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國際經濟法中光伏案

國際經濟法中光伏案

發布時間: 2021-02-25 09:51:08

⑴ 國際經濟法案例分析 急!!!!

同意樓上的意見,但如果發出的「要約」中包含了以簽訂確認書為準的那就又不版一樣了(因為權這種要約實際上是要約邀請)。我國外貿公司在發出要約是常常是這樣要求的(合同法第33條)。這樣的話合同就沒有成立。個人意見,請LONGpk兄指點。

⑵ 求國際經濟法案例!急!很急!

[案情]

1998年2月20日,我國甲公司向日本乙公司發出要約:願以每台400美元的價格按照CIF天津價格條件購買電冰箱3000台,總價值2000萬美元。1998年2月22日,日本乙公司接到我國甲公司發出的要約,2月23日,日本乙公司將3000台電冰箱交給日本環球貨運公司裝船運輸,但日本環球貨運公司發現其中有500台電冰箱包裝破損,准備簽發不清潔提單。但日本乙公司為從日本環球貨運公司處拿到清潔提單,在其簽發提單前,向日本環球貨運公司出具了承擔賠償責任的保函,承運人日本環球貨運公司遂給乙公司簽發了清潔提單。乙公司持清潔提單按信用證結匯,中國甲公司於1999年3月I日收到貨物,發現500台電冰箱有嚴重質量問題,於是向承運人日本環球貨運公司索賠。

[問題]

(1)承運人應否承擔責任?

(2)如果甲公司向乙公司索賠,你認為索賠能否成立?

[參考答案]

(1)承運人應當承擔責任。因為承運人和收貨人的關系依提單確定,清潔提單項下的貨物因包裝破損,說明損失是承運人沒有盡到良好的管貨義務造成的,說明了承運人沒有盡到合同項下的最低責任,承運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甲公司直接向乙公司索賠不能成立。因為乙公司取得的是清潔提單,說明包裝破造成的貨損原因不在乙公司。

[解析]

承運人是否應承擔責任,取決於承運人和收貨人的法律關系。二者的關系由提單來確定。承運人簽發清潔提單,說明貨物表面狀況良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以下簡稱《海商法》),清潔提單是承運人已經按照提單所載狀況收到貨物或者貨物己裝船的初步證據;對於承運人向收貨人提出的與提單所載狀況不符的證據,不予承認。承運人有妥善、謹慎地保管貨物的義務。貨物和提單不符,承運人應當負責。

甲公司和乙公司的關系,依買賣合同確定。甲公司向乙公司索賠,必須證明乙公司沒有適當履行合同義務。但是根據清潔提單,可以從法律上推定包裝破損造成的貨損不是乙公司造成的,而是承運人造成的。因此,直接向乙公司索賠不能成立。甲公司應該向承運人索賠。

⑶ 急求一下國際經濟法案例的答案 謝謝

案例一:
1、因為A公司是賣家,且以CIF價格成交,所以,應由A公司與承運人C訂立運輸合內同。容
2、應有A公司向保險公司投保並交納保險費用。
3、A公司的交貨地點在天津港。
4、貨物運輸的風險在天津港貨物越過船舷時起由賣方轉移給買方。
5、1,500公斤大米由於灌水滅火受損和拖船廠費用屬於共同海損。

案例二:
1、應由瑞士迪高穀物有限公司負責與承運人訂立運輸合同。由糧油公司負責投保海上貨物運輸保險。
2、糧油公司的貨物短量、變質等的損失應由保險公司承擔。因為糧油公司向保險公司投保了一切險和戰爭險,包括短量險,所以貨物短量、變質等的損失應由保險公司承擔。
3、本案中貨物的損失有208.941公噸的短量和發紅變質的貨物4,927.389公噸。糧油公司可以直接向保險公司索賠。
4、保險公司在賠付了糧油公司後,能取得代位權,即由此取得了對責任方追索的權力。
5、依據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保險公司可以向承運人行使這一權利。

⑷ 國際經濟法的一個案例

1、中國國際經抄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有權襲受理此案,因為根據《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的規定,合同雙方當事人有權約定爭議處理的方式,所以只要雙方協商一致就可以選擇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處理。
2、 銀行不應該追回已付貨款,因為銀行的職責只負責審查信用證單證相符,單單相符的義務,所以銀行不對信用證真實情況負責,也就無需追回貨款。
3、 甲公司無權向銀行拒付貨款,因為信用證和合同相互獨立,根據信用證獨立原則,甲公司無權拒付貨款。
4、 乙公司抗辯不成立,根據《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的規定賣方應該對自己履行合同義務承擔質量擔保義務,乙公司根據商檢書並不意味著乙公司不對合同貨物質量負責。
5、 如果貨物在運輸途中遭遇風險而損失,此種風險應該由買方,也就是我國的甲公司承擔,因為CIF術語是「成本加運費加保險費」,風險自裝運港越過船舷時轉移,所以風險應該由甲公司承擔。

⑸ 急!國際經濟法案例分析

1不可以,信用證的無因性和文義性
買賣合同無效,向B主張返還不當得利

⑹ 國際經濟法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如下
2001年12月,中國深圳某公司與德國一公司簽訂了6萬箱 蘆筍罐頭出口合同,合同約定:1. 價格條件為FOB青島;目的地為漢堡;裝船時間為2002年6月;2. 深圳公司負責聯系船舶,德公司開立以深圳公司為收益人的不可撤銷信用證。合同簽訂後,深圳公司依約備好貨物,德國公司也開立了信用證。但由於船舶緊張,深圳公司聯系不到運輸船舶,於是致函德公司要求派船;並稱:根據《 Incoterms2000》,FOB條件下,作為買方的德公司應自己來訂立 貨物運輸合同並承擔其費用。德公司回復:雙方合同並未約定適用《Incoterms2000》退一步講,即使適用,由於合同已明確約定深圳公司負責船舶事宜,這一約定應優先於Incoterms2000,深圳公司必須根據合同履行聯系船舶義務。雙方因而發生爭議,致合同未能履行。雙方均要求對方承擔 違約責任。
問題: (1)本案是否適用《 聯合國國際銷售合同公約》?為什麼?
(2)Incoterms2000可否適用於本案?為什麼?
(3)雙方之間聯系運輸船舶的責任應由誰承擔?為什麼?

答案:
1、適用。合同雙方沒有排除公約的適用,則公約自動適用於他們之間的買賣合同。
2、適用。Incoterms2000是國際慣例,雙方選擇了FOB,意味著雙方的合同適用通則。 3、按FOB,應由德國公司負責安排運輸,但合同雙方可以對其項下的內容進行不同的約定。從題中所述,雙方合同中已明確約定由深圳公司負責安排運輸,則這個約定是有效的,應該由深圳公司聯系運輸船舶。

⑺ 緊急求助 一個國際經濟法案例的答案

等答案

⑻ 國際經濟法案例,請幫忙解答一下!

()賣方對火災損毀貨物不承擔責任。根據《200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A5,B5,在指定的船隻未按時到達的情況下,買方自約定的交貨日期或交貨期限屆滿之日起承擔貨物滅失或損壞的一切風險, 但以該項貨物已正式劃歸合同項下,即清楚地劃出或以其他方式確定為合同項下之貨物為限。本案中,賣方備好貨物後將其單獨存放於上海港碼頭標准倉庫。由於承運人船期安排的原因,指定船舶於8月20日到達上海港裝貨,此時風險已經由賣方轉移於買方。
(2)賣方對變質貨物承擔責任。根據CISG
第三十五條
(1)賣方交付的貨物必須與合同所規定的數量、質量和規格相符,並須按照合同所規定的方式裝箱或包裝。
(2)除雙方當事人業已另有協議外,貨物除非符合以下規定,否則即為與合同不符:
(d)貨物按照同類貨物通用的方式裝箱或包裝,如果沒有此種通用方式,則按照足以保全和保護貨物的方式裝箱或包裝。
(3)如果買方在訂立合同時知道或者不可能不知道貨物不符合同,賣方就無須按上一款(a)項至(d)項負有此種不符合同的責任。
第三十六條
(1)賣方應按照合同和本公約的規定,對風險移轉到買方時所存在的任何不符合同情形,負有責任,即使這種不符合同情形在該時間後方始明顯。

部分貨物因包裝不符合同約定而發生變質,賣方違反了35條規定的義務,應當承擔責任。

熱點內容
哲理法學院 發布:2025-09-18 13:41:06 瀏覽:980
下列關於行政法的基本原則的內容正確的是 發布:2025-09-18 13:40:43 瀏覽:653
佛山市三水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8 13:36:56 瀏覽:687
勞動法第20條第2款規定 發布:2025-09-18 13:29:14 瀏覽:942
民法典中物權編 發布:2025-09-18 13:27:21 瀏覽:980
倫理道德的事 發布:2025-09-18 13:24:27 瀏覽:645
法治內容手抄報 發布:2025-09-18 13:19:11 瀏覽:783
私單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8 13:16:55 瀏覽:18
2018年注會經濟法記憶背誦 發布:2025-09-18 13:16:09 瀏覽:701
法學鼻祖皋 發布:2025-09-18 13:10:05 瀏覽: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