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婚姻法的規定祖父母外祖父母撫養孫子女外孫子女的條件是
① 法定扶養義務三個條件
條件為:保護被監護人的身體健康;照顧被監護人的生活;管理和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狹義扶養義務主要是指的平輩之間的相互撫養,比如說夫妻之間,兄弟姐妹之間,而並非是父母子女之間的撫養關系。廣義的扶養包括贍養、扶養以及撫養。
根據婚姻法28條的規定,祖父母、外祖父母撫養孫子女、外孫子女的條件是:
1、被撫養人(孫子女、外孫子女)尚未成年
作為被撫養人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必須是未成年人。若成年,當然就不存在讓人撫養的問題了。
這里的未成年人應當理解為本人無生活能力的未成年人。若自己具有了獨立生活的能力,當然也不能再讓他人撫養了。比如,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能夠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同時又具有獨立生活能力,就不應當再適用此條規定。
2、被撫養人(孫子女、外孫子女)的父母已經死亡或無力撫養
「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是指——父母均已死亡,或均無撫養能力,或一方死亡而另一方也無撫養能力。若父母仍有一方在世且具有撫養能力,當然也不能由祖父母、外祖父母來撫養。
3、撫養人(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負擔能力
這里的負擔能力包括經濟條件和監護能力,對於祖父母、外祖父母自身年邁且無經濟基礎的當然也就不適用此條規定了。
以上三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才產生祖父母、外祖父母對孫子女、外孫子女的撫養義務。
夫妻扶養義務三個條件:
1、夫妻雙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在生活上和物質上要相互扶助、給予供養,當夫妻一方失去勞動能力時,另一方負有扶養和照顧對方生活的義務;
2、當夫妻一方生病時,另一方必須給予照顧或者送院治療,承擔相應的醫療和護理費用;
3、當配偶一方為無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時,另一方有擔任法定的監護人的權利和義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五十九條
夫妻有相互扶養的義務。需要扶養的一方,在另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有要求其給付扶養費的權利。第一千零五十八條
夫妻雙方平等享有對未成年子女撫養、教育和保護的權利,共同承擔對未成年子女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
第一千零六十條
夫妻一方因家庭日常生活需要而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夫妻雙方發生效力,但是夫妻一方與相對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夫妻之間對一方可以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范圍的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相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