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三金
❶ 勞動法相關,三金與合同問題
我是一名勞動仲裁員,你可以申請的訴求如下:
1、相當於3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以及以經濟補償金為基數50%的額外經濟補償金。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辦法》第十條。
2、補繳在職期間的社會保險,其中個人部分由你承擔,單位部分及滯納金由用人單位承擔。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二條。
3、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部分,從2008年2月起算,直至你離職,按月支付,具體數額你算吧。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
4、你的訴求並未超過時效。目前申請仲裁的時效是1年,所以你一定要在離職後1年內提出仲裁請求。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
我的建議:
1、立即申請仲裁,最好請名律師。
2、立足於在仲裁委主持下調解,因為打官司太累了,而且我們國家的司法未必公正。
3、你的社保訴求一定要提。
須注意的方面:如果認為我答得好,記得給我加分啊,打得挺累的。^_^。
答案補充
第2點的法律依據還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九十八條。剛才忘了打上去了。
答案補充
第3點,不是第2點,還是打錯了。^_^。
❷ 勞動法 三金
你這個事最好辦的,到勞動局去申請仲裁,要求未簽合同的11個月雙倍工資,及補交所有保險,還有一個月的經濟補償金。
❸ 合同法三金怎麼適用
首先看定金與違約金的適用關系。《合同法》第116條規定,既約定定金,又約定違約專金的,可以且也只能由非屬違約方選擇一種對其最有利的責任形式。這里應指出的是,第116條是針對同一違約行為同時規定違約金與定金責任情形的,如果合同中約定的違約金和定金是針對不同的違約行為形態,在一方同時實施了不同的違約行為形態時,兩種責任形式也可以並用。
其次看違約金與損賠償金的適用關系。原則上可以說,違約金的適用並不以實際損害發生為前提,不管是否發生了損害,當事人都應支付違約金。但是最終違約金金額大小的確定無疑與實際損失額關聯密切,法院或仲裁機構對違約金金額的調整是以實際損失額為參照標準的,並且是「就高不就低」。
再看定金與損害賠償金的適用關系。定金具有非補償性的特點,其適用不以實際損害的發生為前提,因而是獨立於損害賠償責任的,但也不能認為它與損害賠償金毫無關系,定金與損害賠償責任的聯系表現在定金責任與損害賠償責任的並用不能超過全部貨款的總值。
❹ 法律上的三金是什麼,比例是多少
三金是: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
以職工上年月平均工資為基數(新參加工作按合同約定工資)。養老保險28%(企業繳20%、個人繳8%),醫療保險10%(企業繳8%,個人繳2%),失業保險3%(企業繳2%、個人繳1%)。各地繳費比例不一樣,僅供參考。
工傷和生育保險按上年職工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由單位全額繳納。
❺ 勞動合同法裡面的五金是什麼三金又是什麼啊
五金包括養老保險金、醫療保險金、失業保險金、工傷保險金和生育保險金。三金是養老保險金、失業保險金和醫療保險金。
其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繳納,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由企業承擔,個人不需要繳納。
《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二十三條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第三十三條職工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由用人單位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不繳納工傷保險費。
第四十四條職工應當參加失業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失業保險費。
第五十三條職工應當參加生育保險,由用人單位按照國家規定繳納生育保險費,職工不繳納生育保險費。
❻ 「三金」一般是指什麼哪「三金」
「三金」一般指三金制度,在合同的違約責任問題上,有個著名的「三金」制度(損害賠償金、違約金、定金)。民事責任以補償性為首要目的,故合同法的損害賠償金也是以補償性為主,而以懲罰性為例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13條第1款規定的即是補償性損害賠償金,第2款規定的懲罰性損害賠償金也即《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9條的規定,是中國法上唯一的懲罰性損害賠償金。
(6)合同法三金擴展閱讀:
「三金」的適用關系:
首先看定金與違約金的適用關系。《合同法》第116條規定,既約定定金,又約定違約金的,可以且也只能由非違約方選擇一種對其最有利的責任形式。這里應指出的是,第116條是針對同一違約行為同時規定違約金與定金責任情形的,如果合同中約定的違約金和定金是針對不同的違約行為形態,在一方同時實施了不同的違約行為形態時,兩種責任形式也可以並用。
其次看違約金與損賠償金的適用關系。原則上可以說,違約金的適用並不最終違約金金額大小的確定無疑與實際損失額關聯密切,法院或仲裁機構對違約金金額的調整是以實際損失額為參照標準的,並且是「就高不就低」。
再看定金與損害賠償金的適用關系。定金具有非補償性的特點,其適用不以實際損害的發生為前提,因而是獨立於損害賠償責任的,但也不能認為它與損害賠償金毫無關系,定金與損害賠償責任的聯系表現在定金責任與損害賠償責任的並用不能超過全部貨款的總值。
❼ 關於勞動合同法里的三金問題
嚴格按照規定,來以前的工廠也需要補源交的,只是,實際中,以前要求不嚴格,所以不交的情況很多,並且由於時效問題,現在也無法申請勞動仲裁去爭取了,只能是跟單位協商處理,如果協商不成,只有是訴訟了,但不一定能勝算的,這個需要咨詢下律師明確了
❽ 合同法的三金(定金、違約金、賠償金)適用規則
在合同糾紛中,定金、違約金和賠償金(以下簡稱「三金」)的糾紛較為常見。為最大限度的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筆者擬參照、及其司法解釋,談談「三金」在合同中的適用。 所謂定金,是指合同當事人為確保合同的履行,依據法律和合同的規定,由一方按合同標的額的一定比例預先給付對方金錢或其他代替物。我國《合同法》第115條規定,當事人為保證合同順利履行,一方可以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擔保,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義務的,無權要求返還;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義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這里的「雙倍返還定金」即為合同法上所稱的「定金罰則」。 違約金,是指由當事人通過協商預先確定的在違約發生後作出的獨立於履行行為以外的給付。違約金的約定雖然由當事人自由約定,但這種自由不是絕對的,而是受限制的。我國《合同法》第114條規定,「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由於違約金是在訂立合同時事先約定的,因此,它與違約發生後所造成的實際損失不可能完全一致,約定的違約金過高或過低,當事人均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減少或增加,以更好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賠償金,是指一方當事人因對方違約而造成損害,從而要求違約方賠償與損害結果相當的金錢或財物。事實上,定金和違約金都具有賠償金的性質,只不過定金和違約金都是當事人事先約定的,而賠償金則要以實際發生的損失為前提。在賠償金中,非違約方對損害後果證據的收集是十分重要的,如果非違約方在違約發生後不能證明違約所造成的實際損害,則不能適用賠償金。因此,當事人在選擇適用「三金」時,最好是事先根據情況約定違約金或定金,這樣就可以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在「三金」的關系中,除定金和違約金不能同時並用外,定金和賠償金、違約金和賠償金是能夠並用的。我國《合同法》第116條規定,「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由此可見,定金與違約金雖然都具有制裁違約的性質,但是,針對同一違約行為兩種責任是不能同時並用的。由於定金責任是一種獨立的責任形式,其適用不以實際發生的損害為前提,所以,定金不能替代賠償金,也就是說既不能將定金作為賠償金的最高限額,也不能在計算賠償金時將定金列入其中,定金和賠償金是可以並用的。違約金也不以實際損害為前提(即不管是否發生了損害,只要違約違約方都應當支付違約金),但由於違約金本身可以視為約定的賠償金,因此,一般情況下,在同一合同中適用違約金後就不能再適用賠償金。當然,如果違約金的支付不足以彌補實際損失,受害人還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定金和違約金雖然不能同時並用,但在合同同時約定定金和違約金的情況下,是選擇適用定金還是選擇適用違約金其結果卻大不相同。 適用「三金」後合同是否還應繼續履行呢?那要根據不同的情況而定。在適用違約金的情況下,由於違約金的支付是獨立於合同履行之外的,因此違約金的支付並沒有給予債務人一種違約的權利,債務人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繼續履行合同。在約定定金的情況下,如果雙方約定的是違約定金(指當交付定金一方不履行合同約定的,另一方可以沒收定金;反之,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則違約方承擔定金責任後,還應繼續履行合同;如果當事人特別約定定金是解約定金(以定金作為保留合同解除權的條件,即交付定金的人可以拋棄定金來解除合同,收受定金的人也可以雙倍返還定金來解除合同),則當事人可以在拋棄定金或雙倍返還定金以後解除合同,不再履行合同。支付賠償金後合同是否應繼續履行,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可由當事人協商而定。
❾ 勞動法:簽合同 買三金
你好 根據勞動法規定,自勞動合同簽訂日起,用人單位就有義務為勞動人員繳納三金,你的合同簽的是幾年呀?如果是一年的話你還有權向你的單位所要頭幾個月工資的雙倍,這都看你了如果想還在現在的單位幹下去就免了,三金的話你可以和你的單位協商解決,如果不行你可以到勞動保障部門投訴也可申請勞動仲裁,合同問題不用擔心如果真要對致公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仲裁辦法,有關證據由用人單位提供到時他們就必須把合同拿出來了。
❿ 勞動合同法關於三金
<<勞動合同法>>第三復十八條制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社保包括養老,醫療,工傷,失業及生育險,其中養老,醫療,失業由單位與勞動者按比例繳納,工傷,生育只由單位繳納,個人無須繳納.是現行法律強制繳納的,不是說可以以單位困難為理由不為勞動者繳納的.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和四十六條,如是單位不繳納社保,勞動者有權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且要求經濟補償金.
而住房公積金要看當地政策,如果當地政策也屬於強制繳納的項目,同上處理,如果不是單位有權不繳.