應當妥善處理委託事務,但事後應當將該情況及時報告委託人。
第四百條受託人應當親自處理委託事務。經委託人同意,受託人可以轉委託。轉委託經同意的,委託人可以就委託事務直接指示轉委託的 第三人,受託人僅就 第三人的選任及其對 第三人的指示承擔責任。轉委託未經同意的,受託人應當對轉委託的 第三人的行為承擔責任,但在緊急情況下受託人為維護委託人的利益需要轉委託的除外。
第四百零一條受託人應當按照委託人的要求,報告委託事務的處理情況。委託合同終止時,受託人應當報告委託事務的結果。
第四百零二條受託人以自己的名義,在委託人的授權范圍內與第三人訂立的合同,第三人在訂立合同時知道受託人與委託人之間的代理關系的,該合同直接約束委託人和第三人,但有確切證據證明該合同只約束受託人和第三人的除外。
第四百零三條受託人以自己的名義與第三人訂立合同時,第三人不知道受託人與委託人之間的代理關系的,受託人因第三人的原因對委託人不履行義務,受託人應當向委託人披露第三人,委託人因此可以行使受託人對第三人的權利,但第三人與受託人訂立合同時如果知道該委託人就不會訂立合同的除外。
受託人因委託人的原因對第三人不履行義務,受託人應當向第三人披露委託人,第三人因此可以選擇受託人或者委託人作為相對人主張其權利,但第三人不得變更選定的相對人。
委託人行使受託人對第三人的權利的,第三人可以向委託人主張其對受託人的抗辯。第三人選定委託人作為其相對人的,委託人可以向第三人主張其對受託人的抗辯以及受託人對第三人的抗辯。
第四百零四條受託人處理委託事務取得的財產,應當轉交給委託人。
第四百零五條受託人完成委託事務的,委託人應當向其支付報酬。因不可歸責於受託人的事由,委託合同解除或者委託事務不能完成的,委託人應當向受託人支付相應的報酬。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
第四百零六條有償的委託合同,因受託人的過錯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委託人可以要求賠償損失。無償的委託合同,因受託人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委託人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受託人超越許可權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第四百零七條受託人處理委託事務時,因不可歸責於自己的事由受到損失的,可以向委託人要求賠償損失。
第四百零八條委託人經受託人同意,可以在受託人之外委託第三人處理委託事務。因此給受託人造成損失的,受託人可以向委託人要求賠償損失。
第四百零九條兩個以上的受託人共同處理委託事務的,對委託人承擔連帶責任。
第四百一十條委託人或者受託人可以隨時解除委託合同。因解除合同給對方造成損失的,除不可歸責於該當事人的事由以外,應當賠償損失。
第四百一十一條委託人或者受託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或者破產的,委託合同終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或者根據委託事務的性質不宜終止的除外。
第四百一十二條因委託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或者破產,致使委託合同終止將損害委託人利益的,在委託人的繼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組織承受委託事務之前,受託人應當繼續處理委託事務。
第四百一十三條因受託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或者破產,致使委託合同終止的,受託人的繼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組織應當及時通知委託人。因委託合同終止將損害委託人利益的,在委託人作出善後處理之前,受託人的繼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組織應當採取必要措施。

㈦ 關於電子合同,法律有哪些規定

《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
非常明確得規定了民事法律行為,需具備以下條件:(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這樣簽訂的合同為合法有效的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條和第十一條
以非常明確的形式確定了電子數據和紙面合同一樣,是書面形式的一種,具備相同的法律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第十三條和第十四條
以非常明確的形式確定了什麼是電子簽名,以及電子簽名和傳統手寫簽名和蓋章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於2004年8月28日,2005年4月1日正式生效。

㈧ 合同法中的簽章問題

有效,你可以用表見代理的相關規定,這個符合表見代理。 你有理由相信版對面的經理有代理權權,而且有那個經理是其公司的經理有牽連性,可以構成表見代理,所以說合同有效,就算不追認也有效。不是效力待定的合同。
還有資質問題,如果沒有相應的資質則合同無效,違反了法律法規。
無效合同違反法律法規和社會公益,只要這2個條件都符合則不從在無效合同的情況。
謝謝採納,你提供的信息太少我只能回答這樣多了。

熱點內容
最高人民法院刑法修正案九 發布:2025-09-16 09:57:53 瀏覽:460
施工升降機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6 09:57:20 瀏覽:94
特別行政法案例 發布:2025-09-16 09:48:42 瀏覽:7
婚姻法2020年5月份還讓離婚嗎 發布:2025-09-16 09:17:14 瀏覽:926
同事不按規章辦事 發布:2025-09-16 08:53:35 瀏覽:148
道真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6 08:30:28 瀏覽:773
鐵路規章都有啥 發布:2025-09-16 08:24:05 瀏覽:860
法律服務需求分類 發布:2025-09-16 08:18:25 瀏覽:502
武隆區法院 發布:2025-09-16 08:17:19 瀏覽:399
工廠倒閉勞動法賠多少錢 發布:2025-09-16 08:06:32 瀏覽: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