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什麼是社會法益

什麼是社會法益

發布時間: 2021-03-09 22:49:46

Ⅰ 在刑法中所說的法益大概是指什麼啊

對法益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法益泛指一切受法律保護的利益,權利也包含於法益之內;而狹義的法益僅指權利之外而為法律所保護的利益,是一個與權利相對應的概念。
簡單地說,法益就是法所保護的一種利益。李斯特指出:「所有的法益無論是個人利益,或者共同社會的利益,都是生活利益。這些利益的存在不是法秩序的產物,而是社會生活本身。但是,法律的保護把生活利益上升為法益。」

Ⅱ 法益是什麼意思

一、法益的意思是應受法律保護的利益。。

二、法益的讀音:fǎ yì

三、法益一詞的起源:

「法益」是由伯恩鮑姆提出來的,主要是在反駁質疑費爾巴哈將犯罪視為侵犯「主觀權利」的觀點。費爾巴哈認為,犯罪行為不只是違反了「法律」,更重要的是侵犯了受害人的權利。

伯恩鮑姆則指出,該觀點雖然可以解釋諸如殺人等傳統犯罪,卻無法從權利的視角對一些並未侵犯任何個體權利的行為作出合理的解釋,比如「反倫理和反宗教」罪。

(2)什麼是社會法益擴展閱讀:

利益與刑法法益之間的區別:

1、利益和刑法法益是屬於不同層次的范疇,利益是一個社會形態中的基礎范疇;而刑法法益只是屬於政治上層建築的法律制度中的范疇。

2、利益和刑法法益的內涵不同,刑法法益是刑法規范所保護的利益,具有特別的保護方法,而利益沒有這樣的限制。

3、利益和刑法法益的外延不同,利益的外延大於並包含了刑法法益的外延。

利益和刑法法益之間的聯系:

1、刑法法益的內涵包含利益的內容。

2、社會中不同層次的利益與刑法法益之間關系不同:屬於經濟基礎方面的利益決定了刑法法益的存立和方向;屬於上層建築中的政治利益與刑法法益之間相互作用;屬於思想上層建築的利益與刑法法益之間的關系也是相互影響。

3、利益相對於刑法法益是具體的、現實的形態,而刑法法益則是抽象的、觀念的形態。

4、利益為刑事法律的選擇提供了最為豐富的內容,使得刑事法益的內容建立在社會的基礎之上。

Ⅲ 什麼叫法益侵害性

法益侵害性是指對於刑法 所保護的利益的侵害。

這里所謂刑法所保護的利益,就是法益。刑法法益是關系社會生活的重要利益,對此,中國刑法第十三條關於犯罪概念的規定中作了明文列舉,這就是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

上述法益,可以分為國家法益、社會法益和個人法益。這些法益被犯罪所侵害而為刑法所保護,因此,法益侵害性揭示了犯罪的實質社會內容。

(3)什麼是社會法益擴展閱讀

而刑法具有謙抑性,不宜過多地將觸角伸向私人領域,但對於具有嚴重法益侵害性的行為,如果不提起公訴,以犯罪論處,反而不利於保護被害人的權利,尤其是處於弱勢一方的婦女、兒童的權利。這便要求警方在案情發生後積極搜證,不放過任何一處疑點,對未依法追究的及時補漏。

區別於一般的人身傷害,家庭暴力還涉及精神強制、精神摧殘,不能套用普通刑事案件的判定標准。家庭成員之間人身權利、人格尊嚴,在普通法律之外,還受到婚姻法、反家族暴力法等專門法的特殊保護。若以雙方是夫妻關系為由不作刑事案件處理,做法欠妥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犯罪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26歲女教師墜亡案不予立案,我們應重點關注什麼?

Ⅳ 什麼叫超個人法益還有刑法新派的決定論怎麼解釋

不好意思超個人法益不大清楚,但是我猜測應該不外乎兩個,一個是非直接屬版於個人的,是社會集體乃權至國家利益相關的法益,第二是雖然也屬於個人的法益,但是同時具有社會意義,因而超出個人利益的范疇。純粹猜猜。
新派的決定論是和舊派的自由意志論相對立的,自由意志論強調人都有意志自由以選擇自己的行為。而決定論強調個人的意志實際上是不自由的,人的意志行為都取決於社會環境的作用。決定論是和新派關注社會效應的一系列理論相匹配的。

Ⅳ 什麼是黑社會怎樣定罪

《刑法》上的涉黑罪名主要是指:組織、領導、參加黑社專會性質組屬織罪;入境發展黑社會組織罪,包庇、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罪這幾種罪名,其中黑社會性質的組織應當同時具備以下特徵:(一)形成較穩定的犯罪組織,人數較多,有明確的組織者、領導者,骨幹成員基本固定;(二)有組織地通過違法犯罪活動或者其他手段獲取經濟利益,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以支持該組織的活動;(三)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手段,有組織地多次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為非作惡,欺壓、殘害群眾;(四)通過實施違法犯罪活動,或者利用國家工作人員的包庇或者縱容,稱霸一方,在一定區域或者行業內,形成非法控制或者重大影響,嚴重破壞經濟、社會生活秩序。

Ⅵ 法益什麼意思,請求專家解釋,法律的

法益:法律所保護的權益;即法律背後的權利,例如故意殺人罪侵犯的法益就是人的生命權,生命權就是法律保護的權益,即法益;盜竊罪侵犯的就是他人財產的所有權,財產所有權就是法益。希望對你有幫助。

Ⅶ 1.法益=合法權益么2.如果不是同一概念,那麼兩者之間的關系又是什麼

法益是刑法學上的用詞,指的是法律所保護的利益。這種利益的本質上是生活利益。由於生活利益得到法律的保護,上升為法律所保護的利益,即法益。正如李斯特所言:「所有的法益無論是個人利益,或者共同社會的利益,都是生活利益。這些利益的存在不是法秩序的產物,而是社會生活本身。但是,法律的保護把生活利益上升為法益。」
合法權益是指符合法律規定的權利和利益。在我國,公民的合法利益包括憲法和法律所規定的政治權利、民主權利、人身權利、經濟權利、教育權利等。

二者內涵相近,但用法不同。法益一般針對犯罪行為而言,如某個犯罪行為侵害的是某種法益,具體例如叛逃罪危害的是國家安全,交通肇事危害的是公共安全,故意殺人危害的是公民的人身權利;而合法權益一般針對法律主體而言,如公民具有什麼合法權益,某人的什麼合法權益被侵犯。

Ⅷ 法益是什麼意思,法律方面

一、法益的概念、特徵、類型
刑法上的法益概念,可以分為實體的刑法法益概念和形式的刑法法益概念。實體的刑法法益概念,又稱內容的、充實的刑法法益概念,基於個人主義的思想,重在刑法法益的內容,例如,詐騙、搶劫犯罪侵犯的刑法法益是財產,但除此之外,還有防止詐騙、搶劫行為的利益。形式的刑法法益概念,基於全體主義,重在刑法法益的方法,還以詐騙、搶劫犯罪為例,它們侵犯的法益除財產之外,還有抑制不法得利意思的利益。這種概念完全精神化,沒有內容。[1]我們認為,刑法法益的概念應該是以實體的內容為主,兼顧形式的概念。那麼,關於刑法法益的概念可做如下表述:刑法法益,是受刑法規范保護的利益。[2]
要了解一個概念,就必須從比較中發現概念的實質所在,那麼必須將「利益」與「刑法法益」加以對比研究。利益與刑法法益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區別表現在:(1)利益和刑法法益是屬於不同層次的范疇,利益是一個社會形態中的基礎范疇;而刑法法益只是屬於政治上層建築的法律制度中的范疇;(2)利益和刑法法益的內涵不同,刑法法益是刑法規范所保護的利益,具有特別的保護方法,而利益沒有這樣的限制。刑法法益同利益相比,不僅具有實體意義,而且具有方法意義,實體意義的刑法法益的內容與相應的利益內容是一致的,方法意義的刑法法益與利益又是有區別的。只有需要並實際通過刑事立法,將其規定為刑法規范保護對象時,才能成為刑法法益的內容;(3)利益和刑法法益的外延不同,利益的外延大於並包含了刑法法益的外延。利益和刑法法益之間的聯系表現在:(1)利益是界定刑法法益內涵的一個范疇,即刑法法益的內涵包含利益的內容;(2)社會中不同層次的利益與刑法法益之間關系不同:屬於經濟基礎方面的利益決定了刑法法益的存立和方向;屬於上層建築中的政治利益與刑法法益之間相互作用;屬於思想上層建築的利益與刑法法益之間的關系也是相互影響;(3)利益相對於刑法法益是具體的、現實的形態,而刑法法益則是抽象的、觀念的形態;(4)利益為刑事法律的選擇提供了最為豐富的內容,是的刑事法益的內容建立在社會的基礎之上。
關於法益的分類,有分為公益和私益的兩分法;有分為國家的法益、社會的法益、個人的法益三分法,這都是以法益主體為標准分類。但三分說成為一般說法,由於國家有著以統治組織為前提的國家的法益,與沒有這個前提的社會法益之間,有著本質上的差別,因此三分法是妥當的。[3]
實際上,可以從不同角度對刑法法益進行分類。根據侵害狀態不同,可以將刑法法益分為實害法益和危險法益。所謂實害法益,就是遭受實際侵害的的利益才運用刑法予以保護,即刑法規范保護的免受實際侵害的利益;所謂危險法益,就是刑法規范保護的免受危險威脅的利益。根據其主體不同,可將刑法法益分為個人法益和超個人法益。所謂個人法益就是刑法規范保護的個人的利益;所謂超個人法益,就是刑法規范保護的國家和社會的利益。個人法益根據其內容不同,可以分為生命法益、身體健康法益、自由法益、財產法益、名譽法益。超個人法益可分為國家法益和社會法益。根據法益的形態,分為有形法益和無形法益。凡具有有形的物質形象,能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可以觸及的法益,為有形法益,如身體、財產等物質形象;凡不具有形體的物質形象,不能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不可觸及法益,如名譽、自由、貞操等。個人法益又可分為專屬法益與一般法益。凡為特定人所固有與其人格不能分離的法益,是專屬法益,人的生命、自由、身體、名譽、信用、貞操等。凡一般人都可享有而與其人格可以分離的法益,為一般法益,如財產方面的法益。[4]
[1]參見陳朴生著:《刑法專題研究》,台灣政治大學法律系法學叢書編委會1988年第4版,第64頁。
[2]參見楊春洗、苗生明:《論刑法法益》,《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6期,第13頁。
[3]參見[日]木村龜二:《刑法學詞典》1991年3月第1版,第100頁。
[4]參見楊春洗等主編:《刑事法學大辭書》,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115頁;甘雨沛、何鵬著:《外國刑法學》(上),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年版,第282—283頁。
2起源
「法益」這一概念是由伯恩鮑姆提出來的,其旨在反駁質疑費爾巴哈將犯罪視為侵犯「主觀權利」的觀點。費爾巴哈認為,犯罪行為不只是違反了「法律」,更重要的是侵犯了受害人的權利。伯恩鮑姆則指出,該觀點雖然可以解釋諸如殺人等傳統犯罪,卻無法從權利的視角對一些並未侵犯任何個體權利的行為作出合理的解釋,比如「反倫理和反宗教」罪。由此,他提出了「法益」的概念,試圖取代費爾巴哈的「權利」。[1]

Ⅸ 刑法中的社會秩序是什麼

刑法中的社會秩序是刑法所保護的內容,比如他人的財產、他人的人身權,再比如國家的財產、國家的秘密等等。

Ⅹ 什麼是法益,什麼是違警罪

刑法法益是指為國家和社會所公知公認的並以國家刑法加以保護的社會、國家、個人等利益單元以及社會生活利益與社會秩序的基本價值.這是概念,那以我的理解就是刑法的一些原則,刑法法條知道吧,前幾條都是.
至於違警罪我自己也不大明白,應該就是說行為觸犯刑法吧!這只是我個人意見.

熱點內容
qq智能abc輸入法官網 發布:2025-09-16 16:12:56 瀏覽:851
社會與法頻道寫作 發布:2025-09-16 16:11:46 瀏覽:661
家長把孩子打傷負不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6 16:11:45 瀏覽:421
關於刑事訴訟法淵源說法正確的是 發布:2025-09-16 16:10:07 瀏覽:88
司法行政法治政府工作要點 發布:2025-09-16 16:02:00 瀏覽:824
經濟法興趣 發布:2025-09-16 15:54:57 瀏覽:664
張從律師 發布:2025-09-16 15:25:47 瀏覽:619
經濟法擔保法案例 發布:2025-09-16 15:21:22 瀏覽:898
清華民法典 發布:2025-09-16 15:19:49 瀏覽:784
土辦法治療毛囊炎秘方 發布:2025-09-16 15:14:33 瀏覽: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