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勞動合同法與社會保障

勞動合同法與社會保障

發布時間: 2021-03-13 10:03:05

A. 勞動合同法中關於社會保障的基本內容

1、根據《勞動法》第七十二條的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回,繳納社答會保險費。
2、《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3、《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第一項規定,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4、如果用人單位違反有關規定,勞動者可以向當地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投訴;如果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產生勞動爭議,可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B. 新勞動合同法對中國的社會保障有何影響

新勞動合同法對你有何影響 2008-04-24 來源: 人才網 單位遲遲不給簽勞動合同將賠付雙倍工資; 炒老闆魷魚可以不再賠違約金; 簽約兩次之後再續約必須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超過一年不簽約的,自動視為與勞動者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明年1月1日《勞動合同法》施行之後,這一切都將成為現實。 參與起草新《勞動合同法》 的黎建飛教授為廣州企業界解析《勞動合同法》 將對勞資雙方產生的深刻影響:一年以下的短期合同也許大大減少; 用人單位換血速度也許加快;廣州勞務派遣市場也許將萎縮…… 廣州企業界法律界聚焦《勞動合同法》 作為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和社會保障法研究所所長 ,黎建飛教授參與了《勞動合同法》的起草過程。這也是《 勞動合同法》出台之後, 廣州市企業界和法律界首次進行大規模探討。 勞動者獲益 簽約兩次之後須簽無固定期限合同 25歲的小呂在廣告公司工作3年了,「 從一進公司就是每年簽約一次,擔心單位明年不給續約, 我壓力很大,天天加班圖好好表現,從不敢休探親假。」 「事實上勞動者合同都是3到6個月的居多, 一年以上都算少見,讓勞動者長期處於緊張和壓抑的狀態。《 勞動合同法》的一大任務就是防止合同短 期化和頻繁簽訂勞動合同。」黎建飛教授開宗明義,「出台《 勞動合同法》 的兩大目的便是解決勞動合同簽訂率低和勞動合同期限短的問題。」 《勞動合同法》14 條規定,勞動者與單位連續訂立兩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後, 如果雙方再次續約,必須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違規不簽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在解除 或終止合同時,應按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雙倍支付賠償金。 「《勞動法》20條規定: 勞動者在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10年以上,雙方同意延續合同的, 只要勞動者提出,便應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但在 實踐中, 不少用人單位為規避與勞動者簽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規定, 往往在快滿10年時,就不再與勞動者簽合同。『10年』 反而成了勞動者丟工作的一個檻。 」省市兩級律師協會勞動法專業委員會主任肖勝方律師介紹。 「對勞動者來說,這一規定帶來的利好消息是: 簽約時間勢必延長;但也可能出現一種不好的局面: 兩次簽約之後單位不再跟勞動者續約,用人單位兩輪之後就大換血, 『十年檻』縮短,對於想繼續留在原單位的勞動者來說就不可能了。 」黎建飛教授分析。 肖勝方律師也有自己的看法,「 由於用人單位在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面前別無選擇,所以也許4~ 6年之後,許多單位70%~80%的員工都是無 固定期限合同的員工,無固定期限合同將成為我國用工形式的主流, 這樣的能進不能出是否會引發企業生產效率低下、沒有勞動積極性? 」 炒老闆魷魚不再擔心違約金 違約金一向是用人單位綁住勞動者的「緊箍咒」, 但明年1月1日之後,想炒老闆魷魚的打工仔可以「 揮揮衣袖不留下一分血汗錢」了。《勞》規定, 除非勞動者接受過單位的培訓,或有保密協議和競業限制的協議, 勞動者不需向單位支付任何違約金。 「 而且單位必須出具第三方開的培訓費用發票才能證明對勞動者進行過 培訓,企業內部培訓或沒有第三方發票的都不算。 作為人力資源管理人員,我要提醒你們記得收好發票;作為勞動者, 就要記得快點毀滅證據啊。」黎建飛有趣的說辭引來台下一片笑聲。 單位拖著不簽約將會賠得更慘 遲遲拖著不跟勞動者簽約的無良老闆要注意了!「《 勞動合同法》第十條規定,建立勞動關系後,1個月之內必須簽約, 3個月到1年之內未簽約 的,賠償雙倍工資;超過一年不簽約的, 自動視為與勞動者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黎建飛教授提醒勞動者,特別是農民工,「 要注意使用這一條款保護自己。 」 大學生一畢業快馬加鞭去報到 簽好了工作單位的大學畢業生們注意,「 不要離開校門後到處瘋玩,得快馬加鞭到單位去報到。《 勞動合同法》第七條明確規定了,『用人單位自用 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 也就是說報到了勞動合同才生效, 要是在離校和單位報到期間出了意外,學校和單位都不會管, 那就慘了。」黎建飛舉例:一 名服裝學校的女生,畢業離校之後未及時到單位報到, 結果期間查出患上血癌,醫療費學校和單位都沒有義務負擔, 只能靠社會救濟,「同學們千萬不要輕易脫離組 織。」 用人單位警惕 大批勞務派遣公司或倒閉 劉小姐與某人才租賃公司簽訂合同後被派遣到某大公司做會計,「 看起來光鮮,其實我的收入、 福利遠遠低於直接與這家大公司簽約的同事,是由人 才租賃公司支付的。」不幸的是,劉小姐在工作期間出了車禍, 下肢癱瘓,但大公司以與她沒有勞動關系為由拒絕賠償, 人才租賃公司又說自己賠不起,申請破產了 事。像劉小姐這種「有勞動無關系,有關系無勞動」 的用工形式就叫勞務派遣。這種用工形式在金融、 建築等行業大量存在。 「全國有3000萬勞動者的用工形式是勞務派遣, 廣州是勞務派遣最活躍的城市之一。」此次立法中, 勞務派遣是爭議最大的問題之一。「勞務派 遣公司的利潤來自勞動者支付自身的管理費用, 或者由實際的用人單位支付受派遣勞動者的管理費用。 不管是哪一種運作模式,在資金鏈上都是從用工企業流向派遣 機構,是以其更可觀的收益或更大風險的轉移為代價的。」 黎建飛分析:「派遣勞動之所以受到實際用工單位的青睞, 是由於可以降低勞動成本,規避義務,減少職 工的社會保險和福利支出,以及節約招聘勞動者後的試用成本。」 《勞動合同法》對勞務派遣的限定非常嚴格, 將勞務派遣單位規定為用人單位,履行對勞動者的義務,「 勞動者出了事就找派遣單位負責,派遣單位 必須與勞動者簽訂2年以上合同,這期間勞動者就算沒有工作, 派遣單位也得支付工資。 另外還規定被派遣公司與派遣公司承擔連帶責任, 這就把用人單位拉了進 來,保障了勞動者的利益。」黎建飛分析:「 今後可能將有大批勞務派遣公司轉行或者倒閉。 勞務派遣將受到遏制。」 單位不給買社保就得賠償 「不少單位沒有依法為勞動者購買社會保險, 今後出現這種情況,不但要補足應該交的部分, 還要向勞動者付出經濟賠償。」肖勝方律師提醒用人單 位, 「所謂依法,是要按時、足額購買,拖延時間、金額不足都要賠償。 根據《勞動合同法》46條,勞動者可以要求解除合同, 用人單位要作出賠償,並補繳拖欠的社 保資金,還要交滯納金。這將導致企業越不依法購買社會保險, 損失越大,成本越高。」肖勝方律師提醒各用人單位,「 很多單位的勞動合同都有違約金的規定等, 這些都需要修改。 用人單位的人力資源部門應該討論一下如何修改自己的勞動合同了。 」

C. 勞動合同備案與社保的關系

勞動合同備案與社保無直接關系,《勞動合同法》中未要求勞動合同簽訂必須要勞動合同備案,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並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
勞動合同的備案可以(原勞動局)作為就業統計的依據,勞動合同不備案,不影響社保的額繳納。社保只要雙方簽訂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系就必須繳納。
社保屬於勞動合同的內容之一,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相關法律法規知識:
《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的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
第八十六條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並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勞動法》第七十二條 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勞動合同法》
第十六條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並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
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第十七條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D. 關於新勞動合同法社保交納的規定

按照《勞動法》和《社會保險法》的規定,用人單位在於與勞動者雙方建立勞動關系後內三十天容內公司就應該給其繳納社保。

我國《勞動法》和《社會保險法》都明文規定,用人單位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具有國家強制性的特別,用人單位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聚聚承擔該項法定義務。

按照《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如果公司不給交社保的,勞動者可以向當地的勞動監察部門或者社保部門進行投訴舉報,要求用人單位為其補繳社保。

《社會保險法》第六十二條用人單位未按規定申報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數額的,按照該單位上月繳費額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確定應當繳納數額;繳費單位補辦申報手續後,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按照規定結算。

第六十三條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其限期繳納或者補足。

E. 勞動合同法社保規定

第三十八條【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版勞動合同:權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第四十九條【社會保險關系跨地區轉移接續】國家採取措施,建立健全勞動者社會保險關系跨地區轉移接續制度。

第五十條【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後雙方的義務】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第五十九條【勞務派遣協議】勞務派遣單位派遣勞動者應當與接受以勞務派遣形式用工的單位(以下稱用工單位)訂立勞務派遣協議。勞務派遣協議應當約定派遣崗位和人員數量、派遣期限、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險費的數額與支付方式以及違反協議的責任。

望採納

F. 勞動合同和社保有關系嗎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勞動關系,建立勞動關系應當在一個月簽訂勞動合同,自建立勞動關系之日就應該繳納社保,所以社保繳納日期不需要與勞動合同簽訂日期一致




G. 勞動合同法中關於社會保險費的具體規定

社會保險法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到勞動合同後,必須按照當地人社局規定的社保基數來繳納社保,至於比例,要咨詢當地人社局。

H. 勞動合同法里對員工的基本社會保險有哪些規定

我國勞動保險來條例自規定:用人企業必須按比率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個人部分由企業財會代為扣繳。

養老保險是鼓勵企業和員工交納,但不是強制的。因為養老保險的性質是員工繳納保險期滿15年並達到退休年齡,才可以領養老金,如果達不到這一條件,就只能一次性領取自己帳戶里的金額(不包括公司繳納的部分)。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規定,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勞動合同終止。

也就是說,公司與退休人員簽訂的合同不屬於勞動合同,屬於勞務合同。

勞動合同糾紛屬於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工會法調整范疇,要求採用仲裁前置程序。

勞務合同屬於民事合同的一種,受民法、合同法及經濟法的調整,故因勞務合同發生的爭議由人民法院審理也可以經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

I. 勞動合同和社保

你可以和公司相關負責人好好談
因為現在勞動法是明確規定入職就要給交保險的
你也有勞動合同在
補繳前兩年是應當的
但是你單位不給你交有可能有這樣的顧慮
可能像你這樣的人很多,給你補了,就要給其他人補
這是一筆不少的錢,而且還有滯納金,你可要知道社保的滯納金高呀
所以單位輕易不會給你交
如果你拿勞動法說事,也就得和單位鬧得很僵
你也沒有辦法,單位不是沒你不行
所以很矛盾
可能現在有你這種問題的人很多很多
還有,你最後那個問題,「請問如果我現在同意上保險,等我哪天辭職時是否可以要回頭兩年未交的」
單位不會給你的
我一個朋友的單位就是這樣
還是個很大的企業
因為地方保護主義
所以就算是怎麼弄,依然拿單位沒轍
如果你很想在這個單位待下去,很好的發展
那前兩年的能爭取的來最好
爭取不來,那你就同意現在交吧
反正將來辭職是要不回來的
祝你好運

勞動合同法第38條規定: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其中(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第十七條 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法是要求簽勞動合同就要給員工交保險的,理論上說是應該給你補交的,補交是要交滯納金的,認識社保管理中心的人就可以給你免了

熱點內容
2016二級建造師法規教材 發布:2025-09-16 05:07:40 瀏覽:308
北大法律碩士考研科目 發布:2025-09-16 05:03:21 瀏覽:615
法與社會主義道德的關系是 發布:2025-09-16 05:01:58 瀏覽:969
法院放款單 發布:2025-09-16 04:20:57 瀏覽:32
法律知識搜題app 發布:2025-09-16 04:04:24 瀏覽:920
2017法律碩士新增院校 發布:2025-09-16 03:50:52 瀏覽:237
學前教育政策法規概論 發布:2025-09-16 03:48:34 瀏覽:134
勞動法繳納社會保險的規定 發布:2025-09-16 03:42:25 瀏覽:53
社會生活環境雜訊排放法 發布:2025-09-16 03:41:30 瀏覽:81
法院退款委託書 發布:2025-09-16 03:40:57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