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契約精神的理解

合同法契約精神的理解

發布時間: 2021-03-10 01:47:39

1. 契約精神是什麼為什麼中國人重誠信而非契約精神

契約是雙方平等簽訂的一種原則。由於中國古代君權過於膨脹,所以人們只重“誠信”,鮮少提到“契約”。談及契約,大家想到的往往是商人之間的交易,要遵守“契約”和“契約精神”;對政治感興趣的朋友,可能會進而派生到盧梭撰寫的《社會契約論》,裡面談及了無論是家庭生活,還是政治生活,“契約”都是構建雙方關系的成因。契約精神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中國人素來不講“契約”但是講“誠信”?

在《史記刺客列傳》中,記載了一個名叫“豫讓”的刺客。因為他的主人被朝中高官趙簡子誅殺,他就改頭換面,甚至不惜以生命為代價,非要誅殺後者不可。他說,“智伯以國士待我,我以國士報之”,這就是一種中國樸素的“契約精神”。可惜隨著君權的發展,一味要求臣子對君王的付出,而君王不用對這種關系承擔任何的責任,甚至“但論臣節所當為,何論君恩之厚薄”。既然平等都不存在了,也就沒有人再去宣揚什麼“契約精神”,忠君,誠信也就成為了中國思想的主流了。

2. 契約精神是什麼

契約精神是西抄方文明社會襲的主流精神,「契約」一詞源於拉丁文,在拉丁文中的原義為交易,其本質是一種契約自由的理念。

所謂契約精神是指存在於商品經濟社會,而由此派生的契約關系與內在的原則,是一種自由、平等、守信、救濟的精神。契約精神不是單方面強加或脅迫的霸王條款,而是各方在自由平等基礎上的守信精神。

契約精神,無論是私法的契約精神在商品經濟中的交易精神,還是公法上的契約精神,對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構建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良性運轉都有著積極作用。

(2)合同法契約精神的理解擴展閱讀:

契約的作用

契約文獻可以算少數民族古籍的一種。中國一些少數民族有自己的文字,一些使用漢字,無論何種文字簽訂的契約,都反映了當時當地特定民族的政治、經濟、歷史狀況,有著重要的文獻學意義。

這些東西已越來越少,一方面由於歷史變遷,自然損毀,另外解放後,歷經土改、文革,這些契約大都作為封建遺物被付之一炬,所存日見稀少。就筆者所知,還有其他一些民族有零星分散的契約檔案存在,如維吾爾族、藏族等,都應盡快整理出版,作為重要資料保存,以利研究工作的開展。

3. 簡述契約精神的特點

一般來說,契約有正式和非正式兩種,非正式契約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中自發形成的,沒有強制約束力,主要靠人們自我內在的約束力,比如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然而,在通常情況下,人們往往缺乏自身的強制約束力,不得不由正式的契約,主要指法律、法規、合同、規則、准則來強制約束人的行為規范,同時,正式的契約有明確的規則和要求,約束人的行為規范的能力強,人們比較容易遵守。因此,在任何一個社會里,為了培養人們的契約意識,往往在最初都是用強制的法律、法規來幫助人們樹立契約意識的。

《勞動合同法》就是一種強制性正式契約,它通過規范勞動合同的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行為,可以明確勞動合同中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促使穩定的勞動關系的建立,預防和減少勞動爭議的發生。現代社會就是契約的社會,社會上的每個人都應該懂得用契約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志和要求,只要人人都樹立了契約意識,構建平等的和諧社會就有了基礎。契約精神是西方文明社會的主流精神,「契約」詞源於拉丁文在拉丁文中的原義為交易。其本質是一種契約自由的理念。所謂契約精神是指存在於商品經濟社會,而由此派生的契約關系與內在的原則,是一種自由、平等、守信的精神。

4. 契約精神是什麼意思呢

契約精神是西方文明社會的主流精神,「契約」一詞源於拉丁文,在拉丁文中的原義為交易,其本質是一種契約自由的理念。所謂契約精神是指存在於商品經濟社會,而由此派生的契約關系與內在的原則,是一種自由、平等、守信的精神。契約精神不是單方面強加或脅迫的霸王條款,而是各方在自由平等基礎上的守信精神。

(4)合同法契約精神的理解擴展閱讀:

市民社會的契約精神已從單純的私法領域的契約精神,發展為公私法領域的契約精神。市民社會不僅需要私法的契約精神,同時需要公法的契約精神。私法領域的契約精神存在於私人主體之間,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實現交易。

公法領域的契約精神存在於私主體與公權力之間,目的是為了公權力不隨意干涉。私主體的活動空間,公權力微觀不介入,宏觀上進行調控,從而實現、引導、支持保護市場經濟的作用,最終有利於交易的實現。公權力在私人契約面前是一種中立的角色。無權力肆意干涉契約自由精神,除非涉及公共利益,主要起到宏觀的指導作用。

西方的契約精神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臘,亞里士多德的思想對後世的契約理論影響深刻。亞里士多德在倫理學中關於正義的論述,蘊含著豐富的契約思想,亞氏提出交換正義的概念。交換正義是人們進行交易的行為准則。

參考資料:網路-契約精神

5. 簡述契約精神的重要性

契約精神的重要性主要表現在兩方面:

一方面在市民社會私主體的契約精神促進了商品交易的發展,為法治創造了經濟基礎,同時也為市民社會提供了良好的秩序;

另一方面根據私人契約精神,上升至公法領域在控制公權力,實現人權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契約精神,無論是私法的契約精神在商品經濟中的交易精神,還是公法上的契約精神,對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構建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良性運轉都有著積極作用。

(5)合同法契約精神的理解擴展閱讀:

契約精神的內容:

契約精神本體上存在四個重要內容:契約自由精神、契約平等精神、契約信守精神、契約救濟精神。契約自由精神是契約精神的核心內容。西方人權理念中就一直存在經濟自由中的契約自由精神。

契約自由精神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選擇締約者的自由、決定締約的內容與方式的自由。契約自由主要表現在私法領域。

發展趨勢:

契約精神在市民社會已經從傳統的私法領域發展到了公法領域,傳統的私法領域的契約精神以合意為核心,面臨著巨大的困境。1974年美國學者吉爾莫拋出了契約死亡的言論。

6. 關於契約精神

契約精神就是雙方各自享權利,互負義務,不違背契約內容,按契約行事。根據你的闡述,c的死亡是b不可控的,無法預知的,可以理解為不可抗力,意外事故等,此時,b只要盡力了,沒有消極履行保護和救助義務(比如見死不救),就不算違被契約。可以參考保險制度來理解。

7. 如何理解契約精神是現代法治精神的基石

所謂的契約精神其實就是一個誠信的概念,要求雙方恪守承諾和履行相關的責任。主要靠雙方的自覺覺悟,應該說是建立在社會道德的基礎上,而現代的法治,則是強制性的,不是建立在道德基礎之上的,是道德最後的防線。

8. 你怎麼看待契約精神

我們都在說著契約精神,有幾個人真正懂得契約精神呢?契約精神不僅是防止公權的侵蝕,即合同自由;也要防止私權之間的相互傾軋,即主體平等;「守信」則是契約精神的核心,也是契約從習慣上升為精神的倫理基礎。在契約未上升為契約精神之前,人們訂立契約源自彼此的不信任,契約的訂立採取的是強制主義,當契約上升為契約精神以後,人們訂立契約源於彼此的信任,當契約「守信精神」在社會中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主流時,契約的價值才真正得到實現。

9. 怎樣看待契約與契約精神

答案:5. 一個男人願意給女人多少時間,就是他有多愛你。一個男人條件再好,他沒有時間陪你

熱點內容
qq智能abc輸入法官網 發布:2025-09-16 16:12:56 瀏覽:851
社會與法頻道寫作 發布:2025-09-16 16:11:46 瀏覽:661
家長把孩子打傷負不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6 16:11:45 瀏覽:421
關於刑事訴訟法淵源說法正確的是 發布:2025-09-16 16:10:07 瀏覽:88
司法行政法治政府工作要點 發布:2025-09-16 16:02:00 瀏覽:824
經濟法興趣 發布:2025-09-16 15:54:57 瀏覽:664
張從律師 發布:2025-09-16 15:25:47 瀏覽:619
經濟法擔保法案例 發布:2025-09-16 15:21:22 瀏覽:898
清華民法典 發布:2025-09-16 15:19:49 瀏覽:784
土辦法治療毛囊炎秘方 發布:2025-09-16 15:14:33 瀏覽: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