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免責無效

合同法免責無效

發布時間: 2021-03-13 02:01:53

合同法免責條款約定賠償損失范圍的是否無效

。《合同法》第52條對確認免責條款無效作出規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一是造成對方人身傷害;二是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對方造成財產損失的」。之所以規定這兩種免責條款無效,是因為它不僅違反了誠實信用的原則,而且也侵害和損害了對方當事人的人身權利和合法權益,所以必須堅決禁止。 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免責條款無效: 1、顯失公平的無效。我國《合同法》第40條規定:格式條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條和五十三條規定的情形,或者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利益的,該條款無效。這種明顯免除自己責任或明顯排除對方當事人主要權利的免責條款,造成了當事人事實上的訴訟地位偏差和不平等,也就是明顯失去公正即顯失公平,必須確認無效。 2、以各種方式、手段訂立的免責條款,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間利益的無效。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惡意串通或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訂立合同中設立的免責條款,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均屬無效。 3、格式合同免責條款未向當事人提醒注意和詳細說明的無效。格式條款的提供者出於保護其自身利益的目的,而設定一些免除自身責任的條款,簽約時既不向對方當事人提醒,也不向對方當事人作出任何說明,致使對方當事人要麼懵懂簽約,要麼被迫接受其條款,這顯然是不公平的。因此,合同法要求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在與對方當事人簽訂合同時,應特別提醒合同中所約定的關於免除自身責任的有關條款,並對此條款的本義作出詳細說明,在得到對方當事人的認可後方能生效。故意不提醒注意或作出說明的,則此條款無效。 4、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條款無效。對於人身的健康安全和生命安全,法律是給予特殊保護的,並且以整體社會利益的角度來考慮,如果允許免除一方當事人對另一方當事人人身傷害的責任,那麼就無異於縱容當事人利用合同這種形式合法地對另一方當事人的生命進行摧殘,這與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的憲法原則相違背。並且在實踐中,這種免責條款也與另一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相違背的。所以必須加以禁止。在實踐中,此類免責條款大多出現在僱傭合同、醫療合同以及與人身權相關的合同中。因故意、重大過失致他人財產損失的免責條款無效。《合同法》第53條規定因故意或重大過失致他人財產損失的責任不能事先約定免除。 追問: 拜託,不要隨便找個網站( 網路知道 ,QQ 搜搜 之類的)直接復制粘貼下來個我好不好,那些我對比過都是不錯的,上面所說的52條款實際上53條,另外請你看清楚,我問的是 免責條款 無效的認定(interpretation of voidable exemption cluase),不是 無效合同 (invalid contract),合同的定義太廣了,合同包括很多種:不正當壓力(une influence),威脅(ress),欺詐的失實陳述(fraulent misrepresentation),無辜陳述(innocent misrepresentation)等等,你把什麼 國家利益 , 公共利益 , 集體利益 都涉及到,我只是想知道一般商業 合同法 (Business Contract Law)里的免責條款中立 契約者 (contractor)對簽約人(contractee)所法律束縛的責任。 參照鏈接像這樣子: http://www.gov.cn/banshi/2005-07/11/content_13695.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屆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第二次 會議通 過 1999年3月15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十五號公布 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四十條 格式條款 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條和第五十三 條規 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 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 脅迫 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 惡意串通 ,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 社會公共利益 ; (五)違反法律、 行政法規 的 強制性規定 。 第五十三條 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 財產損失 的。 從第 40 條開始,我說我要的是「法律依據」那後半部分你的根據在哪的,請給出相應的官方鏈接!另外《格式條款》也請列舉出來是第幾項第幾條。 我國 《合同法》 第40條規定:格式條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條和五十三條規定的情形,或者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利益的,該條款無效。 「這種明顯免除自己責任或明顯排除對方當事人主要權利的免責條款,造成了當事人事實上的訴訟地位偏差和不平等,也就是明顯失去公正即 顯失公平 ,必須確認無效。」(法律里我怎麼找都沒么見這句話,是課 本分 析,還是某個人說的?) 2、以各種方式、手段訂立的免責條款,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間利益的無效。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惡意串通或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訂立合同中設立的免責條款,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均屬無效。 (依據,第幾項第幾條?) 3、 格式合同 免責條款未向當事人提醒注意和詳細說明的無效。格式條款的提 供者 出於保護其自身利益的目的,而設定一些免除自身責任的條款,簽約時既不向對方當事人提醒,也不向對方當事人作出任何說明,致使對方當事人要麼懵懂簽約,要麼被迫接受其條款,這顯然是不公平的。因此,合同法要求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在與對方當事人簽 訂合同 時,應特別提醒合同中所約定的關於免除自身責任的有關條款,並對此條款的本義作出詳細說明,在得到對方當事人的認可後方能生效。故意不提醒注意或作出說明的,則此條款無效。 (依據,第幾項第幾條?) 追問: 拜託,不要隨便找個網站( 網路知道 , QQ 搜搜 之類的)直接復制粘貼下來給我好不好,那些我對比過都是錯的。 回答: 我國 合同法 第三十九、四十和四十一條對 格式合同 的制定與提供做了原則性規定,其目的是:防止格式合同中「霸王條款」的涉入,以加強對處於劣勢地位的相對人的利益的保護,使合同雙方當事人的關系處於基本平衡的狀態,從而符合 契約自由 和公平合理的原則。但合同法的這一立法目的實現了嗎?沒有。我們可以看到,格式合同在顯示其巨大的生命力的同時也暴露了其讓人擔憂的缺陷——「霸王條款」橫行。原因在哪?——在我國現行合同法框架內,在可預期的范圍內,經營者在格式合同中訂入「霸王條款」的收益總會大於成本。用經濟學的觀點就是,經營者採取這一行為的 機會成本 很低,甚至是沒有, 所以在「利益最大化」本性的驅使下,他沒有理由不把「霸王條款」寫入格式合同。因此,為了抑制或是防止它選擇這一行為,最好的辦法就是提高做出此行為選擇的機會成本。因為,根據 經濟學原理 ,如果做某件事情的機會成本提高了,那他選擇做這件事情的可能性就會降低。只要把機會成本提得足夠高,就可以抑制或防止經營者在格式合同中訂入霸王條款。換句話說,就是要讓他們在寫入霸王條款之前 ,明確地知道他這樣做的後果只能是使他的預期收益將會等於或小於成本。具體而言,就是要在合同法中增加對「霸王條款」的禁止性規定,成倍加重對訂入「霸王條款」的行為的處罰,並使這種處罰足以抑制行為人的這種沖動,從而達到其在制定格式合同時能夠自覺地剔除損害行為相對人利益的條款。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霸王條款」就不會如此猖獗,格式合同也就不必背負歷史的罵名了。

② 合同法第五十三條 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就是說:
如果在合同中約定,「造成他人人身傷害不承擔責任」,或者「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不承擔責任」,這兩種約定的條款是無效條款,不具備法律效力

③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下列合同中的免責條款無效的有 ( )

B,D,E
答案解析:
《合同法》第53條規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1)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2)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④ 根據《合同法》規定,下列免責條款無效的是( )。

【答案】A、B、C
【答案解析】《合同法》規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⑤ 《合同法》規定有哪些免責條款屬於無效

《合同法》規定哪些免責條款無效?為什麼要規定其無效?
合同中的免責條款就是指合同中的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的,為免除或者限制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未來責任的條款。免責條款具有約定性。免責條款是當事人雙方協商同意的合同的組成部分。這是與法律規定的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履行或者履行不完全時免除責任是不同的。當事人可以依據意思自治的原則在合同中約定免責的內容或者范圍。免責條款的提出必須是以明示的方式作出,任何以默示的方式作出的免責都是無效的。合同中的免責條款具有免責性。免責條款的目的,就是排除或者限制當事人未來的民事責任。
根據《合同法》第53條規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1)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2)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條款無效。這是因為對於人身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法律是給予特殊保護的,並且從整體社會利益的角度來考慮,如果允許免除一方當事人對另一方當事人人身傷害的責任,這與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的憲法原則是相違背的。在實踐當中,這種免責條款一般都是與另一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相違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對方造成財產損失的免責條款。我國合同法確立免除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合同一方當事人財產的條款無效,是因為這種條款嚴重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如果允許這類條款的存在,就意味著允許一方當事人可能利用這種條款欺騙對方當事人,損害對方當事人的合同權益,這是與合同法的立法目的完全相違背的。

⑥ 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合同法第53條規定,合同中的下列無效:(1)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2)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對方造成財產損失的。之所以規定這些免責條款無效,是因為它違背了民法和合同法的基本精神,即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精神。值得注意的是,法律規定這些免責條款無效,是因為這些條款違背了民法和合同法的基本精神,而並不是說整個合同無效。因此,該免責條款的無效不影響合同其他條款的效力。

熱點內容
2016二級建造師法規教材 發布:2025-09-16 05:07:40 瀏覽:308
北大法律碩士考研科目 發布:2025-09-16 05:03:21 瀏覽:615
法與社會主義道德的關系是 發布:2025-09-16 05:01:58 瀏覽:969
法院放款單 發布:2025-09-16 04:20:57 瀏覽:32
法律知識搜題app 發布:2025-09-16 04:04:24 瀏覽:920
2017法律碩士新增院校 發布:2025-09-16 03:50:52 瀏覽:237
學前教育政策法規概論 發布:2025-09-16 03:48:34 瀏覽:134
勞動法繳納社會保險的規定 發布:2025-09-16 03:42:25 瀏覽:53
社會生活環境雜訊排放法 發布:2025-09-16 03:41:30 瀏覽:81
法院退款委託書 發布:2025-09-16 03:40:57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