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資本主義經濟法特徵

資本主義經濟法特徵

發布時間: 2021-03-12 07:56:55

1. 資本主義經濟法的類型有哪些(跪求啊!!!)

資本主和雇傭工

2. 資本主義經濟法最早產生於哪個國家

經濟法最早產生於德國。
德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國民具有極高的生活水平。以汽車和精密機床為代表的高端製造業,也是德國的重要象徵。
德國作為新興資本主義國家,在19世紀70年代出現了生產和資本的迅速集中,卡特爾在1873年的經濟危機之後廣泛發展,一些經濟部門被一兩個壟斷組織所控制,如鋼業聯盟和鐵業聯盟在一戰前夕壟斷了全國鋼鐵產量的98%。更重要的是,政府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以國家扶持卡特爾之法就成了德國經濟法的標志之一。
1910年出台了扶持卡特爾的鉀礦業法,抑制企業進入鉀礦業,被認為是最初的經濟法,以法的手段對不經意間擾亂自由資本主義秩序的壟斷加以限制,這就是經濟法的產生。

3. 分析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與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經濟法產生和形成之異同..

我沒時間做這么深長的論文。
關於經濟法的理解中國與歐洲國家是不一樣的回,歐洲國家的經濟法是答由壟斷法發展而來,主要的部門法也是壟斷法。但是中國的經濟法因為沒有壟斷法的基礎,所以它把國家調整市場經濟過程中所產生的法律都歸入經濟法中,特別是象公司法、金融法、稅法等法律,所以許多法學家建議取消經濟法。

4.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法的產生發展具體表現有幾種形式

不知道下面的答案是不是你想要的。
只舉德國,日本,美國這三個例子吧,不同國家的具體形式都不同,不一一列舉了。

西方資本主義經濟法產生之前,調整經濟關系的主要是民商法?

德國經濟法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19世紀末至一戰前:1894年德國頒布了反不正當競爭的第一部法律——《保護商標法》;1896年出台了《反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斗爭法》?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一戰期間,德國頒布的經濟法有《一般授權法》?《關於限制契約的最高價格的通知》;一戰後,當時的魏瑪共和國先後頒布了《卡特爾規章法》?《煤炭經濟法》?《鉀鹽經濟法》?《防止濫用經濟權法令》等一系列經濟法,從而開創了把經濟法這個概念明確用於立法本身的先例?
二戰後:西德在美國自由民主思想的影響下,走上了「第三條道路」,實行社會市場體制?戰後初期,實行《反卡特爾法》?1966—1967年德國經濟危機,頒布了《促進經濟穩定和增長法》,該法是實行宏觀調控的重要法律?

日本經濟法產生發展大致經歷了兩個階段?
兩戰期間:日本資本主義經濟結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壟斷資本主義逐漸形成和壯大?日本的卡特爾在明治中期已產生。
最初,日本對卡特爾採取保護與扶植的政策?日本先後頒布《出口組合法》和《重要出口商品生產組織法》,它們屬於規制未加入卡特爾的組織使之從屬於卡特爾的強制卡特爾法;1931年《重要產業統製法》和1932年《工業組合法》也是促進卡特卡的法律?
二戰後:日本統治者在恢復和發展經濟的過程中,非常重視運用經濟手段調整和管理經濟,制定了大量的經濟法?

為了防止已被解散的財閥復活壟斷資本,日本於1947年頒布了《關於禁止私人壟斷和確保公正交易的法律》,還頒布了《排除經濟力量過度集中法》;1952年進入20年高速發展期,這時期的重要立法有《合理化促進法》?《中小基本法》?《農業基本法》?《消費者保護基本法》;20世紀70年代以來,日本為擺脫危機?振興經濟?通過立法活動不斷完善原有的各種經濟法。主要的立法有《投機防止法》?《穩定國民生活緊急措施法》?《石油供應適度化法》?《關於能源使用合理化的法律》?《中小破產互助法》?

美國經濟法的產生和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19世紀末至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前:產業革命完成後,美國出現了對自由競爭產生極大妨礙的壟斷?美國頒布了一系列反壟斷和反限制競爭的法律?1890年國會通過了《保護貿易和商業免受非法限制與壟斷之害法》,後又通過了《克萊頓法》和《聯邦貿易委員會法》?
自1929年經濟危機爆發至二戰結束:羅斯福上任後,通過頒布經濟立法全面干預經濟生活?如《緊急銀行條例》?《金融改革法案》?《產業復興法案》?《土壤保護法》?《新農業法》?《國家勞動關系法》?《恢復和救濟法》等?
二戰以來:美國運用凱恩斯主義理論,自覺用經濟立法作為國家干預經濟的法律手段。經濟立法有1981年《經濟復興稅法》?《經濟復興法》和1986年《稅法》等?

5. 試述經濟法基礎理論的含義及其法律特徵

第一版序1

再版序1

三版序1

第四版序1

導論1

第一節 經濟法基礎理論與經濟法學 1

一、經濟法基礎理論的研究對象1

二、經濟法基礎理論同經濟法其他學科的關系 3

第二節 研究經濟法基礎理論的意義和方法5

一、研究經濟法基礎理論的意義5

二、研究經濟法基礎理論的基本方法7

第一章 經濟法產生的社會根源10

第一節 市場缺陷與「市場失靈」 10

一、市場的功能與缺陷10

二、生產社會化與「市場失靈」 14

第二節 國家調節 機制與國家經濟職能15

一、對於社會化引起的經濟和社會問題的三種應對方案15

二、國家調節 機制的救濟19

三、國家職能的演進22

第三節 法律體系的因變與經濟法的產生23

一、「政府失靈」與法律的規制和保障作用 23

二、法律體系的演變25

第二章 經濟法的沿革與地位30

第一節 經濟法的產生和發展沿革30

一、早期社會的國家經濟管理與立法30

二、經濟法在資本主義國家的產生和發展36

第二節 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法46

一、社會主義國家經濟法產生和發展的背景與途徑46

二、社會主義國家經濟法立法概況50

第三節 經濟法的地位57

一、經濟法形成獨立部門法的條件與標志57

二、經濟法同其他部門法的關系6l

第三章 經濟法的概念65

第一節 經濟法的本質和定義65

一、經濟法的本質屬性分析65

二、經濟法的定義68

第二節 國內外經濟法概念諸說70

一、經濟法概念的形成與傳播70

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法概念諸說72

三、前蘇聯、東歐國家的經濟法概念79

四、中國的經濟法概念諸說81

五、經濟法概念比較研究82

第四章 經濟法的調整對象84

第一節 經濟法調整對象的特定性84

一、經濟法調整對象的范圍與種類84

二、國家經濟調節 關系與民間社會經濟關系??經濟法與民商法89

三、國家經濟調節 關系與國家行政管理關系??經濟法與行政法91

第二節 關於經濟法調整對象諸說的評述97

一、中國20世紀80年代經濟法調整對象諸說概覽97

二、關於「縱橫說」、「密切聯系說」和「管理一協作說」的評述101

三、中國「大經濟法」觀點產生的根源 104

四、1992年以後中國出現的經濟法新諸論106

第五章 經濟法法律關系113

第一節 經濟法法律關系主體113

一、經濟法法律關系的概念和構成113

二、經濟法主體的概念、分類與特點 115

三、國家經濟調節 主體117

四、基本被管理主體121

第二節 經濟法法律關系中的權利義務123

一、國家經濟調節 中權利、義務的特徵123

二、國家經濟調節 主體的權利義務125

三、企業等基本被管理主體的權利義務127

第三節 經濟法法律關系客體128

一、經濟法法律關系客體的特徵128

二、國家經濟調節 法律關系客體的種類 129

第六章 經濟法的價值、理念與基本原則 132

第一節 經濟法的價值和理念132

一、經濟法的價值132

二、經濟法的理念和功能135

第二節 經濟法的基本原則138

一、經濟法原則的基本特徵和確立依據138

二、經濟法基本原則的內容和要求140

第七章 經濟法的調整方法與責任制度 143

第一節 經濟法的調整方法143

一、法的調整方法概說143

二、經濟法調整方法的特點147

第二節 經濟法責任制度149

一、經濟法責任的概念與性質149

二、經濟法的責任形式與制裁方式15l

三、經濟法的法律後果體系 154

第八章 經濟法的體系157

第一節 經濟法內容和形式的分類和結構157

一、經濟法立法內容上的分類和結構157

二、經濟法在形式上的分類和結構 159

第二節 經濟法體系中的基本法律 162

一、經濟法基本法律的認定162

二、經濟法三個基本法律構成的關系 166

第九章 經濟法總則的原理與基本規定171

第一節 經濟法總則的地位和基本規定 171

一、經濟法總則的地位和作用 17l

二、經濟法總則的基本規定173

第二節 關於基本經濟體制的立法175

一、經濟體制與經濟體制立法175

二、經濟體制立法的主要規定179

第十章 市場規製法原理與制度體系 185

第一節 市場規製法的性質和地位185

一、市場規製法的任務和體系 185

二、市場規製法立法概況188

三、市場規製法的部門法性質和地位195

第二節 市場規製法的基本制度197

一、反壟斷基本法律制度197

二、反不正當競爭基本法律制度208

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產品責任法的基本制度213

第十一章 國家投資經營法原理與制度體系215

第一節 國家投資經營法的性質和地位215

一、國家投資經營法的概念和立法體系 215

二、國家投資經營及其立法的沿革217

三、國家投資經營法的部門法屬性223

四、國家投資經營法在經濟法中的地位225

第二節 國家投資經營法的基本制度227

一、國家投資經營管理體制227

二、國有資產管理法律制度229

三、國家投資法律制度229

四、國有企業法律制度232

五、國家投資及國有企業調整改革法律制度239

第十二章 宏觀引導調控法原理與制度體系243

第一節 宏觀引導調控法的性質和地位243

一、宏觀引導調控法的概念和特徵243

二、宏觀引導調控立法概況和基本體系246

三、宏觀引導調控法的部門法屬性255

四、宏觀引導調控法的地位256

第二節 宏觀引導調控法的基本制度258

一、計劃法律制度258

二、經濟政策法律制度261

三、特定時期和特定目標的宏觀引導調控法律制度266

第十三章 經濟法的立法與實施269

第一節 經濟法的立法269

一、經濟法的立法體制269

二、經濟法的立法技術271

三、經濟法的立法程序276

第二節 經濟法的實施278

一、經濟法的實施體制278

二、經濟法的適用制度281

第十四章 經濟法學科建設286

第一節 經濟法學科的創立和發展286

一、人類社會早期經濟法思想286

二、經濟法學科的創立和發展290

第二節 經濟法學科建設的任務293

一、加強經濟法學科建設的重要性293

二、推進經濟法學科建設的途徑295

6. 經濟法概念的早期使用具有什麼樣的歷史特點

經濟法是對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關系進行整體、系統、全面、綜合調整的一個法律專部門。屬在現階段,它主要調整社會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以各類組織為基本主體所參加的經濟管理關系和一定范圍的經營協調關系。

經濟法最早產生於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國家學家關於經濟法的概念,主要見於德國,日本等大陸法系國家的學術文獻中。英美法系國家盡管存在我們看來屬於經濟法的法律規范,但它們不注重法律部門的區分,沒有民法的概念,更沒有經濟法這一概念。——常識法律篇。

7. 資本主義經濟法最早產生於 A美國 B德國 C俄國 D東歐

B德國
經濟法原始於德國,德國作為新興資本主義國家,在19世紀70年代出現了版生產和資本的迅速集中,卡特爾權在1873年的經濟危機之後廣泛發展,一些經濟部門被一兩個壟斷組織所控制,如鋼業聯盟和鐵業聯盟在一戰前夕壟斷了全國鋼鐵產量的98%。更重要的是,政府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以國家扶持卡特爾之法就成了德國經濟法的標志之一。1910年出台了扶持卡特爾的鉀礦業法,抑制企業進入鉀礦業,被認為是最初的經濟法,以法的手段對不經意間擾亂自由資本主義秩序的壟斷加以限制,這就是經濟法的產生。

8. 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法和社會主義的經濟法有什麼區別

經濟法是對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關系進行整體、系統、全面、綜合調整的一個法律部門。在現階段,它主要調整社會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以各類組織為基本主體所參加的經濟管理關系和一定范圍的經營協調關系。

要從以下三點把握這個概念:

(一)經濟法是經濟法律規范的總稱

(二)經濟法是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三)經濟法調整的是一定范圍的經濟關系。

經濟法是國家干預國民經濟運行或是為解決市場失靈而產生的法律,當然也有學者認為它還解決政府失靈問題.

兩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

一是產生的基礎不同

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法的產生主要是基於市場經濟,當然是在市場經濟的負面因素出現以後,即市場失靈問題產生後,才開始介入的,在這之前,資本主義奉行不幹預政策.社會主義國家則是基於計劃經濟,政府幹預,但政府失效,對經濟發展不力,才由法律出面去解決和協調的.

二是規范的重點不同

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法主要體現為反壟斷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我們知道,在美國和日本,反壟斷法被稱為「經濟憲法」;而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法主要體現為宏觀調控法,雖然也開始搞反壟斷法,但其重點是在宏觀調控法領域.當然,其在理念、價值、宗旨、作用、產生的背景、時間上都可以進行區分.

9. 資本主義經濟法的發展過程有哪幾個階段

資本主義的發展階段:分為自由競爭資本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兩個階段.
1)自由競爭資本主義的歷史趨勢
自由競爭引起生產和資本的集中.
(資本積聚和集中擴大規模,不斷集中,信用制度的發展-股份公司,聯合企業,經濟危機中的兩極企業-促進生產和資本的集中)
2)生產和資本集中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產生壟斷.
(一個大部門生產或流通由一個或幾個大企業所控制,小企業難以競爭,少數大企業勢均力敵,達成協議,形成壟斷,坐享壟斷帶來的高額利潤.這樣,壟斷就出現了)
當經濟生活中壟斷成為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時,資本主義就會由由自由競爭階段發展到壟斷階段.)
3)壟斷資本主義的歷史趨勢:
從自由競爭中生長起來的壟斷資本主義,是從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結構向更高級結構的過渡.
壟斷的產生是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的局部調整
壟斷的產生是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的局部調整和部分質變,這種變化歸根到底是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和結果.
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不斷發展演化過程中,社會化大生產與資本主義私有制矛盾不斷深化,資本主義必須找到一個自身范圍內調整、適應的方式,來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從而使資本主義制度能繼續生存和發展下去.
因此,從自由競爭到壟斷階段,是資本主義社會在其內部的一次局部調整.
壟斷的產生是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的部分質變
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可以分為自由競爭資本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這樣兩個(前後相繼)的發展階段.
這個兩個階段的基本經濟雖然沒有本質上的變化,但在許多地方已經發生了部分的質變.
首先,兩階段的經濟基礎不同.
自由競爭階段的經濟基礎是私人資本(或個體資本).(資本主義所有制的具體形式是資本家個體私有制);
而壟斷階段的經濟基礎是社會資本,資本主義所有制的具體形式是(以股份資本為基礎)的壟斷集團私有制.
其次,統治地位的資本不同.
自由競爭經濟階段是個體資本占統治地位,壟斷階段則是壟斷資本占統治地位.
再次,從更深層的經濟關系和發展趨勢來看,
從自由競爭階段到壟斷階段的發展,意味著資本主義私有制在向社會主義公有制靠近的方向發展.

熱點內容
同事不按規章辦事 發布:2025-09-16 08:53:35 瀏覽:148
道真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6 08:30:28 瀏覽:773
鐵路規章都有啥 發布:2025-09-16 08:24:05 瀏覽:860
法律服務需求分類 發布:2025-09-16 08:18:25 瀏覽:502
武隆區法院 發布:2025-09-16 08:17:19 瀏覽:399
工廠倒閉勞動法賠多少錢 發布:2025-09-16 08:06:32 瀏覽:228
博物館條例全文 發布:2025-09-16 07:57:10 瀏覽:664
法官助理權力 發布:2025-09-16 07:50:48 瀏覽:220
民事訴訟法第64條兒 發布:2025-09-16 07:50:01 瀏覽:297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陌生的 發布:2025-09-16 07:48:30 瀏覽: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