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勞動合同法精講

勞動合同法精講

發布時間: 2021-02-07 07:54:50

『壹』 中國勞動合同法

有些情況需要提前一個抄月通知,具體包括:(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其他很多情況是不需要提前通知的。不知道你屬於那種情況的解除?
支付雙倍工資只是正對公司沒有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這樣的情況,其他的情況不存在支付雙倍工資的問題。
公司要求你們繳納押金本來就是違反法律規定的,你可以要求公司退回押金。

『貳』 左祥琦:《勞動合同法》出新 企業如何應對

左祥琦 著名勞動法專家左祥奇:非常有幸今天跟大家共同探討一下有關勞動合同法的一些相關,剛才常老師做了一個非常精彩的演講,講了很多從勞動合同立法,以及到對我們企業今後人力資源管理的一些趨勢上的影響,講的比較全面和宏觀。我下面主要做一個補充,從微觀的角度來講,對勞動合同法裡面的一些基本理念,從過去到現在這種轉變過程當中,會有哪些新的東西,讓大家事先有個准備的呢。我想從這個角度去談一些相對比較微觀的東西。首先我們大家看一下,勞動合同法,我們現在的一個,從勞動關系這個角度來講,我們國家從計劃體制下,過渡到市場經濟的今天,勞動關系的法律概念是發生變化的,在計劃體繫上我們的勞資關系並不是一種契約關系,他看成一種行動力的關系,今天勞動合同法出台之前,或者說勞動法出台之後,我們的勞動關系把它變成了一種市場化的契約關系。契約關系以後,其實是一種平等的,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了,勞動合同裡面有一種平等性。具有平等性以後,跟過去的很多的想法,跟概念都是完全的不一樣了。但是我們有的人,對這種合同的理解,他就有一點見面了。我建議大家把概念全面起來,勞動關系這種合同關系不是民傷的關系,我們HR管理的人員,包括企業很高級的高級管理層的人,都有這樣的一種觀念,他認為簽了一個合同,雙方應該像民傷式的合同一樣,嚴格的履行,如果說合同沒有約定的,雙方在履行過程當中,所有的事重新協商,協商不一致的話就不能要求員工去做。其實這種說與或者觀念是不對的。因為勞動合同,區別於民商式合同的,有幾個特點,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特點,他除了有平等性以外,他還有隸屬性,還有人身性。我們談一下隸屬性,勞動關系裡面,因為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為了使用勞動力。我們說要想使用勞動力,最後獲得一個什麼效果呢,我們企業本身,所具有的生產資料,生產資料跟勞動力結合可以創造社會價值,作為企業來講,有兩類,一類向社會提供產品的企業,還有一類向社會提供服務的企業,現在看,我們用人單位從簽訂勞動合同使用勞動者的勞動力,在這種情況下。他要達到他的商業目的,就是說提供產品,或者提供服務。如果說一個企業他在提供產品和提供服務的過程當中,他不可能是一個人或者兩個人,或者很簡單的單個人就可以完成所有的工作,我們很多的企業有自己的,各自職工不同的崗位。 我們生產產品有自己的工藝,然後有各種流程,包括我們製造的產供銷一條龍等等,像這樣的崗位,我們必須得要大家分工合作,在這樣一個共同勞動者履行勞動合同的環境當中,我們很多企業都知道,要有一個好的生產秩序,經營秩序,如果沒有這樣一個好的秩序,我的商業目的根本沒辦法實現,你上著班,你想跳舞,他想唱歌就不唱歌,這是不可以的,所以勞動上的規則,就是說這個肯定是需要的。這種東西我們不可以說,我們給你定了一個勞動合同,我們跟你商量完了合同裡面的工資報酬,工作內容等等,我們還要跟你商量,我們有一個規則,這些規則,你看能不能遵守,如果不遵守我們就改一改,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的勞動規則,是根據生產經營的需要,你如果不遵守這個規則,那我的生產經營根本沒有辦法正常進行,我的產品出不來,我給社會提供的服務達不到效果,我的商業目的根本實現不了,這種勞動合同定他幹嘛,根本沒有必要。它對員工是有管理的,所以我們看勞動合同法,這次對勞動關系的定義裡面說的很清楚。他說勞動關系是指什麼,裡面提到的是管理。我說你要聽。這個隸屬就跟平等是矛盾的。隸屬是縱向的法律關系,平等是橫向的法律關系,在我們工作當中,經常有些企業的HR搞不清楚,在處理哪些問題應該用隸屬,哪些用平等關系。有的企業經常問我,某個職工提出了一個問題,但是我們在合同裡面沒有約定,我直接按照我的思路去處理這件事,我不管他同意不同意,我的回答是說,具體問題我可能會給他一個回答,我更願意讓大家知道什麼呢,你應該搞清楚,怎麼去處理這種所謂的,你產生出來的疑問。因此有一個最基本的概念。就是說你要知道,這個東西他是可以用隸屬處理的,還是用平等處理的,你要搞清這個概念,如果沒有這個概念,我告訴你今天這個問題怎麼處理,你下一個問題還要問我。我們從勞動合同關系地面,有一個隸屬的東西在,我剛才講的,就是為了保證生產經營有一個良好的秩序。另外為了保證勞動者在生產過程當中的一些安全。我們會有安全操作規程,我們為了保證生產秩序我們有企業規章制度,這個東西從勞動立法上怎麼講,叫做用人單位定地這些規則,勞動者應當服從。這裡面出現了一個隸屬,在處理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應該知道,這類的問題是我們可以直接通過隸屬的法律關系,要求員工,按照我們事先訂立的制度執行這些,這個沒有什麼商量的,我們現在的年輕人法律意識很膨脹,法律意識提高是對的,但是有時候被一些媒體誤導,就走向過分膨脹了,我們有一個企業員工簽了勞動合同,裡面寫的各種內容寫的很全,就上班工作了,上班第一天的時候,我們告訴他,你這個崗位因為是一種特殊工種,需要事先佩戴好安全用品,才可以到崗位上操作,員工說為什麼,我們說這是需要,安全生產的需要,我們的企業按照操作規程的規定,他說你安全操作規定,是什麼東西,我不知道,簽勞動合同的時候你沒有跟我提啊,我還要做這件事,你現在讓我做,按照合同的法律的關系,你得徵得我的同意,我同意沒有問題,但是如果不同意,你沒有權利強迫我做這個事。他說今天我不高興,所以我就不同意。不同意就不幹了。你總得履行勞動義務吧。上去一干電死了能行嗎,不可以,這種東西,同意不同意都得這么做,這就是隸屬,我們企業對員工有這樣的一種管理權,我告訴大家這種管理權,我們有的時候,很多企業的管理者,對於這種管理權有的時候過分的去把它誇大,他認為我既然有管理權,我什麼事都可以不徵求職工的意見,那也有問題,當涉及到勞動合同裡面約定的企業義務,你不想履行,想改變的時候,這個不行了,這個你必須通過平等的法律關系跟職工協商,或者根據事先的約定,或者根據勞動法律裡面的規定進行調整。所以我說,我們企業一定要有這樣的一個概念,第一在勞動關系裡面,我們要搞清楚,哪些問題是我們從管理上,是可以從隸屬的手段直接要求員工,不許做哪些東西,或者必須做哪些東西,而哪些情況發生以後,我們不可以單方面的決定,一定要讓員工怎麼著,這是要搞清楚的,我不可能把每件事都分得那麼清楚。我只是告訴大家,要建立這么一個理念,這種理念,是要根據我剛才講的道理。凡是涉及到企業規章制度管理這方面的生產經營的東西。

『叄』 誰可以推薦一個學實用的勞動合同法的視頻網站啊,最主要的是解決勞動糾紛的,因為本人是從事人力資源的

1、目前沒有你說的這種視頻網站,你可以在一般視頻網站上搜搜看,可能會有一些回律師講座答的視頻或片段;
2、人力資源招聘的網站你自己網路一下,還是蠻多的,但是專門的視頻網站應該也沒有;
3、如果你想學習《勞動合同法》、《勞動法》、《社會保險法》以及相關的法規司法解釋的話,推薦您以下幾種學習方式:一是在視頻網站上搜具體的法律,比如《勞動合同法》,能找到不少相關的解釋;二是買一本人力資源方面的書,裡面會通俗易懂地介紹勞動相關法律法規;三是直接看法條,不懂的話就再找一本法條解析;最好,可以結交一些律師朋友,跟他們交流可以省你很多時間和精力。
當然了,您作為人力資源方面的專業人士,對法律有一定了解即可,不必對自己要求太多,呵呵。
我是一個字一個字打的,希望能選為最佳答案啊。

『肆』 勞動合同法

勞動合同分為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合同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比如一年、兩年、三年,期限是明確的。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以某項工作的完成為合同期限的勞動合同。這種合同在工程建設方面比較多,工程結束合同也就結束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無確定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內容,也就是必須具備的條款主要是根據《勞動法》第19條的規定,確定勞動合同的法定形式是書面形式,其必備條款有7項::

(一)勞動合同期限
法律規定合同期限分為三種:有固定期限,如1年期限、3年期限等等均屬這一種;無固定期限,合同期限沒有具體時間約定,只約定終止合同的條件,無特殊情況,這種期限的合同應存續到勞動者到達退休年令;以完成一定的工作為期限,例如:勞務公司外派一員工去另外一公司工作,兩個公司簽訂了勞務合同,勞務公司與外派員工簽訂的勞動合同期限是以勞務合同的解除或終止而終止,這種合同期限就屬於以完成一定工作為期限的種類。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協商選擇合同期限時,應根據雙方的實際情況和需要來約定。
(二)工作內容
在這一必備條款中,雙方可以約定工作數量、質量,勞動者的工作崗位等內容。在約定工作崗位時可以約定較寬泛的崗位概念,也可以另外簽一個短期的崗位協議作為勞動合同的附件,還可以約定在何種條件下可以變更崗位條款等等。掌握這種訂立勞動合同的技巧,可以避免工作崗位約定過死,因變更崗位條款協商不一致而發生的爭議。
(三)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
在這方面可以約定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的規定,各項勞動安全與衛生的措施,對女工和未成年工的勞動保護措施與制度,以及用人單位為不同崗位勞動者提供的勞動、工作的必要條件等等。
(四)勞動報酬
此必備條款可以約定勞動者的標准工資、加班加點工資、獎金、津貼、補貼的數額及支付時間、支付方式等等。
(五)勞動紀律
此條款應當將用人單位制定的規章制度約定進來,可採取將內部規章制度印製成冊,作為合同附件的形式加以簡要約定。
(六)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
這一必備條款一般是在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中約定,因這類合同沒有終止的時限。但其他期限種類的合同也可以約定。須注意的是,雙方當事人不得將法律規定的可以解除合同的條件約定為終止合同的條件,以避免出現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合同時支付經濟補償金而改為終止合同不予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況。
(七)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
一般可約定兩種形式的違約責任,一是由於一方違約給對方造成經濟損失,約定賠償損失的方式;二是約定違約金,採用這種方式應當注意根據職工一方承受能力來約定具體金額,不要出現顯失公平的情形。另外,這里講的違約,或者稱違反勞動合同,不是指一般性的違約,而是指違約程度比較嚴重,達到致使勞動合同無法繼續履行的程度,如職工違約離職,單位違法解除勞動者合同等等。
二、勞動合同可以約定哪些內容
按照法律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除上述7項必須具備的條款內容外,還可以協商約定其他的內容,一般簡稱為協商條款或約定條款,其實稱為隨機條款似乎更准確,因為必備條款的內容也是需要雙方當事人協商、約定的。這類約定條款的內容,是當國家法律規定不明確,或者國家尚無法律規定的情況下,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根據雙方的實際情況協商約定的一些隨機性的條款。勞動行政部門印製的勞動合同樣本,一般都將必備條款寫得很具體,同時留出一定的空白地由雙方隨機約定一些內容。例如:可以約定試用期、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事項、用人單位內部的一些福利待遇、房屋分配或購置等等內容。
隨著勞動合同制的實施,人們的法律意識,合同觀念會越來越強,勞動合同中的約定條款的內容會越來越多。這是改變勞動合同千篇一律狀況,提高合同質量的一個重要體現。

『伍』 關於勞動合同法

不用想都知道這是違法啦!

條文就不用跟你說了,你們打算怎麼樣呢,只是想找個人吐吐苦水還內有想容拿回你們的押金啊?

如果你只是想找個人吐吐苦水的話,你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如果想拿回押金的話,就向當地勞動部門投訴吧.要求不簽合同的雙倍工資,補繳社保,退回所謂的押金等.

『陸』 勞動合同法96條法律到底應該怎麼理解

對於勞動合同法96條解釋的問題,我的回答是: 當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第九十四條規定解除合同,應當遵守下列程序規定: 一、必須具備法定解除合同的條件合同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和第九十四條對約定解除權和法定解除作了規定,按照這兩條規定,具備以下條件,不必經對方當事人同意,只需向對方作出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就可以解除合同:1.當事人約定的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2.因不可抗力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3.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另一方當事人明確表示或者以其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義務的;4.另一方當事人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的;5.另一方當事人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6.法律規定的其他解除情形。不具備上述條件,一方當事人不能解除合同。 二、行使解除權應當通知對方當事人當事人一方行使解除合同的權利,必然引起合同的權利義務的終止,為了防止一方當事人因不知道對方已行使合同解除權而仍為履行的行為,從而遭受損害,本條規定,當事人根據約定解除權和法定解除權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當事人接到解除合同的通知後,認為不符合約定的或者法律規定的解除合同的條件,不同意解除合同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能否解除合同。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解除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登記手續的,未辦理有關手續,合同不能終止。比如,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規定:合營企業如發生嚴重虧損、一方不履行合同和章程規定的義務、不可抗力等,經合營各方協商同意,報審查批准機關批准,並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可終止合同。如果沒有履行法律規定的批准登記手續,中外合資經營合同沒有終止。

『柒』 《勞動合同法》的具體內容

勞動合同是勞動關系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勞動合同法》所要規定的內容也是以勞動版合同為主,同時涉及與勞動權合同有關的其他關系。從《勞動合同法》具體內容上講,既包括勞動合同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的整個過程,也包括與勞動合同聯系緊密的集體合同、勞務派遣合同和其他用工形式,還包括對勞動合同的監督檢查及違反《勞動合同法》的法律責任。因此,《勞動合同法》規范了勞動合同的內容,明確了勞動合同當事人各自的權利義務,為勞動合同當事人享有權利、履行義務提供具體的法律依據,也規范了勞動合同從訂立、履行到終止的程序。

『捌』 勞動合同法91條的損失如何解釋

第九十一條 用人單位招用與其他用人單位尚未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給其他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解讀】 本條是關於用人單位招用與其他用人單位尚未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對原用人單位造成損失,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的規定。

在商業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優秀的員工越來越成為企業維持生存、保持競爭優勢的關鍵所在。這些員工在其他單位任職期間所獲知的勞動技能、客戶資源甚至商業、技術秘密都成為一種重要的資源,因此,惡意挖人成為一些企業提升競爭力的一種捷徑。雖然,我國勞動法並未明文禁止勞動者的兼職行為,因此,勞動者在一家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的同時,有利用下班時間兼職的權利,如未損害用人單位的利益,原則上並未違反法律規定。但是用人單位僱傭這種與其他用人單位尚未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侵害到其他用人單位利益,作為實際利益的獲得者,則應當對此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因為,這種行為往往給原用人單位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勞動者本人沒沒有能力對此進行賠償,而且這種行為擾亂了市場正常的競爭秩序,侵害了其他單位的權益,勞動合同法應當對用人單位的這種行為予以規范,以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促進勞動關系的和諧發展。法國、馬達加斯加等國的勞動法對此問題也有規定。這些國家的法律條款對此規定較嚴,不僅招用未解除原勞動合同的雇員並造成損失的僱主要承擔連帶責任,而且招用已解除原勞動合同,如果解除行為與新僱主有關,則新僱主也要承擔連帶責任。

根據本條款的規定,該項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包括以下三點:(1)用人單位有招用與其他用人單位尚未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的行為,即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時,該勞動者與其他用人單位仍存在勞動關系。(2)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對其原用人單位造成損失。(3)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的行為與其原用人單位的損失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根據本條款的規定,原用人單位既可以同時請求該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任意選擇該用人單位或勞動者先行承擔賠償責任。無論該用人單位是否存在過錯,只要該用人單位存在招用與其他用人單位尚未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的行為,且因該行為對原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該用人單位就應當對其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而不論該用人單位是否知道其招用的勞動者與其他用人單位尚未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

『玖』 怎樣下載勞動合同法視頻講座

在視頻網站搜索 法律實務講座

熱點內容
關於勞動法解釋三 發布:2025-09-16 16:44:56 瀏覽:7
法院上實現 發布:2025-09-16 16:43:57 瀏覽:22
侵犯社會法益的類罪名 發布:2025-09-16 16:28:43 瀏覽:490
葯庫耗材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6 16:23:14 瀏覽:975
qq智能abc輸入法官網 發布:2025-09-16 16:12:56 瀏覽:851
社會與法頻道寫作 發布:2025-09-16 16:11:46 瀏覽:661
家長把孩子打傷負不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6 16:11:45 瀏覽:421
關於刑事訴訟法淵源說法正確的是 發布:2025-09-16 16:10:07 瀏覽:88
司法行政法治政府工作要點 發布:2025-09-16 16:02:00 瀏覽:824
經濟法興趣 發布:2025-09-16 15:54:57 瀏覽: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