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先履行抗辯權
❶ 什麼是先履行抗辯權
現實困惑
2008年4月,作家甲與某出版社簽訂約稿協議,約定半年內按雙方確定的目錄與樣章寫出懸疑小說一部,寫完後出版社即支付約定稿酬的30%,然後作家把全稿交付出版社編審並安排出版事宜。2008年10月,甲通知出版社已經完稿,要求支付30%的報酬後將稿件交付出版社;而出版社卻堅持要看到全稿才支付約定的報酬。這種情況應該如何處理?
律師答疑
本案屬於《合同法》第六十七條規定的「先履行抗辯權」的情形,出版社應先支付30%的稿酬,才可向甲索要全部書稿。先履行抗辯權是指在雙方互負債務的合同中,應當先履行的一方當事人未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到履行期限的對方當事人享有不履行、部分履行的權利。本案中按照合同約定應該由出版社先支付稿酬,因此在支付約定稿酬之前,甲有權拒絕出版社的要求。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六十七條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法理薈萃
雙方當事人互負債務且兩個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當先履行一方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合同義務時,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先履行抗辯權的行使體現了合同的相對性原則。
❷ 舉例說明合同中的先履行抗辯權
比如合同約定,買方於某年一月付款,賣方於同年六月發貨。此約定對賣方來講具有期限利益或順序利益。期限利益的主要表現,在於賣方可以利用買方的資金及時間差去組織貨源。如果買方到期不付款,賣方到期也可以不供貨。不供貨的原因,在於買方未付款。
此種情況不能視為雙方違約,而應認定買方違約,賣方因對方違約而行使抗辯權。履行合同條件,一方的履行是另一方履行的前提條件。如有的買賣合同明確規定:「款到提貨」或「交款提貨」,在類似的規定中,順序利益和期限利益表現得不是很明顯。但一方履行與另一方履行之間的關系,卻十分明確。
(2)合同法先履行抗辯權擴展閱讀
抗辯權的客體是請求權,而且該項請求權只能是具有財產內容的抗辯權。民事權利如果從作用上劃分,可區分為請求權、抗辯權、支配權和形成權四種,其中請求權的客體為被請求人的給付行為,支配權的客體為被支配的對象如物、智力成果、人格利益等,形成權的客體為民事法律關系自身。
而抗辯權的客體則是他人的請求權,這是由抗辯權的作用所決定的,因為抗辯權是對抗他人請求權的一項權利,其行使的結果是他人的請求權暫時或永久地不能實現。
同時,請求權作為抗辯權的客體只能是具有財產內容的請求權,比如物權的請求權、債權請求權,如果是具有人身內容的請求權(如人格權請求權)則不得成為抗辯權的客體,因為在民法上對人身權的保護優於對財產權的保護,人身權請求權一旦產生,任何法律都不得附加條件對其行使給予限制。
❸ 什麼叫先履行抗辯權
現實問題
吳某和某工廠簽訂了買賣洗衣機的合同,合同規定工廠供應洗衣機版20台,吳某付給工廠貨款共計權10000元。工廠於當年7月31日之前發貨,一次交清,貨到付款,如有違約要交10%的違約金。後來7月31日工廠交貨之前就向吳某索要貨款,吳某拒絕。因此工廠拒絕交貨。那麼,工廠的做法符合法律的規定嗎?
律師解答
先履行抗辯權,是指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債的本旨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
上述吳某和工廠的買賣合同約定應當工廠發貨在先,吳某付款在後,工廠在不履行自己的義務時,就要求後履行的吳某先履行付款義務。顯然,吳某根據先履行抗辯權有權拒絕工廠的要求。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六十七條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❹ 求合同法中先行履行抗辯權和不安抗辯權和同時履行抗辯權的名詞解釋和區別
先履來行抗辯權,是指源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債的本旨,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合同法》第67條)。
不安抗辯權是指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確切證據表明另一方喪失履行債務能力時,在對方沒有恢復履行能力或者沒有提供擔保之前,有權中止合同履行的權利。
同時履行抗辯權:指雙務合同的當事人一方在對方未為對待給付以前,可拒絕履行自己的債務之權。
三者的主要區別在於是否有先後順序以及提起抗辯的主體。
❺ 先履行抗辯權的相關法條
中國《合同法》第六十七條
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先履行抗辯權的構成要件:雙方當事人互負債務;兩個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
先履行抗辯權的效力:先履行抗辯權的成立及行使可使後履行一方一時中止履行自己債務的效力,以對抗先履行一方的履行請求。但這只是暫時阻止對方當事人請求權的行使,並非永久的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的行使不影響後履行一方主張違約責任。後履行一方行使先履行抗辯權致使合同遲延履行的,遲延履行責任應由對方當事人承擔。後履行一方行使先履行抗辯權沒有促使對方履行,或者沒有促使對方對瑕疵履行採用救濟措施的,可以根據《合同法》第94條的規定通知對方解除合同
釋疑
先履行抗辯權,又叫後履行抗辯權,又叫順序履行抗辯權,因為理論界的叫法不一,所以一直以來挺讓人困惑的。不過,學界主流觀點稱之為「先履行抗辯權」。
之前的傳統民法上,有同時履行抗辯權和不安抗辯權的說法,但是沒有關於先履行抗辯權的概念。先履行抗辯權是《合同法》第67條首次明確的。
所謂先履行抗辯權是指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後履行一方得拒絕其履行請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後履行一方得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的權利。
先履行抗辯權的構成要件:第一, 須雙方當事人互負債務;第二, 雙方債務須有先後履行順序;第三, 先履行一方未履行債務或其履行不符合約定。
先履行抗辯權基本跟同時履行抗辯權是一樣的,唯一的不同是先履行抗辯權的債務履行有先後順序;同時履行抗辯權的債務履行沒有先後順序。
❻ 合同法中,三種抗辯權(同時履行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不安履行抗辯權)之間的聯系
最佳答案同時履行抗辯權屬於延期的抗辯權,不具有消滅對方請求權的效力,而內僅產生使對方請求權延期的容效果.
後履行抗辯權既然為獨立的抗辯權,應當具有獨立的適用范圍!要根據合同法第67條的規定去理解先履行抗辯權的法律效力!
所謂不安抗辯權也稱為先履行抗辯權!暫停中止合同的履行乃是不安抗辯權行使的主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