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五常再批勞動合同法
㈠ 《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五條
第二十五條 【單位解除勞動合同事項】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條文注釋】
本條是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定情形,法定解除的特點是:(1)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必須有相應的法律規定;(2)用人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而不必徵求勞動者意見;(3)用人單位可以根據自身情況決定是否解除符合條件的勞動者的勞動合同。本條中「嚴重違反勞動紀律」,可根據有關法規認定,且該行為必須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違反的勞動紀律必須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與國家法律法規相沖突的規章制度不具有約束力。
本條中的「重大損害」由企業內部規章來規定,用人單位依據此條解除勞動合同時必須符合兩個條件:一是勞動者的「失職」、「營私舞弊」必須是嚴重的;二是勞動者的行為必須對用人單位的利益造成了重大損害。
本條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具體包括:(1)被人民檢察院免予起訴的;(2)被人民法院判處刑罰的(包括主刑和附加刑);(3)被人民法院依據《刑法》第32條免予刑事處分的。
用人單位依據本條規定解除勞動者的勞動合同,可以不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
【關聯法規】
《勞動合同法》第26、39、69條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19條
《勞動部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條文的說明》第25條
《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8-31、39條
㈡ 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出台後,老《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作廢了嗎
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出台後,老《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回》是沒有作答廢了的。
勞動法里的合同部分作廢了,按新法優於舊法,後法優於前法的原則,自動廢止,但勞動法里的勞動基準法部分,以及前面的相關解釋還是有效的。
《勞動合同法》只是對原《勞動法》中的勞動合同部分重新立法,並沒有涵蓋全部《勞動法》內容。
㈢ 張五常怒批《勞動合同法》,主要說了些什麼
張五常疑《勞動合同法》中無固定期合同會搞垮經濟
㈣ 勞動合同法頒布會帶來什麼負面影響
對於那些黑心工廠(中國存在不少)有限製作用,相對於現實來說,可能是負面的
㈤ 如何看待張五常教授「勞動合同法讓中國損失幾十萬億」的觀點
真的嗎?中國的勞工工資已經很低啦!勞動合同法在不保護勞動者還行嗎
㈥ 勞動經濟學作業 《勞動合同法》有沒有問題
這個復可以各抒己見。經濟學家制是從經濟學這個角度來看待問題的,側重於自己的經濟學專業領域,但立法者是政治家,作為政治家則往往是從國家和社會全局來考慮問題的,他們要考慮問題的方方面面,然後權衡利弊,折中決策。
㈦ 經濟學家為什麼都反對新勞動法
《勞動合同法》尚未生效之前,「華為」萬人辭職事件在全國引發一些知名企業以多種方式大規模裁員潮。據媒體披露,一些地方還冒出了指導企業規避法律的各類「勞動合同法培訓班」, 「大人物」國際知名經濟學家,新制度經濟學和現代產權經濟學的創始人之一,現任香港大學教授、經濟金融學院院長。曾當選美國西部經濟學會會長張五常先生也跳了出來,在網上撰寫博客文章《新勞動法的困擾》,他在文中大放厥辭,公然反對「新法」,他說什麼新《勞動合同法》「維護懶人」 「把經濟搞垮」「硬性規定勞工合約是干預市場運作」,他還指出政府的責任是教育與傳播法律知識,而非硬性規定等等。張五常奇談怪論如此咄咄逼人,值得我們三思,他不是胡說八道,就是別有用心?。
《勞動合同法》中,最引人關注的焦點是「無固定期限合同」。所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不過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無確定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這個規定並沒有否定老闆解僱勞動者的權力,僅僅是增加了解僱時的難度,老闆不能再簡單地靠「不好好乾就給我走人」相威脅;不能再硬性讓員工服服帖帖接受自行制定的低工資和不公平的違法違規的制度管理。《勞動合同法》只是給職工一點公平和合法權益的保障,這怎說是「干預市場運作」 「維護懶人」 「把經濟搞垮」呢?。
二十八年前,在中國勞動制度下各行各企業有正式國營固定工、正式集體固定工,簽訂合同的有亦工亦農工、臨時工。雖然企業有各種不同體制的用工。但是,在不同工崗位上不同體制的勞動者都是同工、同酬、同侍遇。他們同企業領導人一樣有人權、有尊嚴、有民主、有自由。他們在社會主義大家庭里沒有壓迫、沒有剝削,沒有岐視,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職工的各種權益由單位落實。
在實行「市場化」後,企業改革被國際上新經濟帝國主義所謂「經濟全球化」「民主化」的忽悠,國內少數患民族軟骨症經濟學家、學者和別有用心的人給異化了,他們沒有引進信息化時代的科學新技術、新設備,而是在所謂與「國際接軌」煙霧下,改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勞動制度的優越性,砸爛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勞動用工制度、薪金制度。引進了現代資本主義都拋棄一百年的老牌英國資本主義的「血汗工資」 和「過勞死」制度。現在到處可見的「承包頭」「勞工頭」「黑磚窯主」 「黑煤窯主」 「血汗工廠黑心老闆」 變色、變質、變心的國企「老總」 在肆無忌憚的盤剝勞動者,種種無法無序的用工,致使一些行業企業職工的相關權益保障失衡,貧富兩極分化,嚴重的影響了社會「和諧」。
《勞動合同法》貫徹了黨的十七大「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五有」 方針,意味著黨和政府工作的重點已經逐漸轉移到民生領域,實實在在的體現了,讓全體民眾共享發展成果「勞有所得」 、社會和諧、安定團結的保障。在中國經濟轉型期的今天,社會矛盾的焦點,已經從「使用」勞動者,轉為「保護」勞動者權益、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這就是《勞動合同法》的重要指導思想。
《勞動合同法》是人大通過,國家主席批准,以15號命令形式頒布的代表民意的大法。貫徹《勞動合同法》讓勞動者從「使用」到「平等保護」這道坎,道路不會平坦,那些過慣壓迫、盤剝他人朱門酒肉臭生活的黑心人,特別是國外的反動勢力是不甘心看到中國安定團結和睦的局面,他們必然要千方百計干擾搗亂。我們勞動大眾要團結起來捍衛《勞動合同法》,絕不能任由資方以資凌法。更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干擾對抗新法。
㈧ 《勞動合同法》與《勞動法》兩部法律沖突怎麼辦
原則:《勞動法》是《勞動合同法》的普通法,《勞動合同法》是《勞動法》的特別法,特別法有規定的按特別法。
但是此情況需具體分析。
因劉小姐簽合同時間,是《勞動合同法》實施前,故按勞動法執行,故假設明年5月劉小姐要求辭職,需要付違約金。(從舊原則)
請明白,如果一個新法的實施將否定從前的所有將天下大亂。所有法律除刑法中為保護公民的人身權,規定有從輕原則,其他都是按原時間點法律處理問題的。否則,你想如果按當時的法律大家簽個勞動合同,現在有新的了,比如對勞動者有利,那就用新法,那資方的權利誰保證那?勞動合同法》的實施是要保護以後的事情。
"請問新《勞動合同法》實施前,按勞動法簽訂合同關於違約金的約定合法嗎?是否可以理解為無效條款?"
合法,是有效條款。
注意,勞動法對違約金的范圍等有具體規定,如違反那些規定將無效!!
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3條用人單位用於勞動者職業技能培訓費用的支付和勞動者違約時培訓費的賠償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但約定勞動者違約時負擔的培訓費和賠償金的標准不得違反勞動部《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勞部發〔1995〕223號)等有關規定。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五條 除本法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但需注意:在1月1日前簽的合同按勞動法規定
㈨ <勞動合同法>是惡法嗎
對於用人單位來說,有點惡法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