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第一節經濟法的概念

第一節經濟法的概念

發布時間: 2021-03-08 04:54:20

經濟法的定義是什麼

經濟法是公法,是調整國家對市場經濟活動實行干預、管理、調控所產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隨著部門法劃分界限的逐漸明確以及法學學科的不斷發展,「經濟法」這一概念的法學意義已經被特定化為與民商法相並列的經濟法法律部門以及與其相對應的經濟法學科,而不再是「調整經濟法關系的法」或「與經濟法相關的法」這樣的表面含義。

(1)第一節經濟法的概念擴展閱讀

經濟法特點

一、經濟法是國家干預經濟的法

經濟法的產生是國家干預經濟的必然結果,它把調整的重點始終放在引導各類經濟主體依法進行經濟活動,保證經濟關系的正確確立和有序的進行上,以形成本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環境和經濟秩序。

二、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

經濟法與民法行政法相比較,在調整社會整體與社會個體的關繫上,各有自己的主導思想。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它以社會利益為基點,無論是國家機關,還是社會組織或個人,都必須對社會負責,在此基礎上處理和協調相互之間的關系。

三、經濟法是商品經濟發達的法

只有當商品經濟成為社會的主導,經濟法才會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因而經濟法是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產物。

四、經濟法是以經濟為目的的法

經濟法始終調整經濟關系,調整的目的就是使社會的整體經濟能持續、穩定的發展,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而且在這個調整過程中甚至會有意使局部利益或個體利益有所損失。

五、經濟法是綜合調整的法

經濟法所調整的經濟關系是縱向經濟關系,但對橫向經濟關系會產生明顯的影響;採取的手段既有懲罰性的,也有補償性的,既有鼓勵類的,也有禁止、限制類的,體現了明顯的綜合調整的特徵。

Ⅱ 經濟法的定義

經濟法是公法,是調整國家對市場經濟活動實行干預、管理、調控所產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隨著部門法劃分界限的逐漸明確以及法學學科的不斷發展,「經濟法」這一概念的法學意義已經被特定化為與民商法相並列的經濟法法律部門以及與其相對應的經濟法學科,而不再是「調整經濟法關系的法」或「與經濟法相關的法」這樣的表面含義。

(2)第一節經濟法的概念擴展閱讀

經濟法特點

一、經濟法是國家干預經濟的法

經濟法的產生是國家干預經濟的必然結果,它把調整的重點始終放在引導各類經濟主體依法進行經濟活動,保證經濟關系的正確確立和有序的進行上,以形成本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環境和經濟秩序。

二、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

經濟法與民法、行政法相比較,在調整社會整體與社會個體的關繫上,各有自己的主導思想。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它以社會利益為基點,無論是國家機關,還是社會組織或個人,都必須對社會負責,在此基礎上處理和協調相互之間的關系。

三、經濟法是商品經濟發達的法

只有當商品經濟成為社會的主導,經濟法才會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因而經濟法是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產物。

四、經濟法是以經濟為目的的法

經濟法始終調整經濟關系,調整的目的就是使社會的整體經濟能持續、穩定的發展,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而且在這個調整過程中甚至會有意使局部利益或個體利益有所損失。

五、經濟法是綜合調整的法

經濟法所調整的經濟關系是縱向經濟關系,但對橫向經濟關系會產生明顯的影響;採取的手段既有懲罰性的,也有補償性的,既有鼓勵類的,也有禁止、限制類的,體現了明顯的綜合調整的特徵。

Ⅲ 1.簡述經濟法的概念和特徵

二、經濟來法的特徵

(一)從法律自組成的形式講,經濟法是一系列單行經濟法律規范的總稱,是一種帶有綜合性特點的法律

(二)從法律內容上講,經濟法同社會經濟的關系更為密切,與經濟基礎更為直接,是一種具有經濟性特點的法律

(三)從調整對象的特殊性講,經濟法同科學技術、自然規律的關系十分密切,是一種具有效益性特點的法律

(四)從經濟法的功能與作用講,經濟法具有明顯的限制性和促進性兩種功能,貫徹懲罰和獎勵相結合是一種帶有指導性特點的法律。

(五)從實施上講,經濟法的實施是由國家經濟行政部門和司法部門共同負責的,遵循經濟司法與經濟立法相結合,實體法和程序法相結合,獎勵與懲罰相結合的原則。

經濟法的概念: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廣義的經濟法,指調整經濟關系的任何法律;而狹義的經濟法,其調整的對象是國家在對經濟進行干預過程中所發生的關系。本書採用狹義的經濟法概念來劃分部門法。

經濟法是調整國家宏觀調控經濟活動中形成的經濟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經濟法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含義:經濟法屬於法的范疇,屬於國內法的體系,但他不同於國內法體系中的其他法的部門。

Ⅳ 經濟法的定義

經濟法是國家從整體經濟發展的角度,對具有社會公共性的經濟活動進行干預,管理和調專控的法律規范屬的總稱。經濟法的概念是經濟法學研究的首要問題,也是經濟法立法,司法等活動的基礎問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經濟法現象在世界各國大量出現,經濟法概念問題也成為經濟法學界爭執最多的問題。
經濟法是對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關系進行整體、系統、全面、綜合調整的一個法律部門。在現階段,它主要調整社會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以各類組織為基本主體所參加的經濟管理關系和一定范圍的經營協調關系。要從以下三點把握這個概念:(一)經濟法是經濟法律規范的總稱 (二)經濟法是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三)經濟法調整的是一定范圍的經濟關系。

Ⅳ 試述經濟法基礎理論的含義及其法律特徵

第一版序1

再版序1

三版序1

第四版序1

導論1

第一節 經濟法基礎理論與經濟法學 1

一、經濟法基礎理論的研究對象1

二、經濟法基礎理論同經濟法其他學科的關系 3

第二節 研究經濟法基礎理論的意義和方法5

一、研究經濟法基礎理論的意義5

二、研究經濟法基礎理論的基本方法7

第一章 經濟法產生的社會根源10

第一節 市場缺陷與「市場失靈」 10

一、市場的功能與缺陷10

二、生產社會化與「市場失靈」 14

第二節 國家調節 機制與國家經濟職能15

一、對於社會化引起的經濟和社會問題的三種應對方案15

二、國家調節 機制的救濟19

三、國家職能的演進22

第三節 法律體系的因變與經濟法的產生23

一、「政府失靈」與法律的規制和保障作用 23

二、法律體系的演變25

第二章 經濟法的沿革與地位30

第一節 經濟法的產生和發展沿革30

一、早期社會的國家經濟管理與立法30

二、經濟法在資本主義國家的產生和發展36

第二節 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法46

一、社會主義國家經濟法產生和發展的背景與途徑46

二、社會主義國家經濟法立法概況50

第三節 經濟法的地位57

一、經濟法形成獨立部門法的條件與標志57

二、經濟法同其他部門法的關系6l

第三章 經濟法的概念65

第一節 經濟法的本質和定義65

一、經濟法的本質屬性分析65

二、經濟法的定義68

第二節 國內外經濟法概念諸說70

一、經濟法概念的形成與傳播70

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法概念諸說72

三、前蘇聯、東歐國家的經濟法概念79

四、中國的經濟法概念諸說81

五、經濟法概念比較研究82

第四章 經濟法的調整對象84

第一節 經濟法調整對象的特定性84

一、經濟法調整對象的范圍與種類84

二、國家經濟調節 關系與民間社會經濟關系??經濟法與民商法89

三、國家經濟調節 關系與國家行政管理關系??經濟法與行政法91

第二節 關於經濟法調整對象諸說的評述97

一、中國20世紀80年代經濟法調整對象諸說概覽97

二、關於「縱橫說」、「密切聯系說」和「管理一協作說」的評述101

三、中國「大經濟法」觀點產生的根源 104

四、1992年以後中國出現的經濟法新諸論106

第五章 經濟法法律關系113

第一節 經濟法法律關系主體113

一、經濟法法律關系的概念和構成113

二、經濟法主體的概念、分類與特點 115

三、國家經濟調節 主體117

四、基本被管理主體121

第二節 經濟法法律關系中的權利義務123

一、國家經濟調節 中權利、義務的特徵123

二、國家經濟調節 主體的權利義務125

三、企業等基本被管理主體的權利義務127

第三節 經濟法法律關系客體128

一、經濟法法律關系客體的特徵128

二、國家經濟調節 法律關系客體的種類 129

第六章 經濟法的價值、理念與基本原則 132

第一節 經濟法的價值和理念132

一、經濟法的價值132

二、經濟法的理念和功能135

第二節 經濟法的基本原則138

一、經濟法原則的基本特徵和確立依據138

二、經濟法基本原則的內容和要求140

第七章 經濟法的調整方法與責任制度 143

第一節 經濟法的調整方法143

一、法的調整方法概說143

二、經濟法調整方法的特點147

第二節 經濟法責任制度149

一、經濟法責任的概念與性質149

二、經濟法的責任形式與制裁方式15l

三、經濟法的法律後果體系 154

第八章 經濟法的體系157

第一節 經濟法內容和形式的分類和結構157

一、經濟法立法內容上的分類和結構157

二、經濟法在形式上的分類和結構 159

第二節 經濟法體系中的基本法律 162

一、經濟法基本法律的認定162

二、經濟法三個基本法律構成的關系 166

第九章 經濟法總則的原理與基本規定171

第一節 經濟法總則的地位和基本規定 171

一、經濟法總則的地位和作用 17l

二、經濟法總則的基本規定173

第二節 關於基本經濟體制的立法175

一、經濟體制與經濟體制立法175

二、經濟體制立法的主要規定179

第十章 市場規製法原理與制度體系 185

第一節 市場規製法的性質和地位185

一、市場規製法的任務和體系 185

二、市場規製法立法概況188

三、市場規製法的部門法性質和地位195

第二節 市場規製法的基本制度197

一、反壟斷基本法律制度197

二、反不正當競爭基本法律制度208

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產品責任法的基本制度213

第十一章 國家投資經營法原理與制度體系215

第一節 國家投資經營法的性質和地位215

一、國家投資經營法的概念和立法體系 215

二、國家投資經營及其立法的沿革217

三、國家投資經營法的部門法屬性223

四、國家投資經營法在經濟法中的地位225

第二節 國家投資經營法的基本制度227

一、國家投資經營管理體制227

二、國有資產管理法律制度229

三、國家投資法律制度229

四、國有企業法律制度232

五、國家投資及國有企業調整改革法律制度239

第十二章 宏觀引導調控法原理與制度體系243

第一節 宏觀引導調控法的性質和地位243

一、宏觀引導調控法的概念和特徵243

二、宏觀引導調控立法概況和基本體系246

三、宏觀引導調控法的部門法屬性255

四、宏觀引導調控法的地位256

第二節 宏觀引導調控法的基本制度258

一、計劃法律制度258

二、經濟政策法律制度261

三、特定時期和特定目標的宏觀引導調控法律制度266

第十三章 經濟法的立法與實施269

第一節 經濟法的立法269

一、經濟法的立法體制269

二、經濟法的立法技術271

三、經濟法的立法程序276

第二節 經濟法的實施278

一、經濟法的實施體制278

二、經濟法的適用制度281

第十四章 經濟法學科建設286

第一節 經濟法學科的創立和發展286

一、人類社會早期經濟法思想286

二、經濟法學科的創立和發展290

第二節 經濟法學科建設的任務293

一、加強經濟法學科建設的重要性293

二、推進經濟法學科建設的途徑295

Ⅵ 經濟法的含義是什麼

一、經濟法的概念:
經濟法是調整國家宏觀調控經濟活動中形成的經濟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經濟法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含義:經濟法屬於法的范疇,屬於國內法的體系,但他不同於國內法體系中的其他法的部門。
二、經濟法的調整對象:
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特定的經濟關系,不是一切經濟關系,更不是經濟關系以外的其他社會關系。財產贈予關系、財產繼承關系雖然是經濟關系,但是不屬於經濟法調整對象的范圍;經濟法律關系、人身關系等不是經濟關系,更不屬於經濟法調整對象的范圍。
三、經濟法的地位:
經濟法是獨立的法的部門,因為他的調整對象有特定的范圍,他只調整在國家協調本國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而且其調整對象同其他部門法的調整對象是可以分開的。
經濟法是一個重要的法的部門,它所具有的重大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2、引導、推進和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
3、擴大對外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
4、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
四、經濟法的體系:
經濟法的體系是由多層次的、門類齊全的經濟法部門組成的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通常認為經濟法的體系應採取如下的結構:
1、企業組織管理法;
2、市場管理法
3、宏觀調控法
4、社會保障法。

Ⅶ 最早提出「經濟法」這一概念的是

最早提出經濟法這一概念的是法國的一些空想社會主義者。莫雷利(身世和生卒年不明)在1755年出版的《自然法典》一書中,首先使用了經濟法這一詞語,相距近一百年後,T.德扎米 (1803~1850) 在 《公有法典》中也使用了這一詞語。這些概念並未與國家的立法實踐結合起來,與現代經濟法的概念不同。
現代經濟法的概念形成於20世紀初期 。1906年 ,德國學者在《世界經濟年鑒》中使用了經濟法這一名詞,用來說明與世界經濟有關的各種法規,但並不具有嚴格的學術意義。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時,德國政府為了適應戰爭的需要,加強對重要物資的控制,頒布了大量的法規。1914年8月帝國議會通過了14項戰爭經濟法規,其中最重要的是《授權法》,授權參政院在戰爭期間准予「發布對於防止經濟損害所必要的措施」,繼之又頒布了《關於限制契約最高價格的通知》、《確保戰時國民糧食措施令》等。戰敗後的德國,為了擺脫經濟上的困境,制定了一些重要的產業統治法和卡特爾法 ,如《煤炭經濟法》(世界上第一個以經濟法命名的法規)、《防止濫用經濟權力法令》等。這些法規,表現為行使國家權力直接干預和操縱經濟,試圖把實施社會化政策同保護私有財產制度、契約自由原則結合起來。一些學者認為這些法律即是經濟法;經濟法應是法學中的一門新的學科。之後 ,經濟法從德國向歐洲、日本發展,歐洲一些國家和日本相繼接受了經濟法的概念,加強了經濟法規的制定和對經濟法理論的研究。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經濟法在世界上有了較快的發展。在大陸法系國家中,聯邦德國通過了《貨幣改革後的管理及價格政策指導方針》,《反對限制競爭法》(《卡特爾法》),並相繼頒布、修訂了商務法、銀行法 、票據法、標准合同法、建築法、城市建設促進法、專利法 、商標法、財政管理法、原子能法、有限公司法、破產法,等等。日本頒布、修訂了企業法、中小企業法、金融法、證券法、貿易法、匯兌法、商工法、工業產權法、礦業能源法 、農林水產法、運輸法、通訊法等名目繁多的經濟法規。在英美法系國家中,有一些雖未接受經濟法的概念,但在其法的體系中卻包含著許多屬於經濟法性質的法律規范。美國1890年通過的《謝爾曼反托拉斯法》,1914年制定的《克萊頓反托拉斯法》和《聯邦貿易委員會法》,以及1936年制定的《羅賓森-帕特曼法》,1950年通過的《塞勒-凱弗維爾反合並法》等有關反托拉斯的法律,基本上屬於經濟法的范疇,其他與調整經濟關系有關的法規,其數量更為繁多。
十月革命後,蘇聯頒布了一系列重要經濟法規。在東歐國家中,經濟法也受到重視。1989年,東歐的政治形勢發生變化後,俄國和東歐各國根據其國家性質的變化,已頒布了一批新的經濟法律和法規。

Ⅷ 經濟法的概念是什麼

經濟法是對來社會主義源商品經濟關系進行整體、系統、全面、綜合調整的一個法律部門。在現階段,它主要調整社會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以各類組織為基本主體所參加的經濟管理關系和一定范圍的經營協調關系。要從以下三點把握這個概念:
(一)經濟法是經濟法律規范的總稱
(二)經濟法是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三)經濟法調整的是一定范圍的經濟關系

熱點內容
東莞勞動法夜班工資標准 發布:2025-09-16 22:36:05 瀏覽:566
黃平法學院 發布:2025-09-16 22:30:16 瀏覽:247
美國同性婚姻法什麼社會問題 發布:2025-09-16 22:16:09 瀏覽:366
qq飛車官方條例 發布:2025-09-16 22:12:52 瀏覽:454
招募法律服務志願者 發布:2025-09-16 22:08:03 瀏覽:195
做實思想道德 發布:2025-09-16 21:59:41 瀏覽:704
上海律師法律服務 發布:2025-09-16 21:29:15 瀏覽:888
民訴訟法200 發布:2025-09-16 21:23:12 瀏覽:916
合同法249條 發布:2025-09-16 21:20:51 瀏覽:760
法官官職大嗎 發布:2025-09-16 21:19:55 瀏覽: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