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入職日期是16日加金
Ⅰ 勞動合同簽訂日期與實際入職日期不同,哪個生效
應按照實際入職日期計算你的工作時間。社保是法定義務,公司應該補繳。
《勞動合同法》第十條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第三款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可以要求單位支付你11個月的雙倍工資,因為沒簽合同,需要從工作的次月開始支付雙倍工資,最長11個月。
與單位協商不成,可以去當地勞動局申請勞動仲裁解決。要提供相關證據證明你們的勞動關系。
具體如何操作,建議咨詢一下當地律師。
Ⅱ 15號入職公司給交五險一金嗎 我知道每個月15號以後入職的話,公司是不給交五險一金的。就是15號當天入職
在你們雙方簽訂的合同那一刻起,你跟單位就有關系啦,從你入職的第一天起,本月的五險一金絕對給你交的,放心吧
Ⅲ 2008年前的勞動合同法規定員工入職多長時間給交社保(保險)
建議你與單位人事部咨詢,或者帶上勞動證明,到社保局咨詢,你資料在社保局的,那麼2008年以前工齡,可以視為社保繳費年限的。
Ⅳ 勞動合同簽訂,入職日期和合同結束日期的月份日期數需要一致嗎
應該是4月24,這樣才一年,比如星期一到星期日是一周,星期一到星期一就是8天了。提前三十天通知公司解除合同即可。
Ⅳ 當月11號入職次月16號離職需要如何繳納社保
這種情況一般是繳納一個月,因為入職後一般是一個月內才辦理社保繳納,而一個半月,接著就准備辦理離職的社保轉移了。
正常情況下,員工辦理辭職和離職的流程如下:
1、員工原則上應提前三十天(試用期提前三天)將書面《辭職報告》交到單位人事部門 ,並領取離職手續表。人事部門對離職員工進行離職面談, 了解其離職原因並做記錄。
2、按照離職手續表辦理相關手續:
(1)、離職員工將離職手續表交部門負責人簽字。如果屬於部門主管以上崗位,可能需高層領導批准簽字。
(2)、由離職員工所在部門的助理向離職員工收回工作證,員工手冊 ,工作服 ,辦公用品,確認上交無誤後由助理簽字確認 .
(3)、由財務部檢查離職員工與公司在財務上是否有拖欠(包括所借款項 ,出差報銷 ),如有拖欠當場清還,無拖欠則由財務部在離職手續表上簽字確認。
(4)、離職員工在得到離職手續表上所有需要的簽名後,人事行政部向員工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
(5)、人事部安排人員到失業保險經辦機構辦理終止、解除勞動關系備案手續;憑備案審核意見,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中止職工社會保險關系;同時封存離職員工的公積金。如離職員工需要轉移公積金則由人事行政部根據其所提供的新賬戶進行轉移 ,如需取出則由員工自行辦理。
(6)、人事部在職工解除勞動關系之日起十五日內,到失業保險經辦機構辦理失業保險待遇審核手續。
(7)、人事部將離職員工的檔案重新歸檔,同時結清工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規定
第三十六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第五十條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Ⅵ 勞動賠償金按工齡算還是後入職時間算
1、在《勞動合同法》中的經濟補償,是按照員工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以及在本單位工作的平均工資計算的,並是不是按照累計工齡計算的。
2、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Ⅶ 辦理入職後什麼時間公司開始給交五險一金,或員工在試用期公司是否給交五險一金
入職當月就要購買五險一金,五險一金員工入職當月就要購買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259號)、《河北省統一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施辦法》(冀政[1998]1號)等法律法規。
(7)勞動合同法入職日期是16日加金擴展閱讀:
員工當月就簽訂勞動合同,為員工購買五險一金。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五險一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及住房公積金。養老保險是為解決勞動者退休後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社保制度。醫療保險是為補償疾病所帶來的醫療費用的一種保險。失業保險是對因失業而暫時中斷生活來源的勞動者提供物質幫助的制度。五險一金的繳費基數以員工上年度平均工資或入職首月工資為准。
Ⅷ 新員工正式入職日期是怎麼計算的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所以員工何時開始上班即何時入職,入職即與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因此新員工正式入職時間應按照員工第一天上班的時間確定。
【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
第七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名冊備查。
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Ⅸ 最近在辦理失業金的事情 請問勞動合同上的日期和實際社保繳納的日期
兩者日期可以不一致,但不能相差太大,如果相差太大,如您所說的晚了6個月才上社保,勞動者就有那權利讓公司進行補繳。
按《勞動合同法》相關要求,員工入職1個月內簽訂勞動合同即可。
按《社會保險法》相關要求,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在實際操作中,很多地方規定每月的某個階段才能申報社保。
Ⅹ 2008年前的勞動合同法規定員工入職多長時間給交社保保險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2008年,國家出台了《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
2011年,國家出台了《社會保險法》及《實施<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