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我國婚姻法親等計算方法

我國婚姻法親等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 2021-03-08 05:56:58

婚姻法中的三代近親是怎麼算的

問:我和女朋友的外公是親兄弟,那我們是近親嗎,法律上准結婚嗎版?

答:《婚姻法》第七條規權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結婚:(一)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二)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你和你女朋友已屬四代旁系血親,也就是說你們不屬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禁止之列,可以結婚。

我國婚姻法明確規定禁止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結婚。法律之所以要禁止一定范圍內的血親結婚,主要是因為近親結婚影響後代體質,危害民族健康。這里所稱的直系血親,包括父母子女之間,祖父母、外祖父母與孫子女、外孫子女之間。所謂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包括:同源於父母的兄弟姐妹之間(含同父異母、同母異父兄妹);同源於祖父母的堂兄弟姐妹之間;同源於外祖父母的姨表或舅表兄弟姐妹之間;以及不同輩的叔、伯、舅、姨與侄(或侄女)、甥(或甥女)之間。以上人員之間禁止通婚。(

❷ 旁系血親的親等是怎麼計算的

我國《婚姻法》規定,三代內旁系血親禁止結婚。我國計算親等的辦法是以血親專之間的世代來計算,一輩為屬一代,如與父母為兩代,與孫子女為三代;計算旁系血親時,依據相互間的同源關系確定,如同源於祖父母的堂兄弟姊妹和姑表兄弟姊妹為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同源於外祖父母的舅表兄弟姊妹、姨表兄弟姊妹也是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在我國,三代以內旁系血親是禁止結婚的。
要計算兩人的的親等關系,要先找出雙方的同源直系血親,再就雙方與這一血親的代數取大舍小。例如,計算己身和堂兄弟姐妹之間的代分,首先找出雙方的同源直系血親為祖父母,從己身上數至祖父母為三代,從堂兄弟姐妹上數至祖父母也為三代。兩邊均在三代以內,則斷定堂兄弟姐妹是自己的三代以內旁系血親

❸ 在我國《婚姻法 》等法律中,概括血親關系的親疏遠近所用的概念是()。

答案是世代,我國《繼承法》規定,法定繼承人的范圍為配偶、父版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權、外祖父母。親系可分為不同系列:直系親和旁系親;父系親與母系親;男系親和女系親;長輩親、同輩親與晚輩親。親等,是計算親屬關系親疏遠近的基本單位。親等數小的,表示親屬關系親近,親等數大的,表示親屬關系疏遠。現代國外立法對親等的計算有兩種方法:羅馬法計演算法和寺院法計演算法。我國與之不同,50年、80年婚姻法及修改後的婚姻法均以世代來計算親屬關系的親疏遠近。我國古代以喪服制計算親屬關系的親疏遠近。

❹ 婚姻法近親怎麼算

《婚姻法》第七條規抄定:有下列情形襲之一的,禁止結婚:(一)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二)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你和你女朋友已屬四代旁系血親,也就是說你們不屬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禁止之列,可以結婚。

我國婚姻法明確規定禁止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結婚。法律之所以要禁止一定范圍內的血親結婚,主要是因為近親結婚影響後代體質,危害民族健康。這里所稱的直系血親,包括父母子女之間,祖父母、外祖父母與孫子女、外孫子女之間。所謂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包括:同源於父母的兄弟姐妹之間(含同父異母、同母異父兄妹);同源於祖父母的堂兄弟姐妹之間;同源於外祖父母的姨表或舅表兄弟姐妹之間;以及不同輩的叔、伯、舅、姨與侄(或侄女)、甥(或甥女)之間。以上人員之間禁止通婚。

❺ 如何確定親系和親等

一、親系

親系是指親屬間的血緣聯系。一般分為:男系親和女系親,父系親和母系親,直系親和旁系親,尊親屬和卑親屬。以第三種最重要。

1、直系親 又分為直系姻親和直系血親

( 1)直系血親,指具有直接血緣關系的親屬,即生育自己和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親屬。

( 2)直系姻親,指直系晚輩親屬的配偶和配偶的直系長輩親屬。

2、旁系親 也分為旁系血親和旁系姻親。

( 1)旁系血親,指具有間接血緣關系的親屬。有輩分相同和輩分不同的旁系血親。

( 2)旁系姻親 配偶一方的旁系血親即另一方的旁系姻親。

二、親等

親等是計算親屬遠近、親疏的單位。

1、世界各國的親等計演算法

( 1)羅馬法的親等計演算法 直系血親以代數為標准計算。旁系血親則從自己往上數到共同的直系血親,再從共同的直系血親往下數到所指的旁系血親,上下相加的數,為我與所指旁系血親的親等。

( 2)寺院法的親等計演算法 直系血親同上,旁系血親演算法不同。

2、喪服制的親等計演算法

分為五等,即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
3、我國中的親等計演算法 以世代表示,和親等計演算法不能簡單等同

❻ 為什麼說我國以代數來計算親等的方法不如羅馬法親等制科學

親等就是親屬等級,是計算親屬關系親疏遠近的單位。由於親屬的遠近直接關繫到倫理關系、權利義務關系和其他的社會及法律關系,所以,古今中外都將親等的計算作為親屬制度的重要內容。

1.中國古代的親等計演算法
中國古代的親等以「服制」為標准。「服制」即喪服制度。為了「慎終ii_遠」,中國的古人非常重視喪祭活動,它幾乎將死者的一切具有權利義務的爿|屬包羅在內。在喪祭活動中,根據與死者關系的親疏,不同的親屬不但穿著相同質料的喪服,而且服喪的期限和規制均有明顯區別,因此,由禮制到法制都把服制引申到實際生活中,作為計算親等的一般依據。

服制分為五等,稱作「五服」,分別是斬衰(音zhancui)、齊衰(音:zicui)大功、小功、緦麻。斬衰又稱斬衰裳。《儀禮》鄭註:「凡服,上日衰,下日裳」;斬指喪服邊緣保留裁割原狀,不加緝縫,服喪期限3年(指3個年頭實服27個月)。齊衰也稱齊衰裳,或稱疏衰裳,意為喪服質料粗疏但是緝邊|報喪期限大多為一年,一年又稱期(音ji)年,故齊衰親屬又稱「期親」。大功是喪服製作「用功粗大」的意思,服喪期限一般9個月。小功意為喪服製作「用功細小」,服喪期限5個月。緦麻指喪服質料為細熟麻布,製作用功也比較細致。緦麻親服喪3個月。

服制主要用於計算宗親親等,計算方法非常復雜且前期和後期多所區別適用斬衰的是最親近的親屬,禮制之下主要是「父」與「夫」以及「長子」;法制下先是增加了祖父,以後將「母」也包括在內。其他各級宗親親等的計算原則大體是「同父則期,同祖則大功,同曾祖則小功,同高祖則緦麻」。例如兄弟屬於期親,從兄弟(叔伯之子,又稱堂兄弟)屬於大功親,再從兄弟屬於小功親,三從兄弟屬於緦麻親。除宗親外,禮制之下「外親皆緦」,最親近的外親也只是緦麻親,以後外祖父母及母親的兄弟姐妹上升為小功,表兄弟姐妹為緦麻;至於妻親,只有妻之父母列入緦麻的范圍。

中國古代這種親等計演算法有兩個突出的特點,一是實行父系本位,以宗親為主,母系親屬和妻方親屬地位低下。二是具有極其濃厚的等級色彩,除了世次的遠近外,還要考慮地位尊卑、名分高低、恩情厚薄,性別差異等等因素,所以被稱為「等級親等制」。

2.羅馬法的親等計演算法
顧名思義,羅馬法的親等計演算法來源於古代羅馬法,實際上是來源於古羅馬後期的法律,後被大陸法系國家所承繼,現在是使用最為廣泛的親等計演算法。它將直系和旁系的親等計算分別處理,所以在表達時一定要說明是直系親還是旁系親(包括血親和姻親)。具體的計算方法是:

直系血親以一代間隔為一親等。比如己身和父母是直系血親一親等,和祖父母、外祖父母是直系血親二親等,和曾祖父母、外曾祖父母是直系血親三親等;和子女是直系血親一親等,和孫子女、外孫子女是直系血親二親等,和曾孫子女、曾外孫子女是直系血親三親等。其他各代依此類推。

旁系血親計算的特點是「代次相加」,所以我們可以將它稱為「相加法」。計算時首先要找到雙方共同的最近直系長輩血親,然後可以按代次間隔單向計數累計,也可以雙向計數後相加。舉例來說:己身和兄弟姐妹的共同直系長輩血親是父母。如果按照單向計數的辦法計算,己身到父母是一親等,再由父母到兄弟姐妹,累加就是旁系血親二親等。如果按照雙向計算,己身到父母是一親等,兄弟到父母也是一親等,二者相加也是旁系血親二親等。再舉例說,己身和堂侄女,雙方共同的直系長輩血親是己身的祖父母、堂侄女的曾祖父母。單向累計,己身到父母是一,再到祖父母是二,再由祖父母到叔父是三,再由叔父到堂兄是四,再由堂兄到堂侄女是五,己身和堂侄女就是旁系血親五親等。如果雙向相加,己身到祖父母是二,堂侄女到她的曾祖父母是三,二者相加也是旁系血親五親等。需要注意的是,按照羅馬法親等計演算法,旁系血親永遠沒有一親等。

姻親親等的計算比照配偶的血親,比如丈夫和其父母是直系血親一親等,妻子和公婆就是直系姻親一親等;丈夫和其兄弟是旁系血親二親等,妻子和丈夫的兄弟就是旁系姻親二親等,其他類推,反之亦然。

3.寺院法的親等計演算法
寺院法親等計演算法來源於中世紀歐洲的基督教教會法。至今仍有一些受宗教影響較深的國家採用。不管是血親還是姻親,它同樣嚴格區分直系和旁系。

在直系血親屬計算上,寺院法親等計演算法與羅馬法親等計演算法完全一樣,無論是長輩還是晚輩親屬,都是以一個代次為一親等。

對旁系血親親等的計算,寺院法親等計演算法的特點是採用比較選擇的辦法,實行「等者從一,不等從大」的原則。計算時首先要找到雙方的共同最近直系血親,然後分別向上數,如果代次相同,就按這個代次計算;如果代次不同,取較多的代次。舉例來說,己身和兄弟姐妹共同最近直系血親是雙方的父母,由己身到父母是一代次,由兄弟姐妹到父母也是一代次,己身和兄弟姐妹就是旁系血親一親等。再舉例說,己身和侄子共同的最近直系血親是己身的父母,侄子的祖父母,由己身到父母是一代次,由侄子到祖父母。(己身的父母)是二代次,二者比較,按照代次多的計算,己身和侄子就是旁系血親二親等。

姻親親等的計算同樣比照血親親等。

顯然,和羅馬法親等計演算法不同,在寺院法親等計演算法中旁系親屬的親等數一般都不很大,在反映他們之間的關繫上不如羅馬法親等計演算法准確。二者的另外一個不同之處是,寺院法親等計演算法中存在著旁系親屬一親等。

4.我國現行的代次實體計演算法
我國現行的親等計演算法受傳統習慣的影響,採用很獨特的代次(輩次)實體計演算法。

如前所述,羅馬法的和寺院法的計演算法都是採用代次間隔計演算法,按照由某代到某代來計數的,即如由本人到父母是一代,由父母到祖父母又是一代等等;而我國現行的親等計演算法沿襲了古代的世代計算方式,是以代次(輩次)本身為實體的。在中國古代,所謂「九族」一般就是指「九代」,即上下九個輩份的父系親屬,包括己身和長輩的父、祖、曾祖、高祖,晚輩的子、孫、曾孫、玄孫;所謂「五世則遷之宗」指的是上溯至高祖的宗親團體;所謂「四世同堂」指的也是一家中四代人共同生活。受此影響,按現行的代次計演算法,在直系血親中,本人就算一代,長輩的父母又算一代,祖父母、外祖父母再算一代,晚輩的子女又算一代,孫子女、外孫子女再算一代,等等。所以,己身和父母、子女,按照羅馬法和寺院法的計演算法是直系血親一親等,按照我國的代數計演算法就叫兩代直系血親;己身和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按照羅馬法和寺院法的計演算法是直系血親二親等,按照我國的計演算法就是三代直系血親。顯然,這種以實體為標準的計算方法沒有一代直系血親。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現行代次實體計演算法與古代計算規則的最大差別是不再以父系為本位,而是父系母系並重。

在計算代次實體的前提下,旁系血親的計算原則類似於寺院法的比較計算方法,即找到雙方共同的長輩直系血親後對二者的代次進行比較,同者從一,不同從大。比如己身和兄弟姐妹,到父母都是兩代,就是兩代旁系血親;己身和侄女,雙方共同的長輩直系血親是己身的父母、侄女的祖父母,從己身算是兩代,從侄女算是三代,按照不等從大的原則,雙方就是三代旁系血親。再如己身和堂兄弟姐妹是三代旁系血親,己身和堂侄女是四代旁系血親,等等。按照現行代次實體計演算法,以己身為本位觀察,兩代旁系血親僅指兄弟姐妹(包括同胞的兄弟姐妹和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三代旁系血親大體上包括同輩的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長輩的叔、伯、姑、姨、舅,晚輩的侄子女和甥子女。我國現行《婚姻法》禁止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結婚,就是禁止己身與上述旁系血親結婚。另外,在代次實體計演算法下也不存在一代旁系血親。

在我國,姻親親等的計算基本上沒有法律價值。在理論上,配偶的血親應比照配偶計算,比如岳父母、公婆是配偶的兩代直系血親,就是己身的兩代直系姻親;配偶的兄弟姐妹是其兩代旁系血親,就是己身的兩代旁系姻親等等。血親的配偶參照血親計算,比如父母是兩代直系血親,繼父母就是兩代直系姻親(形成撫養教育關系的屬於擬制的兩代直系血親);兄長是兩代旁系血親,兄長之妻(嫂子)就是兩代旁系姻親等等。配偶的血親的配偶則應按照配偶的血親計算,比如配偶的兄弟之妻也屬於兩代旁系姻親等等。

❼ 我知道我國婚姻法上的親等計算是按代算的,直系的演算法我明白,但旁系的就搞不明白,大家請幫幫忙!

我國現行婚姻法是以血親之間的世代來計算親屬關系遠近的。世代計演算法一輩內為一代,在計算容直系血親時,以已身為一代,然後由乙身向上或向下數,向上數至父母為二代,數至祖父母為三代;向下數至子女為二代,數至孫子女為三代,依此類推。在計算旁系血親時須根據旁系血親之間的同源關系確定世代,同源於父母的為兩代以內旁系血親,同源於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為三代以內旁系血親,依此類推。所謂三代以內旁系血親是指同源於祖父母、外祖父母(與已身相對而言)的旁系血親。無論輩分是否相同,只要同源於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旁系血親,都是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輩分相同的有兄第姐妹、堂兄第姐妹、表兄第姐妹;輩分不同的有伯、叔、姑與侄子,舅、姨與外甥子女。超出這個范圍,就不屬於三代以內旁系血親了。計算旁系血親代數的具體方法是:從兩個旁系親屬分別往上數至雙方同源血親,其本身為一代,如果兩邊數目相等,則任何一邊的數目即為他們的代數;如果兩邊數目不相等,則以大的數目為其代數。

❽ (婚姻法習題)按照羅馬法親等的計演算法,姑表兄弟姐妹間是

D
親等,即親屬的等級,是計算親屬關系親疏遠近的單位。
⑴ 直系血親,從專己身分別向上或向下屬,以一屬世為一親等。如父母子女為一親等,祖父母與孫子女為二親等。
⑵ 旁系血親,首先從己身向上數至雙方共同的直系長輩血親,然後再從共同的直系長輩血親向下數至與己身計算親等的對方,世代相加數即為親等數。因此,旁系血親無一親等,只能從二親等起算。如兄弟姐妹為二親等,叔伯甥侄等為三親等。
姑表兄弟姐妹----> 姑姑----> 祖父母<----父親<-----己

❾ 我國法律規定如何計算以旁系血親的代數(親等)【見下圖】

可以,找他們共同的祖宗,之後往下數就是A算第一代,B算第二代,C算第三代,D算第四代。

三代以內旁系血親計算方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七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結婚:(一)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

直系血親是指有真接血緣關系的親屬,即生育自己和已身所生育的上下各代親屬。包括已身從出的的直系長輩血親和從已身所出的直系晚輩血親。如父母與子女、祖父母與孫子女、外祖父母與外孫子女等,你們顯然不是這種情況。

旁系血親是指具有間接血緣知道關系的親屬,即非直系血親而在血緣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親屬。包括在輩分上相當於或高於父母的旁系長輩血親,在輩分上相當於或低於子女的旁系晚輩血親以及在輩分上同自己相當的同輩旁系血親。

我國現行婚姻法是以血親之間的世代來計算親屬關系遠近的。世代計演算法一輩為一代,在計算直系血親時,以已身為一代,然後由乙身向上或向下數,向上數至父母為二代,數至祖父母為三代;向下數至子女為二代,數至孫子女為三代,依此類推。

(9)我國婚姻法親等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在計算旁系血親時須根據旁系血親之間的同源關系確定世代,同源於父母的為兩代以內旁系血親,同源於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為三代以內旁系血親,依此類推。所謂三代以內旁系血親是指同源於祖父母、外祖父母(與已身相對而言)的旁系血親。

無論輩分是否相同,只要同源於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旁系血親,都是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

輩分相同的有兄第姐妹、堂兄第姐妹、表兄第姐妹;輩分不同的有伯、叔、姑與侄子,舅、姨與外甥子女。超出這個范圍,就不屬於三代以內旁系血親了。

計算旁系血親代數的具體方法是:從兩個旁系親屬分別往上數至雙方同源血親,其本身為一代,如果兩邊數目相等,則任何一邊的數目即為他們的代數;如果兩邊數目不相等,則以大的數目為其代數。

我國現行法律關於親屬關系遠近的區分採用傳統的世代計演算法,即以已身為一代,從已身往上數,父母為二代,祖父母、外祖父母為三代,依此類推,據此,可將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的范圍列舉如下:

(1)同源於父母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同母的全血緣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半血緣的兄弟姐妹。異父異母的兄弟姐妹雖然在名義上也以兄弟姐妹相稱,但實際並無血緣關系。

(2)同源於祖父母、外祖父母的上下輩旁系親屬,包括叔、伯、姑與侄兒、侄女,舅、姨與外甥、外甥女。

(3)同源於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平輩旁系親屬,包括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

❿ 親等計算

是表兄妹的關系哦,屬於近親結婚,不符合現代婚姻法的哦。

熱點內容
東莞勞動法夜班工資標准 發布:2025-09-16 22:36:05 瀏覽:566
黃平法學院 發布:2025-09-16 22:30:16 瀏覽:247
美國同性婚姻法什麼社會問題 發布:2025-09-16 22:16:09 瀏覽:366
qq飛車官方條例 發布:2025-09-16 22:12:52 瀏覽:454
招募法律服務志願者 發布:2025-09-16 22:08:03 瀏覽:195
做實思想道德 發布:2025-09-16 21:59:41 瀏覽:704
上海律師法律服務 發布:2025-09-16 21:29:15 瀏覽:888
民訴訟法200 發布:2025-09-16 21:23:12 瀏覽:916
合同法249條 發布:2025-09-16 21:20:51 瀏覽:760
法官官職大嗎 發布:2025-09-16 21:19:55 瀏覽: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