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社會化媒體調研法是利用社交媒體

社會化媒體調研法是利用社交媒體

發布時間: 2021-03-08 18:17:55

『壹』 Social Media 到底是社交媒體還是社會化媒體

翻譯不同而已……不過用社交媒體較多一些,可能因為「交互性」更突出吧,確實Social Media區別於傳統媒體的主要特點就在於其社交性和互動性

『貳』 雀巢公司有哪些社會化媒體營銷方法再次強調是社會化媒體營銷

社會化營銷,即社會化媒體營銷(SocialMedia Marketing),簡稱:SMM。是利用社會化網路、在線社區、博客、網路或者其他互聯網協作平台和媒體來進行營銷、銷售、公共關系處理和客戶服務維護及開拓的一種方式。
目前比較普遍的社會化媒體營銷:微信、微博、視頻等模式。

『叄』 社交媒體的策略

社交媒體(博客、論壇、維基、播客、視頻博客、職業社交網站、企業社交網站和其他工具)幾乎在每一個行業出現,十大策略主題。 而網路對話為其中之要。
社交媒體可以用來與顧客建立聯系,藉此,公司可以參與到網路社區的活動當中。而這個社區最顯著的成果是其凸顯的數字化和即時、真實的網路對話。公司可以閱讀、參與甚至測量分析這些對話,它們都會是自己的資本。 人際對話總是很棒,你永遠都不知道接下來它會轉向什麼話題。因此,對於那些有條有理,按部就班的公司來說,總是存在著些未知的東西。但可以肯定的是,公司在開初參與網路對話的活躍度越高,那麼以後的風險就越低。
將社交媒體從深度上運用到公司中
這個工具將會改變高管們與員工和公眾的交流方式;客服部門將會使用社交媒體與顧客互動;中間管理層將會把這些工具整合到公司計劃之中;而普通員工則將是 社交媒體工具的第一代使用者,然後以自下而上的方式被傳遞。在2007年的公司財政計劃中,社交媒體已經開始成為有獨立預算的項目。
將社交媒體從廣度上運用到公司中
它的運用將不僅僅限於市場營銷和公關,包括互聯網、企業外部網、企業內部網都將受到影響。由此,公司可以削減客服開銷,以近乎即時的速度製造更好的產 品,通過培訓普及縮短銷售流程,甚至於在降低招聘費用的同時僱用到英才。從本質上說,互聯網就是全球性的。中國的互聯網用戶人數超過了整個北美,而興許哪 天,在博客上中文將比英文更通用。
對社交媒體的運用跨越時間
經驗豐富的公司正在學習如何在顧客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使用這些 工具。覺察商機、參與對話、普及知識、 廣告宣傳、協調關系、部署戰略、客戶服務、產品研發、顧客反饋、贏得市場和競爭情報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然後循環反復。只要互聯網繼續存在,這種公開對話就將持續下去,而Google則是它們的記憶 庫。
社交媒體不是魔法也非巫術
在使用這些工具來展開對話,接觸顧客,並與他們建立聯系的過程中,每個員工都能有所貢獻。那麼,公司就應該學習如何使用這些工具,並且在公司內部模擬練習。這就叫做網路策略。
公司應該重視對話中發生的質化反應,而非頁面瀏覽量或下載量。
應該關注社交媒體的對話、對話中的人、角色定位、活躍度、對話的測量分析、社交工具在公司內部的深廣度建立和模擬練習,並從顧客生命周期的角度拓寬工具的時效。
哪些情況下不要使用社交媒體
當今,所有人都在談論社交媒體, 談論該用什麼服務和工具好,還有我們為什麼要使用它們,等等。實際上如果你聽信所有這些忠告,你可能會覺得,無論是個人創建個人品牌,還是大公司想與顧客 進行交流,你都需要使用社交媒體。但是問題是社交媒體真的適合每個人嗎?會不會在某些情況之下使用社交媒體並不是一個明智選擇?
在B&B看來(B&B是一份針對市場營銷策略師的雜志讀物),在某些情況下,社交媒體是絕對不應該登場的。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link),他們將這些情形羅列出來了,見下面:
做的是奢侈品(high-ticket)的買賣:這篇文章建議如果公司做的是那種顧客只有幾個,但是每筆買賣都是上千萬的行當,公司最好不要使用社交媒體。相反,面對面的互動和電話,效果會會更好。
管理層與員工有矛盾:在一些公司,管理層與員工爭吵不休(一個例子就是一些成立工會的公司,管理層和員工之間的爭吵很常見),此類公司絕不應該鼓勵員工直接通過社交媒體與顧客直接交流。
管理層持懷疑態度:如果管理層不相信社交媒體,那麼那些常年被灌輸公共溝通需要有選擇的進行的員工在使用新媒體時就會遲疑,因為新媒體需要他們毫不隱諱的暢所欲言。在這種情形之下,管理層需要鼓勵並獎勵那些使用社交媒體的員工。如果他們不這樣做,社交媒體的使用必將失敗。
缺乏策略方針:不要為了社交媒體而使用社交媒體。如果一個公司不知道他們需要達成的目標,那麼也就沒有衡量的標准判斷社交媒體的使用是否成功了。跟公司其他實施的活動一樣,公司需要一個目標…但是這個目標不應是發布一場新聞發布會就完事了。
有隱私和規章方面的憂慮:如果你工作的公司是那種你一公開說話就會進局子的公司。要倍加小心使用社交媒體。你甚至可能需要一個律師參與其中。
但是不要害怕嘗試!
正如標題所說,盡管有上面這些情形並不適合使用社交媒體,但是社交媒體依然有巨大的增長空間。比如。市場信息分析專家WebTrends最近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只有2%的公司將Twitter用做營銷工具。只有2%——你能相信這個數字嗎?
或許問題是公司不想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因為他們不清楚這個螃蟹怎麼吃。社交媒體社區的成員,像在Twitter上的這些人對那些「做法錯誤」的公司會非常苛刻的。任何雙方之間的敵對都會是毀滅性的,而且對你的品牌的影響也是負面的。換句話而言,那些想利用這個平台的公司在開始之前最好深思熟慮的考量考量。
正如Sarah Milstein上周在舊金山的web2.0展會上所給的建議一樣,在她的會議」實實在在的Twitter「上,她建議公司在擁抱Twitter之前思考下列問題:
我們的Twitter帳號在3個月,半年,一年裡會有哪些不同?
我們的受眾是誰?
受眾感興趣的形式是那類信息?
可能出錯的地方有哪些?受眾對我們有什麼樣的期望?
(她的會議上也有其他一些有用的資源——如果你感興趣,你可以在這里下載PDF的內容摘要link )
在Milstein台上展示期間,觀眾都記下了她 所說的每一句話,因為這是觀眾第一次獲得這樣的信息!雖然對經常浸淫在此類信息中的人而言,知曉哪些些是正確使用Twitter的方法以及學會使用工具更 好利用Twitter這類話題可能有些老掉牙,但是對於那些許多人而言,這樣信息確實是相當的新。
對於許多公司而言這是一片尚未開墾的處女地,而許多公司只是剛剛開始考慮他們的策略和參與程度。毫不誇張的說,你在展會上已經看到了這樣的趨勢。在一些頂級會議上,只要是關於社交媒體和市場營銷的,通常觀眾多的只有立足的空間。Twitter的,Facebook的,社區建設的等等都是如此,這類會議,人們就是沒參加夠。
這讓我們不禁想到2009年會是社交媒體進入主流的一年嗎?或者這種社交媒體的實驗仍將繼續?我們覺得這兩種趨勢會共存。公司會繼續嘗試社交媒體。會有人成功也會有人失敗。但是最後是那些大品牌的參與會將社交媒體推到舞台的中央。
當然,好萊塢的明星在Twitter注冊數量也是多多益善。

『肆』 社會化媒體推廣方法

社會化媒體推廣,看你是想找付費的還是自己來做了;如果是找付費的,就可以是找這方面的專業人士來做,多找幾家做下綜合對比,看哪家比較合適。

『伍』 如何利用社會化媒體做市場研究

隨著社會化媒體和移動智能手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將花越來越多的時間在社交媒體上,他們在上面和朋友交流聊天,搜索信息,表達自己,而這正是社會化媒體為企業品牌帶來的另外一個好處:從中獲取市場洞察,根據Social Media Examiner的報告顯示,企業品牌已經把從社會化媒體中獲取市場洞察作為利用社會化媒體的主要好處之一,約佔65%的被訪者把此作為主要好處之一。 越來越多的事實也證明,傳統的市場研究通過問卷、焦點訪談等來獲取消費者洞察的方法顯得費時費力,且所得的數據不一定是被訪者的真實想法,舉個簡單例子是被訪者通常都不會說自己會瀏覽一些色 情網站或則是圖片,但google告訴我們,搜索量最大的訪問請求就是這個類別的。 在社會化媒體上,很多用戶表達的想法才是真實的。 社會化媒體就想一個大的無止境的pannel,他們24小時不間斷的在討論著和品牌相關的話題和信息,對於品牌來說,很多信息的獲得是出乎你的意料,你並不能通過設計問卷的形式來獲取一些很隱蔽的信息,因為你可能不知道該如何去問,而天才的用戶到處都是,他們會通過社交媒體表達出來,用他們自己的話,不經任何修飾和包裝的表達看法,你聽或不聽,他的信息就在哪裡。 社會化媒體更為關鍵的一點是即時性很強。 對於這個一日千里的變化的商業世界,很多事情是轉瞬即逝的,要想很快的抓住消費者的反饋,迅速做出產品的優化和調整,靠原先耗費幾個月出一張報告是完全不能做到的,而社會化媒體則能提供這種快速及時的反饋。

『陸』 社交媒體影響輿論的方式和特點

作者 | 一朵

編輯 | 孟熱熱

天然翡翠一手源頭價,僅限泰安,直播熱賣中!
廣告

本文為 新聞傳播考研真題與真相原創作品,轉載請授權

離2018考研還剩115天

請仔細閱讀來稿方式!!!

想要了解答題班的戳我戳我戳我,對就是戳我!

編者按:

在漫長而痛苦的備考過程中,不論我們讀了多少書,不論我們背了多少遍筆記,不論我們是用什麼樣的獨門絕技來復習,最後的目的只有一個——答題,得高分,錄取。

真題與真相團隊深諳這個真理。

4年以來,答題永遠是我們最關注和擅長的領域。出書,答題班,模擬考,批改,講評,圍繞著這一系列重心工作,我們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無數的你們。

真題與真相團隊

每周三的答題專欄——分析真題,詳細批改,給出參考答案。

由本團隊最溫油的朵姐帶領你們披荊斬棘,斬妖除魔。

來稿方式

【注意來稿方式有變,請仔細閱讀!!!】

1.做完題目以後,請使用微博的「頭條文章」,以文字的形式發出,同時在文中註明郵箱,並@新聞傳播考研真題與真相和@一朵兒大王兩個賬號。

註:

1. 一定要同時艾特兩個賬號!你只艾特一個的話,我都沒法看到!不要艾特錯了!艾特之間要空格!不要艾特不上!

2. 一定要用文字的形式!你弄個圖片長微博,我咋給你批註啊!!!!

3. 正文中一定要留下郵箱!我批改好以後會用郵箱發給你。

Ps:上一期有的寶寶還設置了非粉絲只能閱讀一半,我給你批個作業還得關注你咋地。。。

2.批改說明:以詳細批註的方式,挑選出3份作業進行批改,下周三的專欄會放出2-3篇答案,供大家欣賞點評

3.挑選方式:第一名交的肯定給改!然後挑一個優秀作業!所以你們好好寫!最後一份嘛,看心情,可能是你的名字和頭像吸引了我,也可能是寫的太爛!哈哈哈扎鐵不?

4.截止日期:8月31日晚上12點前

一、本期真題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社交媒體發揮了重要作用。以此為例分析社交媒體影響公眾輿論的方式和特點。

(暨大,2017,學碩)

二、破題思路

為照顧方便使用流量的同學,

我們給出了音頻+PPT,

請記得誇朵姐溫油。

三、來稿修改

本期共挑選了三份批改過的答案供同學們參考。

作業一:

社交媒體,是指依託互聯網技術而發展的以「關系」為主要連接方式的媒體形式,其更多地是作為智能化web2.0場景下用戶與用戶、用戶與社會的主要共同渠道,包括有Facebook、推特、微博、微信等。而公眾輿論作為社會個體對某些重大事件的眾意,通過社交媒體可以讓聲音放大,特朗普的競選就是在社交媒體大行其道的背景下的典型媒介事件,筆者將以此為例,從社交媒體影響公眾輿論的方式與特點展開論述。

一、社交媒體影響公眾輿論的方式

社交媒體作為網路環境下公眾意見發聲平台,有其全民性的高參與度、時效性得到保證的優勢,但是由於其網路本身虛無性本質,(虛無性是特點,但是不是本質。)勢必會有「虛假參與」的危機。

(一)風險社會中二次危機的易燃易爆

學者烏爾里希·貝克提到,信息超高速流動中,任何「負面信息」引爆的風險會大大提升。我們可以在特朗普的競選看到一個微縮的「風險關系」,他與希拉里的對壘,尋找不利於對方的證據,如辯論時針鋒相對。電視直播辯論,社交媒體實時更新討論,若是某個問題沒有得到明確解釋便會立即在社交媒體中引發討論,公眾亦會對辯論主體的想法有所出入,通過兩人每次辯論後實時民調的大幅變化得以體現。對方抓住的把柄已是「一次危機」,若是由於解釋不清而引發社交媒體的討論則為「二次危機」,實時性的特點使得社交媒體讓危機充滿了隨時爆炸的可能。

(二)關系網路等下意見領袖的協同帶動

學者裘莉詹森所說,「『迷』都是潛在的瘋子」。在「名人效應」下,其粉絲或多或少會受到領袖的克里斯馬魅力的影響。如這次特朗普與希拉里的對壘中,雙方都「拉攏」了不少政治、文化、教育等領域的意見領袖,如奧斯卡影後梅里爾斯特里普等為自己(為誰?)添磚加瓦,通過領袖在社交媒體的發言影響個體,進而影響輿論導向。

(三)全景敞視里集體狂歡的虛假參與

社交媒體是全天候時時事事直播的平台,盡管特朗普與希拉里打的火熱,但是使用社交媒體的個體在「刷」的過程中有種自己在參與其中的「虛假感」,僅僅是點擊、發表自己的言論但沒有去明確投票,社交媒體營造了「希拉里支持率高」的假象,輿論也整體偏向希拉里,但是最終卻是特朗普獲選,這一反轉實則也是公眾僅在虛假網路中火熱實則投票率低的虛假參與體現,虛假的「輿論」與真實的投票被社交媒體割裂開來。

二、社交媒體影響公眾輿論的特點

(一)互動增多、人人有參與資格

社交媒體的高參與度使得每個人都有參與其中的資格,傳統意義上遙不可及的候選人特朗普甚至會親子回復普通用戶的問題,在某些公眾切身利益相關的問題中得到首肯勢必會推動問題的解決,這種「親民」方式也有讓輿論偏向的可能。(沒話找話,可見你根本沒有關注選舉。太虛了)

(二)超高速傳播、流言謠言防不勝防

社交媒體中的內容大多由網民自行製作發行,故而針對某些模糊事件公眾聲音得以發出的同時流言謠言亦會隨之傳播。例如特朗普競選宣言中有針對「穆斯林」等移民政策,但在當時並沒有得到充分解答,社交媒體中就不斷有「特朗普驅逐『非美人士』」的傳言,且未第一時間否認,社交媒體上便有很多集體討伐特蘭普的聲音,甚至蔓延到線下砸搶競選會場的事件發生。(都是述,沒有論)

(三)線上線下結合、引爆力強化

學者彭蘭提出「引爆力」一詞,指的是某些事件瞬間獲得全民關注,成為談資。社交媒體的參與人數之廣使得候選人盡管在某些線下小規模的言論通過社交媒體即可引起軒然大波。例如兩者的電視辯論,今年社交媒體代表Facebook首次全程直播,使得辯論的參與度上升、其辯論主題也好幾天占據熱搜榜,與以往線下拉票的全民關注不可同日而語。(還能再虛一點么。。。。)

綜上所述,社交媒體基於關系網路的「高濃縮」敘事結構,使其對某些議題、事件在傳播中的速度、參與度都極大提升,但是我們也要看到社交媒體帶來的謠言流言、虛假參與、過度娛樂化等的不足,才能更好地利用社交媒體,在兩個輿論場中起到打通鏈接的作用。

總評

幾天不見你,理論性又提升了好多。乍看上去還是挺不錯的。但是太明顯了,你對特朗普選舉根本不熟。但是也是生變硬湊了一些吧,也算為難你了。

所以這道題說明啥,光有理論,沒有例子根本不行啊。。。。。

總分:13分(滿分20)

作業二:

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特朗普擊敗希拉里,當選美國第45任總統,許多人稱特朗普為「社交媒體總統」(誰稱?我怎麼記得奧巴馬也是社交媒體總統。。。),在傳統的民意調查中,人們大多傾心於希拉里,傳統媒體也認為希拉里獲勝的可能性更大,但是特朗普運用推特這樣一種社交媒體,抓住人們對政治的不滿的心理,將自己塑造了一個敢說真話的人,最終贏得了選舉,社交媒體成為了輿論形成的新的平台。它的互動性,平民性,真實性,連通性,也使得其不僅僅只是輿論的平台,更影響了輿論的方方面面。

1、社交媒體對呈現現實的一手性,真實性,信息傳播中極強的互動性使其成為引發輿論的「主戰場」。(沒有更大的標題么?題干兩個問啊)

①社交媒體中信息多樣,人們成為網路中的一個個節點,「人人發聲」使得社交媒體上信息充裕。相比於傳統媒體,社交網站上的信息渠道容量大大增加,在社交媒體流通的信息量也遠遠大於傳統媒體。競選期間,特朗普在推特上平均每天發送16條推文,(太虛了,廢話)這在傳統媒體上幾乎是無法實現的。

②內容呈現形式豐富,發布主體平民化,由於社交媒體信息發布門檻較低,發布主體受限較少,信息內容豐富、真實、生動,感染力更強。相比於傳統媒體來說,社交媒體的信息傳播手段更為豐富,多媒體手段的全方位,多層次展示往往也使得信息能夠迅速的引發輿論。(更虛)

③社交媒體以人際關系為基礎,互動手段豐富,信息的傳播往往伴隨著意見和態度,人們能夠就某事迅速展開討論。(不能虛更多)

2、技術與社交媒體中的人際關系使得輿論形成所需的時間大大縮短。

①群體的高同質化加速局部優勢意見的形成。

社交媒體中,人們所處的群體往往處於高同質性的狀態,較強的群體規范和群體壓力使得沉默的螺旋效應在社交媒體上尤為明顯,優勢意見被突出彰顯,劣勢意見沉默,造成局部優勢迅速形成。(沒啥營養的抄書背書)

②病毒式傳播,信息與意見擴散同時進行使得輿論形成時間縮短。

社交媒體自身的扁平化結構使得信息和與之相伴的觀點呈現裂變式和病毒式傳播,技術降低了信息傳播的成本。只要信息內容或觀點足有夠吸引人,人們便會積極主動的進行再傳播,並附加自己的意見,迅速擴大事實和意見的傳播和影響范圍,幾種優勢意見在互動討論中迅速形成最終的輿論。(問題同上。。。)

3、意見領袖的可接觸性,高互動性,使得意見領袖的輿論引導力增強。

社交媒體的即時互動使得意見領袖不再高高在上,遙不可及,人們可以通過評論,留言,與其進行互動,意見領袖可對民意迅速做出回復,而且在社交媒體上,意見領袖的後台行為前台化,往往也使得其更真實,就如同特朗普(終於看到主角的名字了)在推特上發布的一些粗俗的言論,但是人們認為這才是一個真實的人,而非政治機器,反而增強了其輿論引導能力。

社交媒體實際上已經代替(代替?)傳統媒體起到了引發輿論,反映輿論,引導輿論的功能,社交媒體上呈現的輿論與以往的輿論相比也有一些獨有的特點。

1、輿論的非理性增強,無序性增強。(非理性和無序性不是一個層次的概念,怎麼能並列呢)

一方面,復雜多樣的發布主體,使得參與輿論的動機難以揣摩,一些人往往接著對問題的討論來散布泄憤,非理性的內容,另一方面,社交媒體的個性化推送,精準營銷造成

『柒』 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社交媒體

第一,社交媒體要發揮什麼樣的作用?特別是對於企業。
第二,你們怎麼看待社交媒體?雲華互動CloudOne:社交媒體的「雙向性」、「體驗性」、「扁平化」、「數據化」特質,不僅僅一個營銷工具或媒體,更是企業鏈接用戶的平台和基礎。
第三,社交媒體對於您自己的企業或品牌,在商業模式中哪些部分可以進行融合?
更要要考慮當下現狀,2017年之前內容運營、跟熱點、送獎品等很紅火,經歷完了社交媒體人口紅利期後,社交媒體用戶歸於冷靜,很多社交媒體大號面對的就是掉粉、運營疲軟等現像。
最後,為了實現社交媒體達到商業目的,雲華互動CloudOne 的「社交媒體商業化」是指,企業通過有策略地利用各種社交媒體(如,微信、微博等)來構建專屬的社交媒體商業運營環境,並通過有效運營最終形成基於社交媒體的新型商業模式,達成企業創新轉型的過程

『捌』 社交媒體的觀點

1、社交媒體只是營銷的一部分
一定要明確,運用社交媒體進行營銷雖然有很多的優點,但它的缺點與它的優點同樣多,最大的一點就是其結果不可控,有可能花費大量心血最後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因此社交媒體需要配合系統的營銷管理體系,並且其往往只屬於系統的配角部分。
2、加強社交媒體的互動性
網路社交媒體相對傳統媒體最大的優勢在於其具有強烈的交互能力。根據調查,當一個人對一個活動的參與度越高時,記憶越是深刻。傳統媒體都是自上而下的廣告,採取的是灌輸式教育式營銷辦法,其交互性可以說是完全沒有。
3、與客戶建立情感關系
網路社交媒體還有一大優勢就是客戶粘結度高,傳統的營銷方式不能夠真正掌握顧客,而網路社交媒體顯然可以更加輕松地跟進客戶,在當今服務為王的年代,運用社交媒體可以令你有機會對客戶進行服務,從而促成下一次銷售。
4、了解目標客戶
網路社交媒體還有這樣的特點,就是反饋客戶信息。傳統的營銷辦法都是輸出型,很難獲得客戶的感受,需要專門進行市場調研。而網路社交媒體可以在營銷的同時便獲得客戶反饋,甚至在產品生產之前,這樣可以極大地提高企業市場反應能力。

『玖』 社會化媒體中的社交網路都有哪些類型

博客類:如新浪博客、Bloger
微博客:Twitter、新浪微博、網路i貼吧
播客類:如新浪播客、Podcastalley
維基類:如wikipedia、網路
論壇類:如55BBS、Discuz!
SNS(社交網路)類:如Facebook、校內網
內容社區類:如照片(Flickr)、書簽(Del.icio.us)、豆瓣、視頻(Youtube)

『拾』 跨境電子商務中有哪些常見的社交媒體,如何利用社會媒體開展營銷

跨境電子商務中有的社交媒體
營銷流程
編輯
在具有不同的政治、經濟、文化的國家,營銷不應該一成不變。即使在同一個國家,在消費品行業、B2B行業(business to business instries)和服務業,營銷方式也是不同的。而在同樣的行業里,不同的企業也有著各自不同的營銷方式。營銷學是關於企業如何發現、創造和交付價值以滿足一定目標市場的需求,同時獲取利潤的學科。營銷學用來辨識未被滿足的需要,定義、量度目標市場的規模和利潤潛力,找到最適合企業進入的市場細分和適合該細分的市場供給品。

過程
(1)機會的辨識(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2)新產品開發(New proct development);
(3)對客戶的吸引(Customer attraction);
(4)保留客戶,培養忠誠(Customer retention and loyalty building);
(5)訂單執行(Order fulfillment)。
這些流程都能夠處理得好的話,營銷通常都是成功的,如果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企業就會面臨生存危機 。

環節
營銷是一個系統工程,主要有4個環節支撐整個營銷體系。
第一環:產品
第二環:盈利方式
第三環:銷售渠道
第四環:傳播渠道

理念
編輯

無差異市場
它的觀念表現為企業在市場細分之後,不考慮各自市場的特徵,而是注重子市場的共性,決定只推出單一產品,運用單一的市場營銷組合,力求在一定程度上適合盡可能多的顧客的需求。在無差異市場營銷中環境對此影響不大。
優點在於產品的品種、規格、格式簡單,有利於標准化與大規模生產,有利於降低生產、存貨、運輸、研究、促銷等成本費用。
局限性在於同行業中如果有幾家企業都實行無差異市場營銷時,在較大的子市場中的競爭將會日益激烈,而在較小的子市場中的需求將得不到滿足。如有一家化工產品單位,為了推出環氧丙烷產品,不考慮產品的各子市場的特徵,而只注重子市場的共性,只生產出較單一的型號產品。雖然有利於大規模的生產,但由於較大的子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而較小的子市場的需求得不到滿足,結果給產品生產帶來影響,不得不停產,原因就是對市場考慮不周。

差異市場
它的觀念表現為企業決定同時為幾個子市場服務,設計不同的產品,並在渠道、促銷和定價方面都加以相應的改變,以適應各個子市場的需要。從環境影響上看,企業的產品種類同時也在幾個子市場佔有優勢,就會提高消費者對企業的信任感,進而提高重復購買率,而且通過多樣化的渠道和多樣化的產品線進行銷售,通常會使總銷售額增加。
但它的局限性在於,會使企業的生產成本和市場營銷費用增加,如九江一家酒廠,為了滿足不同的顧客需要,同時生產出多種的產品,打入不同的市場,從結果上看,銷售額是有所增加,而且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產品佔有優勢,進而也使重復購買率提高,但產品要擴大地域,不但廣告費,而且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包括各類費用都提高,市場營銷費用也增加,反而使經濟效率降低。

直銷
它的觀念表現為:產品的所有權從生產者手裡直接轉移到用戶或最終消費者手裡,而省去了傳統營銷渠道中的諸多中間環節。
它的優點是:產品信息傳遞到每一個消費角落。
它們局限性為:直銷的採用只對於扶植中小企業和處理某些大型企業的積壓品,對較大的市場是不太適應。

等號
總結一句:「有用的創意」本身就是為了說服別人!說服別人接受你的理由,其中一種方法就是,尋找到你的『理由』與『人們認知』的共同點。
「復雜的東西簡單化,簡單的東西標准化」很多人聽過這句話,然而卻只理解到了這一步!其實還有最後一句話!——「標準的東西實物化!」

弱點
現實中,人性的弱點也不少:貪婪、恐懼、嫉妒、懶惰、好色、貪慕虛榮、難抵誘惑、害怕孤獨、熱愛免費、重視等級、迷信專家、崇拜名人、喜隨波逐流……關於人性的一切弱點,正在被消費社會利用和營銷。

外部因素
編輯
影響營銷的環境指各種影響和制約營銷的外部因素的集合,主要包括宏觀環境和微觀環境。

宏觀環境
宏觀環境指的是大的社會環境,主要包括:
經濟環境:主要是收入、支出、消費者的信貸和儲蓄、經濟發展狀況。
人口環境:主要是人口總量、人口的增長率、人口結構、人口的遷移。
社會文化環境:主要是文化、宗教信仰、價值觀念、消費習俗、消費興趣等。
政治法律環境:主要是政治和法律。
自然環境:主要是資源、地貌、氣候。
科技環境:主要是科學和技術。
氣味環境:主要是通過人的嗅覺達到植入品牌記憶的氣味營銷環境。
網路環境:主要通過網路營銷達到短時間內聚集人氣的網路環境。 其中包括微博、論壇、郵件、即時通訊軟體等。
宏觀市場營銷是以整個社會經濟系統為出發點和基礎來研究市場營銷。研究重點在於產品和服務如何能最為經濟地從生產領域進入消費領域,並使社會的供應和需求達到有效地平衡,其涉及到如何建立一種使資源和產品在社會組織和個人中得以合理分配的經濟體系、宏觀市場營銷要求通過買賣功能、儲運功能、規范功能、金融功能、風險承擔功能以及市場信息功能的發揮,創造出產品的形態效用(服務效用)、時間效用、空間效用和持有效用,以滿足社會和個人在各種時間和地點所產生的各種需要,並促使整個社會經濟系統得以正常運行。

熱點內容
海門法院上訴 發布:2025-09-16 20:37:21 瀏覽:46
宜陽法院名單 發布:2025-09-16 20:25:42 瀏覽:565
人大國安立法對香港的意義 發布:2025-09-16 20:18:32 瀏覽:257
現代行政法專題 發布:2025-09-16 20:17:00 瀏覽:295
協議書簽字畫押後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16 20:03:57 瀏覽:857
深圳市勞動法是哪年實施 發布:2025-09-16 19:59:21 瀏覽:193
吉林大學科學道德與學術規范 發布:2025-09-16 19:58:32 瀏覽:925
民商法中央財經大學 發布:2025-09-16 19:56:05 瀏覽:775
2018司法考試主觀題 發布:2025-09-16 19:55:54 瀏覽:411
敬老孝親道德講堂 發布:2025-09-16 19:55:52 瀏覽: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